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花卉产业特色化发展路径探析
1
作者 周玉婷 蔡军火 +1 位作者 魏绪英 姜雪茹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为探寻新时代江西花卉产业特色发展策略及实现路径,在大量收集江西花卉产业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系统调研了江西省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特色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推动江西省... 为探寻新时代江西花卉产业特色发展策略及实现路径,在大量收集江西花卉产业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系统调研了江西省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特色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推动江西省花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江西省花卉产业的发展规模已趋于稳定,“一圈、两带、多点”的产业总体格局雏形已定,但仍存在“特色化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尚待优化,传统苗木结构性过剩与新优品种紧缺并存、特色野生花卉资源开发较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由此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一圈两带三区多点),加大地方野生特色花卉资源的开发和种质创新力度,加快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步伐,建立规范化的产业体系标准(包括花卉生产、产品检验、采后处理、运输等标准)、升级交易市场,延伸花卉产业链,培育好龙头企业,强化品牌建设,坚持“花-文-旅”融合发展等策略,旨在促进江西花卉产业高质量特色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花卉产业 特色花卉 特色化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石蒜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及内含物的变化规律
2
作者 蔡军火 萨日娜 +4 位作者 游欣 魏绪英 温婷 方子安 王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3-529,共7页
为探究石蒜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及内含物变化规律,更好地确定适宜的采种期,以花后7,14,21,28,35,42,49,56,63,70 d的新鲜石蒜种子为研究材料,在形态观测的基础上,结合烘干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和蒽酮比色法测定种子的含水量和内含物(... 为探究石蒜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及内含物变化规律,更好地确定适宜的采种期,以花后7,14,21,28,35,42,49,56,63,70 d的新鲜石蒜种子为研究材料,在形态观测的基础上,结合烘干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和蒽酮比色法测定种子的含水量和内含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石蒜的种子成熟脱落时含水量仍较高(72.47%),且生活力(83.33%)和可溶性糖(61.40 mg·g^(-1))、淀粉(35.65 mg·g^(-1))的含量均较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极少(0.70 mg·g^(-1)),符合顽拗性种子特性。依据种子形态变化特征,可将其发育过程划分为空泡化时期(花后7~14 d)、液态化时期(花后21~28 d)、胶质化时期(花后35 d)、胚发育时期(花后42~56 d)和成熟期(花后63~70 d)共5个时期,持续时长约为70 d。在整个发育期间,种皮的颜色由初始的透白色变为褐色,最终转为黑色;胚乳内的淀粉、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随发育时间的延长显著上升,而含水量显著下降。其中,花后42 d是石蒜种子发育的重要节点,开始出现种胚结构,花后56~70 d时种胚发育成熟,发芽率分别为8.67%、14.33%和23.33%。结合石蒜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的内、外部的形态特征变化及内含物的变化规律,确定适宜的采收期为花后63~70 d,即宜在种皮由褐色转为黑色,含水量为72.47%~74.13%时采收,此时种子已完成干物质积累且具备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 顽拗性种子 种子发育 可溶性糖 淀粉 可溶性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种子萌发过程及生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萨日娜 蔡军火 +4 位作者 游欣 温婷 姜雪茹 魏绪英 钟良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2-690,共9页
【目的】探究石蒜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与生理变化规律,为其优质种苗的繁育提供理论基础及高效繁殖技术。【方法】以成熟新鲜的石蒜种子为研究材料,在观测其萌发第0、7、14、21、28、35天形态变化的基础上,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蒽酮... 【目的】探究石蒜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与生理变化规律,为其优质种苗的繁育提供理论基础及高效繁殖技术。【方法】以成熟新鲜的石蒜种子为研究材料,在观测其萌发第0、7、14、21、28、35天形态变化的基础上,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蒽酮比色法、酶联免疫法测定种子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内源激素(GA_(3)、ABA、IAA、ZR)等内含物。【结果】(1)石蒜种子的萌发方式为子叶留土型,依据形态变化特征,可将其萌发过程划分为未萌发期(0 d)、露白期(7~14 d)、子叶伸长期(8~14 d)、根快速生长期(15~21 d)、分根期(22~28 d)和真叶形成期(29~35 d)6个时期,持续时长约35 d。