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学刚 华静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随着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课程改革面临新的要求。青岛科技大学结合一流课程建设,在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将思政元素贯穿教学过程;同时加强教学活动的过程设计和管理,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 随着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课程改革面临新的要求。青岛科技大学结合一流课程建设,在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将思政元素贯穿教学过程;同时加强教学活动的过程设计和管理,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此次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平时成绩的区分度,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一流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基物料冶炼技术发展趋势
2
作者 陈学刚 李明川 王云 《有色设备》 2024年第5期3-10,共8页
我国铅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海外铅精矿供应过剩量减少。铅冶炼过程存在多元素资源共生、原料品质波动大、冶炼工艺复杂等特点,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企业之间呈现发展不平衡的状... 我国铅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海外铅精矿供应过剩量减少。铅冶炼过程存在多元素资源共生、原料品质波动大、冶炼工艺复杂等特点,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企业之间呈现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基于以上,本文介绍了铅矿资源(铅精矿和含铅废料)分布情况及铅主要用途,铅冶炼技术发展历程,并概述了当前主要铅基物料冶炼技术,如氧气底吹熔炼-熔融还原-富氧挥发炼铅技术、富氧浸没顶吹炼铅技术、硫酸铅渣湿法炼铅技术、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处理再生铅资源技术、脆硫铅锑矿处理技术、铅阳极泥处理技术、铜浮渣及铅精渣处理技术、铅电解技术等,结合铅冶炼的工业生产场景,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熔炼炉的数据驱动模型,可实现对系统关键运行指标的实时预测与评估,推动铅冶炼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化,以迎接铅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冶炼 固废 浸没燃烧熔池 智能化 数字化 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斯琪 陈学刚 董煜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近年来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仍然缺乏系统梳理。作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源,采用文献归纳法和CiteSpace软件,对2000至... 近年来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仍然缺乏系统梳理。作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源,采用文献归纳法和CiteSpace软件,对2000至2022年发表的我国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影响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年度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后英文文献发文量高于中文文献量,中英文研究机构重合度较低,缺少合作研究;研究主要以区域尺度和局地尺度为主,微观尺度街谷和西部的研究偏少;研究方法以统计分析、遥感和GIS的融合应用为主,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较少;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空气污染与影响是研究热点,城市形态测度指标、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是主要的研究内容;土地审批、交通排放、人口分布、城市设计、植被覆盖是缓解空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空气质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吹熔炼处理含锌粉尘脱氟氯工艺技术研究
4
作者 苟海鹏 李明川 +5 位作者 党辉 祁永峰 陈奎元 陈学刚 许良 陈宋璇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7,共9页
