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开关器件故障是有源中性点箝位(active neutral point clamped,ANPC)三电平逆变器故障的主要类型,快速定位故障器件对提升ANPC三电平逆变器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ANPC三电平逆变器开关器件开路故障,从传播路径的角度分析了不...由于开关器件故障是有源中性点箝位(active neutral point clamped,ANPC)三电平逆变器故障的主要类型,快速定位故障器件对提升ANPC三电平逆变器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ANPC三电平逆变器开关器件开路故障,从传播路径的角度分析了不同调制算法下开关器件故障对输出电流的影响以及输出电流与负载侧电压的相位差对故障电流波形的影响。以三相输出电流作为故障特征量,提出一种基于切换调制策略的ANPC三电平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电流平均值法先对故障开关器件的大致范围进行判定,然后切换调制策略以实现故障器件的精确定位。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在1个基波周期内实现故障定位,具有检测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且无需额外增加用于故障检测的传感器。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各科室床位利用效率,为评估床位资源配置合理性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的医疗运营数据为基础,利用床位利用模型进行可视化呈现,评价床位资源的利用效率。运用床位评价指标...目的分析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各科室床位利用效率,为评估床位资源配置合理性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的医疗运营数据为基础,利用床位利用模型进行可视化呈现,评价床位资源的利用效率。运用床位评价指标测算各科室床位的合理区间,得出床位调整方案。采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评估床位调整方案的准确性、合理性、可行性。结果床位利用模型显示,11个(25.00%)科室属于床位效率型,11个(25.00%)科室属于床位周转型,16个(36.36%)科室属于床位闲置型,6个(13.64%)科室属于压床型。床位评价指标显示,8个科室床位数不需改变,16个科室床位数需要适当减少,20个科室床位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利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搭建床位不变、床位减少、床位增加模型。床位不变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719,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40.63%。床位减少模型的AUC=0.875,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5.00%。床位增加模型的AUC=0.913,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72.22%。结论医院整体床位利用效率较低且不同科室间床位的利用效率存在差异,通过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建立的床位增加模型评估结果与床位利用模型和床位评价指标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为医院床位资源配置管理提供方法学依据,进而实现医院床位精细化管理。展开更多
文摘由于开关器件故障是有源中性点箝位(active neutral point clamped,ANPC)三电平逆变器故障的主要类型,快速定位故障器件对提升ANPC三电平逆变器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ANPC三电平逆变器开关器件开路故障,从传播路径的角度分析了不同调制算法下开关器件故障对输出电流的影响以及输出电流与负载侧电压的相位差对故障电流波形的影响。以三相输出电流作为故障特征量,提出一种基于切换调制策略的ANPC三电平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电流平均值法先对故障开关器件的大致范围进行判定,然后切换调制策略以实现故障器件的精确定位。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在1个基波周期内实现故障定位,具有检测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且无需额外增加用于故障检测的传感器。
文摘目的分析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各科室床位利用效率,为评估床位资源配置合理性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的医疗运营数据为基础,利用床位利用模型进行可视化呈现,评价床位资源的利用效率。运用床位评价指标测算各科室床位的合理区间,得出床位调整方案。采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评估床位调整方案的准确性、合理性、可行性。结果床位利用模型显示,11个(25.00%)科室属于床位效率型,11个(25.00%)科室属于床位周转型,16个(36.36%)科室属于床位闲置型,6个(13.64%)科室属于压床型。床位评价指标显示,8个科室床位数不需改变,16个科室床位数需要适当减少,20个科室床位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利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搭建床位不变、床位减少、床位增加模型。床位不变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719,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40.63%。床位减少模型的AUC=0.875,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5.00%。床位增加模型的AUC=0.913,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72.22%。结论医院整体床位利用效率较低且不同科室间床位的利用效率存在差异,通过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建立的床位增加模型评估结果与床位利用模型和床位评价指标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为医院床位资源配置管理提供方法学依据,进而实现医院床位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