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ET-CT和超声造影构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模型
1
作者 郭星 柴健 +4 位作者 张建阳 刘冲 陈学谦 李小龙 张惠卿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8期883-888,共6页
目的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和超声造影参数构建甲状腺癌(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模型,为甲状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16例TC患者,患者术前均进... 目的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和超声造影参数构建甲状腺癌(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模型,为甲状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16例TC患者,患者术前均进行PET-CT和超声造影检查,并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将其分为发生组(32例)和未发生组(84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并基于PET-CT和超声造影参数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效能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发生组患者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高于未发生组,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低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术后131碘治疗占比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Vmax水平(OR=4.631,95%CI:2.077~10.323)、临床分期(OR=5.427,95%CI:2.653~11.098)是患者发生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I水平(OR=0.254,95%CI:0.136~0.471)、术后131碘治疗(OR=0.306,95%CI:0.110~0.849)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法内部验证,C-index指数为0.836(95%CI:0.734~0.938),预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趋近(P>0.05)。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性为88.10%,AUC为0.881(95%CI:0.794~0.968)(P<0.05)。结论基于PET-CT参数SUVmax和超声造影参数PI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好的预测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术后复发转移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超声造影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与灵敏度分析的区间不确定性参数识别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学前 沈展鹏 刘信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7-273,共7页
针对工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需开展考虑不确定性的有限元建模与模型参数识别。提出了具有区间不确定性参数识别的分步实施方法:①通过Box-Behnken矩阵设计方法进行响应面的样本点设计,并代入有限元模型计算获得结构的关心固有频... 针对工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需开展考虑不确定性的有限元建模与模型参数识别。提出了具有区间不确定性参数识别的分步实施方法:①通过Box-Behnken矩阵设计方法进行响应面的样本点设计,并代入有限元模型计算获得结构的关心固有频率;基于二次多项式建立固有频率与待识别参数间的响应面模型;基于优化方法与自适应响应面思想对区间参数中值进行识别;②基于响应面模型并结合灵敏度分析,实现迭代区间参数半径的识别。通过某个质量—弹簧系统的数值算例和一组镜架系统工程实例的区间不确定性参数识别,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参数识别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且可有效地避免区间优化导致的收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模型 区间不确定性 参数识别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反射镜结构的两种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沈展鹏 陈晓娟 +1 位作者 陈学前 范宣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9-34,共6页
大口径反射镜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变形,变形过大会引起镜片通光表面的峰谷值较大,难以满足光机装置打靶精度的要求。建立了典型反射镜结构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以计算镜片表面峰谷值;优化了安装柱的位置、尺寸及镜片厚度等参数,使镜片通光表... 大口径反射镜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变形,变形过大会引起镜片通光表面的峰谷值较大,难以满足光机装置打靶精度的要求。建立了典型反射镜结构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以计算镜片表面峰谷值;优化了安装柱的位置、尺寸及镜片厚度等参数,使镜片通光表面形变峰谷值最小。分别采用了基于有限元模型的直接优化和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均获得了结构最优参数,使形变峰谷值比初始值降低了74%。相比而言,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还可提供目标量随设计变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变量灵敏度分析,更有利于设计决策。当设计变量个数多、范围宽时,可先根据先验知识或低精度代理模型缩小设计范围,然后建立紧缩范围的高精度代理模型并进行优化,可有效避免大量计算。根据"三圆柱"支撑结构的参数优化结果,建议采用"四圆柱"支撑设计,以获得更高的面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谷值 有限元模型 优化 代理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NDA平台的光机部件随机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柯颖 范宣华 +1 位作者 陈学前 牛红攀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基于PANDA自主并行计算平台,采用模态叠加法开展了多点基础激励作用下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算法设计和并行实现研究,构建了相应的并行求解模块。针对光机装置打靶样机中的六自由度平台结构,基于自主研发的软件模块,分析了该结构的模态特... 基于PANDA自主并行计算平台,采用模态叠加法开展了多点基础激励作用下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算法设计和并行实现研究,构建了相应的并行求解模块。针对光机装置打靶样机中的六自由度平台结构,基于自主研发的软件模块,分析了该结构的模态特性及结构在地脉动载荷下的微振动响应,并与试验结果及商业软件分析结果进行了比对,在模态频率、振型和位移响应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相关软件模块的正确性和PANDA平台在实际工程结构分析中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DA平台 多点基础激励 随机振动 六自由度平台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螺栓连接界面轴向动态特性的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学前 沈展鹏 +2 位作者 刘信恩 范宣华 胡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24,56,共6页
