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治疗的三个理论视角
1
作者 崔刚 王小丽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1,共11页
失语症是由于脑损伤所导致的语言障碍,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并由此而引起生活质量下降以及一系列的心理与精神问题。医疗手段可以改善脑损伤的状况,并且可以带来语言功能的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在进行医学治疗的同时,还需... 失语症是由于脑损伤所导致的语言障碍,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并由此而引起生活质量下降以及一系列的心理与精神问题。医疗手段可以改善脑损伤的状况,并且可以带来语言功能的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在进行医学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康复方案加快患者语言功能改善的进程。因此,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一直是相关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人们从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和语言学三个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康复方案。本文以上述三个理论视角为主线,对各种康复方案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与评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患者 语言功能 康复治疗 理论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的双语优势之争
2
作者 崔刚 周骁然 任雨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8,共16页
从早期的双语劣势,到中期的双语优势,再到今天的两种观点并存且相互争论不断,有关双语对认知影响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充分认识双语对认知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探讨人类的认知机制,对外语教学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回顾了这一问... 从早期的双语劣势,到中期的双语优势,再到今天的两种观点并存且相互争论不断,有关双语对认知影响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充分认识双语对认知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探讨人类的认知机制,对外语教学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回顾了这一问题的起源,对具体的争论议题进行了归纳,并从执行功能、创新思维和儿童心智理论3个关键方面分析了双语优势的争议现状。我们认为,双语优势之争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复杂性。双语和认知两个概念本身都是极其复杂的,它们在定义、构成要素以及测量方面都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今后的研究要更多借鉴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从动态的观点出发,更加全面立体地分析双语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双语优势 双语劣势 执行功能 创新思维 心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技术的电力登高作业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
3
作者 崔岗 《电力系统装备》 202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为应对高坠事故频发的挑战,文章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智能技术的电力登高作业安全防护系统.通过阵列智能安全带监测仪和云端智能监控平台,实现了对作业人员安全带佩戴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异常报警.采用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 为应对高坠事故频发的挑战,文章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智能技术的电力登高作业安全防护系统.通过阵列智能安全带监测仪和云端智能监控平台,实现了对作业人员安全带佩戴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异常报警.采用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传感器技术和云计算平台,确保了信息的实时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电力登高作业 安全防护系统 事故率 违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叠合整体式地铁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施工技术探讨
4
作者 崔刚 康鹏程 +2 位作者 谢中文 许满吉 陈鹏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针对目前地铁地下车站风道施工存在的工序复杂、工期长、投资大、空间狭小等问题,研发由风道侧墙及风道底板组成的轨顶风道结构体系。文章详细阐述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施工技术的具体流程和操作要点,并总结诸多技术优势。轨... 针对目前地铁地下车站风道施工存在的工序复杂、工期长、投资大、空间狭小等问题,研发由风道侧墙及风道底板组成的轨顶风道结构体系。文章详细阐述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施工技术的具体流程和操作要点,并总结诸多技术优势。轨顶风道通过吊装工具精确吊放,风道侧墙采用龙门架两点起吊方式提升至中板下方,举升至安装高度后通过升降机进行微调,以确保安装精度。该流程可保证安装质量,并实时监控轨顶风道的安装状态,一旦发现偏差可及时做出调整。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显著提高预制构件吊装和模板安装的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轨顶风道 整体式地下车站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三角洲水资源条件变化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启慧 纪璐 +6 位作者 李琼芳 白浩男 韩幸烨 姚佳 崔罡 周正模 杨坤凡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9,共10页
