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对杂交柑橘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龙文聪 于嘉欣 +3 位作者 刘君艺 赵小宝 邱定金 杨瑶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为揭示基于新型竹纤维高分子材料的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对杂交柑橘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井研县五年生杂交柑橘爱媛38号为试材,沟施竹纤维高分子菌肥0 g/株+生物有机肥6 kg/株(CK)、竹纤维高分子菌肥100 g/株+生物有机肥6 kg/株(T_(1))、竹... 为揭示基于新型竹纤维高分子材料的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对杂交柑橘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井研县五年生杂交柑橘爱媛38号为试材,沟施竹纤维高分子菌肥0 g/株+生物有机肥6 kg/株(CK)、竹纤维高分子菌肥100 g/株+生物有机肥6 kg/株(T_(1))、竹纤维高分子菌肥200 g/株+生物有机肥6 kg/株(T_(2))及竹纤维高分子菌肥300 g/株+生物有机肥6 kg/株(T_(3)),探究不同处理杂交柑橘产量与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柑橘果实单果重增加,结果数、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处理T_(2)单果重、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最高,而处理T_(1)结果数最多。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柑橘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性糖、糖酸比与固酸比均高于CK,其中处理T_(1)柑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均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20.98%、29.45%、20.12%;处理T_(2)柑橘果实维生素C、还原性糖含量均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21.40%、23.61%;处理T_(3)柑橘果实固酸比最高,较CK提高33.78%。综合分析可知,竹纤维高分子菌肥100 g/株+生物有机肥6 kg/株对井研地区杂交柑橘土壤养分与树体营养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杂交柑橘果实提质增产,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应用价值。竹纤维高分子菌肥能显著提升土壤养分,并促进柑橘植株汲取养分,使其树体维持较适宜的营养水平,从而促进杂交柑橘果实生长,提高其产量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柑橘 竹纤维高分子菌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和微生物菌剂对菊苣粗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志萍 尼玛草 +4 位作者 次仁拥青 唐芳 肖析蒙 龙文聪 杨瑶君 《林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探讨氮素和微生物菌剂对牧草粗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选用‘将军’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作为试验品种,采用盆栽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菊苣经氮素和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粗纤维和粗蛋白含量以及叶绿素的变化。试验结果证明... 为探讨氮素和微生物菌剂对牧草粗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选用‘将军’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作为试验品种,采用盆栽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菊苣经氮素和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粗纤维和粗蛋白含量以及叶绿素的变化。试验结果证明氮素和微生物菌剂处理显著提高‘将军’菊苣的粗纤维和粗蛋白的含量,平均达到11.84%和10.25%;茎叶部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平均达到10.08%和13.14%,根部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平均达到7.56%和13.1%;短期内菊苣粗蛋白质含量均在8.56%以上,短期内菊苣粗纤维含量均在12.61%以上。氮素和微生物菌剂共同施用的效果优于只施氮素或只施微生物菌剂,氮素和微生物菌剂配施能显著提高‘将军’菊苣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Cichorium intybus L. 氮素 微生物菌剂 粗蛋白 粗纤维
原文传递
木质纤维素水解抑制物耐受基因筛选和鉴定
3
作者 汪瀚宇 冯鹏 +5 位作者 龙文聪 肖析蒙 牟博锐 卢富嘉 李倩 杨瑶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30,133,共9页
以竹屑、秸秆等为代表的木质纤维素原料用于生产燃料乙醇近年来备受关注,但是在水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会抑制酿酒酵母的乙醇发酵。为了不增加生产成本,提高毒性抑制物在应激条件下的发酵效率,筛选酿酒酵母中对这些抑制物广谱... 以竹屑、秸秆等为代表的木质纤维素原料用于生产燃料乙醇近年来备受关注,但是在水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会抑制酿酒酵母的乙醇发酵。为了不增加生产成本,提高毒性抑制物在应激条件下的发酵效率,筛选酿酒酵母中对这些抑制物广谱耐受基因至关重要。通过全基因组敲除文库扫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回补验证,筛选出了酿酒酵母中对代表性抑制物糠醛、苯酚、乙酸以及三者混合抑制剂耐受的共有基因,分别是ASC1、ISC1、DRS2、RIC1、RPE1、YPT6、SEC66和ERG2;根据基因功能分析,明确了转录调控、信号转导、氧化应激耐受、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自噬和内吞作用等蛋白与木质纤维素水解液复合抑制剂耐受相关。研究结果对燃料乙醇发酵的工程菌株改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水解 抑制物 酿酒酵母 全基因组敲除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竹新品种‘沐川慈竹’
4
作者 唐芳 赵小宝 +5 位作者 陈会霖 龙文聪 汪瀚宇 肖析蒙 李志伟 杨瑶君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2期81-83,共3页
