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HBeAg、HBsAg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侯玲 刘韧 +2 位作者 龙训琴 邓红艳 管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936-939,共4页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四川省成都市西区医院9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水平的HBV DNA对HBeAg、HBsAg...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四川省成都市西区医院9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水平的HBV DNA对HBeAg、HBsAg进行分组,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其血清HBV DNA进行检测,并通过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对其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HBV DNA与HBeAg、HBsAg的相关性。结果HBV DNA与HBeAg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5),各组间HBe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与HBsAg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5),各组间HBs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高于40U/L时,各组间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的HBeAg与HBV DNA存在密切关系,而因HBsAg检测线性范围较小,尚未能够说明其与HBV DNA的相关性,同时血清HBV DNA水平较高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ALT水平较高,提示患者肝损伤的可能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莹 龙训琴 +1 位作者 高建萍 吉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6-1177,1183,共3页
目的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和院感漏报情况,更好地预防院内感染,防止暴发流行的发生。方法各临床科室感控组医生、护士用1 d时间,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8月30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应查429人,... 目的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和院感漏报情况,更好地预防院内感染,防止暴发流行的发生。方法各临床科室感控组医生、护士用1 d时间,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8月30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应查429人,实查420人,实查率为97.90%;医院感染11人,感染现患率为2.62%,漏报率为18.18%(2/11),未发现迟报;主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感染10人,其中下呼吸道感染7人,上呼吸道感染3人。共查出病原体12株,系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念珠菌;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9.76%(293/420),其中以治疗为目的的使用率为42.62%(179/420),预防为目的11.43%(48/420),治疗加预防为目的15.71%(66/420);Ⅰ联使用率为52.62%(221/420)、Ⅱ联16.91%(71/420)、Ⅲ联0.24%(1/420)。结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存在医院感染漏报现象,医院感染以呼吸道为主;抗菌药物使用还存在不合理现象,虽与上年比较控制效果显著,但仍需努力,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侯玲 刘韧 +1 位作者 龙训琴 高建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6期2306-2307,共2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中检测血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成都市西区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低危患者(低危组)52例,高危患者(高危组)41例,采集患者血浆并... 目的探讨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中检测血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成都市西区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低危患者(低危组)52例,高危患者(高危组)41例,采集患者血浆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水平,并比较三者检测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高危组患者血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检测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肌钙蛋白和B型钠尿肽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2.37%和74.19%,明显高于D-二聚体检出阳性率(3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肌钙蛋白和B型钠尿肽对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D-二聚体。结论检测血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水平都有助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相对于D-二聚体,血浆肌钙蛋白和B型钠尿肽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中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血浆肌钙蛋白 B型钠尿肽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羟丁酸和乳酸联合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龙训琴 高建萍 +1 位作者 刘韧 侯玲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467-147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β-HB)和乳酸(LAC)水平变化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贝克曼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57例糖尿病非酮症患者(NDK组)、6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DKA组)、49例酮症混合性酸中毒患者(LDKA...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β-HB)和乳酸(LAC)水平变化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贝克曼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57例糖尿病非酮症患者(NDK组)、6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DKA组)、49例酮症混合性酸中毒患者(LDKA组)和65例同期正常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样本进行β-HB、LAC和HbA1c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DK组检测血清β-HB、LAC和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DKA组检测血清β-HB、LAC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NDK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组和LDKA组检测血清β-HB、LAC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DKA组检测血清β-HB、LAC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NDK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K组血清β-HB与LAC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项阳性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KA组和LDKA组血清β-HB与LAC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项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β-HB和LAC有助于提高DKA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混合性酸中毒 Β-羟丁酸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尿沉渣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侯玲 陈俊莉 +1 位作者 刘韧 龙训琴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635-636,640,共3页
【目的】探讨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尿沉渣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对尿液标本采集后即刻、放置1h、2h、4h、6h尿沉渣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放置不同时间点尿中红细胞形态变化情况。【结果】室温、4℃温度下尿液标本放置4h、6h时... 【目的】探讨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尿沉渣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对尿液标本采集后即刻、放置1h、2h、4h、6h尿沉渣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放置不同时间点尿中红细胞形态变化情况。【结果】室温、4℃温度下尿液标本放置4h、6h时红细胞计数、管型计数、大红细胞计数较即刻均显著下降,溶解红细胞均显著增多,且差异有显著性(P〈O.05);室温、4。C温度下尿液标本放置6h时白细胞计数较即刻显著下降(P〈0.05);不同时间点上皮细胞计数、小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检查结果影响较大,建议尽量在标本采集后4h内完成检测;标本放置温度对红细胞、白细胞、管型计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分析/方法 时间因素 温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89例血液标本培养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建萍 龙训琴 陈俊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4期597-600,共4页
