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象空间采样的三维激光投影校准方法
1
作者 赵西富 崔海华 +3 位作者 张益华 王嘉瑞 杨锋 雷杨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
为提高三维激光投影系统现场使用的灵活性和快速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空间采样的三维激光投影系统校准方法。该方法直接将待投影对象上的一点经过透视变换映射到单目相机的像素平面,再利用待投影对象空间采样所获取到的相机像素平面与... 为提高三维激光投影系统现场使用的灵活性和快速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空间采样的三维激光投影系统校准方法。该方法直接将待投影对象上的一点经过透视变换映射到单目相机的像素平面,再利用待投影对象空间采样所获取到的相机像素平面与振镜数字量平面之间的单应性矩阵,得到该点所对应的数字量控制信号。通过拍摄两张图像便可实现整个三维激光投影系统的校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投影系统校准时间小于5 min,在3 m范围内投影定位误差小于±0.4 mm,满足工业场景的应用需求。同时,该方法对于大型待投影对象中多台振镜的协同工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透视变换 平面单应性变换 图像处理 位姿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组合光学跟踪测量的多位姿耦合中转标定
2
作者 杨仁川 崔海华 +2 位作者 赵西富 国荣辉 姜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86-2697,共12页
全局定位跟踪与终端测量组合的测量系统,是大尺寸工件整体测量的有效解决方案。然而,组合测量系统中,终端测量坐标系到定位靶标坐标系的中转变换是影响全局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针对现有的公共特征点进行中转位姿标定的方法存在的站位... 全局定位跟踪与终端测量组合的测量系统,是大尺寸工件整体测量的有效解决方案。然而,组合测量系统中,终端测量坐标系到定位靶标坐标系的中转变换是影响全局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针对现有的公共特征点进行中转位姿标定的方法存在的站位制约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位姿耦合中转标定求解方法。该方法弱化了全局测量系统与特征点位置摆放要求,利用中转位姿与多个靶标位姿耦合的形式构建方程组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多位姿多点耦合中转标定法,将多个局部特征点同时与位姿进行耦合求解,以提高中转位姿解的稳定性,并减少中转标定误差。最后,通过设计中转标定实验和组合测量精度验证实验。比较两种方法得出,多位姿多点耦合中转标定方法的位姿求解结果更加稳定,平均测量误差减少10.13%,验证了该方法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测量 中转位姿标定 矩阵转换 多位姿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增强现实跟踪定位方法研究
3
作者 刘勇强 贾保国 +3 位作者 田辉 崔海华 李鹏程 曲峻学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9期80-91,共12页
针对大范围场景下增强现实辅助飞机装配作业,增强现实设备的移动空间定位精度与鲁棒性直接影响到装配引导过程。基于该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点、线特征和人工标志的多特征融合的增强现实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跟踪定位方法。首... 针对大范围场景下增强现实辅助飞机装配作业,增强现实设备的移动空间定位精度与鲁棒性直接影响到装配引导过程。基于该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点、线特征和人工标志的多特征融合的增强现实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跟踪定位方法。首先,相邻两帧图像间检测人工标志同步提取和匹配点、线特征,采用人工标志计算恢复相机初始位姿,同时构建包含人工标志的初始地图;然后实时跟踪人工标志得到相机位姿初值,并通过相机观测到目标点的重投影误差求解最优相机位姿;即使相机跟踪丢失,也能够依靠场景中的人工标志信息辅助相机重定位;最后,通过地图中的人工标志约束信息提高回环矫正的准确率和减小空间定位的累积误差。在真实飞机装配场景和实验室环境下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SLAM定位精度和稳定性,使得移动场景下虚拟装配模型的虚实注册精度更高且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位姿变换 点线特征 空间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及育人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海花 解玉坤 《模具制造》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理念,课程思政的开展至关重要。分析了职业本科院校教育过程中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现状,并结合机械类专业教学实际情况探究“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明确专业课与课程思政之间... 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理念,课程思政的开展至关重要。分析了职业本科院校教育过程中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现状,并结合机械类专业教学实际情况探究“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明确专业课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密切联系,说明思政与专业课程内容教学之间融合激励机制的应用必要性,推动专业课教师积极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灵活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灵活应用教育平台来提高课程思政应用效果也能同时强化师资力量,形成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入配合的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机械类专业 课程思政 现状 育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以血糖值为基础科学进食计划对血糖波动的影响
5