(2)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内源ABA的含量及GA_(3)/ABA比值总体均呈“下降”趋势,IAA和ZR的含量却呈“上升”趋势,GA_(3)含量则“先降后升”;其中,子叶伸长期和根快速生长期是内源激素变化的拐点时期。(3)种子的萌发进程与ZR、IAA的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GA_(3)、ABA的含量变化则呈显著负相关。高含量的IAA和ZR、低含量的ABA和GA_(3)有利于胚乳内淀粉的水解,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结论】石蒜种子的萌发是一个动态耗能过程,主要依赖胚乳内的淀粉和可溶性糖提供能量。同时,种子的萌发也受到内源激素ZR和IAA的正向调控及GA_(3)/ABA的负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 种子萌发 淀粉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质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土地利用碳储量变化及多情景预测
4
作者 游欣 冯晓菁 +3 位作者 魏绪英 柯琳琳 蔡军火 陈美玲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5期30-38,共9页
以南昌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耦合In VEST和PLUS模型,研究南昌市2000-2020年和未来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近20年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为建设用地面积的快速增加(+9... 以南昌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耦合In VEST和PLUS模型,研究南昌市2000-2020年和未来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近20年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为建设用地面积的快速增加(+90166.26 hm^(2))和耕地面积的显著减少(-84327.95 hm^(2))。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间的土地转移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8.45%、31.51%,其中耕地转出最多,建设用地转入最多。20年间,南昌市碳储量减少7.21×10^(6)t,林地转为耕地是前10年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则是后10年碳储量下降的主导因素。碳储量空间分布呈“东南、西北及西部高,东部、北部及中部低”的格局。与2020年相比,2040年自然增长、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分别减少3.23×10^(6)t、5.08×10^(6)t、0.32×10^(6)t,生态保护情景有利于碳储量平衡,现有建成区发展中的接壤空间将是碳流失发生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InVEST-PLUS模型 多情景预测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干旱致死研究进展与热点的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5
作者 胡鑫延 吴剑平 +1 位作者 蔡军火 邹贵武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2期300-309,共10页
【目的】为全面梳理树木干旱致死相关研究的进展和热点,以期为科研人员提供该领域当前进展的全面认识。【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所收录的发表于2000-2023年期间的相关论文,利用CiteSpace分析筛选出的153篇中文... 【目的】为全面梳理树木干旱致死相关研究的进展和热点,以期为科研人员提供该领域当前进展的全面认识。【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所收录的发表于2000-2023年期间的相关论文,利用CiteSpace分析筛选出的153篇中文和1757篇英文文献的作者、机构、国家(地区)、关键词等信息。【结果】树木干旱死亡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超过50%的研究成果来自中国、西班牙和美国。国内外研究主要侧重于碳饥饿、水力失衡和水分胁迫等主题,也针对干旱、树木死亡、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等热点问题结合本土树种开展了大量研究。从相关机制来看,主要有水力失衡和碳饥饿两个研究方向;就研究对象而言,则主要集中于欧洲山毛榉和巨型红杉。【结论】通过对树木干旱致死文献的分析,旨在清晰地展示国内外干旱致死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死亡 水力失衡 碳饥饿 知识图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红椿混交树种选择及其幼龄林生长效应 被引量:9
6
作者 黄红兰 蔡军火 +1 位作者 彭欢 张露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7-504,共8页
为探索适合南方林区瘠薄土壤的毛红椿混交改造模式,对改造后的毛红椿纯林(CK)及无患子×毛红椿(SsT)、观光木×毛红椿(MoT)、火力楠×毛红椿(MmT)和壳菜果×毛红椿(MlT)混交改造林进行1~8 a的生长调查,分析比较其林分... 为探索适合南方林区瘠薄土壤的毛红椿混交改造模式,对改造后的毛红椿纯林(CK)及无患子×毛红椿(SsT)、观光木×毛红椿(MoT)、火力楠×毛红椿(MmT)和壳菜果×毛红椿(MlT)混交改造林进行1~8 a的生长调查,分析比较其林分结构、林地土壤和毛红椿的年生长动态及其生长差异。结果表明:混交改造后,林分结构趋于复杂,林地土壤得到不同程度地改良,改良效果为MoT>MmT>MlT>CK>SsT。不同混交改造林林分幼龄期(4~8 a)的毛红椿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胸径和树高生长基本呈“快-慢”的变化趋势,且表现为树高的生长节律优先,MoT和MmT混交改造林分尤为明显。毛红椿早期耐阴,约在4 a后,混交改造对林分郁闭度产生影响,从而形成较合理的时空格局,并有利于毛红椿大径级材的培育。与CK相比,不同混交改造林分的毛红椿生长有促进、抑制性可能、后期抑制3个层次的生长效应,且随林龄增长均保持一致。其中,MoT和MmT混交改造林分对毛红椿的促进生长效应优,8 a林龄毛红椿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分别比CK提高了19.8%、22.1%、71.8%和25.7%、20.2%、85.1%;抑制性可能层次为SsT混交改造林分,毛红椿的生长均低于CK,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较CK低5.9%、15.4%和24.8%;后期抑制层次的是MlT混交改造林分,造林后的前期(1~4 a)保持CK的正常生长速度,5~8 a生长最慢,混交效果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混交改造 混交优化树种 生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白鹿洞书院造园意匠剖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魏绪英 蔡军火 +1 位作者 周洋 刘纯青 《园林》 2020年第7期36-42,共7页