本文利用侧吹熔炼工艺对含锌粉尘开展熔融脱氟氯工艺研究,利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得到了四元ZnO-Fe_(2)O_(3)-CaO-SiO_(2)渣型,并进一步考察了冶炼温度对侧吹熔炼渣黏度和流动性的影响。通过对冶炼产物中关键元素进行分析检测,得到... 本文利用侧吹熔炼工艺对含锌粉尘开展熔融脱氟氯工艺研究,利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得到了四元ZnO-Fe_(2)O_(3)-CaO-SiO_(2)渣型,并进一步考察了冶炼温度对侧吹熔炼渣黏度和流动性的影响。通过对冶炼产物中关键元素进行分析检测,得到了侧吹熔炼工艺条件下Zn、Pb、F、Cl、Ag等关键元素的分布及走向。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喷吹天然气供热、铁硅比(Fe/SiO_(2))为1、钙硅比(CaO/SiO_(2))为0.5条件下,当冶炼温度高于1400℃时,熔渣熔化效果良好;当熔炼温度低于1400℃时,熔渣熔化效果较差。侧吹熔炼工艺处理含锌烟灰得到冶炼渣的主要物相是Ca_(2)ZnSi_(2)O_(7)、Fe_(3)O_(4)、Zn_(2)SiO_(4)和ZnFe_(2)O_(4),侧吹烟尘的主要物相是ZnO、NaCl、KCl和K_(2)ZnCl_(4)。经侧吹熔炼工艺处理后,熔渣中氟元素含量可降低至0.057%,原料中氟元素的脱除率超过85%;熔渣中氯元素含量可降低至0.0091%,原料中氯元素的脱除率超过99%。本文利用0.28 m^(2)侧吹炉扩试装置初步验证了侧吹熔炼工艺处理含锌粉尘的可行性,为国内外企业在双碳减排战略目标下提供了处理含锌粉尘脱氟氯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吹熔炼 含锌粉尘 脱氟 脱氯 相图 元素平衡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两种通勤方式的大气污染物个体暴露水平研究
5
作者 庄丹 陈学刚 董煜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57-370,共14页
在2022年7月对乌鲁木齐市公交车和步行两种通勤方式下PM_(2.5)、O_(3)、NO_(2)大气污染物个体暴露浓度进行了移动监测,分析了这两种通勤方式污染物个体暴露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公交车PM_(2.5)早高峰>... 在2022年7月对乌鲁木齐市公交车和步行两种通勤方式下PM_(2.5)、O_(3)、NO_(2)大气污染物个体暴露浓度进行了移动监测,分析了这两种通勤方式污染物个体暴露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公交车PM_(2.5)早高峰>非高峰>晚高峰,公交车和步行O_(3)、NO_(2)非高峰>晚高峰>早高峰;早高峰公交车PM_(2.5)>步行、步行O_(3)、NO_(2)>公交车,晚高峰步行O_(3)、NO_(2)>公交,非高峰公交NO_(2)>步行,步行O_(3)>公交车;日际PM_(2.5)公交车>步行,O_(3)、NO_(2)步行>公交车;公交车、步行PM_(2.5)、O_(3)工作日>休息日。(2)空间上,PM_(2.5)步行>公交车,O_(3)、NO_(2)则反之;鲤鱼山南路个体暴露浓度高于其他路段,十字路口个体暴露浓度较低但红绿灯前后较高。(3)无论是公交还是步行,PM_(2.5)、O_(3)两种污染物与背景值都呈显著性正相关;温度在两种通勤方式下都与PM_(2.5)、O_(3)、NO_(2)显著性相关;湿度与公交车通勤方式下的NO_(2)以及步行方式下的PM_(2.5)、O_(3)、NO_(2)呈显著性相关;风速与步行方式下的PM_(2.5)、O_(3)、NO_(2)呈显著性相关;而风向与公交车通勤方式下的PM_(2.5)、O_(3)、NO_(2)以及步行方式下的PM_(2.5)、O_(3)呈显著性相关。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为减少大气污染物暴露度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提出了居民出行方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个体暴露 通勤方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综述
6
作者 席明月 陈学刚 武胜利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0-27,共8页
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而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则归因于以支持人类经济活动的能源燃烧。在全球碳排放进程中,城市扮演了重要角色,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作为中国... 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而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则归因于以支持人类经济活动的能源燃烧。在全球碳排放进程中,城市扮演了重要角色,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作为中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排的实现对完成中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0—2022年知网数据库的169篇文献作为数据来源,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两种文献计量软件,绘制出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知识图谱,揭示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研究进展、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研究机构和作者主要集中于高校,研究机构间、作者间缺乏合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碳排放的核算、区域时空差异、低碳城市建设等;研究前沿主要还是集中在城市、能源消费和低碳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 CITESPACE VOSviewer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管控期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谢斯琪 陈学刚 +1 位作者 范家喻 李娜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433-446,共14页