沐川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Muchuan Cizhu’)是从慈竹栽培居群中筛选出的变异植株,经分离移栽,性状表现稳定。‘沐川慈竹’与慈竹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纤维素含量更高,定向改性后竹纤维吸水性更强。该品种已通过了国际竹类栽培品... 沐川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Muchuan Cizhu’)是从慈竹栽培居群中筛选出的变异植株,经分离移栽,性状表现稳定。‘沐川慈竹’与慈竹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纤维素含量更高,定向改性后竹纤维吸水性更强。该品种已通过了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新品种登录认证,国际登录号为WB-001-2022-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沐川慈竹’ 纤维素含量 栽培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醛在竹片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
5
作者 李琼帅 罗朝兵 +2 位作者 龙文聪 杨瑶君 廖鸿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31-35,共5页
为明确苯甲醛在竹片及土壤中的消解情况,文章应用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在竹片上及土壤中添加5%苯甲醛后苯甲醛的消减动态。当添加水平为0.1~50 ug/mL时,竹片中苯甲醛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9.71%~91.40%,相对标准偏差在0%~3.62%之间;土... 为明确苯甲醛在竹片及土壤中的消解情况,文章应用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在竹片上及土壤中添加5%苯甲醛后苯甲醛的消减动态。当添加水平为0.1~50 ug/mL时,竹片中苯甲醛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9.71%~91.40%,相对标准偏差在0%~3.62%之间;土壤中苯甲醛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0.00%~93.65%,相对标准偏差在0%~0.96%之间,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ug/mL。田间残留消解分析表明:竹片对苯甲醛的吸收在添加2 h后达到最大,之后迅速下降,添加30 d后,苯甲醛残留量达到最低0.0005 mg/kg,半衰期为2.22 d,消解到0.01 mg/kg的时间为添加14.08 d后,其消解方程为CT=0.808e-0.312T;土壤对苯甲醛的吸收在添加2 h后达到最大,之后迅速下降,添加30 d后,苯甲醛残留量达到最低,为0.0012 mg/kg,半衰期为4.13 d,消解到0.01 mg/kg的时间为添加12.38 d后,其消解方程CT=0.08e-0.16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 竹片 土壤 残留分析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头部感器的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王加珍 龙文聪 +2 位作者 罗朝兵 杨瑶君 肖析蒙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42-50,55,共10页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以我国6个省区长足大竹象成虫为研究对象,对其头部的感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发现6个省区长足大竹象的口器均由上唇、上颚、下唇、下颚、舌五部分组成;下颚、下颚须以及上颚形状有明显差异;触角均由柄节、...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以我国6个省区长足大竹象成虫为研究对象,对其头部的感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发现6个省区长足大竹象的口器均由上唇、上颚、下唇、下颚、舌五部分组成;下颚、下颚须以及上颚形状有明显差异;触角均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末亚节的长度、宽度不同;第一次观察到成虫触角上有明显的刺形感受器和叉形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足大竹象 口器 触角 感受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菌共生体系在重度退化草地的作用效应
7
作者 肖析蒙 杨壮 +3 位作者 廖鸿 龙文聪 刘君艺 杨瑶君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草地退化对当地生态、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缓解退化草地对植被生长影响、改善退化草地土壤环境,采用高吸水竹纤维与竹纤维共生菌组成的竹菌共生体系对重度退化草地(总覆盖度减少率>30%,总产草量下降>50%)的作用效果表明:... 草地退化对当地生态、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缓解退化草地对植被生长影响、改善退化草地土壤环境,采用高吸水竹纤维与竹纤维共生菌组成的竹菌共生体系对重度退化草地(总覆盖度减少率>30%,总产草量下降>50%)的作用效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土壤湿度月均高24.74%,温度月平均低3.4%,7—11月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试验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别高27.48%、107.76%和187.76%;(3)土壤铵态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高出60.06%,41.05%,10.47%;(4)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正相关,真菌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5)试验组菊苣-将军叶长、宽、全磷、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竹纤维 微生物 退化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群密度地区长足大竹象生殖系统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梁爽 龙文聪 +4 位作者 梁梓 罗朝兵 刘安萱 廖鸿 杨瑶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3-568,574,共7页
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是竹林的毁灭性害虫,但四川省乐山市和贵州省赤水市相距不足300 km,其种群密度却相差48倍。生殖是维持昆虫种群密度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应用形态解剖及扫描电镜技术,系统比较了乐山、赤水两地长足大... 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是竹林的毁灭性害虫,但四川省乐山市和贵州省赤水市相距不足300 km,其种群密度却相差48倍。生殖是维持昆虫种群密度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应用形态解剖及扫描电镜技术,系统比较了乐山、赤水两地长足大竹象成虫生殖系统的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差异,旨在探究两地种群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成虫生殖系统形态结构、外生殖器超微结构未观察到显著差异;赤水地区雌虫卵黄颗粒表面粗糙有镂空,直径显著小于乐山地区,雄虫睾丸内壁粗糙有褶皱,精细胞直径极显著小于乐山地区,每万立方微米内精细胞的数量超过乐山地区2倍。精细胞和卵细胞结构、大小的变化可能是两地长足大竹象种群数量差异显著的直接原因。本文结果对研究长足大竹象种群变化、种群发生等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密度 长足大竹象 生殖系统 扫描电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对软籽石榴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于嘉欣 龙文聪 +4 位作者 肖析蒙 成思轩 杨壮 何明珠 杨瑶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3-147,共5页
