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茱萸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比较研究
1
作者 田莹莹 吴先昊 +5 位作者 曾慧婷 张媛媛 陈超 艾胜 虞金宝 李晶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3期511-519,共9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为充分利用吴茱萸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吴茱萸不同部位(果实、枝、叶)的10个化学成分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果实及吴... 目的:研究吴茱萸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为充分利用吴茱萸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吴茱萸不同部位(果实、枝、叶)的10个化学成分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果实及吴茱萸叶的挥发油;分别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法和载体浸泡定量抑菌试验评价吴茱萸不同部位(果实、枝、叶)的抗氧化活性及吴茱萸不同部位(果实、叶)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吴茱萸叶中含有丰富的酚酸类、黄酮类及生物碱类成分,其中绿原酸质量分数高达4.1 mg·g^(-1),与吴茱萸果实相当,而金丝桃苷质量分数高达8.8 mg·g^(-1),远高于吴茱萸果实;吴茱萸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亦与果实相当,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吴茱萸枝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较少,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远低于吴茱萸果实和叶。结论:初步探索了吴茱萸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及体外药理活性,发现吴茱萸叶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并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抑菌作用,可为吴茱萸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非药用部位 抗氧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礁风光柴储多能源独立微电网建模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家林 张春燕 +2 位作者 艾胜 杨宣访 葛茂生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6,100,共9页
岛礁多能源独立微电网是解决远海岛礁供电难题,确保岛上军民用电稳定及提高岛礁自然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技术。传统岛礁独立微电网建模电源种类不够完备,交流母线应用较少。为此,建立了风、光、柴、储4种电源数学模型,在电力电子变换器中... 岛礁多能源独立微电网是解决远海岛礁供电难题,确保岛上军民用电稳定及提高岛礁自然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技术。传统岛礁独立微电网建模电源种类不够完备,交流母线应用较少。为此,建立了风、光、柴、储4种电源数学模型,在电力电子变换器中使用了基于扰动观察法的Boost升压电路与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方式。系统模型中风、光、柴、储4种电源汇入交流母线,整体功率、电压趋于稳态。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岛礁多能源独立微电网模型较为科学合理,可为开展岛礁多能源微电网健康管理等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微电网 多能源系统 独立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变比LLC型矩阵式谐振变换器的效率优化
3
作者 艾胜 袁鹏飞 +1 位作者 陈宏伟 赵彦卿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7期43-46,59,共5页
在高压输入、低压大电流输出的应用场合,LLC谐振变换器在变压器和整流管上产生巨大损耗,不能有效凸显LLC谐振变换器高效率的特点。针对此问题,这里通过采用矩阵式平面变压器、同步整流控制策略等措施极大降低了LLC谐振变换器的损耗,变... 在高压输入、低压大电流输出的应用场合,LLC谐振变换器在变压器和整流管上产生巨大损耗,不能有效凸显LLC谐振变换器高效率的特点。针对此问题,这里通过采用矩阵式平面变压器、同步整流控制策略等措施极大降低了LLC谐振变换器的损耗,变换器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进行了同步整流效率和暂态稳定性的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变换器 矩阵式平面变压器 同步整流 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集固体胺吸附剂载体性能优化策略及分析
4
作者 李亮荣 艾盛 +4 位作者 杨小喆 张亮东 杨青青 温钱钱 饶泽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4-1423,共10页
