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烟仓害虫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龚信文 孟国玲 +3 位作者 李传仁 王文凯 桂连友 陈斌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1990年第3期26-30,共5页
近几年来,湖北省烟草及卷烟生产发展很快,致使烟叶工业库存量增加,储存期延长,烟仓害虫为害日趋严重,烟叶及卷烟受害后质量下降,经济损失很大。为此,我们于1985年至1988年对湖北省鄂西、宜昌、襄阳、荆州等4个地区10多个县市烟仓害虫的... 近几年来,湖北省烟草及卷烟生产发展很快,致使烟叶工业库存量增加,储存期延长,烟仓害虫为害日趋严重,烟叶及卷烟受害后质量下降,经济损失很大。为此,我们于1985年至1988年对湖北省鄂西、宜昌、襄阳、荆州等4个地区10多个县市烟仓害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旨在了解全省烟仓害虫发生、发展及防治的基本情况,以便为烟仓害虫的宏观控制及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防治 卷烟生产 综合治理措施 宏观控制 大谷盗 库存量 害虫种群 仓储害虫 书虱 锯谷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贮藏期药剂防治烟草粉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龚信文 孟国玲 +1 位作者 桂连友 陈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31,共3页
在烟叶贮藏阶段,烟草粉螟第1代盛蛾期,应用8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连续逐日库内喷雾,能有效压低蛾量,显著控制其危害;在密封仓库内用磷化铝熏蒸烟叶,投药量为7.5g/m3,对烟草粉螟各虫态的杀灭效果达100%,不影响... 在烟叶贮藏阶段,烟草粉螟第1代盛蛾期,应用8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连续逐日库内喷雾,能有效压低蛾量,显著控制其危害;在密封仓库内用磷化铝熏蒸烟叶,投药量为7.5g/m3,对烟草粉螟各虫态的杀灭效果达100%,不影响烟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粉螟 烟叶 药剂熏蒸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甲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龚信文 孟国玲 李传仁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烟草甲是烟草贮藏过程中最重要的害虫。同时也能食害其他贮藏期产品,并表现不同的生活史及行为。本文根据近十年来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对烟草甲的寄主、危害损失状况、生活史、发生规律等生物学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和总结。此外,本... 烟草甲是烟草贮藏过程中最重要的害虫。同时也能食害其他贮藏期产品,并表现不同的生活史及行为。本文根据近十年来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对烟草甲的寄主、危害损失状况、生活史、发生规律等生物学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和总结。此外,本文还综述了烟草甲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甲 烟叶 贮藏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蜚蠊卵啮小蜂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龚信文 蔡作武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6期426-429,共4页
蜚蠊卵啮小蜂是黑胸小蠊、日本大蠊、德国小蠊卵荚内寄生蜂。在湖北该蜂主要寄生在黑胸大蠊卵荚,年发生3~4代,以预蛹或蛹在卵荚内越冬,翌年初夏开始羽化出蜂。在卵荚内发育历期各代不尽相同,主要与温度有关,随着气温升高发育历... 蜚蠊卵啮小蜂是黑胸小蠊、日本大蠊、德国小蠊卵荚内寄生蜂。在湖北该蜂主要寄生在黑胸大蠊卵荚,年发生3~4代,以预蛹或蛹在卵荚内越冬,翌年初夏开始羽化出蜂。在卵荚内发育历期各代不尽相同,主要与温度有关,随着气温升高发育历期渐短,成虫寿命6~10天,该蜂对黑胸大蠊卵荚自然寄生率31.31~72.30%,平均为49.46%。成蜂雌雄性比为1:0.84~1:0.10,平均为1:0.33。蜚蠊卵啮小蜂对黑胸大蠊的发生危害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生物防治利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卵啮小蜂 黑胸大蠊 卵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粉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龚信文 孟国玲 +1 位作者 桂连友 陈斌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研究表明,以清洁卫生防治为基础,加强烟草仓库科学管理,充分利用卷烟生产工艺过程中微波、高温高压、机械等物理、机械杀虫作用,辅以适当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能有效控制烟草粉螟的为害。
关键词 烟草粉螟 烟草 仓库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仓贮害虫大谷盗及其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龚信文 孟国玲 《湖北农业科学》 1997年第4期31-33,共3页
大谷盗[Tenebroidesmauritanicus(Linnaeus)]在湖北、江西一年发生1~2代,以幼虫危害烟叶、卷烟烟丝。大谷盗感染途径复杂,在防治上采取以加强仓库科学管理、环境卫生为基础,充分利用烟叶加工... 大谷盗[Tenebroidesmauritanicus(Linnaeus)]在湖北、江西一年发生1~2代,以幼虫危害烟叶、卷烟烟丝。大谷盗感染途径复杂,在防治上采取以加强仓库科学管理、环境卫生为基础,充分利用烟叶加工、卷烟生产工艺中物理、机械杀虫功能,协调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谷盗 烟草 贮藏 综合防治 仓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烟草仓库昆虫名录 被引量:8
7
作者 龚信文 孟国玲 肖春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列出了我国烟草仓库昆虫名录。共计46种,其中烟草仓库害虫37种(包括蛛形纲2种,甲壳纲1种);天敌类9种(包括蛛形纲2种)。