位于江西九江市的白鹿洞书院作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可谓书院园林之典型,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现存的白鹿洞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归纳法与实地调研法,梳理其历史沿革,剖析其总体布局与造景手法等园林意匠... 位于江西九江市的白鹿洞书院作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可谓书院园林之典型,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现存的白鹿洞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归纳法与实地调研法,梳理其历史沿革,剖析其总体布局与造景手法等园林意匠。结果表明:(1)具明确的祭祀、藏书、讲学、游憩与生活等功能分区;(2)儒家的"天人合一"与道家的"山林隐逸"和"法天象地"等人文思想体现于书院的相地选址与空间布局等方面;(3)布局上采取轴线构图、五路平行并列的空间处理,营造出错落有致、主次分明与开合收放的有序空间;(4)通过景题、匾额、楹联与石刻等点景手法,为景点增添"诗情画意",彰显浓厚的人文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相地选址 功能分区 空间布局 人文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造景”课程“以赛促教”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蔡军火 陈美玲 +4 位作者 魏绪英 姜雪茹 黄伟豪 游欣 王琼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3期406-411,共6页
“植物造景”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兼具实践性、应用性和学科交叉度大等特点。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现状问题,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结合教师多年指导学生参与各类设计竞赛的实践与总结的经验,提炼出了“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并... “植物造景”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兼具实践性、应用性和学科交叉度大等特点。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现状问题,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结合教师多年指导学生参与各类设计竞赛的实践与总结的经验,提炼出了“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并分别从“解题、选题与相地、方案构思、规划设计、空间塑造、图纸表达”等6个方面将师生竞赛参与的过程进行阐述,将课程的理论与竞赛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旨在为相关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物造景 以赛促教 实践教学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5种花境植物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丁雪丹 张继红 +6 位作者 梅雅茹 蔡军火 高璜 唐山 桂丽静 季巍 郑育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花境植物的形态影响,选择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 ‘Viridis’、常绿萱草Hemerocallis aurantiaca Baker、兰花三七Liriope cymbidiomorpha (ined)、紫娇花Tulbaghia violacea和小盼草Chasmanthium latifolium 5种江...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花境植物的形态影响,选择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 ‘Viridis’、常绿萱草Hemerocallis aurantiaca Baker、兰花三七Liriope cymbidiomorpha (ined)、紫娇花Tulbaghia violacea和小盼草Chasmanthium latifolium 5种江西花境植物作为试验材料进行抗旱性试验,以期为现代城市绿化、公园、庭院和公路旁绿化美化增添抗逆性新材料,并解决扩繁问题,加强育种工作。采用盆栽防雨棚控水方法,设置干旱时间为5 d、10 d、15 d、20 d、25 d和CK共6个处理,重复3次,测定其叶面积、叶绿素、土壤含水率等相关农艺性状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5种花境植物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总叶数、绿叶数、叶面积和土壤含水率均显著下降;2)地上部分茎干质量、地下部分根干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茎干质量降幅显著高于根干质量;3)根系的主根长度受抑制,侧根数量表现为先增后减;4)受干旱影响不同花境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存在差异,兰花三七、常绿萱草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而黄金菊、紫娇花、小盼草叶绿素含量则呈降低趋势;5)5种花境植物抗旱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兰花三七、紫娇花、常绿萱草、小盼草、黄金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境植物 农艺性状 干旱胁迫 抗旱性 江西南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紫薇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微卫星标记开发 被引量:3