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期间为探究空气质量变化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控制环境。基于监测站点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法探讨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利用聚类分析、潜在源贡献、浓度权重轨迹分析乌鲁木齐市三次管控期首要污染物(PM_(2.5)... 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期间为探究空气质量变化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控制环境。基于监测站点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法探讨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利用聚类分析、潜在源贡献、浓度权重轨迹分析乌鲁木齐市三次管控期首要污染物(PM_(2.5))的潜在来源。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三次管控期PM_(2.5)、PM_(10)、CO、NO_(2)、SO_(2)浓度平均分别下降15.02μg·m^(-3)、36.83μg·m^(-3)、0.26 mg·m^(-3)、19.83μg·m^(-3)、1.18μg·m^(-3),O_(3)浓度平均上升9.15μg·m^(-3)。日内变化上,PM_(2.5)、PM_(10)、CO、NO_(2)浓度呈现“W”型,SO_(2)、O_(3)呈现“几”字型,各污染物浓度季节差异明显。高值区集中在新市区、天山区、水磨沟区、沙依巴克区及头屯河区的东南部,低值区集中在城郊。(2)温度对PM_(2.5)、O_(3)影响较为显著,相对湿度对CO、NO_(2)影响较为显著;整体上,夏季气象因子与污染物之间相关性较差。(3)乌鲁木齐管控期主要气团沿天山山脉的走向流动,受到西风的长距离气流和盆地内部的短距离气流双重影响。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变化受多种气象条件及气团相互运动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城市大气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空间插值 潜在源分析 新冠肺炎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8
作者 范家喻 陈学刚 孙景鑫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9-18,31,共11页
了解中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有利于绿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后期学者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库检索并筛选了1990—2022年发表的相关论文共67篇,利用Origin 202... 了解中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有利于绿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后期学者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库检索并筛选了1990—2022年发表的相关论文共67篇,利用Origin 2021软件对年度发文量、机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CiteSpace 5.8对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结果表明:干旱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论文数量整体偏少,近年呈缓慢上升趋势,被引频次总体不高;研究尺度以城市尺度为主,研究区多集中在乌鲁木齐市。早期多使用地面气象站观测法,近年来以遥感监测法为主,模型预测法与移动样带测量法在干旱区内应用较少;研究热点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过程,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策略尚未引起重视。未来应该在多个尺度与多个绿洲城市开展研究,并更加关注城市热岛的缓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绿洲城市 综述 西北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制备高强陶粒的研究
9
作者 陈奎元 陈学刚 +4 位作者 李明川 代文彬 徐小锋 苟海鹏 樊亚鑫 《绿色矿冶》 2024年第6期83-88,100,共7页