在分析1992—2020年伊犁河三角洲水资源条件和定量评估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选取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指数解析景观格局变化特征,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了水资源条件变化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斯热尔玛水文站... 在分析1992—2020年伊犁河三角洲水资源条件和定量评估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选取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指数解析景观格局变化特征,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了水资源条件变化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斯热尔玛水文站年径流总体偏大,巴尔喀什湖年平均水位在2002年发生突变,三角洲水资源补给总体处于增加状态;湿地和稀疏植被面积增大且聚集性增强,裸地向稀疏植被转化且优势度不断下降,林地破碎程度剧烈;景观水平指数在时程上呈阶段性变化,2016年伊犁河三角洲破碎化程度最低,在空间上伊犁河沿岸连通性增强,巴尔喀什湖沿岸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水平指数与巴尔喀什湖年平均水位相关性最高,与乌斯热尔玛水文站年径流量的相关性次之,与伊犁河三角洲年降水量的相关性最低,且景观水平指数对三角洲水资源条件变化存在迟滞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资源 移动窗口法 土地利用 伊犁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热耦合法的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永磁体温度分布特性与试验研究
6
作者 熊斌 崔刚 +3 位作者 鲍炳炎 李振国 阮琳 黄守道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116,共13页
具有高效率、结构简单等优点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高功率密度需求的驱动应用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该类型电机通常不设置转子冷却措施,设计不当将出现转子温升偏高,引起转子结构变形、永磁体(PM)不可逆失磁等风险。结合电动汽车... 具有高效率、结构简单等优点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高功率密度需求的驱动应用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该类型电机通常不设置转子冷却措施,设计不当将出现转子温升偏高,引起转子结构变形、永磁体(PM)不可逆失磁等风险。结合电动汽车用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的发热和冷却过程,建立计及材料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磁热耦合计算模型,以一台115 kW-8极的外水套冷却方式永磁电机为例,采用电机实测电流数据作为电磁分析的输入条件,通过电磁与传热的双向耦合计算,获得准确的电机永磁体损耗与温度分布。为进一步验证电机永磁体的温度分布特性,搭建转子内部零部件在线测温系统,获得负载状态下电机转子永磁体完整的温度数据和分布规律,验证了磁热耦合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为该类型电机转子永磁体的温升抑制及防退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密度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测温 永磁体温度 磁热双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温度空间分布差异诱发永磁电机局部失磁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崔刚 熊斌 +3 位作者 李振国 黄康杰 阮琳 顾国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7-2447,I0030,共12页
永磁材料磁特性受工作温度影响较大,高工作温度下存在的不可逆失磁现象是永磁电机高可靠性设计的主要瓶颈。针对内置式磁路结构的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用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不可逆失磁问题,基于电机全域空间损耗、温度分布的差异,该文提出... 永磁材料磁特性受工作温度影响较大,高工作温度下存在的不可逆失磁现象是永磁电机高可靠性设计的主要瓶颈。针对内置式磁路结构的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用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不可逆失磁问题,基于电机全域空间损耗、温度分布的差异,该文提出一种永磁体局部失磁分析模型与特性计算方法。通过磁体虚拟分块法建立基于温度、退磁率等变量的永磁材料磁特性分析模型,利用电磁场和温度场双向耦合的三维多物理场计算方法,得到电机转子永磁体损耗、温度和局部失磁的空间分布特性。最后,通过对一台115 kW、8极永磁电机样机转子永磁体温度和转子表面磁场的实验测试,验证了分析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为永磁电机局部失磁问题研究及精细化防失磁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双V型磁路结构 多物理场耦合 温度空间分布 局部失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μ分析的鲁棒控制器在磁悬浮轴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曾磊 周瑾 +2 位作者 崔刚 徐园平 金超武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针对磁悬浮轴承电磁力线性化和位移传感器温漂现象等不确定性,建立了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摄动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结构奇异值μ分析的鲁棒控制器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器降阶前后转子能稳定悬浮在... 