10
作者 章寒 吴宜静 +8 位作者 张一鸣 续言 陆泓锦 赵天祎 蔡明 张曼 蔡军火 潘会堂 张启翔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9-930,共12页
【目的】尾叶紫薇是培育香花紫薇的重要种质资源,目前花香功能基因的研究及已开发的SSR分子标记较少,无法满足分子育种研究需求。【方法】采用PacBiosequel平台对尾叶紫薇3个开花时期混样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通过公共数据库对Unigene进... 【目的】尾叶紫薇是培育香花紫薇的重要种质资源,目前花香功能基因的研究及已开发的SSR分子标记较少,无法满足分子育种研究需求。【方法】采用PacBiosequel平台对尾叶紫薇3个开花时期混样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通过公共数据库对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利用MISA软件检索全长转录组的SSR位点,Primer3批量设计SSR引物并检测。【结果】测序获得39087条非冗余、高质量全长转录本,平均长度为2109 bp,N50长度为2427 bp,长度主要分布在500-4000 bp。有38559条序列(98.64%)获得功能注释,功能主要集中于细胞进程及代谢进程。其中参与花香相关萜类物质合成的有56个,参与脂肪酸衍生物合成的有922个。获得的16425个SSR位点分布在12060条序列中,平均每5.02 kb出现1个SSR序列,3141条序列含有多个SSR位点。SSR位点主要重复类型是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所有SSR位点的41.95%和31.58%,重复基序类型有96种,AG/CT重复类型的出现频率最高。SSR的重复次数以5-15次为主,长度为10-86 bp,平均为16.84 bp。随机选取52对SSR引物进行PCR检测,有40对引物能产生单一、清晰的条带,有效扩增率为76.92%。【结论】获得与花香物质合成相关基因序列和大量有效SSR标记,将为深入了解尾叶紫薇花香物质合成与代谢、紫薇属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与保护、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紫薇 全长转录组 分子标记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石蒜开花过程中不同部位糖类和蛋白质含量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瑶 蔡军火 +4 位作者 魏绪英 马美霞 杨玉 吴靖 萨日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9-1427,共9页
【目的】石蒜属为东亚特有,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了解石蒜的开花规律,尤其是开花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可为有效调控花期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不同开花时期红花石蒜的根系、鳞茎、花葶为研究材料,首先采用定株观察法进行开花物候... 【目的】石蒜属为东亚特有,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了解石蒜的开花规律,尤其是开花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可为有效调控花期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不同开花时期红花石蒜的根系、鳞茎、花葶为研究材料,首先采用定株观察法进行开花物候形态学观测,再分别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器官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淀粉、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结果】(1)在红花石蒜开花过程中,鳞茎内的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则呈先升后降趋势,而淀粉、果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不显著。(2)在开花过程中,花葶和根系内的6种内含物的含量均有显著变化。其中,从出葶期至始花期,花葶和根系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蔗糖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花葶内的葡萄糖含量则持续上升,根系内的葡萄糖含量则呈先升后降趋势;而花葶与根内的果糖含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3)不同器官间的6种内含物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可溶性糖、果糖、蔗糖、可溶性蛋白质均以鳞茎中最高;葡萄糖含量以花葶中最高,而淀粉含量却以根系中最高。(4)鳞茎内葡萄糖的含量变化与开花时期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的含量变化与开花时期呈极显著负相关;且葡萄糖与可溶性糖、蔗糖的含量变化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淀粉、果糖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石蒜开花是一个耗能过程,且以可溶性糖中的蔗糖消耗最为显著。同时,石蒜的开花也是一个能量合成过程,主要表现为体内有大量的葡萄糖积累,这可能与花葶的光合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开花期 可溶性蛋白 糖类物质 不同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红花石蒜植株及根际土壤养分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温婷 吴靖 +5 位作者 蔡军火 王琼 姜雪茹 魏绪英 萨日娜 钟良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6-1207,共12页