碳捕集是“双碳”下推动化石能源低碳应用的有效途径,固体胺吸附剂是实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重要手段。其中,载体改性和胺种类优化是固体胺吸附剂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和评论了国内外固体胺吸附剂优化的作用机制、技术难点和碳捕集效... 碳捕集是“双碳”下推动化石能源低碳应用的有效途径,固体胺吸附剂是实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重要手段。其中,载体改性和胺种类优化是固体胺吸附剂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和评论了国内外固体胺吸附剂优化的作用机制、技术难点和碳捕集效果等,重点阐述并比较了硅基、多孔碳和有机框架载体优化策略在改善CO_(2)选择性、吸附容量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作用,展望了固体胺吸附剂未来在高效稳定捕集CO_(2)、生物质吸附和碳利用与封存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CO_(2)捕集 固体胺吸附剂 多孔载体 废弃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电压大功率IGBT模块行为模型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玉林 孙驰 +1 位作者 艾胜 胡亮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34,共10页
目前已有场终止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GBT)行为模型以及仿真软件中的IGBT模型未专门针对中电压大功率IGBT模块搭建,不能准确模拟其区别于中小功率IGBT的行为特性。在已有行为模型基础上,提出引入IGBT基区存储电荷造成的等效电容及模块... 目前已有场终止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GBT)行为模型以及仿真软件中的IGBT模型未专门针对中电压大功率IGBT模块搭建,不能准确模拟其区别于中小功率IGBT的行为特性。在已有行为模型基础上,提出引入IGBT基区存储电荷造成的等效电容及模块封装键合丝带来的寄生电感,考虑反并联PIN二极管行为模型,从而有针对性地实现了完整中电压大功率IGBT模块行为模型。同时提出了新的米勒电容函数拟合方法,量化分析行为模型完整开关过程中典型行为与模型参数的关系,通过较简便的方法实现了模型参数的提取。最后在Pspice环境下实现了一种3.3k V/1.5k A等级IGBT行为模型,并通过在Buck电路下仿真与实验波形对比证明了该行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电压大功率 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 行为模型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H桥逆变器支撑电容电流计算 被引量:6
6
作者 艾胜 肖飞 +2 位作者 曾启帆 谢桢 任强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6-112,共7页
直流支撑电容电流计算是变频器设计的一个关键步骤,现有方法多是针对传统的三相变频器展开,鲜有关于多相变频器的相关计算研究。针对直流侧并联型多相H桥逆变电路拓扑和SPWM的调制方式,采用开关函数法对其直流支撑电容电流有效值进行了... 直流支撑电容电流计算是变频器设计的一个关键步骤,现有方法多是针对传统的三相变频器展开,鲜有关于多相变频器的相关计算研究。针对直流侧并联型多相H桥逆变电路拓扑和SPWM的调制方式,采用开关函数法对其直流支撑电容电流有效值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给出该种电路拓扑下适用于任意有限相逆变器的直流支撑电容电流有效值计算公式,分析了逆变器相数、调制比和功率因素对电容电流有效值的影响。仿真与实验证明,该计算方法准确性较高,使用所提出的公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多相H桥逆变器直流支撑电容电流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电容 多相H桥 SPWM调制 电流有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功率永磁电机旋转变压器位置补偿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艾胜 任强 +1 位作者 程思为 朱俊杰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5,共3页
针对大功率永磁电机推进系统中旋转变压器转子位置误差补偿的应用需求,首先对位置信号采样过程中惰转转速跌落导致的位置非线性变化进行了位置重构。基于重构合成的位置信号,采用误差信号提取、误差频谱分析、特征频率补偿及查表插值的... 针对大功率永磁电机推进系统中旋转变压器转子位置误差补偿的应用需求,首先对位置信号采样过程中惰转转速跌落导致的位置非线性变化进行了位置重构。基于重构合成的位置信号,采用误差信号提取、误差频谱分析、特征频率补偿及查表插值的补偿方法,对旋转变压器固有误差进行了补偿。实验结果验证了位置重构和误差补偿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旋转变压器 位置补偿 位置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船综合电力技术应用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东 纪锋 +3 位作者 艾胜 胡鹏飞 刘治鑫 梅丹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7-267,共11页
近年来,随着动力、信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船在反水雷、反潜、电子战、海上安全、海上拦截等军用领域凸显出越来越大的优势。为此,首先阐述无人船及其动力技术的发展概况,明确综合电力系统已成为中大型无人船的重要发展趋势,然后介... 近年来,随着动力、信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船在反水雷、反潜、电子战、海上安全、海上拦截等军用领域凸显出越来越大的优势。为此,首先阐述无人船及其动力技术的发展概况,明确综合电力系统已成为中大型无人船的重要发展趋势,然后介绍综合电力系统在有人/无人平台的应用情况,提出设备尺寸、重量和振动噪声控制等问题是综合电力系统应用于无人平台的研究重点,最后阐明无人平台综合电力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综合电力系统智能化运行、高性能电机材料、复杂电机系统信息感知、电力电子器件与系统、高性能电能变换和高效储能是无人平台综合电力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综合电力系统 减振降噪 无轴推进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改进型预充电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启帆 肖飞 +1 位作者 艾胜 任强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实现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变频驱动系统启动前对电容的平稳准确充电,提出了一种预充电策略。