工程结构中普遍存在螺栓连接,其中螺栓连接界面的非线性与不确定性是其两个重要特性,该研究针对某典型螺栓连接界面轴向动态特性的不确定性开展研究。通过结构不同次装配工况的正弦振动试验,获得了系统轴向振动固有频率与模态阻尼比的... 工程结构中普遍存在螺栓连接,其中螺栓连接界面的非线性与不确定性是其两个重要特性,该研究针对某典型螺栓连接界面轴向动态特性的不确定性开展研究。通过结构不同次装配工况的正弦振动试验,获得了系统轴向振动固有频率与模态阻尼比的不确定性。采用薄层单元建立螺栓连接结合面模型,基于薄层单元弹性模量、泊松比与连接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以及薄层单元材料损耗因子与模态阻尼比的关系,再结合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不确定性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利用螺栓连接系统的不确定性研究试验结果,对薄层单元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及材料损耗因子区间进行了识别。识别得到的螺栓连接轴向固有频率与模态阻尼比区间与试验结果区间吻合较好,研究结果为类似螺栓连接结构结合面动力学建模及其不确定性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连接结合面 法向 动态特性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相似性选择及标签距离的推荐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苏湛 陈学谦 +1 位作者 艾均 黄忠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0-957,共18页
邻居选择和物品的标签信息对于推荐系统进行评分预测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决推荐系统中存在的预测和排序准确性低及算法可拓展性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距离模型算法,提出了基于用户相似性选择及标签距离的推荐算法。首先,选取相似性大... 邻居选择和物品的标签信息对于推荐系统进行评分预测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决推荐系统中存在的预测和排序准确性低及算法可拓展性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距离模型算法,提出了基于用户相似性选择及标签距离的推荐算法。首先,选取相似性大于阈值的用户作为待预测用户的邻居来应对算法可拓展性不足的问题。其次,利用物品的标签信息,将用户对物品的评分映射为用户对物品标签的评分以提高准确性。通过在两个电影数据集中利用十折验证预测用户对电影的评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用户相似性选择及标签距离的推荐算法在准确性以及可拓展性中均获得了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协同过滤 相似性筛选 标签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脉动环境下反射镜架系统的镜片转角响应计算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学前 沈展鹏 +1 位作者 刘信恩 胡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3,共6页
反射镜组件是光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射镜片的转角稳定性对光路的传输有着直接影响。针对大型光机装置中反射镜架在地脉动随机微振动下的稳定性问题,推导了镜片转角响应均方根值的计算公式。在ANSYS中建立了一个镜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反射镜组件是光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射镜片的转角稳定性对光路的传输有着直接影响。针对大型光机装置中反射镜架在地脉动随机微振动下的稳定性问题,推导了镜片转角响应均方根值的计算公式。在ANSYS中建立了一个镜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该镜架系统的模态及结构在地脉动载荷下的微振动响应。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得到了镜片转角响应均方根值;提出了工程实际中如何通过有限元分析便捷获得镜片转角响应的另一种工程方法。两种方法所得镜片转角具有较好一致性,说明所采用镜片转角计算分析方法是有效的,为精密反射镜架的稳定性设计分析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镜架系统 转角 有限元分析 微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薄层单元与弹簧单元的滚动直线导轨副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学前 沈展鹏 +1 位作者 鄂林仲阳 范宣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4-59,共6页
针对某大型光机装置中使用的LM型直线导轨-滑块的结合面,采用薄层单元与弹簧单元模拟其接触面,建立了大行程传输结构模拟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型修正方法,根据模态试验结果对薄层单元弹性模量以及弹簧刚度进行了识别。模型修正后,结... 针对某大型光机装置中使用的LM型直线导轨-滑块的结合面,采用薄层单元与弹簧单元模拟其接触面,建立了大行程传输结构模拟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型修正方法,根据模态试验结果对薄层单元弹性模量以及弹簧刚度进行了识别。模型修正后,结构前三阶模态频率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差别为2.23%,地脉动载荷下各测点位移响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差别为7.61%。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直线导轨 动力学建模 薄层单元 弹簧单元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非稳态效应的地脉动功率谱密度包络修正及应用
9
作者 郝雨 陈学前 +3 位作者 范宣华 王玉军 杜强 胡绍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79-182,196,共5页
