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吸液芯热管传热特性
1
作者 金志浩 陈艺帆 +1 位作者 牟嘉辉 陈超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0,82,共6页
对于铜粉烧结吸液芯的普通热管和铜粉烧结吸液芯与微沟槽结合的复合热管(简称普通热管和复合热管),使用质量法测试2种热管吸液芯的毛细性能。相比于铜粉烧结吸液芯,复合吸液芯的抽取液体质量提高了13.4%。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03%、0... 对于铜粉烧结吸液芯的普通热管和铜粉烧结吸液芯与微沟槽结合的复合热管(简称普通热管和复合热管),使用质量法测试2种热管吸液芯的毛细性能。相比于铜粉烧结吸液芯,复合吸液芯的抽取液体质量提高了13.4%。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03%、0.01%的GO(氧化石墨烯)溶液和去离子水4种溶液作为工质,并分别注入到普通热管和复合热管中,充液量分别为1.4 mL和1.5 mL。研究热管在水平、25°和45°倾角放置时,不同的加热功率下对2种热管的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放置时,复合热管质量分数0.01%、0.03%、0.05%GO溶液在45 W时相较于去离子水热阻分别降低了57%、53.9%、64.7%,普通热管0.01%、0.03%GO溶液热阻降低了19.2%、22.4%,0.05%GO溶液则失效。以25°、45°倾角放置(加热段在上),发现随着倾角的增加,质量分数较高的溶液在普通热管内更容易失效,而在复合热管中仍可保持较好的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吸液芯 毛细性能 倾角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口腔影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予萱 谭静怡 +3 位作者 周鹂鹂 边子睿 陈伊凡 吴燕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85-2393,共9页
背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口腔医学领域,提高了口腔影像分析的效率及准确率,推动了口腔智能医学的迅速发展。目的:基于口腔影像,阐述深度学习在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决策方面的研究现状、优势与局限性,探讨深度学习... 背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口腔医学领域,提高了口腔影像分析的效率及准确率,推动了口腔智能医学的迅速发展。目的:基于口腔影像,阐述深度学习在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决策方面的研究现状、优势与局限性,探讨深度学习技术背景下口腔医学变革的新方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2017年1月至2024年1月发表的深度学习在口腔医学影像领域应用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deep learn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stomatology,oral medical imaging”等,按入组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8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经典的深度学习模型包括人工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和生成对抗网络等,学者们以或竞争或联合的形式运用这些模型,实现更高效的对口腔医学影像的解释。(2)在口腔医学领域,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医学影像资料的判读,而深度学习技术拥有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无论是在辅助诊断龋齿、根尖周炎、牙根纵裂、牙周病、颌骨囊肿等疾病方面,还是在辅助第三磨牙拔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等治疗操作的术前评估方面,深度学习都能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决策的准确率与效率。(3)尽管深度学习有望成为口腔疾病诊治的重要辅助工具,但它在模型技术、安全伦理、法律监管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证明深度学习的可推广性、稳健性和临床实用性,寻找将深度学习自动化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于常规临床工作流程中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口腔医学 口腔影像 疾病诊断 口腔智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调控黄羽肉鸡肌肉发育的关键基因
3
作者 武敏 徐俊杰 +5 位作者 李欣欣 陈一凡 王德贺 郝二英 陈辉 石雷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0-1000,共11页
【目的】为提高黄羽肉鸡肌肉生长发育,本试验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快速型与慢速型黄羽肉鸡胸肌发育的关键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以15周龄太行鸡(慢速型黄羽肉鸡)和新浦东鸡(快速型黄羽肉鸡)为研究对象,测定活体重、胸肌重和腿肌重... 【目的】为提高黄羽肉鸡肌肉生长发育,本试验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快速型与慢速型黄羽肉鸡胸肌发育的关键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以15周龄太行鸡(慢速型黄羽肉鸡)和新浦东鸡(快速型黄羽肉鸡)为研究对象,测定活体重、胸肌重和腿肌重,计算胸肌指数和腿肌指数;采集胸肌和腿肌组织制作HE染色切片分析组织形态学差异,以胸肌组织作为试验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影响黄羽肉鸡肌肉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随机选取7个DEG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太行鸡活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胸肌指数、腿肌指数均极显著小于新浦东鸡(P<0.01)。