关键词 烟草 仓贮昆虫 名录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湖地区涝渍地综合改良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龚信文 陈兵 孟国玲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研究了涝渍地综合改良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季节动态及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发现改良后的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更加复杂 ,多样性增加 。
关键词 稻田 节肢动物群落 涝渍地 综合改良 功能团 湖北 四湖地区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仓贮害虫为害损失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1
9
作者 龚信文 孟国玲 +1 位作者 李传仁 肖春 《物流工程与管理》 1995年第4期26-28,31,共4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对烟草仓贮害虫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对烟草仓贮害虫为害损失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进行分析,讨论,阐述了见解。
关键词 烟草 烟草仓贮害虫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胸茧蜂寄主范围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信文 孟国玲 +3 位作者 蒋东荣 黄天保 何道 赵盘珍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87-92,共6页
室内试验及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黑胸茧蜂除寄生棉红铃虫及梨小食心虫外.豆荚螟是又一新发现的重要寄主。黑胸茧蜂对棉红铃虫寄生率高,豆荚螟,梨小食心虫次之.在湖北。黑胸茧蜂越冬代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寄生二代梨小食心虫,... 室内试验及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黑胸茧蜂除寄生棉红铃虫及梨小食心虫外.豆荚螟是又一新发现的重要寄主。黑胸茧蜂对棉红铃虫寄生率高,豆荚螟,梨小食心虫次之.在湖北。黑胸茧蜂越冬代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寄生二代梨小食心虫,6月中、下旬越冬代大量羽化集中寄生春大豆上第二代豆荚螟,7月上、中旬转移至棉田寄生第一代棉红铃虫。8月上、中旬又向棉田四周的夏大豆田转移寄生第三代豆荚螟,9月上、中旬迂回棉田寄生第三代棉红铃虫直至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胸茧蜂 寄主范围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蜚蠊卵啮小蜂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信文 蔡作武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81-85,共5页
黑胸大蠊是湖北省蜚蠊科中最主要的种类。蜚蠊卵啮小蜂是黑胸大蠊卵荚内寄生蜂,该蜂在湖北年发生3~4代,以预蛹或蛹在卵荚内越冬,翌年初夏开始羽化出蜂。在卵荚内发育历期各代不尽相同,主要与温度有关,随着气温升高发育历期渐短... 黑胸大蠊是湖北省蜚蠊科中最主要的种类。蜚蠊卵啮小蜂是黑胸大蠊卵荚内寄生蜂,该蜂在湖北年发生3~4代,以预蛹或蛹在卵荚内越冬,翌年初夏开始羽化出蜂。在卵荚内发育历期各代不尽相同,主要与温度有关,随着气温升高发育历期渐短,成虫寿命6~10d。该蜂对黑胸大蠊卵荚自然寄生率31.31%~72.30%,平均为49.46%。成蜂雌雄性比为1∶0.84~1∶0.10,平均为1∶0.33。蜚蠊卵啮小蜂对黑胸大蠊的发生危害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其生物防治利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卵啮小蜂 仓贮害虫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蔬菜蓟马种类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唐国文 龚信文 孟国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共5页
1997~ 1998年对武汉地区蔬菜地蓟马的种类和寄主范围作了较系统的调查。经初步鉴定蓟马的种类共有 12属 2 4种 ,分属于蓟马科 (Thripidae)和管蓟马科 (Phlaeothridae) ,其中湖北省新记录种有 7种 :侣金裂绢蓟马Hydatothripsheteraurus... 1997~ 1998年对武汉地区蔬菜地蓟马的种类和寄主范围作了较系统的调查。经初步鉴定蓟马的种类共有 12属 2 4种 ,分属于蓟马科 (Thripidae)和管蓟马科 (Phlaeothridae) ,其中湖北省新记录种有 7种 :侣金裂绢蓟马HydatothripsheteraurusHan、豇豆毛蓟马AyyariachaetophoraKarny、葱韭蓟马Thripsalliorum (Priesner)、模大蓟马MegalurothripstypicusBagnall、豆带蓟马TaeniothripsglycinesOkanoto、节瓜蓟马ThripspalmiKarny和狭翅简管蓟马HaplothripstenuipennisBagn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马 种类 蔬菜害虫 寄主花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产卵抑制素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孟国玲 肖春 龚信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4-224,共11页