地脉动载荷是影响大型精密装置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脉动载荷功率谱密度(PSD)包络的计算是制定结构稳定性设计载荷的前提。根据地脉动载荷的数值特征,提出了一种考虑地脉动信号非平稳性的功率谱密度包络的修正方法,经过修正后的地脉动功... 地脉动载荷是影响大型精密装置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脉动载荷功率谱密度(PSD)包络的计算是制定结构稳定性设计载荷的前提。根据地脉动载荷的数值特征,提出了一种考虑地脉动信号非平稳性的功率谱密度包络的修正方法,经过修正后的地脉动功率谱密度包络避免了传统平稳或局部平稳假设下高振幅信号被平均化的问题,所得功率谱密度包络能够充分反映地脉动载荷的最危险剖面,且与时间长度的选取无关。根据所提方法,计算得到了绵阳花荄监测站2015年—2016年的地脉动功率谱密度包络,为大型光机结构的地脉动载荷确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脉动 非平稳 功率谱密度(PSD) 均方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流量和数据包的CBTC入侵检测系统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雪倩 步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54-160,共7页
为解决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实时有效检测CBTC系统中的攻击行为,如拒绝服务(DoS)和数据篡改攻击,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流量和数据包的入侵检测系统(IDS)。首先分析CBTC系统特点和典型攻击行为对CBTC系统的影响;... 为解决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实时有效检测CBTC系统中的攻击行为,如拒绝服务(DoS)和数据篡改攻击,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流量和数据包的入侵检测系统(IDS)。首先分析CBTC系统特点和典型攻击行为对CBTC系统的影响;然后基于CBTC系统构建IDS模型,在数据包检测模块中,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被用于改进基于密度的带有噪声的空间聚类(DBscan)方法,将基于自回归(AR)算法的网络流量检测模块与数据包检测模块结合;最后在CBTC仿真平台测试IDS,并进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IDS系统可通过对网络流量和数据包的特征提取、检测和告警,实现对CBTC系统的入侵检测,从而提高CBTC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 入侵检测系统(IDS) 网络流量 网络数据包 检测性能 实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的固定、运输、转移和排放过程:对地球深部碳循环的启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雪倩 张立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339,共27页
俯冲带背景下,碳在促进岩石熔融、岩浆起源和演化、地球深部的岩石学及动力学等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碳的存在形式是由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溶流体的性质等条件控制的,这些以不同形式存在的碳随板块俯冲到达地球深部,而后又通... 俯冲带背景下,碳在促进岩石熔融、岩浆起源和演化、地球深部的岩石学及动力学等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碳的存在形式是由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溶流体的性质等条件控制的,这些以不同形式存在的碳随板块俯冲到达地球深部,而后又通过火山作用等脱气过程被返回地表,便形成了地球深部碳循环过程。固碳和脱碳反应是影响碳在固体地球、海洋和大气圈转换的主要反应。碳的固定包括硅酸盐风化作用、玄武质洋壳的热液交代、海沟外隆的蛇纹石化、有机碳的埋藏和逆风化作用等过程;碳的运输包括沉积成因和交代成因沉积物的俯冲过程;当俯冲碳被输送到地球内部时,它可能被保留在板块内,或者转移到地幔楔中,又或再被循环到地球深部,这将取决于特定构造环境的温压条件和氧化还原状态等。碳的排放包括火山作用、弧前扩散脱气、溶解脱碳、变质反应脱碳和熔融脱碳等过程,这些过程将俯冲下去的碳再一次返回大气,能够平衡俯冲带的碳输入。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地表及地球深部碳的固定、运输、转移和排放过程中碳的存在形式、碳的迁移和变化以及相关碳通量计算值,分析了目前碳通量差异的原因并阐述了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另外,工业革命后,人为成因的CO 2释放对于全球气候产生了巨大影响,给地球的自我调节系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坚持节能减排、增加森林蓄积量,提出了双碳目标,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碳循环 固碳作用 脱碳作用 人为成因CO_(2)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for stepwis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for mitigating deep mine heat hazards 被引量:17
12
作者 HE Manchao CAO Xiuling +4 位作者 XIE Qiao YANG Jiahua QI Ping YANG Qing chen xueqia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1期20-27,共8页
As is well known, deep mines are hot. As mining depth increase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lso increases. This seriously affects mine safety and production and has restricted the exploitation of deep co... As is well known, deep mines are hot. As mining depth increase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lso increases. This seriously affects mine safety and production and has restricted the exploitation of deep coal resources. Therefore, reducing the working face temperature to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by controlling these heat hazards is an urgent problem. Considering problems in cooling deep mines both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along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Zhangshuanglou coal mine, we propose a HEMS technology that uses heat resources from deep mines in a stepwise manner. HEMS means a high temperature ex-change machinery system. Mine inrush-water is used as a source of cooling. Twice the energy is extracted from the mine inrush water. Heat is used for building heating in the winter and cold water is used for cooling buildings in the summer. This opens a new technology for stepwise utilization of heat energy in deep mine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reduced pollution, an improved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realized by this techniqu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are obvious and illustrate a good prospect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ling system heat resources in deep mine heat hazard control mine water inrush stepwise ut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鲁特点云模型的数字化规划与设计领域应用研究
