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岩市新罗区城市绿地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凌书伟 林碧华 +5 位作者 阮广鸣 陈泽平 张雨晨 蔡晨 李珂佳 郑世群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221,共10页
龙岩市新罗区作为闽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周边城市人员、货物往来密切,使得外来入侵植物侵入本地,生物安全遭受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全面掌握龙岩市新罗区城市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评估该地区外来... 龙岩市新罗区作为闽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周边城市人员、货物往来密切,使得外来入侵植物侵入本地,生物安全遭受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全面掌握龙岩市新罗区城市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评估该地区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认知与应对能力,以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科学管理体系。通过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运用样方法收集新罗区外来入侵植物情况并构建入侵风险评估体系,采用DPSIR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外来植物的入侵驱动力、对本地环境适应性、本地分布情况、对本地影响、响应措施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等级划分标准和风险值将外来入侵植物划分为3个入侵等级(Ⅰ~Ⅲ级)。结果表明:新罗区城市绿地共有65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22科52属,其中菊科(Asteroideae)植物种数最多,占比为29.23%,其次是苋科(Amaranthaceae, 12.31%)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 9.23%);生活型共有5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最多,共有32种,占比为49.23%;从地理来源来看,美洲是主要来源地,共有48种,占总数的73.85%;分析入侵途径发现,无意引入的植物最多,共35种,占总种数的53.85%;根据入侵现状评估结果,高风险入侵植物(Ⅲ级)有16种、中风险(Ⅱ级)18种、低风险(Ⅰ级)31种。表明新罗区城市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但入侵风险等级相对不高,多数处于中低风险(Ⅱ、Ⅲ级)。建议根据风险等级对危害程度最大的白花鬼针草(Bidens alba)和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进行重点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城市绿地 层次分析法(AHP) 风险评估 新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古田会址风水林小叶红豆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2
作者 蔡晨 李珂佳 +4 位作者 凌书伟 阮广鸣 陈泽平 潘标志 郑世群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对福建省古田会址风水林77个样方中的珍稀濒危植物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hylla Merr.et H.Y.Chen)种群进行调查,对其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7个样方中共有小叶红豆273株,根据株高(h)和胸径(DBH)可分为10个径级,其中... 对福建省古田会址风水林77个样方中的珍稀濒危植物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hylla Merr.et H.Y.Chen)种群进行调查,对其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7个样方中共有小叶红豆273株,根据株高(h)和胸径(DBH)可分为10个径级,其中Ⅰ(h≤50 cm)级的幼苗个体最多(112株),但从Ⅰ级到Ⅱ(50 cm<h≤100 cm)级死亡率为60.7%,表明幼苗的个体生存能力差;幼树至小树阶段(Ⅱ级至Ⅴ级(10 cm≤DBH<15 cm))生长情况较为平稳,从中树至大树阶段(Ⅵ(15 cm≤DBH<20 cm)级至Ⅹ(DBH≥35 cm)级)仅有少数个体能够存活,个体数总体逐渐减少;从高度级结构看,小叶红豆种群在7个高度级均有个体分布,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小叶红豆种群的动态指数(V pi)为40.67%,随机干扰动态指数(V pi′)为1.36%,随机干扰风险概率(P max)为3.33%,表明小叶红豆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增长不明显,抗干扰能力较弱。小叶红豆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型的B 1亚型;随着径级增加,小叶红豆种群整体生存率函数(S(t))呈降低趋势,而累积死亡率函数(F(t))则呈升高趋势,小叶红豆种群死亡密度函数(f(t))和危险率函数(λ(t))从Ⅳ(5 cm≤DBH<10 cm)级至Ⅴ级明显升高,反映种群有向衰退方向发展的趋势。时间序列预测结果显示:总体上看,经过未来2、4、6、8径级时间后,小叶红豆种群各径级个体数均有增加,种群发展潜力较好。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小叶红豆种群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稳定性和抵抗性较弱,小叶红豆自身抗干扰能力弱以及在资源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是限制小叶红豆种群增长和种群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就地保护的同时,通过适当疏伐和施肥以及加强种子培养等手段增加个体数量,提高种群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红豆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空器搭载法布里–珀罗干涉式光纤次声传感器的声探测试验
3
作者 胡昕宇 岳研 +2 位作者 汪海波 蔡宸 祁志美 《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2-422,共11页
设计制备了一种基于金属振膜的法布里–珀罗干涉式光纤次声传感器,并实现了浮空器搭载的高空低频声探测试验。为了使光纤次声传感器能够适应浮空器升降过程中的气压变化,仿真分析了传感器在不同均压孔直径下的频响特性,建立了传感器振... 设计制备了一种基于金属振膜的法布里–珀罗干涉式光纤次声传感器,并实现了浮空器搭载的高空低频声探测试验。为了使光纤次声传感器能够适应浮空器升降过程中的气压变化,仿真分析了传感器在不同均压孔直径下的频响特性,建立了传感器振膜振幅与均压孔直径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设计制备了光纤次声传感器,并对传感器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光纤次声传感器在1.5~20 Hz范围内具有较为平坦的频率响应,带内灵敏度波动小于3 dB。传感器灵敏度为154 mV/Pa@1 Hz,在低至0.5 Hz时仍然可以探测到明显的次声时频域信号。将自制的光纤次声传感器探头固定在浮空器载荷舱外在喀什高原进行了高空低频声探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在整个浮空器升空阶段均可以探测到由地面声源主动控制产生的声信号,获得了传感器响应幅值与浮空器海拔高度的关系。在浮空器系留阶段多次明显地探测到了由周围环境车辆产生的次声信号特征峰。传感器在浮空器的整个升降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次声传感器 法布里–珀罗干涉 浮空器 次声探测