MMC预充电过程可分为不控充电阶段和可控充电阶段。以可控充电阶段的控制策略为研究重点,分析了充... 为实现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变频驱动系统启动前对电容的平稳准确充电,提出了一种预充电策略。MMC预充电过程可分为不控充电阶段和可控充电阶段。以可控充电阶段的控制策略为研究重点,分析了充电电流恒定时的电压变化规律,给出了充电电流控制方程。该策略充电时间可调,无需实时观测子模块电容电压,能使各电容电压平均、平稳上升,半实物仿真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MMC驱动电机提供了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启动策略 预充电 充电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滞环的飞轮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艾胜 李忠瑞 聂子玲 《电力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59,共3页
针对飞轮储能系统(FESS)充放电过程中直流牵引网压剧烈波动导致电机频繁起停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双滞环的FESS充放电控制策略。该策略在基于电压滞环的传统充放电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了转速滞环控制,通过双滞环控制对FESS的充放电特性... 针对飞轮储能系统(FESS)充放电过程中直流牵引网压剧烈波动导致电机频繁起停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双滞环的FESS充放电控制策略。该策略在基于电压滞环的传统充放电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了转速滞环控制,通过双滞环控制对FESS的充放电特性进行优化,能够有效避免电机的频繁起停问题,提高系统的储能效率和可靠性。在青岛地铁某线路实现挂网运行,通过工程应用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 飞轮储能系统 充放电控制 双滞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电机控制系统中时延的影响分析及补偿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子玲 宋琳 +2 位作者 艾胜 曹美禾 李华玉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在超大型电机控制系统中,其数字控制系统存在计算时延、采样时延、脉冲宽度调制输出时延、系统死区、滤波时延以及网络传输时延等非理想因素,严重影响了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甚至可能会导致系统震荡或发散。为此,针对时延的类型、大小... 在超大型电机控制系统中,其数字控制系统存在计算时延、采样时延、脉冲宽度调制输出时延、系统死区、滤波时延以及网络传输时延等非理想因素,严重影响了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甚至可能会导致系统震荡或发散。为此,针对时延的类型、大小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定位区别,分析了固定时延和随机时延对控制的影响,总结了目前已有的补偿方法,并对实际工程中的电机控制时延问题研究进行了展望,为后续时延补偿控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电机控制系统 固定时延 随机时延 复矢量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交通飞轮储能系统阈值自适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艾胜 李忠瑞 +1 位作者 张庆湖 陈宏伟 《电力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67,共3页
飞轮储能系统(FESS)根据直流牵引网压的高低控制飞轮充放电,然而直流牵引网压的剧烈波动会严重影响FESS的响应特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自适应调节的FESS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采用两个简单的低通滤波器获得实时网压和动态阈... 飞轮储能系统(FESS)根据直流牵引网压的高低控制飞轮充放电,然而直流牵引网压的剧烈波动会严重影响FESS的响应特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自适应调节的FESS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采用两个简单的低通滤波器获得实时网压和动态阈值,从而实现充放电阈值的自适应调节,改善FESS的响应特性和储能效率。在青岛地铁某线路实现挂网运行,通过工程应用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系统 阈值自适应调节 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控制器暂态过程中脉冲误触发的电路研究
13
作者 艾胜 陈宏伟 +1 位作者 聂子玲 李华玉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共3页
控制电路在上电与掉电的过程中存在暂态过程,此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驱动信号容易失控,若主电路支撑电容已完成充电,会导致主电路短路故障。针对此问题,为防止暂态过程中IGBT的误触发,需要对驱动信号进行控制。简单有效的方法为,... 控制电路在上电与掉电的过程中存在暂态过程,此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驱动信号容易失控,若主电路支撑电容已完成充电,会导致主电路短路故障。针对此问题,为防止暂态过程中IGBT的误触发,需要对驱动信号进行控制。简单有效的方法为,在暂态过程中产生一个使能信号,使能信号禁止IGBT驱动信号输出,待控制器稳定以后才使能IGBT驱动信号。此处采用比较器LM393D和芯片SN55452BP设计了一种上电顺序简单、易于实现和可靠性高的保护电路。经过仿真验证与实验测试,保护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控制电路暂态的影响,避免开关误触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暂态过程 误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飞轮储能系统优化充电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忠瑞 聂子玲 +2 位作者 艾胜 许杰 曹美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6-1518,共13页