【目的】筛选适宜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产业化栽培的丛枝菌根真菌(AMF),揭示其对红花石蒜植株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摩西斗管囊霉(FM)和根内根孢囊霉(RI)为试验菌剂,分别采用单接和混合双接的方式对人工气候箱内的盆栽... 【目的】筛选适宜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产业化栽培的丛枝菌根真菌(AMF),揭示其对红花石蒜植株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摩西斗管囊霉(FM)和根内根孢囊霉(RI)为试验菌剂,分别采用单接和混合双接的方式对人工气候箱内的盆栽石蒜进行接种,并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根系侵染率以及根际土壤和植株不同器官内的全N、全P和全K含量。【结果】(1)3种不同AMF处理组的根系侵染率差异明显,由高到低依序表现为FM+RI>RI>FM;在生长前期以RI组的根系侵染率最高(达92.00%),而在生长后期则以FM+RI组的侵染率最高(达93.67%)。(2)接种AMF可以有效提高根际土壤中的N、P、K的积累,尤其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的全P含量,且混合接菌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一接菌处理;与CK相比,在展叶期、叶旺长期、叶成熟期和叶黄枯期,FM+RI组石蒜的根际土壤全P含量分别增加了19.15%、27.91%、15.22%和20.00%。(3)接种AMF也可以显著增加石蒜各器官中的N、P、K积累,尤其能显著促进植株对N的吸收。(4)与叶片和根系相比,接菌处理对鳞茎的全N含量增加影响最显著,RI组鳞茎全N含量在叶旺长期、叶成熟期和叶黄枯期分别较CK增加了32.80%、44.92%和49.92%。(5)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各性状提取为3个主成分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84.18%。根据综合评价得分高低,各菌剂对红花石蒜养分含量的改善效果由好到差依序表现为RI、FM、FM+RI。【结论】不同AMF对宿主植物红花石蒜根系的侵染能力不同,从侵染速度和最终侵染率看,以RI接菌组的综合效果最好。接种AMF真菌可以有效地提高红花石蒜的根际土壤肥力,并增加植株不同器官中N、P、K的积累,且RI对植株体内养分含量影响最大。综合来看,以RI处理的促进效应最佳,可考虑用于石蒜的产业化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丛枝菌根真菌(AMF) 侵染率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始温浸种对圆齿野鸦椿休眠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阳先波 姜雪茹 +4 位作者 吴慧平 冉芳 涂淑萍 蔡军火 张隆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9-937,共9页
【目的】圆齿野鸦椿种子具深休眠特性,自然层积需第3年方能萌发。探究缩短其种子休眠时间和促进萌发的最佳水温浸种处理方法及其影响原因,以期为圆齿野鸦椿种苗的高效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自然层积120 d的圆齿野鸦椿种子为实验材料... 【目的】圆齿野鸦椿种子具深休眠特性,自然层积需第3年方能萌发。探究缩短其种子休眠时间和促进萌发的最佳水温浸种处理方法及其影响原因,以期为圆齿野鸦椿种苗的高效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自然层积120 d的圆齿野鸦椿种子为实验材料,进行始温25(CK),50,60,70,80℃浸种处理,测定圆齿野鸦椿种子在各浸种处理下发芽率、生活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内含抑制物的变化,并将各项生理指标与萌发率和生活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50℃始温浸种下圆齿野鸦椿的发芽率最高(43.33%±6.29%)且对种子生活力无损害,但无法打破所有具生活力种子的休眠,60℃始温浸种发芽率次之(25.56%±3.63%),而70℃、80℃始温浸种下发芽率和活力均为零。(2)50℃始温热水浸种处理6 h时,种子内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明显升高,在浸种的24 h内,种子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时间持续下降。(3)浸种过程中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浸种处理的6 h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萌发率呈显著正相关,在24 h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生活力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生活力呈显著正相关。(4)与纯水处理相比,热水处理后的圆齿野鸦椿种子浸泡液显著降低了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却显著促进了白菜幼苗根、茎的伸长。【结论】50℃热水浸种处理对圆齿野鸦椿休眠种子的萌发促进效果最好,这可能与种子内抑制物外泄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有关,可作为圆齿野鸦椿种子催芽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齿野鸦椿 种子休眠 浸种温度 萌发 抑制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花卉产业创新发展关键技术需求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燕 游欣 +2 位作者 蔡军火 姜雪茹 魏绪英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28-136,共9页