原文传递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南海北缘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遗迹
4
作者 张路 邓小凡 +2 位作者 蔡晨 周卉 高锐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3-635,共13页
现今南海北部陆缘中生代是否存在古太平洋俯冲及其具体位置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科学问题,探查和揭露这一科学问题对于理解南海北部陆缘构造演化以及华南大陆东南部大面积花岗岩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前人曾对此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但尚缺... 现今南海北部陆缘中生代是否存在古太平洋俯冲及其具体位置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科学问题,探查和揭露这一科学问题对于理解南海北部陆缘构造演化以及华南大陆东南部大面积花岗岩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前人曾对此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但尚缺乏能够精细刻画古俯冲作用的直接深部证据.本文基于在南海北部陆缘实施的一条记录时间长达20s的高分辨率深反射地震剖面和钻孔揭露的花岗岩数据,结合区域航磁异常分析、地震三重震相等结果,揭示出南海北部陆缘存在一个晚中生代的俯冲构造.深达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北倾反射结构指示出俯冲构造的极性,覆盖在地壳北倾反射之上的新生代沉积层仅经历轻微变形,说明北倾的反射发生在前新生代.下地壳高速特征以及深达上地幔的北倾反射体可能是俯冲洋壳的残余.南海北部陆缘北东向航磁异常条带走向与钻孔揭露的中生代花岗岩空间展布相吻合,可能表征与俯冲作用匹配的弧岩浆作用.华南东南缘北东走向的晚中生代花岗岩带及陆缘壳内发育一系列倾向北西的逆冲断层,其成因可能与晚中生代这一期俯冲构造事件有关.经过综合分析,我们推测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向北西倾斜的下地壳-上地幔反射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反射剖面 南海北部陆缘 下地壳-上地幔倾斜反射 中生代古太平洋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气机械设备传动齿轮故障信号自动化检测方法
5
作者 蔡晨 韩俊 +3 位作者 陈超 张藏龙 方亮 高玉芹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4期57-61,共5页
基于提高电气机械设备传动齿轮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故障率、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气机械设备传动齿轮故障信号自动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振动传感器采集齿轮运行信号,利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算法提取故障信号分... 基于提高电气机械设备传动齿轮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故障率、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气机械设备传动齿轮故障信号自动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振动传感器采集齿轮运行信号,利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算法提取故障信号分量,并通过Hilbert变换转化为包络谱以获取故障特征。进一步计算最大熵值筛选故障信号特征,并将其作为输入引入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AMCNN)模型中进行训练,输出故障信号自动化检测结果。通过大量实验,得出该方法能够精准地捕捉故障信号特征,有效监测电气机械设备传动齿轮的点蚀、断齿及磨损故障,并实时追踪故障状态变化。在检测超过1200条故障信号时,模型交叉熵损失值为0,这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高检测精准性和强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电气机械设备 传动齿轮 故障信号 自动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xtrusio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C-9Co cemented carbide via green warm isostatic pressing
6
作者 cai chen Run-xing ZHOU +4 位作者 Zu-ming LIU Yong-xia LI Dan ZOU Yi-ming CHANG Xu-lin che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25年第3期902-920,共19页
To tackle the common issue of green defects in material extrusion(MEX)additive manufacturing(AM)cemented carbides,warm isostatic pressing(WIP)was introduced to eliminate defects of MEX WC-9Co cemented carbide greens,t... To tackle the common issue of green defects in material extrusion(MEX)additive manufacturing(AM)cemented carbides,warm isostatic pressing(WIP)was introduced to eliminate defects of MEX WC-9Co cemented carbide greens,thereby improving both microstructure uniform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ntered bodi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P reduces defects in MEX greens,thus decreasing the dimensions and numbers of defects,modifying shapes of pores within sintered bodies,while preserving surface quality and shape characteristics.Compared with WC-9Co prepared via MEX followed by debinding and sintering(DS),the hardness of WC-9Co prepared using MEX-WIP-DS does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ranging HV_(30)1494-1508,the transverse rupture strength increases by up to 49.3%,reaching 2998-3514 MPa,and the fracture toughness remains high,ranging 14.8-17.0 MPa·m^(1/2).