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草对苹果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赵雪晴 谌爱东 +2 位作者 李向永 赵高慧 龚声信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0-478,共9页
本文研究了间作黑麦草Lolium perenne、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对苹果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种群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果园相比,生草果园的天敌昆虫种类明显增加,增加种类有11种之多;主要天敌昆虫的... 本文研究了间作黑麦草Lolium perenne、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对苹果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种群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果园相比,生草果园的天敌昆虫种类明显增加,增加种类有11种之多;主要天敌昆虫的发生期提前并延长近1个月,天敌丰富度指数高于清耕果园。同时,随着种草年限的延长,对果园主要害虫如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和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种群抑制效果达到90%以上,且发生高峰期不明显,苹果主要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苹果 害虫 天敌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的发生及其对苹果绵蚜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向永 赵雪晴 +3 位作者 龚声信 陈福寿 谭挺 谌爱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165-1168,共4页
异色瓢虫是苹果绵蚜的主要捕食性天敢昆虫,其在苹果园的初发期在2—3月,高蜂期在3—4月。异色瓢虫在生草园的初发生期与高蜂期均比清耕园提前了半个月至1个月,且活动时间延长。研究表明,异色瓢虫成虫Harmonias axyridis(Pallas)... 异色瓢虫是苹果绵蚜的主要捕食性天敢昆虫,其在苹果园的初发期在2—3月,高蜂期在3—4月。异色瓢虫在生草园的初发生期与高蜂期均比清耕园提前了半个月至1个月,且活动时间延长。研究表明,异色瓢虫成虫Harmonias axyridis(Pallas)对苹果绵蚜成虫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其模型是Na=1.3868N/(1+0.01922N),捕食量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异色瓢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55.9头和22.5头,异色瓢虫干扰反应的数学模型为E=37.2P-0.1683。异色瓢虫的捕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苹果绵蚜 发生 捕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多样化对昆虫发生期和物种丰富度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向永 谌爱东 +4 位作者 赵雪晴 胡奇 龚声信 谭挺 张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519-524,共6页
为研究果园植被多样化对昆虫群落的影响,在云南昭通苹果园中以3∶2∶1的比例种植黑麦草、三叶草和苜蓿,2年后,结果表明:处理园内苹果绵蚜的主要天敌如草蛉、瓢虫、食蚜蝇和日光蜂的发生期明显长于对照园(常规管理园);苹果绵蚜、叶蝉和... 为研究果园植被多样化对昆虫群落的影响,在云南昭通苹果园中以3∶2∶1的比例种植黑麦草、三叶草和苜蓿,2年后,结果表明:处理园内苹果绵蚜的主要天敌如草蛉、瓢虫、食蚜蝇和日光蜂的发生期明显长于对照园(常规管理园);苹果绵蚜、叶蝉和蓟马等主要害虫的发生期短于对照园。果园种植覆盖作物后,天敌种类数量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处于高峰期,相对于常规园的7月上旬至8月中旬。增加果园植被多样化,利于提高天敌种类的数量和稳定性,利于控制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植被多样化 昆虫群落 物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新害虫-印度小裂绵蚜的发生与为害 被引量:7
4
作者 赵雪晴 谌爱东 +3 位作者 李迅东 龚声信 李向永 石安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1-184,共4页
印度小裂绵蚜是我国苹果上的一种新害虫,国内新记录种。该虫已在云南省昭通和昆明市苹果种植区普遍发生与为害,全省发生面积9 610.0hm2,占种植面积的37.3%。若虫体白色或乳白色,体外被白色绵状物,主要为害苹果须根和新根,不形成肿瘤,集... 印度小裂绵蚜是我国苹果上的一种新害虫,国内新记录种。该虫已在云南省昭通和昆明市苹果种植区普遍发生与为害,全省发生面积9 610.0hm2,占种植面积的37.3%。若虫体白色或乳白色,体外被白色绵状物,主要为害苹果须根和新根,不形成肿瘤,集中发生于地下0.5m范围以内。印度小裂绵蚜对苹果造成的产量损失平均为30.7%,严重影响苹果树的生长和产量。本文介绍了印度小裂绵蚜的分布、发生与为害,及其与苹果绵蚜在形态特征和为害特点上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小裂绵蚜 苹果新害虫 发生 苹果绵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唇壁蜂在云南高原苹果产区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龚声信 赵高慧 +5 位作者 赵雪晴 李向永 石安宪 杨毅娟 于毅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44-349,共6页