作者 马欣怡 崔海花 周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1期129-131,139,共4页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实施“以血糖值为基础科学进食计划”对其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实施“以血糖值为基础科学进食计划”对其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血糖值为基础科学进食计划”,对比两组血糖波动情况及低/高血糖发生率。结果透析开始前、透析后第1小时、第2小时、第3小时、透析结束各时间点两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高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43.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73,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施以“以血糖值为基础科学进食计划”,可进一步调控其血糖波动情况,可行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科学进食计划 血糖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崔海花 马欣怡 周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3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收的6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收的6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血糖指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BG)]、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HbA1c、FBG、2 h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其血糖水平,促进其肾功能的恢复,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图像超分的环形靶标稳定检测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崔海华 徐振龙 +2 位作者 杨亚鹏 孟亚云 王宝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861-2867,共7页
为提高远距离、大倾角条件下环形靶标的识别率与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图像超分的环形靶标稳定检测方法。通过真实图像与合成图像的混合数据集来构建多角度、多距离的图像空间集合,采用像素损失与感知损失来改进图像超分辨率... 为提高远距离、大倾角条件下环形靶标的识别率与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图像超分的环形靶标稳定检测方法。通过真实图像与合成图像的混合数据集来构建多角度、多距离的图像空间集合,采用像素损失与感知损失来改进图像超分辨率模型的损失函数,从而实现图像的高分辨率重建,丰富靶标轮廓的图像细节,利用已训练好的图像超分模型重建图像,最后使用传统的检测算法识别与定位环形靶标。实验结果表明,环形靶标识别率可提高40%,靶标定位精度可提高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靶标 超分辨率 深度学习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传感的投影标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崔海华 王嘉瑞 +3 位作者 赵喜东 刘博锋 国荣辉 成昌志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32,共11页
数字化制造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不断深化,但在部分装配环节,工人仍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主体。航空工业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装配工作量大,对从事装配工作的工人提出较高技术要求。投影标示技术是提高人工装配环节数字化程度与生产效... 数字化制造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不断深化,但在部分装配环节,工人仍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主体。航空工业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装配工作量大,对从事装配工作的工人提出较高技术要求。投影标示技术是提高人工装配环节数字化程度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首先,从投影标示技术的实现原理出发,阐述该技术在辅助装配领域的适用性。其次,重点阐述其依赖的系统标定、视觉传感和投影映射3个主要技术内容。然后,介绍投影标示技术在飞机制造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在梳理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面临的技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装配 投影标示 系统标定 机器视觉 空间增强现实(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蝶形弹簧三维尺寸光学检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姚海滨 姜涛 +1 位作者 崔海华 卞新光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8年第12期33-36,共4页
为满足大批量自动化尺寸检测需求,设计了基于双目视觉的蝶形弹簧三维尺寸检测方法。以双目工业相机采集图像数据,利用K均值聚类将碟簧图像按照灰度值和灰度梯度聚类,精确获得椭圆轮廓。提出双目轮廓特征模板匹配方法和主动匹配点生成算... 为满足大批量自动化尺寸检测需求,设计了基于双目视觉的蝶形弹簧三维尺寸检测方法。以双目工业相机采集图像数据,利用K均值聚类将碟簧图像按照灰度值和灰度梯度聚类,精确获得椭圆轮廓。提出双目轮廓特征模板匹配方法和主动匹配点生成算法,在双目轮廓描述向量距离相近的约束下,沿轮廓偏离一定角度生成匹配点,实现轮廓稳定三维重建。蝶形弹簧内外径为椭圆轮廓极限距离,高度为顶圆到测量平面距离。实验结果表明:双目视觉测量误差小于0. 02mm,满足蝶形弹簧尺寸自动化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蝶形弹簧 尺寸测量 K均值聚类 主动匹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史实施深度学习的意蕴、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海华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第5期8-12,共5页
基于数学史实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促进深度理解的必然,因其具有呈现知识创造本源、预见学生学习障碍、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等价值意蕴,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师的重视。同时,基于数学史的教学中也存在着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相脱节、教师素养与... 基于数学史实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促进深度理解的必然,因其具有呈现知识创造本源、预见学生学习障碍、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等价值意蕴,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师的重视。同时,基于数学史的教学中也存在着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相脱节、教师素养与深度教学不相称、素材资源与拓展延伸不匹配等实施困境。通过改进教学观念、实施单元构建、注重形态转化和融入信息人文等四大策略予以推进,以期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史 深度学习 数学理解 意蕴 困境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精密测量点云多尺度分解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凯元 刘雷 +3 位作者 崔海华 李鹏程 刘晓旭 刘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0-351,共12页