飞轮储能系统的工作模式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飞轮进行可靠地充电。该文在分析传统充电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结合飞轮储能系统的工作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优化充电控制策略。外环采用转速控制和能量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转... 飞轮储能系统的工作模式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飞轮进行可靠地充电。该文在分析传统充电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结合飞轮储能系统的工作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优化充电控制策略。外环采用转速控制和能量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转速环实现恒转矩控制,能量环实现恒功率控制;引入过渡控制环节实现恒转矩控制和恒功率控制的切换;利用非线性扰动观测器估计电机损耗功率和负载功率并进行前馈补偿;基于控制系统稳态、动态和抗扰动性能的要求,给出一种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所提充电控制策略恒功率控制灵活,恒转矩控制至恒功率控制切换平滑,且有效抑制了电机损耗功率和负载功率的影响,满足了飞轮储能系统的工作特性要求。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系统 优化充电控制 能量控制 过渡控制 非线性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叠载波调制的三电平H桥变频器输出电压异常跳变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亮灯 肖飞 +2 位作者 楼徐杰 艾胜 高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6-276,共11页
推进变频器输出电压电平跳变幅值的增大,将对电机绕组绝缘及振动噪声性能产生影响。首先,该文对基于层叠载波调制的三电平H桥拓扑的推进变频器输出电压跳变异常现象,进行理论及仿真分析;其次,查明其产生机理,并确定其发生的条件是H桥单... 推进变频器输出电压电平跳变幅值的增大,将对电机绕组绝缘及振动噪声性能产生影响。首先,该文对基于层叠载波调制的三电平H桥拓扑的推进变频器输出电压跳变异常现象,进行理论及仿真分析;其次,查明其产生机理,并确定其发生的条件是H桥单元左右半桥同时换流所致;然后,通过对H桥左右半桥控制调制波注入零序分量,避免了左右半桥同时换流导致的输出电压跳变异常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该文研究可为H桥拓扑推进变频器优化输出电压谐波,避免输出电压异常跳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 H桥逆变单元 异常跳变 零序电压 正弦脉宽调制 变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三相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及其样本条件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申皓澜 唐欣 +3 位作者 罗毅飞 肖飞 艾胜 樊亚翔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3-172,共10页
为了合理选择样本条件以实现高效的智能化诊断,以及克服智能化方法中传统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网络权值较多、局部信息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研究... 为了合理选择样本条件以实现高效的智能化诊断,以及克服智能化方法中传统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网络权值较多、局部信息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并以典型的三相两电平逆变器为具体对象,着重分析样本时长、样本数量变化时,CNN方法相较于BP网络方法在网络权值数量、训练稳定性、诊断准确率上的量化优势。结果表明,基于CNN的方法可在权值数量远少于BP网络方法的情况下构建深度更深的诊断模型,并在更短样本时长、更少训练样本数量下实现高效、准确的开路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变换装置 逆变器 故障诊断 开路故障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样本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Fs材料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亮荣 梁娇 +2 位作者 彭建 艾盛 齐海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3-564,696,共13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让氢能热度持续攀升,制氢技术突破是氢能连接能源消费终端的关键桥梁,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是实现太阳能低碳转化的有效途径。其中,利用具有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高、结构可调、活性位点丰富等优势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 “双碳”目标的提出让氢能热度持续攀升,制氢技术突破是氢能连接能源消费终端的关键桥梁,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是实现太阳能低碳转化的有效途径。