本文开展了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Alfken)授粉技术在云南高原苹果产区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凹唇壁蜂在高海拔、低纬度的苹果种植区能正常发育与繁殖,田间羽化率可达88.8%,雌雄比1:3,雌蜂繁殖率1:5.36,蜂管可单用芦苇本色,不需染色处... 本文开展了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Alfken)授粉技术在云南高原苹果产区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凹唇壁蜂在高海拔、低纬度的苹果种植区能正常发育与繁殖,田间羽化率可达88.8%,雌雄比1:3,雌蜂繁殖率1:5.36,蜂管可单用芦苇本色,不需染色处理;长15cm的蜂管能满足凹唇壁蜂繁殖要求。昭通市的放蜂时间可确定在3月10日至4月中下旬凹唇壁蜂繁殖基本结束。壁蜂授粉区的座果率、果形周正率、果形指数分别达到了79.9%、73.44%、0.84,分别比对照区增加31.32%、44.11%、0.05,苹果外观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示范效果显著。利用壁蜂授粉已成为高原优质苹果生产的一项关键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唇壁蜂 授粉 苹果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市苹果绵蚜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谌爱东 李迅东 +4 位作者 谭挺 龚声信 赵雪晴 陈福寿 张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81-84,共4页
苹果绵蚜在25℃条件下的产仔量最高。每头成蚜平均产仔数30.23头(5-95头),之后随温度上升产仔量逐渐下降;在15~28℃(RH70%)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和发育速度逐渐缩短和加快;建立产仔量(Y1)、发育历期(Y2)与温... 苹果绵蚜在25℃条件下的产仔量最高。每头成蚜平均产仔数30.23头(5-95头),之后随温度上升产仔量逐渐下降;在15~28℃(RH70%)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和发育速度逐渐缩短和加快;建立产仔量(Y1)、发育历期(Y2)与温度(X)的关系式:Y1=-99.7209+11.5439X-0.2589^2±2.9309。Y2=EXP(1.3403+29.0499X)±0.1080;室内恒温条件下测定。苹果绵蚜在昭通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C=5.86±1.24(℃)和K=235.16(日度);苹果绵蚜在6-9月份的发育历期最短(11.33-14.17d),发育速度也最快(0.0706-0.0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生物学特性 昭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市苹果绵蚜的生活史及习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谌爱东 谭挺 +4 位作者 李迅东 龚声信 赵雪晴 陈福寿 张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251-254,共4页
苹果绵蚜在昭通市1年最高发生15~16代,最低发生10代,世代重叠。10月份部分虫进入越冬期,1月份苹果绵蚜开始活动。7~8月份,完成1代仅需11~27d,而在冬季完成1代需50.3~92.5d。1年产生2次有翅蚜,夏季有翅蚜所产生的后代均为孤... 苹果绵蚜在昭通市1年最高发生15~16代,最低发生10代,世代重叠。10月份部分虫进入越冬期,1月份苹果绵蚜开始活动。7~8月份,完成1代仅需11~27d,而在冬季完成1代需50.3~92.5d。1年产生2次有翅蚜,夏季有翅蚜所产生的后代均为孤雌蚜,而秋季所产生的后代不仅有孤雌蚜,而且能够产生性蚜。各龄虫均有越冬,其中以第2龄虫为主,田间尚未发现性蚜和卵。第1龄虫为全年主要迁移虫态,占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发生世代 习性 昭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海棠苗饲养苹果绵蚜的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谌爱东 李迅东 +3 位作者 谭挺 龚声信 赵雪晴 张龙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7-409,共3页
报道了用1年生海棠苗作为寄主植物饲养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Hausmann)的方法,包括寄主植物的选取、栽培管理、接虫方法及试验结果。该方法既能为苹果绵蚜提供长期新鲜的寄主植物,又能使仔蚜很快定殖成活,十分有利于试验的连续进行... 报道了用1年生海棠苗作为寄主植物饲养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Hausmann)的方法,包括寄主植物的选取、栽培管理、接虫方法及试验结果。该方法既能为苹果绵蚜提供长期新鲜的寄主植物,又能使仔蚜很快定殖成活,十分有利于试验的连续进行,且简单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饲养方法 海棠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市苹果绵蚜的越冬情况 被引量:2