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rpass comparable cemented carbides fabricated through other AM methods and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produced by powder metallurgy.The integration of green WIP into MEX-DS broadens the MEX processing window,and improves the overal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X AM WC-Co cemented carb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ial extrusio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C-Co cemented carbide warm isostatic pressing DEFECT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特大暴雨大宁水库调度分析
7
作者 赵翔 赵磊 +2 位作者 张灵贵 刘冬雨 蔡忱 《东北水利水电》 2025年第4期45-49,共5页
大宁水库是永定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下游的稻田水库、马厂水库共同具备约8 000万m3的蓄洪能力。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了自有仪器测量记录以来140年间最强的降雨。本文通过分析大宁水库在此次“23·7”洪... 大宁水库是永定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下游的稻田水库、马厂水库共同具备约8 000万m3的蓄洪能力。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了自有仪器测量记录以来140年间最强的降雨。本文通过分析大宁水库在此次“23·7”洪水调度过程中的表现,探讨调度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洪水科学调度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宁水库 洪水调度 改进措施 永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提质增效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蔡晨 《经济师》 2024年第4期26-28,共3页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文章在全面阐释民营经济新一轮提质增效发展的背景与机遇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指出民营经济在提质增效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一步分析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提质增效 高质量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的OMS-2催化剂的SCR-CO脱硝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蔡晨 宁淑英 +3 位作者 陈佳音 付维 周皞 苏亚欣 《化学工业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9,共9页
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Ce改性的OMS-2催化剂(Ce_(x)-OMS-2),并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评估其催化CO选择性还原NO的性能。结果表明,Ce_(0.08)-OMS-2在0.05%NO(所有气体均为体积分数,下同)、0.10%CO、5.00%O_(2),N_(2)为平衡气体的条件下,在175... 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Ce改性的OMS-2催化剂(Ce_(x)-OMS-2),并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评估其催化CO选择性还原NO的性能。结果表明,Ce_(0.08)-OMS-2在0.05%NO(所有气体均为体积分数,下同)、0.10%CO、5.00%O_(2),N_(2)为平衡气体的条件下,在175~300℃下实现100%的NO转化率,N_(2)选择性在175℃达到最大的93.2%。通过XRD、BET、XPS、NH_(3)-TPD及H_(2)-T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究活性金属Ce的掺杂对OMS-2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较低的团聚和结晶度、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小的平均孔径、更多的表面氧空位和Mn^(4+)和表面强Brønsted酸有利于Ce_(x)-OMS-2催化剂低温活性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CO OMS-2催化剂 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改性MIL-100(Fe)催化剂的SCR-C_(3)H_(6)脱硝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维 宁淑英 +3 位作者 蔡晨 陈佳音 周皞 苏亚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1-4960,共10页
烃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HC)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脱硝技术。催化剂有效的氧化-还原能力是影响其活性的关键因素。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新型有机金属骨架MIL-100(Fe),通过超声浸渍法合成不同Cu含量的m Cu-MIL-100(Fe)催化剂,... 烃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HC)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脱硝技术。催化剂有效的氧化-还原能力是影响其活性的关键因素。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新型有机金属骨架MIL-100(Fe),通过超声浸渍法合成不同Cu含量的m Cu-MIL-100(Fe)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中对其催化C_(3)H_(6)选择性还原NO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u的引入使MIL-100(Fe)催化活性得到改善。2.3Cu-MIL-100(Fe)的NO转化率在275℃下可达到100%,275~400℃范围内可维持85%以上NO转化率及90%以上N_(2)选择性,且具有较好抗SO_(2)的能力。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反应机理作了进一步讨论。N_(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加入适量Cu可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增强催化剂表面对反应气体的吸附能力;XPS研究结果表明,Cu可以提高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数目。Cu与Fe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电子转移现象。H_(2)-TPR曲线表明Cu使催化剂的还原特征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增强了其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催化还原 碳氢化合物 催化剂 Cu改性 抗SO_(2)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早期淡漠与认知和情感障碍的相关性