太行鸡胸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或显著小于新浦东鸡(P<0.01;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新浦东鸡(P<0.05),两者腿肌组织形态学无显著差异(P>0.05)。新浦东鸡与太行鸡胸肌中共获得332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75个,下调基因257个。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注释到平滑肌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含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黏连蛋白结合等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富集于黏着、ECM-受体的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综合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筛选出THBL 1、ENSGALG 0000000814、LAMA 1、PDGFRB基因与胸肌发育密切相关。随机选取7个DEG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表达趋势一致,说明测序结果可靠。【结论】试验筛选出THBL 1、ENSGALG 0000000814、LAMA 1和PDGFRB作为胸肌发育重要候选基因,为进一步解析黄羽肉鸡肌肉发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胸肌 生长发育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遥感智能解译测度中国传统民居的相似性
4
作者 谷宇 陈怡帆 +2 位作者 邓伟环 李筠筠 李郇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13,共12页
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大、时空标准统一等优势,为研究传统民居整体性的传承与变化提供了数据基础;然而,当前传统民居研究中的遥感解译主要依赖于人工目视和手工转绘,其深度和效率无法满足需求,如何基于遥感智能解译实现传统民居相似性... 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大、时空标准统一等优势,为研究传统民居整体性的传承与变化提供了数据基础;然而,当前传统民居研究中的遥感解译主要依赖于人工目视和手工转绘,其深度和效率无法满足需求,如何基于遥感智能解译实现传统民居相似性测度亟待解决。本文提出了一种遥感智能解译的传统民居相似性测度方法,能够融合传统民居专家知识和深度学习模型,以79.1%的总体分类精度和77.1%的表征能力,有效提取传统民居关键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客家民系为视角,测度全国尺度下的客家民居相似性;结合移民史、古驿道和村志记载,分析明清时期南方人口迁徙对客家民居相似性变化的整体性影响,为传统民居和人口迁徙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民居 人口迁徙 卫星遥感 深度学习 特征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P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机构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某区为例
5
作者 张玉姝 陈一凡 +2 位作者 邹作丽 李明 王颖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评估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支付方式改革前后的变化,分析医疗机构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完善DIP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并采用χ^(2)检验、Wi... 目的 评估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支付方式改革前后的变化,分析医疗机构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完善DIP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并采用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围绕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质量安全、患者费用控制4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 在实施DIP支付方式改革后,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病例组合指数虽无明显变化,但较改革前试点医院的三、四级手术占比有所上升;医疗服务效率方面,平均住院日和床位使用率与改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质量安全方面,低风险组死亡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下降;患者费用控制方面,住院次均费用上升趋势有所减缓,药品费占比有所下降。结论 为进一步完善与落实DIP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有关部门需要完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重视医疗机构参与性;保证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实施动态弹性管理策略,因地制宜设置DIP实施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病种分值付费 支付方式改革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同时测定血清中20种抗精神疾病药物浓度方法研究
6
