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寅的理学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龚抗云 朱汉民 《船山学刊》 2005年第2期20-22,9,共4页
关键词 胡寅 理学思想 胡安国 靖康之难 管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先谦《荀子集解》的学术成就 被引量:1
2
作者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6,共8页
王先谦的《荀子集解》一书,是晚清诸子学的一部重要著述,是研究和整理《荀子》一书的集大成之作。王氏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吸纳了清代学者中研究和整理杨倞注《荀子》一书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并对各家之说作了一个梳理和... 王先谦的《荀子集解》一书,是晚清诸子学的一部重要著述,是研究和整理《荀子》一书的集大成之作。王氏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吸纳了清代学者中研究和整理杨倞注《荀子》一书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并对各家之说作了一个梳理和辨析;二是他个人对《荀子》以及杨注的校勘、注释、考辨等方面超出了前人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荀子 校勘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张载的道德教育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龚抗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6-50,共5页
让张载的道德教育思想龚抗云张载是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道德教育思想在张载整个理学思想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他对道德教育的作用、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都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其中包括许多合理的、积极的思想因... 让张载的道德教育思想龚抗云张载是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道德教育思想在张载整个理学思想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他对道德教育的作用、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都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其中包括许多合理的、积极的思想因素,反映了人类社会进行道德教育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道德教育思想 宋代理学 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郑樵的史学思想
4
作者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73-78,共6页
郑樵以其所撰《通志》一书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治史学以“会通”、“求实”、“直笔”、“斥妖妄”等为宗旨,对史学领域诸多问题都作出了独特的阐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史学思想的优良传统。但有些观点也失之... 郑樵以其所撰《通志》一书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治史学以“会通”、“求实”、“直笔”、“斥妖妄”等为宗旨,对史学领域诸多问题都作出了独特的阐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史学思想的优良传统。但有些观点也失之偏激,或自相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樵 通志 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栻的仁说与道德学说
5
作者 龚抗云 《天府新论》 1992年第2期32-37,共6页
关键词 张栻 仁说 道德学说 理学思想体系 理论根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名士风度”与“圣贤气象”的思想脉络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汉民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着重论述了二者承传发展的关系与思想逻辑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士风度 圣贤气象 理想人格 士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书院与湖湘文化的发展
7
作者 肖永明 龚抗云 《湖湘论坛》 2003年第5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湖南 湖湘文化 发展 岳麓书院 学术研究 文化事业 文化传播 湖湘学派 刻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安石的德育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64-71,共8页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出身于中下级官吏家庭,少年时曾度过一段“贫苦患难”的生活,这使他比较接近下层人民。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提点江东刑狱...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出身于中下级官吏家庭,少年时曾度过一段“贫苦患难”的生活,这使他比较接近下层人民。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提点江东刑狱等职。长期的地方官吏生活,使他了解了宋王朝当时吏治的腐败,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土地以及中小地主破产和农民生活痛苦的种种情况,因而产生了变法主张并逐渐形成了他的变法思想。嘉佑五年(1060)他写了洋洋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道德教化 原则和方法 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 人性论 物质利益 道德的本质 德育思想 道德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湖南书院与湖南地方文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53-59,共7页
湖南书院在湖湘文化的发展史上曾经扮演过极为重要的角色。书院自唐代产生直至清末废书院改学堂,它的兴亡盛衰与湖南文化的发展无不息息相关。一唐中叶以前,湖南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比较落后,唐中叶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了两宋时期... 湖南书院在湖湘文化的发展史上曾经扮演过极为重要的角色。书院自唐代产生直至清末废书院改学堂,它的兴亡盛衰与湖南文化的发展无不息息相关。一唐中叶以前,湖南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比较落后,唐中叶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移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湖南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地位直线上升,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文化的发展,也必然会促进文化的发展。湖南书院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发展和兴盛起来的。书院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书院 书院教育 地方文化 湖湘文化 两宋时期 学术思想 长江中下游地区 经济文化发展 岳麓书院 朱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韩愈的德育思想
10
作者 龚抗云 湘湘 《船山学刊》 CSSCI 1996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阳(今孟县西)人,他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极有影响的儒学复兴运动的倡导者,又是古文运动的公认领袖。他在思想与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受到了后世很高的评价。苏轼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阳(今孟县西)人,他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极有影响的儒学复兴运动的倡导者,又是古文运动的公认领袖。他在思想与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受到了后世很高的评价。苏轼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道德教育 德育思想 德育过程 《原道》 儒学复兴 兼济天下 自我教育方法 中民之性 道德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载的道德认识论和修养论
11
作者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62-68,共7页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他是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为宋代理学四大学派之一——关学的创始人,他在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等方面的学说对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载...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他是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为宋代理学四大学派之一——关学的创始人,他在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等方面的学说对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载的德育思想十分丰富,他对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和方法等德育的基本理论问题都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成为宋明理学德育思想的重要奠基人。道德认识论和修养论是张载德育思想的精华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张载认为,道德的认识和修养即是根据德育目标而进行的有目的的修养和认识活动,以为道德实践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此认识和修养过程是德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识 精义入神 穷神知化 德育过程 德育思想 穷理尽性 德育目标 修养论 心统性情 道德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视野和新的深入——评朱汉民《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
12
作者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71-72,80,共3页
湖湘学派和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中两颗灿烂耀目的明珠,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朱汉民先生所著《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一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南宋时期湖湘学派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考察了它的学术成就及其特色;南宋时期湖湘学派与湖南书院的... 湖湘学派和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中两颗灿烂耀目的明珠,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朱汉民先生所著《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一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南宋时期湖湘学派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考察了它的学术成就及其特色;南宋时期湖湘学派与湖南书院的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过程;湖湘学派和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南书院对于独具特色的湖湘学风的形成和发扬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朱著切入湖湘文化发展史上这一较为丰富的断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湖湘学风 岳麓书院 湖南书院 湖湘文化 宋明理学 书院史 学术思想 科学出版社 共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院研究中的社会文化视野 读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有感
13
作者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邓洪波 《中国书院史》 书评 书院研究 社会文化视野 学术价值 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思想
14
作者 施瀚文 龚抗云 《探求》 2004年第2期44-47,共4页
明代中后期,开放海外贸易论者肯定海外贸易对沿海地区财政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海外贸易管理政策。本文通过分析明代中后期开放海外贸易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本质,揭示了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思想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对社会发... 明代中后期,开放海外贸易论者肯定海外贸易对沿海地区财政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海外贸易管理政策。本文通过分析明代中后期开放海外贸易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本质,揭示了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思想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对社会发展的历史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海外贸易 经济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