目的分析2389例血液标本培养中病原菌分离鉴定以及病原菌耐药性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制定诊疗方案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本院用迪尔DL-Bt64(DLBt64)全自动血培养仪对2389例血液标本培养分... 目的分析2389例血液标本培养中病原菌分离鉴定以及病原菌耐药性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制定诊疗方案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本院用迪尔DL-Bt64(DLBt64)全自动血培养仪对2389例血液标本培养分离致病菌和用DL-96Ⅱ细菌测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结果。结果分离出病原菌213株,培养阳性率为8.92%。其中G+菌109株占51.17%(109/213),G-杆菌87株占40.85%(87/213),真菌17株占7.98%(17/213)。G+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率分别为24.88%和14.55%,其他菌株均小于5.00%。G-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检出率分别为15.69%、9.86%和7.04%,其他菌株均小于3.00%。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检出率为6.10%,其他菌株均小于2.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G的耐药率在为90.0%以上,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对葡萄球菌的耐药。大肠埃希氏菌对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呋辛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在50.00%以上,白色念珠菌对益康唑和制菌霉素的耐药率均在68.00%以上。结论血培养致病菌以G+菌为主,菌种多样化,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临床应加强血培养对致病菌鉴定,定期分析本区域致病菌耐药结果,对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制定诊疗方案、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培养 主要致病菌 耐药性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酶谱在急诊检验项目中的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韧 龙训琴 候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6期190-190,共1页
目的急诊检查项目中心肌酶谱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急诊患者110例,其中急性脑外伤50例,心肌梗死组60例,检测两组的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血清α-... 目的急诊检查项目中心肌酶谱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急诊患者110例,其中急性脑外伤50例,心肌梗死组60例,检测两组的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检测两组肌酸激酶(CK)升高例数及敏感性。结果两组的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CK升高57例,敏感度95.0%;脑外伤组CK升高50例,敏感度100%,总计CK升高者107例,敏感度97.3%。结论在急诊植查中心肌酶谱诊断价值较高,可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脑外伤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血清心肌酶 急性脑外伤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培养连续检测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建萍 刘韧 龙训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6期151-151,共1页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培养用于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市西区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发热疑似菌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血培养检查,分析患者PCT与血培养结果,比较其阳性率及菌...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培养用于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市西区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发热疑似菌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血培养检查,分析患者PCT与血培养结果,比较其阳性率及菌血症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所有患者中,确诊为菌血症的患者51例,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为88.24%、血培养阳性率为66.67%、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4.1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9例均为局部感染。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培养连续检测的诊断灵敏性高,可以反映病情的转归情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血症 血培养 血清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与HBV持续感染时间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刘韧 侯玲 +2 位作者 陈俊莉 高建萍 龙训琴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铁(SI)和总铁结合力(TIBC)在不同HBV持续感染时间中差异性表达,探讨血清铁浓度与HBV持续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比较HBV持续感染6、9、12和24个月患者SI和TIBC的表达差异及与感染时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不同观测点HBV-DNA载量高... 目的分析血清铁(SI)和总铁结合力(TIBC)在不同HBV持续感染时间中差异性表达,探讨血清铁浓度与HBV持续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比较HBV持续感染6、9、12和24个月患者SI和TIBC的表达差异及与感染时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不同观测点HBV-DNA载量高低与SI和TIBC的表达水平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 191例HBV感染患者,按照感染时间分组:SI和TIBC含量随着HBV持续感染时间的延长,均逐渐上调(P<0.01)。对于不同持续感染时间患者HBV-DNA载量分析发现,在持续感染12个月前载量水平的高低与SI和TIBC的含量呈正相关;在持续感染12个月以上,病毒载量与SI和TIBC的含量无相关性。结论 SI和TIBC与HBV持续感染时间呈正相关,且在HBV早期感染阶段与载量相关提示对HBV持续感染患者血清SI和TIBC监测可能对于预测HBV对患者的持续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持续感染 血清铁 总铁结合力 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的相关研究
10
作者 高建萍 龙训琴 侯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751-752,共2页
目的研究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本院临床标本分离的78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替加环素、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 目的研究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本院临床标本分离的78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替加环素、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观察4种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果:替加环索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66.67%)显著高于美罗培南(34.62%)、头孢哌酮舒巴坦(7.69%)、头孢他啶(10.26%),(P〈0.05);耐药性(0.00%)显著低于美罗培南(43.59%)、头孢哌酮舒巴坦(71.79%)、头孢他啶(69.23%),P〈0.05。结论: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菌 体外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龙训琴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3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DN)不同病期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检测,探讨血清Hcy和β2-MG水平改变在D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美国贝克曼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循环酶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比...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DN)不同病期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检测,探讨血清Hcy和β2-MG水平改变在D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美国贝克曼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循环酶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液样本中Hcy和β2-MG的水平,同时检测与肾功能密切相关的血清学指标尿素(UREA)和肌酐(CREA)的含量。结果:实验组血清Hcy、β2-MG、UREA和CRE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检测Hcy和β2-MG浓度水平呈递增性升高,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血清中Hcy和β2-MG的含量明显高于Ⅰ期患者,与Ⅰ期患者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cy和β2-MG水平有助于DN的早期诊断,检测结果能够及早为临床治疗以及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同型半胱氨酸 Β2-微球蛋白 免疫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期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韧 侯玲 +1 位作者 龙训琴 于晓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8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5例胃癌患者和4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并分析VEGF水平与与临床病理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5例胃癌患者和4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并分析VEGF水平与与临床病理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其中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胃癌患者(P〈0.05),出现转移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者。结论VEGF水平不仅与胃癌临床分期相关,而且也与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分期 预后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