作者 刘治芳 谢鑫宝 +1 位作者 陈一帆 徐亮 《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人血清中20种抗精神疾病药物(包括氯氮平、舍曲林等抗精神病及抗抑郁药物)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检测法。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实验选用了AC...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人血清中20种抗精神疾病药物(包括氯氮平、舍曲林等抗精神病及抗抑郁药物)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检测法。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实验选用了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总分析时长为5 min,柱温40℃。检测过程中,采用多反应监测(multi-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并使用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 20种药物在标曲范围内线性良好(r^(2)> 0.99),低、中、高质控样品的回收率为85%~11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standard deviation,RSD%)均<15%。结论 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操作简便、结果精确且灵敏的检测方法,满足生物样品分析的高精度要求。该方法不仅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还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药物浓度监测手段,显示出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 抑郁 抗精神疾病药物 血药浓度检测 液相串联质谱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体系设计与仿真的异构资源统一建模研究
7
作者 陈奕帆 张舒 +2 位作者 董晓明 郭梓芊 田思思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体系设计与仿真一体化研究贯穿于武器装备系统研制的全寿命周期,依托模型进行仿真与分析是支撑体系设计与仿真的有效手段。针对模型资源异构、集中管理难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体系设计与仿真一体化研究贯穿于武器装备系统研制的全寿命周期,依托模型进行仿真与分析是支撑体系设计与仿真的有效手段。针对模型资源异构、集中管理难的问题,研究提出面向装备体系设计与仿真的异构模型资源统一描述建模框架,实现模型知识重用共享。在挖掘相关知识概念、关联属性、逻辑约束的基础上,采用语义网本体语言实现异构模型资源的统一语义表达,并借助语义网规则语言建立规则挖掘隐含信息优化构建的异构统一描述模型。最后,基于构建的统一描述模型设计并开发应用系统,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体系设计与仿真 异构模型资源 语义描述 统一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垃圾分类的垃圾土压缩特性研究
8
作者 陈亦凡 李磊 +1 位作者 曹俊 穆俊杰 《环境卫生工程》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被分出后,垃圾组分的变化导致垃圾土的压缩特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填埋场库容以及扩建的设计参数取值等。为研究垃圾组分发生变化后的垃圾土压缩特性,对厨余含量为30%、20%、10%、0的垃圾土样开展室内固结压缩试验... 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被分出后,垃圾组分的变化导致垃圾土的压缩特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填埋场库容以及扩建的设计参数取值等。为研究垃圾组分发生变化后的垃圾土压缩特性,对厨余含量为30%、20%、10%、0的垃圾土样开展室内固结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土的修正主压缩指数随厨余含量减少而下降,新鲜垃圾土对应力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逐渐施加固结应力下其固结系数由10-4cm^(2)/s下降为10-5cm^(2)/s量级,而分类后的垃圾土对应力变化敏感性较低。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对次压缩指数数据的分析表明,低应力条件下厨余含量变化对次压缩特性影响较大,随着应力增大,厨余含量变化对次压缩特性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厨余含量 压缩特性 固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的天山雪莲口服液化学成分快速表征
9
作者 李凯琳 刘玲 +3 位作者 邹宇凤 陈逸凡 唐才俊 杨建波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2期210-218,共9页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鉴定天山雪莲口服液主要化学成分,明确其物质基础。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流动相0.1%甲酸水溶...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鉴定天山雪莲口服液主要化学成分,明确其物质基础。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监测模式。结果:通过对照品、数据库和参考文献比对,共鉴定了48个化学成分,其中44个是首次从天山雪莲口服液中发现,新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等18个化合物为准确鉴定。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定天山雪莲口服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雪莲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三角模型视角下数字政府绩效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启示——基于多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10
作者 詹国彬 陈逸凡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0,共13页