Many insects left “oviposition markers” on the surface of the eggs or at the egg laying site after oviposition. It was found that “oviposition markers” were chemical oviposition deterrents (OVD) produced by female... Many insects left “oviposition markers” on the surface of the eggs or at the egg laying site after oviposition. It was found that “oviposition markers” were chemical oviposition deterrents (OVD) produced by female adults,which deterred oviposition at the same sites by conspecific or heterospecific females.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larvae of many insects could secret OVD. The species in Orthoptera,Lepidoptera,Coleoptera and Diptera could also produce OVD. Many documents confirmed that there were chemicals functioning as OVD in many kinds of plants. A set of techniques for studying OVD such as electrophysiological responses,behavioral responses,and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compounds has now been developed. The OVD produced by females of Pieris rape,Lasioderma serricorne and Rhagoletis cerasi were identified and synthesized. The chemicals functioning as OVD of Pieris rape and Hylemya spp. were found in many plants. Controlling Rhagoleris cerasi with OVD was a typical examp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OVD. In addition,a new variety of cotton that could deter oviposition by females of Anthonomus grandis was also developed. OVD could also be used to study co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herbivore insects and plants. We think that study on OVD of insect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ecoding the ovipositional behaviors of insects,co evolua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herbiore insects and plants,and developing new types of pest insect controlling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产卵抑制素 产卵行为 应用 生态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叶片绒毛与侧多食跗线螨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桂连友 龚信文 孟国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9-232,共4页
研究了27个茄子品种叶片绒毛对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的田间种群密度、叶片为害指数、种群增长倍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茄子叶片绒毛密度和长度存在一定差异;同一品种叶片正面绒毛密度小于背面,正面绒毛长度大... 研究了27个茄子品种叶片绒毛对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的田间种群密度、叶片为害指数、种群增长倍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茄子叶片绒毛密度和长度存在一定差异;同一品种叶片正面绒毛密度小于背面,正面绒毛长度大于背面;7个抗性较强品种叶片背面平均绒毛密度显著高于6个抗性较弱品种的平均绒毛密度.茄子叶片背面绒毛密度越高,螨的田间种群密度、叶片为害指数越低,茄子的抗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叶片绒毛 侧多食跗线螨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豆带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国玲 唐国文 龚信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4-227,共4页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温度对豆带蓟马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豆带蓟马卵期、若虫期、前蛹 -蛹以及卵到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1.19± 1.2 3) ℃、(12 .5 7± 1.2 6 ) ℃、(12 .6 2± 1.14 ) ℃、(12 .0 7...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温度对豆带蓟马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豆带蓟马卵期、若虫期、前蛹 -蛹以及卵到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1.19± 1.2 3) ℃、(12 .5 7± 1.2 6 ) ℃、(12 .6 2± 1.14 ) ℃、(12 .0 7± 1.19) ℃ ,有效积温分别是 (6 9.0 8± 6 .6 3)日度、(85 .0 1± 11.0 7)日度、(5 6 .6 0± 5 .89)日度、(198.89±2 0 .94 )日度。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直线回归方程来拟合 ,相关系数 (r)均较高。豆带蓟马种群在2 5℃下增长倍数 (I=8.4 9)最大 ,平均每雌虫日产卵量为 2 .2 0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豆带蓟马 生长发育 发育速率 产卵力 大豆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甲对贮存烟叶选择危害的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茂华 孟国玲 龚信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2,共2页