针对磁悬浮轴承电磁力线性化和位移传感器温漂现象等不确定性,建立了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摄动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结构奇异值μ分析的鲁棒控制器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器降阶前后转子能稳定悬浮在平衡位置,且对正弦干扰有一定抑制作用。在转子试验台上进行了悬浮和激振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方法相比,μ综合控制下转子起浮调节时间缩短了95%,稳定时抵抗内部激振扰动的能力均有较大改善,且在0.5 mm,40 Hz和0.5 mm,60 Hz正弦干扰下,μ综合控制下转子位移幅值分别降低了36.4%和40%,说明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情况下设计的μ综合控制器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转子 控制器 电磁力 鲁棒性 鲁棒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磁作动器的主轴铣削强迫振动主动控制
9
作者 崔刚 周瑾 +2 位作者 徐九华 徐园平 曾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3-1810,共8页
铣削加工振动会加剧刀具磨损,降低零件加工精度,振动抑制是铣削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抑制铣削强迫振动,提高加工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一种集成电磁作动器的主轴-刀具系统,将电磁作动器装夹于主轴-刀具系统中,并作用于刀柄位置,利用电磁... 铣削加工振动会加剧刀具磨损,降低零件加工精度,振动抑制是铣削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抑制铣削强迫振动,提高加工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一种集成电磁作动器的主轴-刀具系统,将电磁作动器装夹于主轴-刀具系统中,并作用于刀柄位置,利用电磁作动器的可控电磁力进行振动抑制。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建立了系统的铣削动力学模型。基于电磁作动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PD控制器,并对所搭建的动力学模型和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采集机床振动信号,在模拟刀具工作的转子实验台上进行外部激振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PD控制下,基于电磁作动器的主轴-刀具系统可有效抑制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强迫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加工 强迫振动 振动抑制 电磁作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双V型永磁同步电机失磁故障动态识别方法
10
作者 黄康杰 熊斌 +2 位作者 崔刚 李振国 鲍炳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111-7125,共15页
针对电驱动系统用高功率密度永磁驱动电机存在的不可逆退磁问题,以一款8极48槽的双V型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对退磁故障的动态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考虑电机闭合磁路对永磁体退磁故障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退磁率电机模型退磁前后的空载... 针对电驱动系统用高功率密度永磁驱动电机存在的不可逆退磁问题,以一款8极48槽的双V型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对退磁故障的动态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考虑电机闭合磁路对永磁体退磁故障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退磁率电机模型退磁前后的空载和负载参数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提取了表征退磁故障的特征参量,给出了一种退磁故障的动态识别方法,并分析了转速和电流对特征参量的影响,完成了对退磁故障动态识别方法的修正。通过仿真和实验测试的方法对退磁故障动态识别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结果的误差为0.68%,实验测试的预测结果最大误差为1.765%,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电机 双V型永磁同步电机 退磁故障 Pearson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白油的混合黏度测定和模型
11
作者 叶辉 马平 +4 位作者 谭本岭 郝会娟 崔刚 范昊霖 常艳红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62-67,共6页
为了精确估算白油混合黏度,将两种白油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采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并利用Refutas方程、Chevron方程和混合物黏度模型(Arrhenius模型、Walther模型、Kendall-Monroe模型、Bingham模型和Cragoe模型)进行... 为了精确估算白油混合黏度,将两种白油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采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并利用Refutas方程、Chevron方程和混合物黏度模型(Arrhenius模型、Walther模型、Kendall-Monroe模型、Bingham模型和Cragoe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白油混合黏度和温度符合Andrade公式和Walther公式;含有混合黏度指数的Refutas方程和Chevron方程,计算结果比测定值均偏小,平均相对偏差(AARD)在4.16%~5.47%;混合物黏度模型中,Arrhenius模型计算的平均偏差(AD)和AARD均最小,AARD在2.43%~3.41%。Arrhenius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为白油混合黏度的预测和理论估算提供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油 混合黏度 测定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异丁烯马来酸酐类高分子乳化剂的酸值测定
