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震前小震活动的时空分形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凯虹 吴云 +1 位作者 周硕愚 施顺英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7年第2期82-86,共5页
应用分形理论与方法,计算了唐山、海城、澜沧-耿马地震前小震活动能量分布的信息维及其在空间上的差异和时间上的变化,结果表明:(1)局域空间分数维可以反映大震前小震活动能量分布的空间变化特征,大震发生在信息维中等值区;(... 应用分形理论与方法,计算了唐山、海城、澜沧-耿马地震前小震活动能量分布的信息维及其在空间上的差异和时间上的变化,结果表明:(1)局域空间分数维可以反映大震前小震活动能量分布的空间变化特征,大震发生在信息维中等值区;(2)局域时间分数维显示大震前小震活动存在降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震活动 能量分布 信息维 地震活动 时空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2
作者 龚凯虹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地震监测预报 GPS 应用 厦门 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震学会 地震预测研究 专业委员会 动力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苏群博士访问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3
作者 龚凯虹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4期56-56,共1页
2004年10月28日至30日,留日博士凌苏群对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做了题为《微动勘探法的原理和应用实例》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地震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杜瑞林主持,姚运生所长出席报告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关键词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勘探 访问 对中 应用实例 学术报告 所长 博士 讲话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被引量:35
4
作者 邢灿飞 龚凯虹 杜瑞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采用了当今高精度GPS、INSAR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并与精密水准测量、精密重力测量、精密激光测距和峒体连续形变监测等技术相结合 ,构成一个空间上点、线、面结合 ,时间上长、中、短兼顾的高精度、高时空...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采用了当今高精度GPS、INSAR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并与精密水准测量、精密重力测量、精密激光测距和峒体连续形变监测等技术相结合 ,构成一个空间上点、线、面结合 ,时间上长、中、短兼顾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监测网络。该网络既可获取三峡库区特别是库首区区域形变场和区域应变场的动态变化 ,监测库区主要断层活动 ,为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及研究服务 ,又可用于气象、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等。该监测网络于 1997年底开始建设 ,2 0 0 1年 6月建成 ,到目前为止 ,已获得大量宝贵的观测资料 ,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工程 地壳形变 监测网络 效益 GPS 应变场 水准测量 重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对策创新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袁丽 曾雪蓉 +2 位作者 褚鑫杰 李强 龚凯虹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4-178,共5页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是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方式是影响防灾减灾宣传的重要因素,而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则会直接影响防灾减灾科普内容的传递效率和效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问卷调查,依据收集的数...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是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方式是影响防灾减灾宣传的重要因素,而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则会直接影响防灾减灾科普内容的传递效率和效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问卷调查,依据收集的数据材料,分析和研究了防灾减灾四种科普宣传形式的现状,找出目前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势条件下改进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对策,为我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有效开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科普宣传 宣传形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壳垂直运动高梯度区与强震危险区发震概率估计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健 周硕愚 +2 位作者 吴云 施顺英 龚凯虹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1期37-45,共9页