11
作者 高昕 杜冰滢 +3 位作者 谷正盛 孙旭 蔡晨 毕晓莹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探究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患者早期淡漠与认知和情感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NICE患者244例,男156例、女88例,年龄为(63.1±9.7)岁。根据入院时淡漠... 目的探究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患者早期淡漠与认知和情感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NICE患者244例,男156例、女88例,年龄为(63.1±9.7)岁。根据入院时淡漠评估量表-临床医师版(AES-C)评分分为淡漠组(评分≥33分,n=64)和非淡漠组(评分<33分,n=180)。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血液检测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病因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轻型卒中,后者再进行Org 10172急性脑卒中治疗试验(TOAST)分型;使用Fazekas量表对白质损伤进行评分。于发病2周内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听觉语词学习测验(AVLT)、数字广度测验(DST)、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ST)、数字连线测验(TMT)、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一般资料和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早期淡漠的影响因素。结果NICE患者早期淡漠的发生率为26.2%(64/244)。与非淡漠组相比,淡漠组患者的年龄较大,而BMI和受教育年限较低(均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时首次血液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像学评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azekas量表评分结果提示,淡漠组患者的脑白质损伤程度明显高于非淡漠组(P=0.004)。认知功能检测结果提示,淡漠组患者认知障碍(MoCA总分<26分)发生率高于非淡漠组[46.1%(83/180)vs 59.4%(38/64),P=0.047]。淡漠组患者的语言功能、流畅性、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和定向能力明显减退(均P<0.05),两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能力、注意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淡漠组PSQI、HAMA、HAMD得分高于非淡漠组,且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高于非淡漠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MD得分、年龄和TMT-A用时为NICE后早期淡漠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期淡漠的NICE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更高,且更易出现睡眠障碍、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HAMD得分、年龄和TMT-A用时为NICE后早期淡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淡漠 认知障碍 睡眠障碍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轧压下率对因瓦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何承渝 蔡晨 +1 位作者 谷宇 李静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7,共8页
通过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XRD、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热膨胀测试、磁性能测试等研究了20%~90%不同冷轧压下率对因瓦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热膨胀性能、饱和磁化强度和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加,固溶态等轴晶... 通过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XRD、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热膨胀测试、磁性能测试等研究了20%~90%不同冷轧压下率对因瓦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热膨胀性能、饱和磁化强度和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加,固溶态等轴晶粒通过位错滑移发生变形,合金被逐渐压扁拉长形成了特定的取向,导致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快速下降,90%压下率时合金抗拉强度为777 MPa,而伸长率则只有5%。当冷轧压下率未超过80%时,合金的在20~10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和饱和磁化强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在60%压下率时取得最小值。合金中{110}<112>黄铜织构,{112}<111}铜型织构,{136}<634>S型织构强度随变形程度的提高而增大,当冷轧压下率达到80%时合金中形成了强烈的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瓦合金 冷轧压下率 微观组织 热膨胀系数 磁性能 织构
原文传递
吴敏教授从“土壅木郁,痰瘀互结”分型辨证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精粹
13
作者 刘滟琳 乔梁 +4 位作者 朱时典 张丽娟 许玲玲 蔡晨 曹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6期1118-1121,共4页