当前,煤矸石堆放量巨大,将其制备成陶粒替代砂石骨料,可实现其大宗量消纳。以煤矸石作为主要原料,配加脱硫石膏、石灰石和白云石,进行煤矸石大掺量(≥80%)制备陶粒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90%煤矸石配加10%脱硫石膏造出的生球经1150... 当前,煤矸石堆放量巨大,将其制备成陶粒替代砂石骨料,可实现其大宗量消纳。以煤矸石作为主要原料,配加脱硫石膏、石灰石和白云石,进行煤矸石大掺量(≥80%)制备陶粒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90%煤矸石配加10%脱硫石膏造出的生球经1150℃焙烧60 min后,制备的陶粒的堆积密度为729.80 kg/m^(3),吸水率为2.49%,筒压强度为8.15 MPa;90%煤矸石配加10%石灰石造出的生球经1150℃焙烧60 min后,制备的陶粒的堆积密度为686.00 kg/m^(3),吸水率为1.43%,筒压强度为8.30 MPa;90%煤矸石配加10%白云石造出的生球经1150℃焙烧60 min后,制备的陶粒的堆积密度为721.44 kg/m^(3),吸水率为5.40%,筒压强度为9.39 MPa。制备出的这三种陶粒性能均满足国家标准对高强陶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高强陶粒 堆积密度 吸水率 筒压强度 大宗量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罗琳海板块实验:初始俯冲、初始扩张与流固耦合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春峰 李刚 +5 位作者 厉子龙 刘文潇 章露露 陆哲哲 陈雪刚 姚泽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97,共11页
西太平洋具有全球最活跃的板块构造与海陆相互作用过程,西太平洋的卡罗琳(Caroline)海盆形成于特提斯海与太平洋之间,处于印尼海道的咽喉区域,海盆范围正好对应了西太平洋暖池的大部分海域。其内部地形复杂,具有特征的隆起和残留洋中脊... 西太平洋具有全球最活跃的板块构造与海陆相互作用过程,西太平洋的卡罗琳(Caroline)海盆形成于特提斯海与太平洋之间,处于印尼海道的咽喉区域,海盆范围正好对应了西太平洋暖池的大部分海域。其内部地形复杂,具有特征的隆起和残留洋中脊,而周围具有年轻活跃的俯冲带和洋中脊,并且与菲律宾海、太平洋、Ontong-Java大火成岩省、众多深海沟等相互作用,是研究俯冲带和洋中脊初始形成机理与动力学以及固体地球与海水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过去对Caroline海盆的研究主要是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在20世纪70—80年代完成的,在很多构造单元的成因和属性的解释上存在很大争议,很少涉及多圈层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实施推动了西太平洋基础海洋科学研究的步伐,通过综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分析,对Caroline海盆的构造边界过程和海盆岩石圈蛇纹岩化程度等开展详细研究,探索深部过程与海底过程之间,特别是在水和热流通量方面的联系。Caroline海盆是提出典型海洋微板块演化模式和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包括科学大洋钻探)的关键区域,其复杂多样的边界发育初始俯冲边界、初始扩张边界以及火山链和张裂中心,其板内地质构造也曾存在复杂的海底扩张和构造转换,并且显示强烈的板块边界和板内构造耦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带起始 海洋地球物理 蛇纹岩化 流固耦合 卡罗琳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械臂高阶滑模控制
11
作者 谌雪刚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针对多关节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机械臂模型参数未知和外在干扰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械臂高阶滑模控制,并在快速终端滑模面的基础上,利用饱和函数解决了奇异问题,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近似估计系统参数,增加了误... 针对多关节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机械臂模型参数未知和外在干扰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械臂高阶滑模控制,并在快速终端滑模面的基础上,利用饱和函数解决了奇异问题,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近似估计系统参数,增加了误差估计器补偿估计误差和外部干扰。同时,设计了一种具有适当更新律的自适应有限时间控制律。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在机械臂轨迹跟踪表现更优,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径向基神经网络 高阶滑模 终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近海热液体系独特的生物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雪刚 吴斌 +3 位作者 郑豪 樊炜 叶瑛 陈镇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1-168,共8页
台湾地处西太平洋构造活动带,近海发育了多处热液活动,其中最典型的为龟山岛和绿岛热液体系。本文对海峡两岸在龟山岛和绿岛热液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周边生物体的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龟山岛热液喷出流体具有全球最低的pH(1.52),... 台湾地处西太平洋构造活动带,近海发育了多处热液活动,其中最典型的为龟山岛和绿岛热液体系。本文对海峡两岸在龟山岛和绿岛热液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周边生物体的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龟山岛热液喷出流体具有全球最低的pH(1.52),富含重金属元素和CO2等酸性气体,是周围海水中有色溶解有机质的来源;绿岛具有全球热液中最低的溶解有机碳浓度(14μmol/L),且具有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喷口周边分布了较为罕见的自然硫烟囱体和硫磺球。喷口的高毒性、高酸性热液改变了热液区生物体如螃蟹的生活习性和解毒机制。