为揭示新型微生物肥料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对提高软籽石榴产量及品质的作用,以会理县富乐村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验材料,探究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下石榴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可显著增加石榴果树果园土壤养分与... 为揭示新型微生物肥料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对提高软籽石榴产量及品质的作用,以会理县富乐村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验材料,探究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下石榴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可显著增加石榴果树果园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含量,促进软籽石榴生长,提高其产量与品质。与常规施肥相比,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下石榴果实大小更均匀,株结果量与百粒重分别增加了29.44%和20.93%,单株产量则增加了28.74%;果实籽粒的还原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分别提高了7.38%、10.77%、26.37%、68.85%和70.36%,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对会理地区石榴果园土壤养分与微生物含量有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土壤生物活性,提升土壤肥力,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在会理地区软籽石榴上的应用表明,其拥有能改善季节性干旱地区土壤供水供肥的能力,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高分子菌肥 软籽石榴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丛生竹林繁育大蚯蚓的实践与产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鸿 陈会霖 +6 位作者 赵小宝 农向 龙文聪 汪瀚宇 肖析蒙 付春 杨瑶君 《竹子学报》 2023年第3期50-54,共5页
【目的】为探索丛生竹林繁育大蚯蚓(Pheretima aspergillum)的可行性,分析林下蚯蚓产业发展对策。【方法】慈竹(Bambusa emeiensis)林投放大蚯蚓种苗和增施保水竹纤维菌剂,以本地小蚯蚓(Amynthas benignus)为对照,采用大区对比、重复试... 【目的】为探索丛生竹林繁育大蚯蚓(Pheretima aspergillum)的可行性,分析林下蚯蚓产业发展对策。【方法】慈竹(Bambusa emeiensis)林投放大蚯蚓种苗和增施保水竹纤维菌剂,以本地小蚯蚓(Amynthas benignus)为对照,采用大区对比、重复试验的方法。【结果】四川丛生竹林大蚯蚓240 d的理论产量达2686 kg·hm^(-2),产值可达53000元·hm^(-2)。竹林发展蚯蚓产业具有阴凉、少病虫、变竹枝竹叶为地龙药材、绿色生态等四大优点,需要解决水分供应和竹枝竹叶的快速降解两大难题,该研究探索了竹林林下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结论】四川丛生竹林发展林下大蚯蚓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建议科学规划竹林蚯蚓产业,组织专门的人才团队开展科技攻关,深入研究林下蚯蚓生长发育规律、药用价值的变化以及对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凋落物分解和林分生长的作用机理,为竹林下蚯蚓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竹 蚯蚓 繁育实践 产业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足大竹象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振宇 卫纪 +2 位作者 廖鸿 杨瑶君 龙文聪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95-99,共5页
以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雄性成虫精巢为实验材料,采用醋酸洋红压片法观察了长足大竹象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等,并对其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染色体数目2n=22,其中常染色体10对,性染色体1对,均为中... 以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雄性成虫精巢为实验材料,采用醋酸洋红压片法观察了长足大竹象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等,并对其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染色体数目2n=22,其中常染色体10对,性染色体1对,均为中部/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F=22;性别决定机制为Xyp型,核型公式为2n=22=16m+4sm+Xyp;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大于4∶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百分比为0.1,故长足大竹象的染色体核型为2C型,未观察到次级缢痕及随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足大竹象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对慈竹纤维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嘉欣 付春 +2 位作者 黄文丽 龙文聪 杨瑶君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16-121,共6页
竹天然纤维是安全无毒的绿色资源,但其利用途径有一定制约。本实验采用60Co-γ射线辐照竹纤维,定向改变其结构和理化性质,以期提高其利用价值,拓宽它的应用范围。通过红外光谱技术详细分析了慈竹纤维经不同辐照剂量处理下官能团的改变,... 竹天然纤维是安全无毒的绿色资源,但其利用途径有一定制约。本实验采用60Co-γ射线辐照竹纤维,定向改变其结构和理化性质,以期提高其利用价值,拓宽它的应用范围。通过红外光谱技术详细分析了慈竹纤维经不同辐照剂量处理下官能团的改变,研究了其水合性(平均吸水率、结合水力、持水力)、膨胀力以及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处理没有改变慈竹纤维的特征峰型、位置及峰的数量,只使其部分特征吸收峰强度发生改变,但辐照改性后,慈竹纤维的水合性、膨胀力和重金属离子吸附性均有增加,均在辐照剂量为5 kGy时达到最大值:平均吸水率达到689%,持水性达7.49(g·g^-1),结合水力达到6.84(g·g^-1);膨胀力为4.03(ml·g^-1);水中Ni^2+去除率最高值为41.0%,而Cu2+去除率高达81.8%。这说明60Co-γ射线辐照改性可提高天然慈竹纤维的一些理化性能,而当辐照剂量持续增加达到10 kGy,其水合性、膨润力和重金属离子吸附性都会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竹纤维 水合性 膨胀力 吸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足大竹象呼吸系统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福相 郭庆 +2 位作者 龙文聪 杨海波 杨瑶君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00-107,共8页