其中,利用具有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高、结构可调、活性位点丰富等优势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MOFs材料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体系中半导体复合、金属离子掺杂、敏化剂修饰和贵金属负载等方法的改性原理、技术难点和制氢效果等,重点阐述比较了上述MOFs改性方法在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优化MOFs禁带宽度和增加MOFs活性位点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未来MOFs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可深入新型MOFs材料开发、敏化剂修饰工艺优化、拓展先进表征手段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光催化剂 分解水制氢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汤剂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艾升 李学军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塞通汤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汤100 m L/次,2次/d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 目的:探讨血塞通汤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汤100 m L/次,2次/d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3%,对照组为8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胱苷肽氧化物酶(GSH-Px)与谷胱苷肽(GSH)含量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汤能改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小板聚集,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全脑缺血 血塞通汤剂 氧化应激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孔沸石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宝宇 杨仁发 +3 位作者 艾胜 陈基寅 陆文胜 颜曦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7-332,共6页
采用碱处理法改性纳米ZSM-5沸石,采用XRD、FTIR、SEM、NH3-TPD和N2吸附-脱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甲缩醛与三聚甲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n为聚合度)的反应,考察了碱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碱处理对催化... 采用碱处理法改性纳米ZSM-5沸石,采用XRD、FTIR、SEM、NH3-TPD和N2吸附-脱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甲缩醛与三聚甲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n为聚合度)的反应,考察了碱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碱处理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孔结构和酸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适宜的碱浓度不仅对ZSM-5沸石的晶体结构无破坏作用,还可形成多级孔结构,同时提高酸量。与未改性的ZSM-5沸石相比,采用0.8 mol/L的NaOH溶液处理的ZSM-5沸石催化性能最优,目的产物PODE3-5的收率提高了14.4%,初始反应速率加快了1.33倍,催化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氧基二甲醚 ZSM-5沸石 碱处理 多级孔沸石 甲缩醛 三聚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谐振电容式LLC谐振变换器特性分析
20
作者 袁鹏飞 艾胜 +2 位作者 聂子玲 李忠瑞 陈宏伟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4,共7页
双谐振电容式LLC谐振变换器是一种改进型的半桥LLC变换器,以往在进行变换器设计时通常将其等效为传统半桥LLC变换器,并未建立具体的双谐振式LL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导致设计出来的变换器不能凸显出双谐振式LLC变换器的优点。因此,采用基... 双谐振电容式LLC谐振变换器是一种改进型的半桥LLC变换器,以往在进行变换器设计时通常将其等效为传统半桥LLC变换器,并未建立具体的双谐振式LL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导致设计出来的变换器不能凸显出双谐振式LLC变换器的优点。因此,采用基波分量法建立了双谐振电容式LLC谐振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特性。针对基波等效模型在开关频率远离谐振频率时误差较大的问题,根据变换器的不同工作状态,建立了可以准确反映变换器各个工作状态的状态转移模型。该模型由于方程复杂、求解困难,一定程度上给变换器的设计增加了难度。故利用仿真软件扫频功能得到了变换器的bode图,拟合得到了变换器的传递函数,简化了变换器的设计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谐振电容式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出能够有效地追踪给定信号,证明了该设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谐振电容式LLC谐振变换器 基波分量法 电压增益 状态转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