热液区的主要活跃菌群为参与碳、硫和氮代谢途径的γ-和ε-变形菌。主要生物质合成以硫还原和硫氧化的化能无机自养型生物为主,微生物硫代谢促进了热液系统中的微生物能量流动和元素循环作用。某些热液生物采用繁殖期迁徙的机制应对高毒性、高酸性热液环境。在热液活动的胁迫下,这些微生物产生了新颖独特的代谢产物。此外,龟山岛和绿岛热液体系还受到了潮汐、台风和地震等灾害性事件的影响。台湾近海热液体系的研究对认识热液地球化学循环、探讨热液的生态环境效应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山岛 绿岛 热液活动 高酸性流体 热液微生物 代谢产物 溶解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冶炼含砷烟尘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亚光 陈学刚 +2 位作者 王云 汪兴楠 王书晓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4,共9页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精矿中伴生的砷有10%~50%进入其中,同时烟尘中还含有Cu、Zn、Pb、Bi、Au、Ag等有价元素,需要进行资源回收及无害化处理。湿法工艺处理含砷烟尘具有金属回收率高、有价元素分离效果好、投资成本低等优势,但存...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精矿中伴生的砷有10%~50%进入其中,同时烟尘中还含有Cu、Zn、Pb、Bi、Au、Ag等有价元素,需要进行资源回收及无害化处理。湿法工艺处理含砷烟尘具有金属回收率高、有价元素分离效果好、投资成本低等优势,但存在工艺流程长、浸出渣需单独处理等弊端;火法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处理量大的优势,砷产物多为纯度较高的砷氧化物或单质砷,便于砷的进一步提纯和资源化应用,但存在能耗高、产品需再处理等弊端;湿法、火法等工艺联合使用处理含砷烟尘在金属回收率、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砷在处理过程中可进行固化稳化处理,也可产出As_(2)O_(3)或单质砷的产品,同时可综合回收烟尘中铅、锌、铜、铋等有价金属,是当前的主流方向。含砷物料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应用,探索砷全资源化应用的新方向可为社会、环境、经济带来良好效益,未来,含砷物料的就地协同处理及砷的产品化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含砷烟尘 资源回收 无害化处理 联合工艺 固化处理 资源化应用 协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侧吹熔池熔炼生产金属化镍阳极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顾明杰 祁永峰 +4 位作者 李智 杨贵严 陈学刚 于英东 姚明安 《绿色矿冶》 2023年第5期9-14,共6页
反射炉熔炼二次镍精矿生产镍阳极板工艺,存在燃料的热利用率低、燃料消耗量大,炉体耐火材料使用寿命短、阳极板脆弱易碎、残极率高,熔炼运行成本高、现场操作环境恶劣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富氧侧吹熔池熔炼二次镍精矿生产金属化镍阳极板... 反射炉熔炼二次镍精矿生产镍阳极板工艺,存在燃料的热利用率低、燃料消耗量大,炉体耐火材料使用寿命短、阳极板脆弱易碎、残极率高,熔炼运行成本高、现场操作环境恶劣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富氧侧吹熔池熔炼二次镍精矿生产金属化镍阳极板的工艺研究,得到金属化镍锍产品(Ni+Cu≥76%,Fe<3%,S 16%~20%),最佳工艺参数为:在反应温度为1450~1600℃,富氧浓度65%~75%,连续进料速率为100 kg/h条件下,氧料比10~45 Nm^(3)/t,还原剂率为0.5%~1%。随着氧料比增加,镍锍的品位逐渐增加,且铁、硫含量逐渐降低,相应的熔渣含镍逐渐升高。富氧侧吹熔池熔炼生产金属化镍阳极板具备工艺可行性,实现二次镍精矿短流程的“熔化、除铁、降硫”的目的,可产出合格的金属化镍阳极板,明显提高镍阳极板成材率,大幅提高热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侧吹 镍阳极板 二次镍精矿 金属化镍锍 氧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土镍矿侧吹还原造锍熔炼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学刚 祁永峰 《绿色矿冶》 2023年第1期33-39,共7页
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三元动力电池的高镍化发展对镍原料需求旺盛的大背景,提出红土镍矿侧吹造锍熔炼生产低镍锍工艺的研究。本文对石膏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热力学研究,分析碳硫比、反应温度对CaS转化率的影响,进行石膏选... 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三元动力电池的高镍化发展对镍原料需求旺盛的大背景,提出红土镍矿侧吹造锍熔炼生产低镍锍工艺的研究。本文对石膏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热力学研究,分析碳硫比、反应温度对CaS转化率的影响,进行石膏选择性还原硫化红土镍矿基础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富氧侧吹硫化红土镍矿扩大试验,总结石膏选择性还原硫化红土镍矿和富氧侧吹硫化红土镍矿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脱硫石膏短流程直接还原硫化红土镍矿生产低镍锍工艺可行,该工艺采用工业固废脱硫石膏作为硫化剂,可全组分利用石膏渣中的Ca、S元素,达到“固废绿色循环、资源化利用”的目的,且镍回收率大于90%,钴回收率在87%以上,硫利用率大于75%,铁回收率低于60%,可满足红土镍矿镍、钴、铁的选择性还原硫化富集回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侧吹熔炼 红土镍矿 低镍锍 石膏 造锍熔炼 选择性还原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在有色金属低碳冶炼中的应用思考与探讨