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吴敏教授依据临床多年实践经验,认为TN多与情志失调有关,病位涉及肝脾,气滞、痰凝、血瘀为TN主要病理因素,提出“土壅木郁、痰瘀互结”是其核心病机,并将西医的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型... 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吴敏教授依据临床多年实践经验,认为TN多与情志失调有关,病位涉及肝脾,气滞、痰凝、血瘀为TN主要病理因素,提出“土壅木郁、痰瘀互结”是其核心病机,并将西医的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型相结合,分型辨证治疗TN,将中西医融会贯通,治疗上以疏肝理气为先,不离健脾助运之法,化痰散结,活血消瘿,对良性TN可以有效缩小甲状腺肿,减轻症状,对于恶性TN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减少西药不良反应等。此外,吴敏教授倡导“防大于治”,临床实践中尤注重中医预防调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土壅木郁 痰瘀互结 分型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oCe-LDH催化剂的C_(3)H_(6)-SCR脱硝特性
14
作者 陈佳音 宁淑英 +3 位作者 付维 蔡晨 周皞 苏亚欣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83,共11页
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一系列的Cu_((x))Co_((y))Ce_((z))-LDH前驱体,煅烧后形成Cu_((x))Co_((y))Ce_((z))O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实验研究了其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C_(3)H_(6)-SCR)。得益于Cu、Co、Ce之间强大... 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一系列的Cu_((x))Co_((y))Ce_((z))-LDH前驱体,煅烧后形成Cu_((x))Co_((y))Ce_((z))O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实验研究了其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C_(3)H_(6)-SCR)。得益于Cu、Co、Ce之间强大的协同作用,Cu((0.21))Co((0.48))Ce((0.31))O在225℃时达到95%的NO转化率和90%的N_(2)选择性。此外,运用ICP、XRD、TEM、XPS、H_(2)-TPR等表征来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还原能力之间的关系。XRD结果表明,Cu、Co、Ce之间形成了固溶体,促进了活性金属的分散。XPS和H_(2)-TPR进一步证明Cu和Co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氧空位的形成,从而提升其催化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C_(3)H_(6) CuCoCe-LDH催化剂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7份干辣椒资源的营养指标比较分析
15
作者 朱丽 张军 +5 位作者 尚迪 蔡臣 钟珉菡 孙婷 秦廷豪 李焕秀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7,共10页
为了培育出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的干制辣椒品种,以117份辣椒资源的干椒为供试材料,测定其蛋白质、粗脂肪和辣椒素含量,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7份干辣椒的辣椒素含... 为了培育出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的干制辣椒品种,以117份辣椒资源的干椒为供试材料,测定其蛋白质、粗脂肪和辣椒素含量,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7份干辣椒的辣椒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85.04%,在选育新品种过程中辣椒素含量的选育空间较大;蛋白质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辣椒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粗脂肪含量与辣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蛋白质、粗脂肪和辣椒素含量的权重分别为0.20、0.22和0.58,综合营养品质较优的是2021Q-141-571、2021Q-156-543和2021Q-147-543;K=5时把117份干辣资源聚为低粗脂肪低辣椒素类、高粗脂肪类、高辣椒素类、营养品质中等类、高蛋白质类等5个类群,相较系统聚类能较好地解决各营养指标之间存在关联的问题。依据灰色关联度分析和K均值聚类综合评价结果,可筛选高辣椒素、高蛋白或高粗脂肪含量的辣椒材料,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价辣椒综合营养品质,对辣椒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以及培育优良品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营养品质 相关性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应用非布司他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琦 蔡晨 史严娟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中心就诊的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非布司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中心就诊的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非布司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尿酸代谢水平、炎症反应水平、肾功能指标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UA、TNF-α、IL-8、ESR、CRP、SCr、BUN水平相比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比单纯使用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非布司他 秋水仙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植保装备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竹 顾伟 +6 位作者 崔龙飞 蔡晨 陈晨 周晴晴 丁素明 兰玉彬 薛新宇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4年第4期1-23,共23页