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如何提升数字政府绩效水平已成为数字治理研究的核心议题。基于战略三角模型,本研究从价值目标、运作能力和授权环境三个维度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我国32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城市作为案... 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如何提升数字政府绩效水平已成为数字治理研究的核心议题。基于战略三角模型,本研究从价值目标、运作能力和授权环境三个维度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我国32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城市作为案例样本,采用fsQCA方法对数字政府绩效的影响因素加以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价值目标(数字开放度、创新发展度)、运作能力(数字基础设施、财政资源能力)和授权环境(注意力分配和公众外部需求)中的任意一个维度均无法单独构成影响数字政府绩效的必要条件,数字政府绩效的影响因素存在多重并发关系。(2)高水平数字政府绩效存在三条显著路径,分别是:以价值目标维度为主、运作能力维度缺失为主要特征所构成的“价值驱动型”路径;以授权环境维度为主、运作能力维度缺失所构成的“政策引导型”路径;以运作能力维度为主,数字开放度缺失,其他条件要素为辅所构成的“能力支撑型”路径。为进一步提升数字政府绩效,可资选择的政策方略包括:推动目标引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凝聚政策资源,打造适宜数字政府发展的行政生态;注重能力提升,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绩效 战略三角模型 组态分析 价值驱动型路径 政策引导型路径 能力支撑型路径
原文传递
拟南芥AtCHiC基因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1
作者 于鑫 宋慧 +3 位作者 胡敏 陈逸凡 叶敏 江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4,共4页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造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AtCHiC基因编码拟南芥GH-18家族中的一种几丁质酶是否参与植物镉胁迫响应的调控尚不清楚。文章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克隆AtCHiC启动子区...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造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AtCHiC基因编码拟南芥GH-18家族中的一种几丁质酶是否参与植物镉胁迫响应的调控尚不清楚。文章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克隆AtCHiC启动子区域,构建ProAtCHiC-GUS融合表达载体,并通过浸花法将该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到野生型拟南芥中,鉴定出纯合阳性转基因植株。进一步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重金属镉胁迫处理,发现其显著诱导植株GUS活性的提高,表明AtCHiC基因可能参与拟南芥镉胁迫响应的调控。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非生物胁迫下AtCHiC基因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AtCHiC基因 镉胁迫 载体构建 GUS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链构建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为例
12
作者 陈一凡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8,共5页
本文以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关注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教学导向,整合与比较多版教材中关于“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章节设置、知识点和教学案例。本文挖掘新教材中的“交通”元素,统整知识体系,创设“为什么修路”“把路修在哪”“修路的... 本文以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关注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教学导向,整合与比较多版教材中关于“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章节设置、知识点和教学案例。本文挖掘新教材中的“交通”元素,统整知识体系,创设“为什么修路”“把路修在哪”“修路的关联事项”系列大问题,以问题链为纽带构建地理大单元,并针对“把路修在哪”这一具体问题展开了教学设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 问题链 交通运输 区域发展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生物斑马鱼作为抑郁模型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郭碧玉 杨惠栾 +3 位作者 陈依凡 杨晓密 姚政 毛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7,共13页
斑马鱼具有繁殖周期短、发育早期(胚)体呈透明、与人类遗传和生理高度同源性及养殖成本低等优点,对哺乳动物抑郁症模型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弥补作用,目前已成为研究精神类疾病的一种最有潜力的模式生物。由于斑马鱼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模... 斑马鱼具有繁殖周期短、发育早期(胚)体呈透明、与人类遗传和生理高度同源性及养殖成本低等优点,对哺乳动物抑郁症模型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弥补作用,目前已成为研究精神类疾病的一种最有潜力的模式生物。由于斑马鱼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模型建立方法的多样性,利用斑马鱼建立抑郁症模型开展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旨在从斑马鱼抑郁模型的造模方法、评价指标、优势与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抑郁症 疾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环境隧道建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湘生 全昭熹 +2 位作者 陈一凡 沈翔 苏栋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1-432,I0005-I0036,共64页