以江西省内30个代表性花木企业为试材,采用实地调研法与问卷法,研究了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生产品种、研发水平与人才建设等方面,以期推进江西省花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1)江西省的花木企业已初具规模,并在增强地方的经济活力... 以江西省内30个代表性花木企业为试材,采用实地调研法与问卷法,研究了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生产品种、研发水平与人才建设等方面,以期推进江西省花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1)江西省的花木企业已初具规模,并在增强地方的经济活力、增加财政税收、创造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规模小、增利少、特色突显度不够、营销平台与团队建设滞后,产品的自主研发动力不足”等问题。2)花木企业急缺的共性关键技术主要在“设施化栽培、新品种选育、高标准生产、电商平台与自媒体、地方特色花卉资源的挖掘”5个方面。基于此,提出了“加强政策领航与信息平台建设,强化行业协会督导与产品质量监管,以江西省花卉产业体系为纽带,加快花卉种业创新和校企与科研院所的协同技术攻关,引导高标准生产示范,打通产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江西省花卉产业长足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花卉产业 关键技术 花卉企业
原文传递
江西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游欣 刘燕 +3 位作者 蔡军火 黄伟豪 黄婷 萨日娜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25-132,共8页
花卉产业作为极富活力的绿色富民产业,80年代至今一直是江西省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江西省的花卉产业依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该研究基于产业发展调研及相关资料的查阅,... 花卉产业作为极富活力的绿色富民产业,80年代至今一直是江西省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江西省的花卉产业依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该研究基于产业发展调研及相关资料的查阅,全面分析江西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指出江西省花卉产业呈现出“提质扩建、结构完善、产业集聚、花旅融合、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仍存在总体规划滞后、特色品牌不足、生产与经营模式相对落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市场引导与平台建设落后等问题,并提出“三端并进”的发展理念及其实施路径,以期为实现江西省花卉产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花卉产业 发展现状 提升策略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外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荆子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喻振宇 范俊俊 +5 位作者 马敬泽 邓梦 李奇阳 陆影 蔡军火 宰学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6期25-30,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适宜山荆子硬枝扦插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从生理水平探讨其促进扦插生根原因。方法:采用萘乙酸(NAA)、3-吲哚丁酸、双吉尔的不同浓度处理,对插穗生根效果及生理生化指标动态测定。结果:300 mg·L-1NAA处理...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适宜山荆子硬枝扦插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从生理水平探讨其促进扦插生根原因。方法:采用萘乙酸(NAA)、3-吲哚丁酸、双吉尔的不同浓度处理,对插穗生根效果及生理生化指标动态测定。结果:300 mg·L-1NAA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83%,生根数23.7条,分别为对照组的3.6倍、6.2倍。最佳处理显著促进了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积累,峰值(插后30 d)比同期CK提高了35.2%;显著加快了淀粉和可溶性糖的消耗速度,谷值(插后30 d)分别比同期CK降低了6.3%、5.4%;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峰值比CK提高了52.4%~61.2%;各指标峰值出现时间均比CK提前了20 d。研究结果为山荆子无性繁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荆子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根效果 营养物质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兴达 张露 +2 位作者 吴云燕 蔡军火 周树军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2期51-56,共6页
为分析国内外石蒜研究进展,并预测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本文对国内外已发表的石蒜研究论文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分析。以Web of Science(WOS)和CNKI中国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石蒜研究相关文献的年产出量变化、研究机构、涉及学科等指标作... 为分析国内外石蒜研究进展,并预测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本文对国内外已发表的石蒜研究论文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分析。以Web of Science(WOS)和CNKI中国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石蒜研究相关文献的年产出量变化、研究机构、涉及学科等指标作为CiteSpace分析指标,采用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方法,以预测石蒜研究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石蒜研究自2001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石蒜研究论文的发表总量和被引用率均呈逐年增长趋势,于2010-2012年间达到峰值;石蒜研究论文作者绝大多数为中国人,而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则是杭州植物园;研究主要获得国家层面基金的资助,从关键词共现结果来看:国内外大多数已发表的关于石蒜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碱提取制药、植物分类、栽培繁殖、生长特性等方向,其中对石蒜生物碱的研究自始至今仍是最大的研究热点。除此之外,从时区图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新的石蒜研究热点产生,如石蒜淀粉含量测定、石蒜内生菌、石蒜细胞增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 可视化分析 CNKI WOS 研究现状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性构想:皮耶特·奥多夫的花境世界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梓恒 魏绪英 +2 位作者 张瑶 马美霞 蔡军火 《园林》 2021年第10期87-93,共7页
