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保护方案优化分析
1
作者 龚云强 张委定 杨巧玲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盾构下穿既有隧道会产生明显的扰动影响,存在较大施工风险,需要进行控制保护。依托某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盾构隧道工程,建立了MJS水平加固、管棚注浆加固、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3种方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案下既有隧道的... 盾构下穿既有隧道会产生明显的扰动影响,存在较大施工风险,需要进行控制保护。依托某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盾构隧道工程,建立了MJS水平加固、管棚注浆加固、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3种方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案下既有隧道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变化特征,并从变形控制、工法缺点、可实施性、费用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最优加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既有隧道以竖向位移为主,是变形控制关键指标;MJS水平加固对既有隧道位移控制效果最有利,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效果最差;综合多方面因素,管棚注浆加固为最优保护方案;加固处理后土体强度得到改善,右线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最大位移量和位置影响不大;双线开挖面距离在2.5倍洞径以上,施工扰动性可一定程度降低。结论可为相似下穿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既有隧道 加固 MJS水平加固 管棚 袖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通则痛理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内涵及外延 被引量:2
2
作者 龚云强 邝高艳 +3 位作者 卢敏 龚志贤 胡仕力 龚亮宇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种常见且发病率极高的骨关节疾病,其病理改变往往导致关节软骨破坏以及骨质增生,临床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功能障碍。KOA的治疗原则以改善患者症状,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为主,其病...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种常见且发病率极高的骨关节疾病,其病理改变往往导致关节软骨破坏以及骨质增生,临床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功能障碍。KOA的治疗原则以改善患者症状,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为主,其病理机制复杂多变,致病因素繁杂。不通则痛理论最早由明代医家李中梓提出,该理论是指由于各种病理因素导致人体气血经脉运行不畅,阻滞于关节、经络、脏腑而引发疼痛。中医学对不通则痛理论的认识有很长的历史源流,该理论已被多数学者所认同,同时也广泛的运用于临床中,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治疗“不通”则应以“通”法论治,广义的“通法”是指祛除病邪,消除气血津液运行阻滞,协调脏腑功能的方法。以不通则痛理论为指导,应用“通”法治疗KOA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症状,阐明其作用机理。为KOA的治疗及其发病本质的认识提供理论基础。文章从“不通则痛”理论的内涵及现代科学研究层面探讨了KOA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为KOA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不通则痛 理论探讨 通法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水平平行顶管穿堤施工及控制 被引量:5
3
作者 龚云强 郭魏峰 章忠华 《隧道建设》 2011年第1期110-113,120,共5页
以某穿越海堤水平平行顶管工程为例,在施工方案优化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复杂地质条件下长距离大直径水平平行顶管施工技术,并对顶管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进行现场监测与分析,提出顶管顶进施工过程中土体扰动特性的变化规律。保证了施... 以某穿越海堤水平平行顶管工程为例,在施工方案优化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复杂地质条件下长距离大直径水平平行顶管施工技术,并对顶管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进行现场监测与分析,提出顶管顶进施工过程中土体扰动特性的变化规律。保证了施工安全与顺利进行,并提出相应的变形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 水平平行顶管 穿堤 堤身变形监测 堤身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新质生产力高技能人才队伍 带动产业发展推动就业
4
作者 龚云强 《职业》 2024年第11期23-26,共4页
技能人才是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梧州市紧紧围绕产业布局优化技能人才结构,推动新质生产力技能人才与本地产业共同成长,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 技能人才是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梧州市紧紧围绕产业布局优化技能人才结构,推动新质生产力技能人才与本地产业共同成长,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迅速成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技”动能,逐步释放新质生产力“新红利”、激发新质生产力“新动能”、塑造新质生产力“新优势”、优化新质生产力“新生态”。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22.9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4万人,主要做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人才 产业升级 产业布局优化 新动能 知识型 共同成长 高质量发展 产业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基坑邻近地铁施工方案优化分析
5
作者 龚云强 张委定 杨巧玲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9期91-95,共5页
基坑施工对邻近的地铁结构会产生扰动影响,文中依托某邻近地铁车站、区间隧道及出入口的基坑工程,建立了整体开挖、两种不同分区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3个方案下地铁结构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车站、区间位... 基坑施工对邻近的地铁结构会产生扰动影响,文中依托某邻近地铁车站、区间隧道及出入口的基坑工程,建立了整体开挖、两种不同分区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3个方案下地铁结构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车站、区间位移以向基坑方向的水平位移为主;分区开挖相对整体开挖对地铁影响小,分区开挖方案中,开挖至二层后先北基坑再南基坑方案为最优方案;地铁位移主要发生在开挖阶段,结构施工阶段位移有所减小;车站和区间接口位置受基坑施工影响明显。研究结论可为同类型地质条件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基坑 施工扰动影响 三维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后冻土抗压强度衰减规律及机理研究
6