概述了中国大陆地壳垂直形变速率梯度的分布特征,统计了1960~1993年间大陆M≥6.0级地震与高梯度区的对应关系.从构造物理的角度论证了形变速率高梯度区是未来可能的强震危险区,采用贝叶斯公式估算了主要地震危险区的发... 概述了中国大陆地壳垂直形变速率梯度的分布特征,统计了1960~1993年间大陆M≥6.0级地震与高梯度区的对应关系.从构造物理的角度论证了形变速率高梯度区是未来可能的强震危险区,采用贝叶斯公式估算了主要地震危险区的发震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运动 地震危险区 地震概率 强震 地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能量时空分布的自仿射分形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吴云 龚凯虹 +1 位作者 周硕愚 施顺英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7年第2期20-26,共7页
探讨了小尺度空间范围内地震能量关于时间和空间分布的统计自仿射分形特征,从中得到了如下认识:地震能量关于时间的分布是自仿射分形的,代表分布结构特征的H值小于1/2,因而时间关联函数C(t)<0,表明地震能量关于时间分布... 探讨了小尺度空间范围内地震能量关于时间和空间分布的统计自仿射分形特征,从中得到了如下认识:地震能量关于时间的分布是自仿射分形的,代表分布结构特征的H值小于1/2,因而时间关联函数C(t)<0,表明地震能量关于时间分布的变化过程具有负相关效应;地震能量在空间上分布也具有自仿射分形特征,有限震例表明,H值小于但接近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自仿射分形 地震能量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祥市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雷静雅 王开岭 +3 位作者 胡坚 罗登贵 龚凯虹 王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33-135,139,共4页
通过钟祥市农村民居抽样调查,对其民居建筑物质量现状进行评估和抗震性能评价,得出钟祥农居结构抗震设防存在如下问题:1)地基未做适当的处理;2)结构构造措施不到位;3)墙体强度低;4)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差。
关键词 农村民居 结构类型 抗震设防 抗震性能评价 防震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震前兆场图象演化的整体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云 龚凯虹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3年第3期39-46,共8页
本文讨论了信息维D_1用于描述具有场特征的地震前兆图象的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为了计算操作方便,提出了信息维定义的改型公式,对两种不同的实际资料作了计算,结果证实用信息维来描述这类前兆图象是适当的。初步阐述了“降维过程”作为... 本文讨论了信息维D_1用于描述具有场特征的地震前兆图象的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为了计算操作方便,提出了信息维定义的改型公式,对两种不同的实际资料作了计算,结果证实用信息维来描述这类前兆图象是适当的。初步阐述了“降维过程”作为一种系统破坏的整体模式,具有普适性。指出:降维过程中的最小值点可能是孕震过程由中期向短临过渡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维 地震前兆 图像 演化 孕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学科前兆观测资料评估南北地震带中期地震趋势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硕愚 吴云 +1 位作者 龚凯虹 刘兰妮 《四川地震》 1990年第4期45-50,共6页
本文简述了“板内构造网络整体孕震假说”的基本思想和研究孕震系统的“信息系统方法”。提出前兆信息时空场的减熵有序性是大地震或地震高潮段的一个普遍的基本前兆特征。整体地处理分析了南北带上从1984.1到1989.5,43个地下水位、温... 本文简述了“板内构造网络整体孕震假说”的基本思想和研究孕震系统的“信息系统方法”。提出前兆信息时空场的减熵有序性是大地震或地震高潮段的一个普遍的基本前兆特征。整体地处理分析了南北带上从1984.1到1989.5,43个地下水位、温泉水温、水氡和地电阻率台站的观测序列,进行短期群体异常识别,合成与有序度的计算,结果显示:1988年6月至年底,南北带整体协同有序性趋向明显,表明南北带在这一期间整体的运动强度增加,在11月发生了云南澜沧7.6和7.2级大震;1989年初至5月,整体有序性演化趋势不明显,这表明南北带在这个时期以及其后几个月(至1989.11)整体运动强度降低,7级以上大震的危险性减小。由于短期异常的前兆时效限制,有必要向前延伸所处理资料的时序,以便继续预测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资料 地震带 地震 中期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时间序列效应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11
作者 张荣富 龚凯虹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0年第3期76-83,共8页
本文把与地震过程密切有关的太阳黑子、地球自转、大气环境看做是地震发生过程中的空间环境。用信息论方法研究在一定时空域内空间环境因素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证明空间环境因素群体异常与中国大陆地震整体动态特性有关。同时也证明了信... 本文把与地震过程密切有关的太阳黑子、地球自转、大气环境看做是地震发生过程中的空间环境。用信息论方法研究在一定时空域内空间环境因素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证明空间环境因素群体异常与中国大陆地震整体动态特性有关。同时也证明了信息系统方法在多学科、多领域的通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时间序列效应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灾科普宣传形式和科普效果分析
12
作者 姚运生 李强 +3 位作者 褚鑫杰 龚凯虹 袁丽 曾雪蓉 《科协论坛》 2015年第6期31-34,共4页
根据"构建湖北省减轻自然灾害专家会商平台研究"课题研究计划,湖北省灾害防御协会结合中国科协八大代表(协会姚运生副会长为中国科协八大代表)调研计划,分析和研究了防灾减灾四种科普宣传形式的现状,找出目前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中存... 根据"构建湖北省减轻自然灾害专家会商平台研究"课题研究计划,湖北省灾害防御协会结合中国科协八大代表(协会姚运生副会长为中国科协八大代表)调研计划,分析和研究了防灾减灾四种科普宣传形式的现状,找出目前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实条件下改进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防御协会 专家会商 研究计划 中国科协 襄州区 形式内容 灾害管理 地震遗址 防灾意识 自然科学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