9
作者 谭挺 谌爱东 +4 位作者 李迅东 龚声信 赵雪晴 陈福寿 张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692-695,共4页
苹果绵蚜在云南昭通市10月下旬部分虫就进入越冬期,翌年1月中下旬开始迁移活动。冬季,苹果绵蚜主要集中在主干上的结疤、剪锯伤口等部位,各龄虫均能越冬,其中,以2龄虫为主,1龄虫、2龄虫、3龄虫、4龄虫和成虫占总虫量的比例分别为8.4%、3... 苹果绵蚜在云南昭通市10月下旬部分虫就进入越冬期,翌年1月中下旬开始迁移活动。冬季,苹果绵蚜主要集中在主干上的结疤、剪锯伤口等部位,各龄虫均能越冬,其中,以2龄虫为主,1龄虫、2龄虫、3龄虫、4龄虫和成虫占总虫量的比例分别为8.4%、34.9%、23.2%、19.9%和13.7%。在田间尚未采集到性蚜和卵。与发生高峰期比较,冬季田间蚜群量和每蚜群虫量分别下降31.2%和6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越冬情况 昭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与繁殖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雪晴 李向永 +4 位作者 谌爱东 李迅东 龚声信 杨毅娟 石安宪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8-451,共4页
印度小裂绵蚜Schizoneurella indica Hille Ris Lambers是在云南苹果上的一种新害虫。研究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与繁殖是为了掌握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采用盆栽饲养观察的方法,开展了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历期、繁殖量、土壤温湿度对种群... 印度小裂绵蚜Schizoneurella indica Hille Ris Lambers是在云南苹果上的一种新害虫。研究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与繁殖是为了掌握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采用盆栽饲养观察的方法,开展了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历期、繁殖量、土壤温湿度对种群的影响研究。印度小裂绵蚜无翅孤雌蚜的发育与繁殖适宜温度在18-20℃之间,在15℃、18℃、20℃和25℃下的发育历期与繁殖量分别为21.47 d和13.82头、17.06 d和57.77头、13.82 d和41.72头、13.38 d和4.82头;发育起点温度为1.13℃±0.5℃,有效积温291.26日度。印度小裂绵蚜在鸡粪土条件下的繁殖量最高,30 d的繁殖量为9.33头/株,与其它土壤类型差异明显;其次分别为紫砂壤、红壤、粘土和砂壤,处理之间无差异;在白砂壤中的繁殖率为最低,为2.0头/株。印度小裂绵蚜无翅孤雌蚜全年寄生于苹果根部,全年发生约14世代,温度和土壤类型对印度小裂绵蚜在土壤中的定殖、生长发育与繁殖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小裂绵蚜 发育 繁殖 苹果新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绵蚜在昭通市的发生情况 被引量:3
11
作者 谌爱东 李迅东 +2 位作者 龚声信 赵雪晴 谭挺 《植物检疫》 2006年第2期117-118,共2页
我们对云南省昭通市苹果绵蚜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普查,调查表明:(1)苹果绵蚜在昭通苹果产区发生普遍且严重;(2)不同管理水平,苹果绵蚜的发生差异明显;(3)苹果绵蚜的发生与为害有随着树龄的增加而严重的趋势;(4)苹果绵蚜在红富士品种上... 我们对云南省昭通市苹果绵蚜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普查,调查表明:(1)苹果绵蚜在昭通苹果产区发生普遍且严重;(2)不同管理水平,苹果绵蚜的发生差异明显;(3)苹果绵蚜的发生与为害有随着树龄的增加而严重的趋势;(4)苹果绵蚜在红富士品种上的发生严重于金帅品种;(5)据考证,苹果绵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昭通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发生情况 昭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毒死蜱乳油苗木消毒处理防治苹果绵蚜 被引量:2
12
作者 龚声信 赵雪晴 +2 位作者 赵高慧 谭挺 谌爱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87,共2页
有效的灭虫处理技术是防止苹果绵蚜进一步扩散危害的重要手段。本试验用48%毒死蜱处理带虫苹果枝条和幼苗以及冷藏处理带虫苹果果实,结果表明:接穗和幼苗分别经48%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浸泡处理10 s和30 s,48 h后可完全杀灭其上苹果绵蚜... 有效的灭虫处理技术是防止苹果绵蚜进一步扩散危害的重要手段。本试验用48%毒死蜱处理带虫苹果枝条和幼苗以及冷藏处理带虫苹果果实,结果表明:接穗和幼苗分别经48%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浸泡处理10 s和30 s,48 h后可完全杀灭其上苹果绵蚜,且安全可靠;而带虫果经低温(3℃)冷藏处理40 d后仍不能完全杀灭果实内的苹果绵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苹果绵蚜 消毒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掺混肥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龚声信 石安宪 +3 位作者 张汉学 姚光禄 赵庆友 杨清学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17-18,共2页