皮耶特·奥多夫(Piet Oudolf)作为多年生植物运动的代表人物,其设计的花境在达到动态景观效果的同时,整体景观表现成自然野性。通过文献查阅,以美国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芝加哥千禧公园(Millennium Park)特色花境为案例,对奥... 皮耶特·奥多夫(Piet Oudolf)作为多年生植物运动的代表人物,其设计的花境在达到动态景观效果的同时,整体景观表现成自然野性。通过文献查阅,以美国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芝加哥千禧公园(Millennium Park)特色花境为案例,对奥多夫的花境设计从平面、竖向、材料、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解析其自然野性式花境风格的设计模式,以期为我国花境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耶特·奥多夫 花境设计 自然野性 动态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反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游欣 蔡军火 +2 位作者 魏绪英 黄伟豪 姜雪茹 《生物灾害科学》 2022年第1期87-94,共8页
新时代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创新风景园林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当前农林高校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江西农业大学采用随机问卷方式访查了在校大学生(75名)... 新时代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创新风景园林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当前农林高校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江西农业大学采用随机问卷方式访查了在校大学生(75名)和用人单位(29家),系统调研了风景园林专业近5年的人才培养状况。结果表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围绕“体验式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下的教学模式契合时代要求,但缺少与用人单位间的长效互动机制。另外,文章就前沿理论掌握不充分、创新设计能力不足、工程实践经验不够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基于双向反馈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及其实施路径,旨在进一步探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双向反馈 校企协同 人才培养 体验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康复景观研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丽娜 魏绪英 +1 位作者 黄伟豪 蔡军火 《园林》 2020年第12期78-84,共7页
为全面把握国内外康复景观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热点,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两个数据库相关主题的期刊文献,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所选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康复景观作为一种景观类型,在园林、医疗... 为全面把握国内外康复景观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热点,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两个数据库相关主题的期刊文献,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所选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康复景观作为一种景观类型,在园林、医疗等领域进行专项研究,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美国、英格兰、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和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对康复景观的理论、实践和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较多,相关文献增速迅猛,但跨国家、跨学科、跨学校合作较少。(2)研究内容上,国内外康复景观结合园艺疗法研究已经渗透在康复保健、特殊教育、精神照护、老年护理以及医学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效。(3)新形势下,园艺疗法、人居健康环境设计、康复景观评价体系等已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围绕康复景观的研究,除了在医院、疗养院户外环境上,也应向社区、校园等其他公共领域发展,以扩大受众群体。文章通过对康复景观的研究,旨在清晰地展示国内外康复景观的研究现状,以促进康复景观的应用研究与设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景观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软件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