为了减小多源跨尺度点云数据尺度与数据量上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点云多尺度分解方法。对细节丰富的小尺度点云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以及尺度分解在跨尺度点云数据配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对小尺度点云进行栅格建模,建立... 为了减小多源跨尺度点云数据尺度与数据量上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点云多尺度分解方法。对细节丰富的小尺度点云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以及尺度分解在跨尺度点云数据配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对小尺度点云进行栅格建模,建立全局点云二值表达函数。根据离散小波变换理论,对栅格点云进行多次的三维小波分解,利用小波尺度函数的低通特性,保留低频信息来获取原始小尺度点云的近似尺度数据。然后,基于面维数和差体维数差表征与原始数据的相似度,确定有效的小波分解级数。最后,将各级分解得到的点云数据与大尺度点云数据进行精确配准,并将配准关系应用于原始点云,提高跨尺度点云的配准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尺度分解方法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分解,应用于某航空发动机叶片多尺度测量中,将显微测量的局部气膜孔小尺度点云数据与整体叶片结构光数据配准,配准精度提升了61.36%。该分解方法应用于叶片边缘与栅格零件多尺度测量中,配准精度分别提升了48.59%,43.86%。所提的点云多尺度分解方法能够有效分解小尺度点云数据,大幅提升跨尺度数据的配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分解 小波变换 体维数 面维数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应性矩阵的三维激光投影标定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祖阳 崔海华 +3 位作者 杜坤鹏 曲一鸣 权冬 穆志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4-313,共10页
针对现有三维激光投影系统标定中存在的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应性矩阵的三维激光投影标定方法。首先引入单目视觉作为辅助手段,建立三维激光投影系统的模型;其次在单目视觉的辅助下,利用图像二维单应性解算被投影目... 针对现有三维激光投影系统标定中存在的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应性矩阵的三维激光投影标定方法。首先引入单目视觉作为辅助手段,建立三维激光投影系统的模型;其次在单目视觉的辅助下,利用图像二维单应性解算被投影目标的位姿以及标定振镜与相机之间的转换关系;最后从重投影误差、不同距离下标定的稳定性和标定中的误差分布三个角度分析所提方法的性能,验证基于单应型矩阵的三维激光投影标定方法的可靠性。通过自主搭建基于视觉辅助的三维激光投影系统,以标准件为被投影部件进行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被投影部件与振镜的距离在3 m范围内时,标定时间小于5 min,投影精度可达0.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单应性矩阵 位姿估计 特征提取 三维激光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同心圆的环形编码标志设计与检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小迪 崔海华 +2 位作者 程筱胜 韦号 张逸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0年第2期133-136,157,共5页
在视觉测量领域中,当被测目标缺少检测特征或目标背景较为复杂时,通常使用编码标志提高特征识别效率和定位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的环形编码标志以及相应的检测识别算法。在传统圆形编码标志的基础上采用同心圆约束有效提高识别效率与稳定... 在视觉测量领域中,当被测目标缺少检测特征或目标背景较为复杂时,通常使用编码标志提高特征识别效率和定位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的环形编码标志以及相应的检测识别算法。在传统圆形编码标志的基础上采用同心圆约束有效提高识别效率与稳定性,采用具有预设编码字典的查询纠错算法进一步提高解码稳定性,基于交比不变性原理实现了圆心的定位修正。实验结果表明,环形编码标志在不同角度、距离以及复杂背景环境下均具有良好的检测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编码标志 同心圆 解码 定位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检索的玻璃瓶模具组件设计方法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更新 朱兴元 +2 位作者 崔海华 马建华 王华君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2-866,共5页
在分析玻璃瓶罐产品结构与企业模具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在NX环境下提出基于模型检索的玻璃瓶模具组件设计方法。采用极半径不变矩的图像识别算法进行特征识别,以瓶罐产品信息作为侧向索引,构建了包含玻璃瓶模型特征以其对应模具组件方案... 在分析玻璃瓶罐产品结构与企业模具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在NX环境下提出基于模型检索的玻璃瓶模具组件设计方法。采用极半径不变矩的图像识别算法进行特征识别,以瓶罐产品信息作为侧向索引,构建了包含玻璃瓶模型特征以其对应模具组件方案的实例库。在实例库中对相似模型进行检索与匹配,再以系统知识库中的专家知识与经验对匹配成功的相关组件进行设计。以400 ml广口瓶的初型模和成型模设计案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瓶罐产品 模具设计 模型检索 极半径不变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PSO-SVM的钣金零件图像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方舟 程筱胜 +2 位作者 崔海华 石诚 韦号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0年第5期116-118,122,共4页
为了实现视觉引导装配过程中钣金零件图像的识别,对零件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形状特征,将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操作引入粒子群算法,形成遗传粒子群算法。采用遗传粒子群算法同时进行支持向量机的参数优化和特征选择。实验表明,将所选用特... 为了实现视觉引导装配过程中钣金零件图像的识别,对零件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形状特征,将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操作引入粒子群算法,形成遗传粒子群算法。采用遗传粒子群算法同时进行支持向量机的参数优化和特征选择。实验表明,将所选用特征由初始的12维降维到3维,测试集识别准确率100%,完全满足零件识别分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件识别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保细节特征的点云多尺度三角网格重建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科 姜晓通 +3 位作者 邓昊 程筱胜 崔海华 刘宁钟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3年第1期37-41,共5页