13
作者 曾敏姿 陈雪倩 翟俊 《新建筑》 2020年第6期66-69,共4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点云模型能辅助设计师开展更具科学性的可视化协同设计。文章首先概述了数字化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规划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现状,随后通过介绍克里斯托弗·吉鲁特教授的点云模型应用策略及相关案...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点云模型能辅助设计师开展更具科学性的可视化协同设计。文章首先概述了数字化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规划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现状,随后通过介绍克里斯托弗·吉鲁特教授的点云模型应用策略及相关案例,阐述了吉鲁特团队在数字化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性理念与实践。最后,总结了吉鲁特教授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点云模型技术应用方法与成果在数字化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前沿性体现,以期为我国数字化规划设计行业提供技术融合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规划设计 应用策略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点云模型 克里斯托弗·吉鲁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樟花的越剧从业姿态
14
作者 陈雪倩 《艺术科技》 2022年第9期135-137,共3页
马樟花作为上海20世纪40年代的女子越剧演员,生命虽短暂,但其对女子越剧在上海的发展的贡献不可忽视。文章从分析马樟花与同时代女演员的异同入手,分别从马樟花的社交风格、演艺素养,解读其当时在越剧行业发展的姿态,剖析其独树一帜从... 马樟花作为上海20世纪40年代的女子越剧演员,生命虽短暂,但其对女子越剧在上海的发展的贡献不可忽视。文章从分析马樟花与同时代女演员的异同入手,分别从马樟花的社交风格、演艺素养,解读其当时在越剧行业发展的姿态,剖析其独树一帜从业态度的成因。结合时代背景可以看出,马樟花这种与众不同的姿态对同期越剧演员、越剧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樟花 越剧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椒江口最大浑浊带的时空变化分析
15
作者 姚炎明 陈雪茜 +1 位作者 袁金雄 李莉 《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8,共10页
本文针对疏浚前后椒江口航道最大浑浊带的特征以及最大浑浊带对航道回淤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对椒江口水动力泥沙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椒江口复杂地形以及水动力泥沙条件。其次分析椒江口的悬沙输移机制和最大... 本文针对疏浚前后椒江口航道最大浑浊带的特征以及最大浑浊带对航道回淤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对椒江口水动力泥沙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椒江口复杂地形以及水动力泥沙条件。其次分析椒江口的悬沙输移机制和最大浑浊带的运动过程及疏浚后最大浑浊带的变化。悬沙通量计算显示,潮泵效应主导椒江口外航道附近的悬沙输移,近海侧航道悬沙通量主要为海向,近陆侧则为陆向。最大浑浊带在航道附近随大小潮和涨落潮往复移动,一个潮周期内涨急时刻最大浑浊带悬沙浓度最高。航道疏浚后,最大浑浊带位置及悬沙浓度变化不大,疏浚航道上游始终存在一个高淤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江口 最大浑浊带 航道疏浚 回淤
原文传递
英汉翻译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陈学谦 粟伊 《现代英语》 2024年第9期124-126,共3页
文章研究了英汉翻译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应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跨学科融合有助于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全面提升。具体而言,跨学科融合通过语言学、文学、翻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多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 文章研究了英汉翻译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应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跨学科融合有助于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全面提升。具体而言,跨学科融合通过语言学、文学、翻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多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并在更开阔的视野下理解翻译的本质与精髓。此外,市场需求与翻译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要求将跨学科知识融入翻译教学,以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翻译教学 跨学科融合 翻译能力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国富 冯国英 +1 位作者 陈学谦 黄亚男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470-475,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行PVP治疗的156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行PVP治疗的156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CT影像学结果,根据是否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分为两组:渗漏组(n=28)和无渗漏组(n=128)。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患者术后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骨密度(P=0.005)、OVCF合并椎体后壁损伤(P<0.001)和较高的骨水泥用量(P=0.013)是导致OVCF患者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骨密度(P=0.009,95%CI:0.152~0.762,OR=0.340),OVCF合并椎体后壁损伤(P=0.001,95%CI:2.134~15.780,OR=5.803)和较高的骨水泥用量(P=0.005,95%CI:1.175~2.505,OR=1.715)是OVCF患者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骨水泥椎管内渗漏为PVP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较高的骨密度、OVCF合并椎体后壁损伤和较高的骨水泥用量是OVCF患者PVP术后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 骨水泥椎管内渗漏