16
作者 刘诚 苟海鹏 +2 位作者 陈宋璇 陈学刚 何坤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氢能是实现“双碳”达标的重要技术途径,但受限于电解水技术的经济瓶颈和储存运输的安全隐患,绿氢的工业化应用还未得到广泛普及。氨作为氢能载体的一种介质,是一种优质零碳燃料,具备还原剂的内在潜质,而且便于储存和运输,诸多学者已开... 氢能是实现“双碳”达标的重要技术途径,但受限于电解水技术的经济瓶颈和储存运输的安全隐患,绿氢的工业化应用还未得到广泛普及。氨作为氢能载体的一种介质,是一种优质零碳燃料,具备还原剂的内在潜质,而且便于储存和运输,诸多学者已开展了氨能技术的研发工作。但将氨用作有色金属冶炼领域的能源供热和冶炼还原剂的应用或研究目前还处于空白阶段,本文基于氨的制备和储运、氨的燃料属性、氨的还原属性等分析,对铜、锌、铅、镍、锡、锑等6种常见的有色金属氧化物还原热力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氨气还原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与碳还原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相接近,具备成为有色金属冶炼优质还原剂的条件;未来,还需要对氨气还原有色金属物料的还原动力学、气液界面反应强化机制、还原控速环节、还原动力学模型以及更深层次的还原机理等多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氨在有色金属冶炼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另外,构建低成本绿氨供应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氨气零碳燃烧技术和氨冶金技术体系,将对我国冶炼工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冶金 氢冶金 低碳冶金 有色金属冶炼 供热燃烧 还原反应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监测的城市街谷交通相关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柴晋鹏 陈学刚 赵直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9-399,共11页
为更好认识城市街谷内的大气污染特征和提供城市街谷优化设计的实证参考,本文以干旱区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为例,采用移动监测技术,分析了城市街谷大气污染物(CO、PM_(2.5))的时空分布,并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早高峰... 为更好认识城市街谷内的大气污染特征和提供城市街谷优化设计的实证参考,本文以干旱区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为例,采用移动监测技术,分析了城市街谷大气污染物(CO、PM_(2.5))的时空分布,并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早高峰空气质量优于晚高峰;交叉路口处污染物浓度普遍较低,但苏州路立交桥下污染物浓度较高;(2)两种污染物同源,其浓度与固定站点监测数据高度相关,风向与街谷成锐角时污染物浓度较低,风速较大时污染物浓度较高,污染物浓度与车流量相关程度较低;(3)街谷两侧建筑物高度比在[1.5,2)之间,污染物浓度较低,在[1,1.5)之间,污染物浓度较高;路网密度在[12,14)之间,污染物浓度较低,[12,14)之间的道路密度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街谷内污染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峡谷 污染物浓度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几何形态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市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哈孜亚.包浪提将 毋兆鹏 +1 位作者 陈学刚 胡尔西别克.孜依纳力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1期62-70,共9页
随着乌鲁木齐市战略地位的提高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时空尺度上,城市景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区域占据了大量耕地和未利用地,改变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景观分布和构成,产生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以乌鲁木齐市作为研究区域,采... 随着乌鲁木齐市战略地位的提高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时空尺度上,城市景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区域占据了大量耕地和未利用地,改变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景观分布和构成,产生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以乌鲁木齐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1990、2000和2010年LANDSAT—TM、2015年Landsat OLI_TIRS遥感影像数据对乌鲁木齐市近25年的景观格局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乌鲁木齐市统计年鉴数据和城市规划和管理政策去识别城市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呈非平衡状态,并随城市化活动不断加强,破碎化程度高,斑块形状复杂化,景观类型中的优势种趋于下降趋势且没有较好的连接性,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加强。