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病人对男护士认知和接受情况调查 被引量:13
1
作者 龚国冠 赵娟娟 卜艳彬 《护理学报》 2009年第14期15-16,共2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对男护士的认知水平,以及对男护士工作的接受情况。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住院病人的基本情况、对男护士的认知及对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接受程度,对广州市7所综合性医院179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对男护士的认知水平,以及对男护士工作的接受情况。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住院病人的基本情况、对男护士的认知及对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接受程度,对广州市7所综合性医院179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179例住院病人中,仅有52.0%在住院期间接触过男护士。不同性别住院病人对男护士执行一般护理操作和涉及隐私部位的护理操作时的接受程度不同(P<0.05)。73.3%的男性病人及62.9%的女性病人认同男护士在未来的护理行业中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住院病人认为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有的工作素质中,最强调细心程度、操作能力及服务态度;适合男护士参与的护理工作:急诊病人的处理配合和手术中的协助。结论社会人群对男护士的了解仍有待提高,应树立男护士的确切形象,培养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及优秀工作能力的男护士,更好服务于病人,提高病人对男护士的认可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男护士 认知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过程中并发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龚国冠 李平东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年第2期14-15,共2页
总结了22例危重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在治疗过程中并发出血的护理经验。包括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过程中危重患者出凝血时间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管路的观察、止血等情况的处理等,认为护理工作需要采取有效主动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加强... 总结了22例危重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在治疗过程中并发出血的护理经验。包括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过程中危重患者出凝血时间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管路的观察、止血等情况的处理等,认为护理工作需要采取有效主动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加强危重患者整体情况和体外膜肺氧合的观察,避免其他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体外膜氧合治疗 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胸科术后诱导性主动咳嗽方法比较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卜艳彬 赵娟娟 +4 位作者 宫玉翠 苏小玲 沈小文 龚国冠 熊信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24期2895-2897,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诱导性主动咳嗽的方法探讨胸科术后患者适宜的诱导性咳嗽方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在手术清醒后2,6,18h分别实施常规雾化排痰法、气管按压法和吸痰管刺激法进行诱导性咳嗽,观察应用这3种不同方法前后患者的... 目的通过比较诱导性主动咳嗽的方法探讨胸科术后患者适宜的诱导性咳嗽方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在手术清醒后2,6,18h分别实施常规雾化排痰法、气管按压法和吸痰管刺激法进行诱导性咳嗽,观察应用这3种不同方法前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变化、有效咳嗽率、咳痰率隋况、诱导前后的感受情况及肺不张发生状况的差异性。结果术后6h和18h诱导咳嗽前后△SpO2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按压组和吸痰管刺激组在术后6h的△SpO2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管刺激组在术后18h的Sp02变化情况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前者优于后者。有效咳嗽率、有效咳痰率均为气管按压组〉吸痰管刺激组〉常规组。舒适度评价结果为常规雾化排痰组〉气管按压组〉吸痰管刺激组,均无肺不张发生。结论诱导性主动咳嗽均有助于提高血氧饱和度及促进咳嗽咳痰,胸科术后2,6,18h适宜分别采用常规雾化排痰法、气管按压法及吸痰管刺激法,可达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手术后医护 咳嗽 诱导性
原文传递
诱导性主动咳嗽在胸部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娟娟 卜艳彬 +3 位作者 宫玉翠 熊信国 龚国冠 陈美珠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12期1632-1633,共2页
目的探讨胸科术后患者最佳诱导性咳嗽方法及最佳诱导患者主动咳嗽的时机。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气管按压组、吸痰管刺激组3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均在手术清醒后2,6,18h实施诱导方法,观察不同方法应用前后患者的SPO2、有效咳... 目的探讨胸科术后患者最佳诱导性咳嗽方法及最佳诱导患者主动咳嗽的时机。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气管按压组、吸痰管刺激组3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均在手术清醒后2,6,18h实施诱导方法,观察不同方法应用前后患者的SPO2、有效咳嗽咳痰情况、诱导前后的感受情况及有无肺不张的发生。结果①术后6h和18h诱导咳嗽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SPO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按压组和吸痰管刺激组在术后6h的△SPO2与常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管刺激组在术后18h的△SPO2变化情况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有效咳嗽率、有效咳痰率均为气管按压组>吸痰管刺激组>常规组。结论胸科术后6h实施气管按压法诱导患者主动咳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痰 咳嗽 气管按压 吸痰管 刺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