聚焦艰险山区、深水海域与城市敏感区3类极端环境,全面梳理和总结了在此环境下隧道建造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关技术突破和未来发展趋势。针对艰险山区中极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海拔以及活动断裂带等极端条件,总结分析围岩和隧道的变形机... 聚焦艰险山区、深水海域与城市敏感区3类极端环境,全面梳理和总结了在此环境下隧道建造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关技术突破和未来发展趋势。针对艰险山区中极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海拔以及活动断裂带等极端条件,总结分析围岩和隧道的变形机制、破坏机制及防护措施,并指出未来可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手段建立更精准的预测模型,以实现隧道建造过程的实时监控和风险评估;针对深水海域中高水压、高烈度地震、强侵蚀环境等极端条件,分析多因素耦合下沉管法及盾构法隧道管片及接头的劣损和破坏机制,总结提升其力学和耐久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提出未来仍需针对海底隧道管片接头的防水、抗震及抗侵蚀性能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形成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针对城市敏感区隧道穿越既有隧道、敏感建构筑物、地下障碍物等挑战,总结分析盾构法和顶管法施工环境响应规律、地层变形评估方法和控制技术措施,提出未来可采用机器学习等技术辅助隧道建设,以提升预测和控制的准确性,减小建设过程对城市环境的扰动。目前,相关研究成果为极端环境下的隧道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但部分技术仍需进一步在实践中完善并形成规范,以指导后续的工程建设;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隧道建造必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保障极端环境下隧道建设的安全、绿色、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极端环境 艰险山区 深水海域 城市敏感区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对代谢综合征小鼠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何岩涛 易先德 +6 位作者 于孟鑫 姚庆杰 丘玉玲 王晶仪 陈怡凡 潘展鹏 王程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6,67,共7页
目的 探索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小鼠实施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CIHH)干预后肝组织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40只C57BL/6J雄性小鼠平均分为NN/CON、CIHH/CON、NN/MS和CIHH... 目的 探索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小鼠实施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CIHH)干预后肝组织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40只C57BL/6J雄性小鼠平均分为NN/CON、CIHH/CON、NN/MS和CIHH/MS四组。NN/MS和CIHH/MS组小鼠用高脂高糖饲料+10%果糖溶液喂养16周,NN/CON和CIHH/CON小鼠同期用基础饲料+日常饮用水喂养。然后CIHH/CON和CIHH/MS组小鼠进行CIHH处理(模拟5000 m海拔高度,28 d,6 h/d)。常规测量体质量和腹围,无创血压计测量尾动脉收缩压(systolic arterial pressure,SAP),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生化分析仪测量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试剂盒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ɑ(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ɑ,HIF-1ɑ)含量以及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活力,蛋白质印记法检测组蛋白各亚基相对表达水平和特异性位点乙酰化水平。结果 与NN/CON组比较,NN/MS组小鼠腹围、FBG、SAP、IRI、TC、TG和LDL-C升高,HDL-C降低,HAT活力升高,HDAC活力降低,组蛋白各亚基均有部分特异性位点乙酰化水平升高(P<0.05)。与NN/MS组比较,CIHH/MS组小鼠血清HIF-1ɑ升高,腹围、FBG、SAP、IRI、TC、TG和LDL-C降低,HDL-C升高,HAT活力降低,HDAC活力升高,组蛋白各亚基均有部分特异性位点乙酰化水平降低(P<0.05)。发生乙酰化水平变化的特异性位点涉及H2A亚基中的K5位点,H2B亚基中的K15位点,H3亚基中的K4、K9、K14、K23、K27位点和H4亚基中的K5、K8、K12、K16位点。结论 CIHH可有效缓解MS小鼠的代谢紊乱症状,抑制HAT活力和恢复HDAC活力,降低MS小鼠肝组织组蛋白乙酰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 代谢综合征 表观遗传 组蛋白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 UTDOA与MR指纹技术的室内定位融合算法研究
16
作者 金武 陈亦繁 +1 位作者 徐宗 连祝成 《邮电设计技术》 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
基于5G UTDOA与MR指纹技术的室内定位融合策略旨在提升定位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整合这2种技术,开发了一个减少环境误差和增强稳定性的高精度定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融合算法不仅有效提高了定位准确率,还展示了其结合现代通信技... 基于5G UTDOA与MR指纹技术的室内定位融合策略旨在提升定位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整合这2种技术,开发了一个减少环境误差和增强稳定性的高精度定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融合算法不仅有效提高了定位准确率,还展示了其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在室内定位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定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5G UTDOA MR指纹技术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产教协同、理实融通、专创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水利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斌 徐存东 +3 位作者 黄赛花 周建芬 段永刚 陈一帆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全方位实施产教协同,开展专业课程改革,构建实践育人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方法,人才培养方案增设课内“非实验实践性教学”和“工程训练”等环节,全面推行毕业设计“... 