作者 龚云强 张委定 杨巧玲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8期95-100,共6页
土体强度是冻结施工的关键技术指标,为研究外部扰动作用对冻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对扰动后原状和重塑冻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研究。研究表明原状冻土在扰动10次内,强度迅速衰减,之后降速放缓并稳定,残余强度与峰值强... 土体强度是冻结施工的关键技术指标,为研究外部扰动作用对冻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对扰动后原状和重塑冻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研究。研究表明原状冻土在扰动10次内,强度迅速衰减,之后降速放缓并稳定,残余强度与峰值强度比值约为0.3;重塑冻土强度随扰动次数呈弧形下降,残余强度与峰值强度比值小于0.1;冻土强度衰减原因可以从冰晶格断裂、土颗粒胶体断裂及温度升高三方面考虑;对于原状土,结构性破坏引起的强度衰减不可忽略,通过电镜试验发现,扰动后单位面积内土颗粒数量增加,有效粒径减小,颗粒形态更加规则,而重塑土颗粒形态未有明显变化,其强度损失主要是因为冰胶结力的丧失。结论可为冻结施工时外力扰动控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土 冰晶格断裂 土颗粒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敏辨治长骨骨折迟缓愈合经验撷菁
7
作者 龚亮宇 谢川浩 +2 位作者 龚云强 邝高艳 卢敏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51-53,共3页
介绍卢敏教授辨治长骨骨折迟缓愈合的经验。卢教授认为长骨骨折迟缓愈合主要病机为“虚”“瘀”,虚责之于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脾肾不足,瘀责之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临证之时应结合脏腑、气血辨证。在治疗上,卢教授灵活使用经验方,病... 介绍卢敏教授辨治长骨骨折迟缓愈合的经验。卢教授认为长骨骨折迟缓愈合主要病机为“虚”“瘀”,虚责之于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脾肾不足,瘀责之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临证之时应结合脏腑、气血辨证。在治疗上,卢教授灵活使用经验方,病证结合,处方具有祛邪不伤正,脾肾同调,气血并治,筋骨并重的特点,并结合中医外治疗法,重视宣教及功能锻炼,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迟缓愈合 名医经验 卢敏
原文传递
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铁路加固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委定 龚云强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8期111-115,共5页
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时对周边土体扰动十分明显。文中依托某地铁区工程,建立了包含盾构隧道、铁路结构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案、加固参数、加固长度及加固范围下铁路轨道位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加固和单线加固方案下轨... 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时对周边土体扰动十分明显。文中依托某地铁区工程,建立了包含盾构隧道、铁路结构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案、加固参数、加固长度及加固范围下铁路轨道位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加固和单线加固方案下轨道位移不满足要求,双线加固方案满足要求;轨道位移与加固体弹性模量近似成指数关系,但超过一定值后,位移改善程度减小;轨道纵向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与加固长度近似成指数关系;相对于顶部局部加固,3/4断面加固后轨道竖向位移减小幅度超过55%,位移满足控制标准。研究结论可为类似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变形控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级强夯 回填场地 加固效果 原位测试 土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出入口顶管施工对既有区间隧道影响控制
9
作者 张委定 龚云强 曹力桥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4期71-75,共5页
为分析地铁出入口顶管施工对既有区间隧道的影响,在阐述区间隧道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始发井、接收井及顶管施工阶段下区间隧道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分布特征,详细分析了道床沉降和隧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研... 为分析地铁出入口顶管施工对既有区间隧道的影响,在阐述区间隧道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始发井、接收井及顶管施工阶段下区间隧道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分布特征,详细分析了道床沉降和隧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车站附近道床主要为隆起,远离车站的道床为沉降;顶管掘进对区间隧道影响大于工作井,是关键阶段;靠近顶管的区间隧道和远离顶管的区间隧道水平收敛显著变化的范围约为隧道的5倍、3倍洞径;在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下,区间隧道位移满足控制标准。所得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区间隧道 隧道水平位移 道床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降雨天气对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影响特性研究
10
作者 刘广学 刘建秀 +1 位作者 龚云强 张培成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针对极端降雨天气对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利用室内载荷试验和理论分析开展了不同降雨强度下浅基础地基的承载特性研究。研究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地基承载力下降显著,特大暴雨条件下承载力最大损失可达51.65%,降雨强度带来的承载... 针对极端降雨天气对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利用室内载荷试验和理论分析开展了不同降雨强度下浅基础地基的承载特性研究。研究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地基承载力下降显著,特大暴雨条件下承载力最大损失可达51.65%,降雨强度带来的承载力降低前期呈线性下降,在降雨强度达到大暴雨的时候出现承载力的陡降现象,之后的变化趋势与陡降前斜率相近。采用斜率法对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实测数据进行处理,斜率法得到的承载力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整体呈下降趋势与实测法类似但斜率不同,其得到承载力普遍小于实测法且差值随降雨强度越来越小,最大处位于无雨时相差12.5%,从工程角度来说这种处理方法偏于安全。对浅基础地基承载力进行处理和预测,发现双曲线法其结果能呈现较好的线性拟合度,其承载力随降雨强度的变化曲线与实测法得到的趋势非常接近,可采用线性拟合对其修正从而得到对应的实测曲线。文中试验条件下其线性拟合参数为0.865,可以依靠双曲线法预测极端降雨天气所引起的非均质地基承载力的增加和沉降的变化趋势,为在容易出现极端降雨天气的地区建造浅基础提供更安全的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雨天气 浅基础 模型试验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