12
作者 叶辉 马平 +3 位作者 谭本岭 郝会娟 崔刚 范昊霖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GB/T 7304—2014测定结果为理论值,考察了甲醇-甲醇钠法、吡啶溶剂法和乙醇-甲苯溶剂法对聚异丁烯马来酸酐类高分子乳化剂(PIBSA-PME)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结果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精确度为101.35%~103.40%,相对误差均小于... 以GB/T 7304—2014测定结果为理论值,考察了甲醇-甲醇钠法、吡啶溶剂法和乙醇-甲苯溶剂法对聚异丁烯马来酸酐类高分子乳化剂(PIBSA-PME)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结果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精确度为101.35%~103.40%,相对误差均小于5%,在乙醇-甲苯法中选定混合溶剂V(甲苯)∶V(乙醇)为4∶6,混合溶剂用量100 mL时,PIBSA-PME的测定结果和GB/T 7304—2014一致,数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丁烯马来酸酐类高分子乳化剂 酸值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冬杰 李朋梅 +3 位作者 杜雯雯 崔刚 陈文倩 张相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320-3323,共4页
目的:探讨开展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必要性以及我院在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14年全年我院92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92例次血药浓度监测数... 目的:探讨开展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必要性以及我院在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14年全年我院92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92例次血药浓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万古霉素平均血药谷浓度为(15.96±8.06)mg/L;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血药谷浓度值相应增加,各年龄组血药谷浓度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第4次给药前30 min获得血药谷浓度数据的只有13例次(6.77%);用药后患者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比用药前略有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49,P=0.722);有36例(39.13%)培养出对万古霉素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用药后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用药前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0,P=0.000);在92例患者中共有48例(52.17%)患者的初始治疗给予了负荷剂量,只有15例(16.30%)患者没有合并使用其他抗感染药物。结论:我院目前的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中还存在如血药谷浓度达标率只有约一半、监测血药谷浓度的采血时间大多不合理、使用万古霉素的病例病原学检出率低、给予负荷剂量的病例只有约一半等问题。故临床药师对采血时间进行干预是促使治疗药物监测合理化的重要环节。同时,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数据解读,是临床药师纠正临床监测不合理操作的基本手段,也是防范其肾毒性的必要措施,特别是对重症感染患者、老人、儿童和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谷浓度 疗效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_(>MIC)计算模型评价亚胺培南的临床方案及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丹 陈文倩 +3 位作者 王晓雪 辛文妤 崔刚 张相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105-2108,共4页
目的:利用T_(>MIC)计算模型评价不同T_(>MIC)下亚胺培南的临床方案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期间行亚胺培南血药浓度检测的患者107例,记录其基本信息和用药情况,运用SPSS 19.0软件... 目的:利用T_(>MIC)计算模型评价不同T_(>MIC)下亚胺培南的临床方案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期间行亚胺培南血药浓度检测的患者107例,记录其基本信息和用药情况,运用SPSS 19.0软件按T_(>MIC)计算模型计算不同给药方案下不同患者亚胺培南的T_(>MIC),依据不同T_(>MIC)分为≤40%组、>40%~70%组、>70%~100%组和>100%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亚胺培南用药持续时间、降钙素原(PCT)降低百分比。结果:纳入研究患者97例,其中≤40%组18例、>40%~70%组35例、>70%~100%组34例、>100%组10例。4组患者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亚胺培南用药持续时间分别为(10.7±2.69)、(8.71±3.48)、(8.50±4.21)、(9.00±4.87)d,PCT降低百分比分别为(37.00±28.83)%、(53.43±21.66)%、(58.67±16.53)%、(47.25±24.71)%。结论:临床使用亚胺培南进行抗感染治疗时调整治疗方案使其T_(>MIC)在>70%~100%范围内能获得较好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T>MIC 抗菌疗效 用药持续时间 PCT降低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湖泊水下扇类型与分布模式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胜利 李贤兵 +5 位作者 晋剑利 崔刚 刘圣 吕俊平 曹睿 刘腾国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3-972,共10页