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景观格局影响程度较大,是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景观格局 遥感影像 破碎化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采暖期大气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娣 陈学刚 赵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7-195,共9页
空气质量监测对于评估区域的污染物水平至关重要。为了研究乌鲁木齐市采暖期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和变化规律,该文采用2013年和2017年10月至次年3月5个监测站24 h连续SO_(2)、NO_(2)、CO、PM_(2.5)和O_(3)污染物浓度数据,总结了2个采暖期... 空气质量监测对于评估区域的污染物水平至关重要。为了研究乌鲁木齐市采暖期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和变化规律,该文采用2013年和2017年10月至次年3月5个监测站24 h连续SO_(2)、NO_(2)、CO、PM_(2.5)和O_(3)污染物浓度数据,总结了2个采暖期5种污染物期度、月度、每日和小时变化特征和空气污染指数(AQI)的变化,结果表明:(1)第二个采暖期相比第一个采暖期,SO_(2)浓度下降了59.76%,NO_(2)、CO浓度略微下降,PM_(2.5)、O_(3)浓度均有增加,其中O_(3)明显增加,PM_(2.5)为首要污染物。NO_(2)、PM_(2.5)超过24 h平均和年平均的国家标准,O_(3)浓度虽未超标,但增长较快,也应引起重视。(2)从AQI平均值看,城市整体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属于轻度污染。31中学、收费所、铁路局站点的空气质量有所下降,米东区环保局和监测站有所提高。(3)温度、风速与NO_(2)、CO、PM_(2.5)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O_(3)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SO_(2)、NO_(2)、O_(3)是负相关关系,与PM_(2.5)和CO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对湿度增加了大气中颗粒物的吸收率。综上所述,政府实施的“煤改气”等环境治理措施对SO_(2)降低作用显著,对NO_(2)、CO下降有一定作用,但对于PM_(2.5)和O_(3)浓度控制效果不显著。因此,今后乌鲁木齐市PM_(2.5)、NO_(2)、O_(3)污染物应成为空气污染防治的新重点,在去除燃煤锅炉取暖的同时,还需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实行交通源和工业源废气共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采暖期 变化特征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二叠系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淼 楼达 +6 位作者 朱蓉 陈雪刚 胡威 王辉 赵勇刚 雒蓉 龚守捍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1-310,共10页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属于持续深埋型潜山,地层水矿化度整体较高,地层封闭条件较好,而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地层水具有异常低的矿化度特征。通过测试现今地层水的氘氧同位素值,分析流体包裹体岩相、均一温度与古盐度特征,揭示二叠系地层水淡...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属于持续深埋型潜山,地层水矿化度整体较高,地层封闭条件较好,而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地层水具有异常低的矿化度特征。通过测试现今地层水的氘氧同位素值,分析流体包裹体岩相、均一温度与古盐度特征,揭示二叠系地层水淡化成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乌马营潜山现今地层水的氘氧同位素分布远离大气降水曲线,表明受现今大气降水影响较弱;烃类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主要分布在130~150℃范围内,以晚期成藏为主;部分包裹体地层水古盐度初始值小于5%,成藏期有明显降低现象,表明地层水经历了淡化过程。在晚白垩世末期,地层水淡化主要受下渗大气水淋滤作用影响。之后由于地层持续深埋,大气水下渗影响逐渐减弱。在沙河街组至明化镇组沉积时期,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压实排水,排出的低矿化度地层水进入相邻的二叠系砂岩储层,导致储层地层水进一步淡化。地层水淡化促进次生孔隙的生成,改善储层物性,同时在局部形成碳酸盐胶结物,增强了储层非均质性。地层水淡化过程与油气运移充注同步进行,地层水流动方向指示了油气的运聚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水化学特征 泥岩压实水 地层水淡化 二叠系 乌马营潜山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