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全方位实施产教协同,开展专业课程改革,构建实践育人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方法,人才培养方案增设课内“非实验实践性教学”和“工程训练”等环节,全面推行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校企“双导师制”,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促使产教协同“提质增效”,在理实融通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实现应用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水利专业 应用型 人才培养 理实融通 专创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ZH10-6转化体特异性定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18
作者 白蓝 贾军伟 +3 位作者 陈一帆 章寅 潘爱虎 吴潇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以新型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ZH10-6外源插入片段的旁侧序列为靶标,建立了转化体特异性实时荧光PCR和单通道微滴式数字PCR精准定量检测体系,并邀请8家农业农村部检测中心对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转化体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 以新型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ZH10-6外源插入片段的旁侧序列为靶标,建立了转化体特异性实时荧光PCR和单通道微滴式数字PCR精准定量检测体系,并邀请8家农业农村部检测中心对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转化体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及广泛的适用性,定量极限达到50 copies∕μL,检测极限达到5 copies∕μL。该检测方法有望作为检测标准用于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ZH10-6的定量检测,为该大豆品系的商业化应用及转基因标识等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除草剂大豆ZH10-6 转化体特异性 定量检测 实时荧光PCR 微滴式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口岩画载体薄厚互层浅变质砂岩差异损伤特征与机制研究
19
作者 崔凯 陈一凡 +1 位作者 吴国鹏 裴强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88-2002,共15页
针对贺兰口岩画赋存区域坡面泥石流和危岩等地质灾害频发的问题,通过对区域内灾害发育特征和岩性条件的详细调查与定性分析得出地质灾害频发的问题是由薄、厚互层浅变质砂岩差异损伤造成。以前期研究为依据,设置不同化学环境两种岩石长... 针对贺兰口岩画赋存区域坡面泥石流和危岩等地质灾害频发的问题,通过对区域内灾害发育特征和岩性条件的详细调查与定性分析得出地质灾害频发的问题是由薄、厚互层浅变质砂岩差异损伤造成。以前期研究为依据,设置不同化学环境两种岩石长龄期的冻融和干湿循环实验,初步揭示了其损伤机制。结果表明:薄层浅变质砂岩试样在所设任意相同劣化条件下的质量损失率、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衰减速率、孔洞数量与面积的增长速率、长石类矿物转化率与损伤变量的变化率均明显高于厚层浅变质砂岩试样,而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薄层浅变质砂岩中较高的长石类矿物的含量、隐伏层面的存在以及填隙物以泥质为主,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使薄层浅变质砂岩在相同劣化条件下的矿物水解和溶蚀反应的剧烈程度、胶结的失效程度明显高于厚层浅变质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厚互层 损伤特征 损伤变量 差异风化 隐伏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口岩画载体岩石表层风化壳损伤特征与机制研究
20
作者 崔凯 杨辉 +3 位作者 吴国鹏 林浩 陈一凡 李星月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5-1950,共16页
刻痕变浅、开裂、剥落与溶蚀等与岩石表层风化壳的损伤破坏行为直接相关的病害高度发育是贺兰口岩画破坏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岩画载体岩石表层风化壳分别在不同溶液浸泡条件下、不同次数的干湿与冻融循环实验来系统探索其在冻融、干湿和... 刻痕变浅、开裂、剥落与溶蚀等与岩石表层风化壳的损伤破坏行为直接相关的病害高度发育是贺兰口岩画破坏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岩画载体岩石表层风化壳分别在不同溶液浸泡条件下、不同次数的干湿与冻融循环实验来系统探索其在冻融、干湿和化学溶蚀不同耦合作用下的损伤特征,而后通过与其母岩在相同劣化条件下损伤变量、XRD与SEM分析结果的对比来揭示其与母岩的差异性损伤机理。研究表明:岩石表层风化壳试样的质量、表面硬度、抗折强度、应力-应变特征总体呈现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差异性衰减的规律,且变化速率呈现3个阶段,具有45次和90次两个明显的拐点。对比分析损伤变量得到表层风化壳在损伤过程中较母岩存在损伤拐点滞后和损伤速率较快的差异性,损伤机理的本质区别在于较大的孔隙率和单一由斜长石的水解、化学溶蚀以及盐结晶和溶解3种作用差异性组合而造成岩石内部线性孔隙、孔洞数量和连接快速增长,这种差异为岩画的刻痕变浅、开裂、剥落与溶蚀等病害的高度发育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口岩画 表层风化壳 抗折强度 损伤特征 机理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