水下扇是断陷湖泊中一种重要沉积类型,近年来受到关注度越来越高。海洋和湖泊中与重力流有关的各类扇体的术语很多,诸如深水扇、盆底扇、湖底扇、斜坡扇、滑塌扇和浊积扇等,而它们都是不同类型的水下扇。国内沉积学界对湖泊水下扇这一... 水下扇是断陷湖泊中一种重要沉积类型,近年来受到关注度越来越高。海洋和湖泊中与重力流有关的各类扇体的术语很多,诸如深水扇、盆底扇、湖底扇、斜坡扇、滑塌扇和浊积扇等,而它们都是不同类型的水下扇。国内沉积学界对湖泊水下扇这一术语的合理性一直有争议,与之相关的术语有水下冲积扇、近岸水下扇和远岸浊积岸等。文中梳理了有关水下扇的一些术语的含义异同,进而明确了断陷湖泊水下扇的基本类型;明确提出了湖泊外部物源体系与内部物源体系,并由此建立了湖泊水下扇的沉积分布模式;最后讨论对比了水下扇、冲积扇及扇三角洲之间的沉积差异,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这一类型沉积体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泊 水下扇 内部与外部物源体系 沉积分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焰斌 崔刚 +4 位作者 黄志勇 刘志红 郭建洲 张锐 杨建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3-708,共6页
目的评价缺血后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21~59岁,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ASA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4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0)... 目的评价缺血后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21~59岁,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ASA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4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缺血后处理组(P组)。P组于升主动脉完全开放前5min时,先松开主动脉钳夹30s,再夹闭30s,连续3个循环,然后完全松开主动脉钳夹。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1)、心脏复跳时(T2)和升主动脉开放10min(T3)、30min(T4)、45min(T5)以及术终(T6)和术后12h(T7)、24h(T8)记录患者心电图的变化。于升主动脉开放后45min时取右心耳心肌组织,Western blot和TUNEL法检测Akt、磷酸化Akt(p-Akt)及细胞色素C(Cyto-C)、Caspase-9、Bcl-2、Bax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Bcl-2与Bax表达的比值(Bcl-2/Bax)和凋亡指数(AI)。结果 C组T2~T8等时点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纤颤(室颤)的发生率分别为30%、55%、40%,P组为15%、30%、20%,有显著减少(P<0.05);C组T2~T8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3.72±1.09)及∑ST-T抬高或下移幅度(3.8±1.23、3.4±1.17、3.1±1.12、2.7±0.97、2.3±0.92、2.1±0.86、1.8±0.79),P组分别为(2.3±0.86)和(2.1±0.91、1.9±0.85、1.8±0.67、1.6±0.59、1.2±0.49、1.0±0.43、0.9±0.41),均显著减少(P<0.05)。P组心肌组织Bax、Cyto-C、Caspase-9表达低于C组(5.8±2.2 vs.8.6±3.1、0.23±0.03 vs.0.31±0.09、0.35±0.06 vs.0.43±0.10),AI降低(8.1±2.1 vs.11.2±3.2),而Bcl-2/Bax比率(1.2±0.5 vs.0.7±0.3)和p-Akt(0.36±0.10 vs.0.27±0.04)、Bcl-2(6.2±3.4 vs.3.1±1.2)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产生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线粒体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再灌注心律失常 线粒体凋亡 体外循环(CPB)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水平井蒸汽驱工艺研究与先导试验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文江 崔刚 +3 位作者 孙玉豹 苏毅 白健华 吴春洲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为探索海上非常规稠油多轮次热采吞吐后有效接替开发方式,以渤海A油田Bm井组为例首次开展了海上油田水平井蒸汽驱先导试验。针对蒸汽驱开发面临井筒安全控制要求高、汽窜防治难度大、设备吊装摆放困难等问题,开展了水平井蒸汽驱关键工... 为探索海上非常规稠油多轮次热采吞吐后有效接替开发方式,以渤海A油田Bm井组为例首次开展了海上油田水平井蒸汽驱先导试验。针对蒸汽驱开发面临井筒安全控制要求高、汽窜防治难度大、设备吊装摆放困难等问题,开展了水平井蒸汽驱关键工艺研究,包括水平井蒸汽驱注热安全控制工艺、高温堵调工艺等,并试制了一套适用于海上的小型化/分段卧式过热蒸汽锅炉及配套水处理设备。水平井蒸汽驱先导试验项目于2020年6月进行现场实施,过热锅炉及配套水处理设备运行平稳,水平井蒸汽驱井口、井下管柱工具性能稳定,现场通过注入泡沫段塞实现了液流调控和化学堵调增效的目的。