点云三角网格重建是逆向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网格模型的细节特征是评判三角网格重建算法的重要指标,如何通过点云数据重建完整的网格模型并保证模型表面的细节特征不丢失是点云重建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多尺度概念,在点... 点云三角网格重建是逆向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网格模型的细节特征是评判三角网格重建算法的重要指标,如何通过点云数据重建完整的网格模型并保证模型表面的细节特征不丢失是点云重建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多尺度概念,在点云数据的低频尺度空间中进行网格重建,保证点云数据的重建率,从而保证有高质量的重建结果。在进行网格重建过程中,采用自适应半径搜索策略进行邻域点搜索,减少了网格模型的孔洞。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三角网格重建质量较高,具有较高的点云数据重建率,有效保证了重建结果细节特征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网格重建 细节特征 多尺度 自适应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装配定位的大视场测量系统组合标定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宝俊 张超 +4 位作者 崔海华 姜涛 傅世强 王鸿熠 吴凯 《航天制造技术》 2021年第3期1-7,22,共8页
针对航天大部件装配中的定位过程,为解决所使用的视觉系统标定方法复杂、标定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平面靶标和一维靶标组合的双目视觉系统标定方法。该方法结合单应性变换原理,利用小型平面靶标进行组合标定视觉系统内参,将内参作为输... 针对航天大部件装配中的定位过程,为解决所使用的视觉系统标定方法复杂、标定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平面靶标和一维靶标组合的双目视觉系统标定方法。该方法结合单应性变换原理,利用小型平面靶标进行组合标定视觉系统内参,将内参作为输入,利用一维编码靶标标定视觉系统外参,在保证内外参数标定精度的基础上,大大简化双目视觉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标定步骤,能够有效提高标定效率。实际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双目视觉系统标定精度可达0.08mm,获得相机内参后可对外参进行在线标定,标定精度和效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系统标定 平面靶标 一维编码靶标 单应性变换 归一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定位的航空航天制孔多视测量拼接方法
18
作者 王嘉瑞 崔海华 +2 位作者 史建猛 高凯元 国荣辉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4-841,共8页
为满足航空航天大部件对制孔质量的数字化原位检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板的制孔多视点云拼接方法,实现孔壁完整三维形貌重建与检测。分析制孔多视检测的需求,提出采用特征定位板辅助的多视点云配准方法。介绍了内角不等四边形特征板... 为满足航空航天大部件对制孔质量的数字化原位检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板的制孔多视点云拼接方法,实现孔壁完整三维形貌重建与检测。分析制孔多视检测的需求,提出采用特征定位板辅助的多视点云配准方法。介绍了内角不等四边形特征板的设计与相应的点云分割、识别算法。说明基于特征自定位的多视点云拼接及参数提取方法。结合机械臂搭建实验平台,对常用钛、铝及复合材料的试件模拟原位检测,结果显示各平均误差分别为0.011 mm、0.034 mm、0.041 mm,验证了配准算法的可靠性;并对比传统单视与该方法检测结果,体现该方法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特征提取 三维重建 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稀疏标志点的特征描述算法
19
作者 石诚 程筱胜 +3 位作者 崔海华 方舟 张逸 胡广露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0年第5期200-202,206,共4页
为解决物体产生局部变形之后标志点的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稀疏标志点的特征描述算法。该算法受点特征直方图算法启发,利用标志点与邻域点欧式距离和角度关系,实现了当前标志点的唯一描述,从而建立变形前后标志点的对应关系,并能筛... 为解决物体产生局部变形之后标志点的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稀疏标志点的特征描述算法。该算法受点特征直方图算法启发,利用标志点与邻域点欧式距离和角度关系,实现了当前标志点的唯一描述,从而建立变形前后标志点的对应关系,并能筛选出几乎不发生形变的点对。实验统计数据表明,该算法求解出的对应关系正确率接近100%,利用算法结果匹配后的平均偏差在0.03 mm以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标志点 特征描述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提升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海花 解玉坤 《模具制造》 2023年第7期59-62,共4页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理工科类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为“两张皮”现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出现了刻意“贴标签”的情形,不能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合力,难以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提升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理工科类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为“两张皮”现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出现了刻意“贴标签”的情形,不能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合力,难以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提升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结合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现状,从育人模式、课程体系、教师观念、实践路径、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出发,探讨了提升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性的策略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机械类专业课程 育人模式 策略与措施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