对控释掺混肥在夏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塘施控释掺混肥20 g、30 g、40 g均具有增产作用,分别较对照增产1.11%、3.71%、4.74%,考虑综合成本,每塘施20 g为最佳施肥量。同时施控释肥还可减少氮、磷等资源的消耗。
关键词 夏玉米 专用控释肥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掺混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声信 石安宪 +3 位作者 张汉学 姚光禄 马永翠 陈永燕 《云南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6-17,共2页
对控释掺混肥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塘施控释掺混肥10 g、20 g、30 g均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分别较对照增产15.21%、33.05%、23.63%;且大薯比例明显增加,较对照增幅分别为13.08%、17.63%、17.83%;考虑综合成本,... 对控释掺混肥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塘施控释掺混肥10 g、20 g、30 g均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分别较对照增产15.21%、33.05%、23.63%;且大薯比例明显增加,较对照增幅分别为13.08%、17.63%、17.83%;考虑综合成本,大面积推广应用时以10~20 g/塘为宜。使用控释肥还可减少N、P资源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控释掺混肥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渔洞水库流域不同作物种植模式对地表径流、渗漏水中氮磷流失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学艳 全勇 +5 位作者 龚声信 岳银 余勇 马鹏 唐玉凤 沈燕琼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地表径流和渗漏水的土壤表层氮、磷随降雨流失的情况。【方法】在渔洞水库流域的大田里设计了4种典型的作物种植类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氮、磷浓度。【结果】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中氮素流...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地表径流和渗漏水的土壤表层氮、磷随降雨流失的情况。【方法】在渔洞水库流域的大田里设计了4种典型的作物种植类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氮、磷浓度。【结果】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中氮素流失质量浓度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之后逐步下降的趋势,土壤渗透水相中氮素流失无明显变化趋势;不同作物种植模式对磷素流失质量浓度影响较大,地表径流和土壤渗透水相中磷素流失平均浓度较高的为苹果(0.71、0.99 mg/L)和青花(0.24、0.27 mg/L)。【结论】该试验设计合理,能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的氮磷流失量和吸收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为河流附近环境保护区的种植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 渔洞水库 种植 径流 氮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龙树河流域废弃稻田湿地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玉凤 李学艳 +5 位作者 程金朋 鲁绍凤 蔡荣靖 张华 全勇 龚声信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8-1095,共8页
【目的】为探究昭通龙树河流域废弃稻田湿地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方法】选取水磨、龙树、新街3个乡(镇)有代表性的废弃稻田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度、频度、重要值IV等作为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指标,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对稻田... 【目的】为探究昭通龙树河流域废弃稻田湿地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方法】选取水磨、龙树、新街3个乡(镇)有代表性的废弃稻田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度、频度、重要值IV等作为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指标,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对稻田湿地内的水生植物种类及种群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龙树河流域废弃稻田湿地内现有植物49种,隶属于18个科,37个属,其中优势科有蓼科(Polygonaceae)、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和莎草科(Cyperaceae),分散分布于水磨、龙树、新街3个乡(镇)的湿地内。