截至2022年12月底,先导试验累产油20.70×10^(4)m^(3)、累增油5.97×10^(4)m^(3),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为后续渤海油田蒸汽驱扩大应用奠定了基础,可为海上稠油热采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蒸汽驱 大井距水平井 井筒安全 过热蒸汽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599与肝细胞肝癌TACE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奕 韩涛 +3 位作者 张志强 崔刚 廖搴 蔡恒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65-127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核糖核酸-599(miR-599)与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66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年生存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11...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核糖核酸-599(miR-599)与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66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年生存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113例和死亡组53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599表达量,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iR-599诊断HCC预后的价值,用Cox回归分析miR-599与TACE治疗HCC预后的关系。结果生存组术前、术后的miR-599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的术后miR-599相对表达量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miR-599诊断HCC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术后miR-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1∶1倾向性评分匹配(最邻近原则)后,术前miR-599诊断HCC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术后miR-59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和肿瘤分期高是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和术前miR-599表达量高是HC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按1∶1倾向性评分匹配(最邻近原则)后,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miR-599表达量高是HC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术前miR-599与HCC患者TACE治疗预后有关,其表达量低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599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细胞肝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年制心血管系统整合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进军 张莉 +4 位作者 许杰华 路明 周筠 崔刚 王渊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年第3期367-369,377,共4页
通过在西安交通大学2016级八年制(宗濂班)心血管系统整合课程中推行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评价信息化教学改革在提升教育质量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手段能够促进学生课前自主认识、课堂交流讨论、课外实践考察、... 通过在西安交通大学2016级八年制(宗濂班)心血管系统整合课程中推行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评价信息化教学改革在提升教育质量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手段能够促进学生课前自主认识、课堂交流讨论、课外实践考察、课堂学习总结,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学生普遍对基于信息化的整合课程教学反映良好。因此,借助网络条件深化信息化教学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学业的评价体系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 八年制 信息化 教学改革 整合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车联网V2V链路时延动态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秀峰 崔刚 王春萌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21-2730,共10页
链路时延是决定车联网(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许多网络性能的重要标准.现存的VANETs基于节点移动性解决链路时延的问题,但是都没有预测的功能,不适合实际VANETs中动态预测车-车(vehicle to vehicle,V2V)链路时延.提出动态... 链路时延是决定车联网(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许多网络性能的重要标准.现存的VANETs基于节点移动性解决链路时延的问题,但是都没有预测的功能,不适合实际VANETs中动态预测车-车(vehicle to vehicle,V2V)链路时延.提出动态预测任意2车链路时延的数学模型DPLD,考虑2车相对速度分布、相对距离变化、交通密度和城市场景中交通灯因素对2车之间链路时延的影响,因为这些因素在链路连接过程中是变化的.通过考虑相对速度的分布,模型能够实时地调整原则自适应车速变化.通过自动调整2车之间相对距离计算方法,DPLD模型能够自适应2车间相对距离的变化.因此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预期要发生的2车之间的链路时延.这个模型实现取决于相对速度分布参数的估计方法、指数移动平均法对车速异常处理以及交通灯对链路时延影响的概率建模并且详细给出2车遇到不同交通灯的具体链路时延预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DPLD模型预测的城市环境的2车之间链路时延准确性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链路时延 交通密度 预测模型 车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