植保机械是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植保装备有利于提高农药利用率、提升粮食品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西欧、日本的施药装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相关产品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作业效率和效果普... 植保机械是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植保装备有利于提高农药利用率、提升粮食品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西欧、日本的施药装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相关产品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作业效率和效果普遍优于国产水平,他们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我国仅在植保无人机上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为了准确把握植保机械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整理了国内外地面、航空、田间管理机器人等典型植保装备的发展历程,根据大田和果园病虫害防治需求和特点,将植保机械细分为施药、部件及智能化3个技术分支。对变量施药、对靶施药、静电喷雾、风幕风送等施药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底盘、喷杆平衡、机器人驱动等装备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对无人驾驶、对行行走、视觉导航等智能化技术应用进行了阐述,还从远程管理的角度阐述包括作业规划、调度决策、作业评价以及数字化平台的智能化构建。通过国内外装备技术水平的对比,认为未来植保机械技术发展的重点在于低量精准的施药方式、系列化专业化的装备部件以及无人化和智能化的作业模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智能感知、分析决策和自主作业的智能化植保装备将成为未来主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机械 智能化 精准施药 田间管理机器人 植保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喷杆喷雾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进文 蔡晨 +3 位作者 周晴晴 薛新宇 常春 金永奎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9期19-24,共6页
大豆和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油作物,为满足实际需求,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农业农村部也提出大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鉴于此,从当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植保机械研究现状出发,阐述... 大豆和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油作物,为满足实际需求,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农业农村部也提出大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鉴于此,从当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植保机械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植保机械关键技术与部件、喷杆、国内外喷杆喷雾机研究现状,以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喷雾机现状,结合当前适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农艺要求,提出适应地区大豆玉米带状种植的植保机械设计策略及关键技术,旨在为复合种植模式的喷杆喷雾机设计、应用提供参考,为其大面积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植保机械 喷杆喷雾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字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19
作者 付洪 蔡琛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第6期5-15,共11页
叙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数字叙事承袭了传统叙事的基本原则,以更加具象的叙事内容、更为清新的叙事风格、更显灵活的叙事结构,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举措。然而,数字技术编织了愈难刺破的“信息茧房”,诱... 叙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数字叙事承袭了传统叙事的基本原则,以更加具象的叙事内容、更为清新的叙事风格、更显灵活的叙事结构,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举措。然而,数字技术编织了愈难刺破的“信息茧房”,诱发了难以辨识的“拟态效应”,内蕴无法消弭的主观偏见,致使以数字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渗透不足、价值折损、理性失语等现实困境。为此,应进一步掌握以数字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底层逻辑,持续优化数字叙事的人文环境,坚持真叙事、叙真事、真监管,在更深层次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数字叙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度测量的综述
20
作者 杨晓蕾 张学范 +3 位作者 蔡晨 辛宗伟 崔剑 王泽熙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0期120-123,共4页
大气湿度是水汽含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在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中都占有关键地位。当前,测量湿度的技术包括称重测湿法、光腔衰荡光谱(CRDS)、热力学法、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和露点法。称重测湿法操作繁琐,耗时较长,主要应... 大气湿度是水汽含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在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中都占有关键地位。当前,测量湿度的技术包括称重测湿法、光腔衰荡光谱(CRDS)、热力学法、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和露点法。称重测湿法操作繁琐,耗时较长,主要应用于国家级计量标准,不适用于日常测量。CRDS技术结合高反射镜可延长光程,灵敏度较高,但对光路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在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测量时,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TDLAS利用扫描气体分子吸收的光谱,通过计算获得气体的浓度、温度等信息。露点法是一种简便而准确的湿度测量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备受学术界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测量 传感器 露点法 质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