原文传递
结核杆菌分泌抗原ESAT-6在肺结核组织中的表达特点
18
作者 方诗宇 段绍琪 +2 位作者 陈雪倩 孙杰 刘凤君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检测肺结核患者肺部结核病灶组织中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分泌抗原ESAT-6的表达特点,为肺结核病理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所储存的手术切除的肺结核组织标本作为病例标本,阴性对照为正... 目的检测肺结核患者肺部结核病灶组织中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分泌抗原ESAT-6的表达特点,为肺结核病理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所储存的手术切除的肺结核组织标本作为病例标本,阴性对照为正常肺组织标本。将肺组织蜡块连续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灶组织中ESAT-6表达,并与此标本连续切片的HE染色及抗酸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SAT-6阳性信号主要分布在结核病灶坏死区及其周围,与抗酸染色结果相比,ESAT-6抗原阳性范围与抗酸杆菌分布有关,但分布更广泛。相关分析显示,抗酸染色与IHC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值呈显著正相关(r=0.87,P<0.05)。结论采用IHC可以检测到肺结核病变组织中ESAT-6的表达,有可能为肺结核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抗原ESAT-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原文传递
MCM6/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小龙 宋瑞 +3 位作者 陈学谦 李思 李晓宁 陈靖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2,共8页
为了探究MCM6和PCNA表达量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MCM6/PCNA作为胃癌标志物的可能性,采用GEPIA数据库分析对比MCM6和PC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对收集到的胃癌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染色结果.随后利用shRNA敲... 为了探究MCM6和PCNA表达量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MCM6/PCNA作为胃癌标志物的可能性,采用GEPIA数据库分析对比MCM6和PC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对收集到的胃癌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染色结果.随后利用shRNA敲低胃癌细胞系MGC-803和AGS中MCM6,分别利用MTT、克隆形成以及Western Blot分析MCM6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再采用小鼠肿瘤体内生长实验分析MCM6对体内肿瘤生长的作用.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即MCM6和PCNA对胃癌的影响.结果表明:GEPIA数据库的数据显示MCM6和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且MCM6与PCNA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65;P<0.01).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MCM6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发现MCM6与胃癌的肿瘤大小明显相关(P=0.010),且MCM6低表达的胃癌患者的PCNA表达量也相应下调.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表明MCM6的表达抑制会显著降低胃癌细胞的增殖,而体内实验可表明MCM6表达下调可抑制胃癌细胞的体内增殖.上述结果说明MCM6/PCNA的表达量与胃癌的发生具有明确的关联性,MCM6/PCNA可能是胃癌诊疗的一个新的方向和特异性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6 PCNA 胃癌 标志物
原文传递
黄瓜响应高温胁迫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雪倩 韩静 任仲海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05-3914,共10页
为了挖掘参与黄瓜热激反应的基因,进一步探索黄瓜的耐热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华北型黄瓜品种‘9930’的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42℃的高温处理,并在处理0、3和6 h后取幼苗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黄瓜响应高温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为了挖掘参与黄瓜热激反应的基因,进一步探索黄瓜的耐热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华北型黄瓜品种‘9930’的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42℃的高温处理,并在处理0、3和6 h后取幼苗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黄瓜响应高温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与对照热处理0 h相比,在热处理3 h和热处理6 h后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6 082个,其中上调表达的有3 245个,下调表达的有2 388个。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代谢途径和蛋白质的合成途径。在差异表达的基因中,有许多Hsp家族的基因,包括Hsp20、Hsp70和Hsp90,并且这些基因受热胁迫诱导上调表达,说明这些基因可能在黄瓜热激反应中发挥正向调节功能。此外,许多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也受热诱导而提高,主要包括AP2、MYB、WRKY、b HLH和HSF类转录因子。本研究对黄瓜响应高温胁迫的转录水平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进而挖掘出黄瓜耐热候选基因,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黄瓜的耐热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热胁迫 转录组分析 热激蛋白 热激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