研究了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在8个级别的烤烟烟叶和2个级别的白肋烟烟叶上的卵量分布数、成虫分布数、子代成虫平均寿命、子代雌虫平均卵量、子代成虫前期平均历期、子代总虫数,利用这6个指标对10种烟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研究了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在8个级别的烤烟烟叶和2个级别的白肋烟烟叶上的卵量分布数、成虫分布数、子代成虫平均寿命、子代雌虫平均卵量、子代成虫前期平均历期、子代总虫数,利用这6个指标对10种烟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烟叶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高档烤烟烟叶和中部中档烤烟烟叶,第二类为白肋烟叶,第三类为中、下部中、低档烟叶,其中烟草甲对第一类烟叶选择性最强,其次为第三类,再次为第二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甲 选择性 系统聚类分析 烟草仓储害虫 烟叶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粉斑螟的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孟国玲 龚信文 +1 位作者 桂连友 陈斌 《昆虫知识》 CSCD 1990年第1期16-18,共3页
烟草粉斑螟是烟叶及卷烟贮存期的重要害虫。本工作研究了烟草粉斑螟的生活史、习性及影响消长的主要因子。在湖北省该虫一年发生2~3代,在26~30℃,相对湿度70~90%对,卵历期5~7天,幼虫期29~50天,幼虫5~6龄,蛹期6~18天。幼虫蚕食... 烟草粉斑螟是烟叶及卷烟贮存期的重要害虫。本工作研究了烟草粉斑螟的生活史、习性及影响消长的主要因子。在湖北省该虫一年发生2~3代,在26~30℃,相对湿度70~90%对,卵历期5~7天,幼虫期29~50天,幼虫5~6龄,蛹期6~18天。幼虫蚕食烟叶成孔洞,老熟幼虫在烟叶表面或麻袋及仓库隐蔽处吐丝结茧化蛹。烟叶从收购入库至贮存各环节均可遭受为害,以卷烟厂贮存过程受害最甚。通常高、中档烟叶受害重于低挡烟叶,其烟草粉斑螟种群密度随着贮存期的延长呈线性增加。烟叶含水量达13%时,幼虫发育迅速,为害重;含水量低于10%时,幼虫发育受到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草粉斑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叶片气孔密度与侧多食跗线螨发生数量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桂连友 龚信文 +2 位作者 孟国玲 熊三浩 Xiong Sanhao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0-172,共3页
对 2 7个茄子品种叶片气孔密度与侧多食跗线螨 (PolyphagotarsonemuslatusBanks)田间种群密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 ,结果表明 :叶片背面气孔密度与该螨的田间种群密度呈显著正相关 。
关键词 茄子 叶片 气孔密度 侧多食跗线螨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品种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田间抗性鉴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桂连友 孟国玲 龚信文 《湖北农业科学》 1999年第5期34-35,共2页
26个茄子品种在田间自然感虫条件下,对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topuncata(Fabricius)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渝早茄2号(早熟)、成都墨茄和本地长白茄抗虫性最弱,湘研2号、福红茄王、三月茄、丰研1号、七叶茄、"8... 26个茄子品种在田间自然感虫条件下,对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topuncata(Fabricius)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渝早茄2号(早熟)、成都墨茄和本地长白茄抗虫性最弱,湘研2号、福红茄王、三月茄、丰研1号、七叶茄、"8819"、新乡糙、西安绿茄、苏崎茄、种都万吨早茄、汉研1号长茄抗虫性最强,其余品种抗虫性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茄二十八星瓢虫 抗性鉴定 品种 抗逆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干优质杂交水稻组合在江汉平原涝渍地的表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小海 龚信文 +5 位作者 吴中华 工藤哲夫 黎波 杨前玉 刘威 黄永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430-433,共4页
选择新近配组成功的、有苗头的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与在生产中已普及的组合共 2 6个 ,以汕优 6 3作对照 ,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 1)与对照相比 ,供试组合中虽出现了比其稻谷产量高 5 %以上组合 ,但产量相差达显著水平的组合极... 选择新近配组成功的、有苗头的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与在生产中已普及的组合共 2 6个 ,以汕优 6 3作对照 ,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 1)与对照相比 ,供试组合中虽出现了比其稻谷产量高 5 %以上组合 ,但产量相差达显著水平的组合极少 ;若以整精米率相比 ,则新组合中出现了不少超过对照产量 30 %~ 10 0 %以上的组合 ,产量相差极显著。 ( 2 )新组合与原有组合相比 ,在粒形的长 /宽比、整精米率和综合食味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 ,表明我国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方面基本没有多少改进 ,它们将直接影响优质化的整体水平 ;少数组合还存在直链淀粉含量偏低的问题。 ( 3)综合生育期、抗逆性、产量、品质与商品性 ,初步认为 ,丰两优 1号、两优培九、金优 6 3、协优 5 5 9、协优 81、D优 5 2、6 5S 1、丰优 12、国丰 1号、K优 6 5、丰优 5 5及Ⅱ优 5 5 9等组合优于汕优 6 3 ,取代汕优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优质新组合 江汉平原 涝渍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