植物种类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区域重叠性,在群落调查中,同时出现在2个湿地内的植物达到18种,占31种植物的58.6%。【结论】从各样方群落的特征来看,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是湿地内的优势种,各群落的植物数量沿龙树河的流向,从上游的水磨向下游的新街呈下降的趋势。综合来看,废弃稻田湿地内植物种类相对较为丰富,但由于其植物均以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为主,种群结构单一,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 龙树河 废弃稻田 湿地植物 多样性 特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间作马铃薯节本控害增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永翠 石安宪 +7 位作者 马永琼 龚声信 赵庆友 杨应雁 张汉学 李昊朕 贾世康 吕建平 《云南农业科技》 2018年第A01期145-148,共4页
通过玉米、马铃薯播种前种植处理、播种时一次施足底肥和芽前除草处理技术,免去中后期追肥和除草工序,实现控病除草控N增收。项目实施每公顷节省中耕管理劳动力投入45个工日以上,施用控释配方肥料减少氮磷对环境的污染,选择抗病良种和... 通过玉米、马铃薯播种前种植处理、播种时一次施足底肥和芽前除草处理技术,免去中后期追肥和除草工序,实现控病除草控N增收。项目实施每公顷节省中耕管理劳动力投入45个工日以上,施用控释配方肥料减少氮磷对环境的污染,选择抗病良种和种子处理,预防和减轻病虫发生危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增产。技术应用后每公顷可增收节支3 750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马铃薯 间作 节本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洞水库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7
18
作者 全勇 唐玉凤 +2 位作者 龚声信 马鹏 余勇 《四川环境》 2015年第3期141-145,共5页
近年来,作为昭通市城区居民生命之水的渔洞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已经影响了其作为昭通市饮用水源的功能。经过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文章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弃物等方面分析了渔洞... 近年来,作为昭通市城区居民生命之水的渔洞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已经影响了其作为昭通市饮用水源的功能。经过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文章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弃物等方面分析了渔洞水库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从农业生产污染源控制措施、农村生活污染源控制措施、加大环保宣传和管理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洞水库 农业面源污染 污染现状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药害的识别及补救措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云国 赵洪 +1 位作者 邓芳 龚声信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农药药害 补救措施 植株 农作物 生长 生理变化 变态 体内 死亡 停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联广 马鹏 +3 位作者 付雪 石安宪 龚声信 范斌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18期106-108,113,共4页
目的:建立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质控图,应用于日常农药残留检测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添加回收率实验,累积检测25个以上样品结果,绘制回收率质控图。结果:番茄和南瓜中添加乐果回收率在86.8%~111.0%、RSD=6.5%和82.4%~106.6%、RSD=6.9%;添... 目的:建立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质控图,应用于日常农药残留检测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添加回收率实验,累积检测25个以上样品结果,绘制回收率质控图。结果:番茄和南瓜中添加乐果回收率在86.8%~111.0%、RSD=6.5%和82.4%~106.6%、RSD=6.9%;添加甲基对硫磷回收率在88.7%~119.7%、RSD=7.9%和85.4%~114.6%、RSD=7.5%,作为质控图绘制数据。结论:本次回收率质控图的绘制与应用思路,能够满足日常开展农药残留检测质控图的应用,对检验检测工作质量控制增加信心,控制检测结果失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 农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