应用形态解剖、体视显微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长足大竹象幼虫、蛹、成虫三个发育阶段呼吸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以期为研究长足大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系统分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幼虫、蛹及成虫具有发达、完整、严密... 应用形态解剖、体视显微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长足大竹象幼虫、蛹、成虫三个发育阶段呼吸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以期为研究长足大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系统分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幼虫、蛹及成虫具有发达、完整、严密的四级气管系统,并且气管内壁富有弹力并有抵抗压力能力的螺旋丝形成网状结构,成虫具有气囊和明显的气门结构;幼虫和蛹无气囊和气门,但在幼虫体表发现疑似气管口的结构;成虫体表共9对气门,胸部2对,腹部7对,仅中胸1对气门为外闭式,其余气门均为内闭式气门,气门从胸部到腹部显著变小;三个时期虫态的呼吸系统结构的差异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本研究对深入分析长足大竹象的呼吸行为以及呼吸结构与生长发育和生活习性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丰富了长足大竹象形态学的内容,为象甲科昆虫系统分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足大竹象 呼吸系统 扫描电镜 气门结构 气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菌肥配施有机肥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卫纪 罗梓澜 +3 位作者 张金妍 肖析蒙 杨瑶君 龙文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158-163,共6页
为推行绿色农业发展、改良传统草莓种植现状,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竹纤维菌肥和有机肥不同配比对草莓苗生长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菌肥对叶片SPAD值、叶片氮含量的改善效果(14.66%、478.91%)显著大于增加有机肥的改... 为推行绿色农业发展、改良传统草莓种植现状,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竹纤维菌肥和有机肥不同配比对草莓苗生长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菌肥对叶片SPAD值、叶片氮含量的改善效果(14.66%、478.91%)显著大于增加有机肥的改善效果(12.16%、-53.48%),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证实SPAD值和叶片氮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对比T_(1)和T_(3)、T_(1)和T_(4)发现,菌肥和有机肥配比的改变均对POD活性具有改善效果,但菌肥配比的变化对POD活性的影响显著大于有机肥对POD活性的促进效果;对草莓根系活力、根长及初生根数量等的测定发现,T_(2)组根系活力平均增量0.1994μg/(mg·h)是CK的2.08倍,对比T_(1)和T_(3)、T_(1)和T_(4)发现,T_(3)、T_(4)组根系活力增量较T_(1)相比分别提升了1.15、1.17倍,表明无论增加有机肥还是菌肥的量对草莓生长指标及根系活力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对土壤中氮、磷、钾的动态监测,对比T_(2)和T_(3)、T_(2)和T_(4)发现,土壤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相对多增长61.20%、49.61%,27.82%、-4.90%,23.53%、1.30%,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综上,竹纤维菌肥和有机肥配施在改善草莓生长状况及土壤速效养分上均具显著功效,但竹纤维菌肥对草莓的整体促进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微生物菌肥 草莓 SPAD POD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微生物菌肥对雷竹笋生长、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成思轩 于嘉欣 +2 位作者 肖析蒙 杨瑶君 龙文聪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施用微生物菌肥对雷竹笋生长量、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设置菌肥用量0(CK)、30kg/hm2(T1)、90kg/hm2(T2)、150kg/hm2(T3)4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雷竹笋日生长量、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分析竹笋生... 目的:探讨施用微生物菌肥对雷竹笋生长量、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设置菌肥用量0(CK)、30kg/hm2(T1)、90kg/hm2(T2)、150kg/hm2(T3)4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雷竹笋日生长量、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分析竹笋生长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结果:施用菌肥能促进雷竹笋生长,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竹笋生长量呈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及有效磷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碱解氮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速效钾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细菌数量随施肥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施肥处理对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竹笋生长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竹笋生长,其中碱解氮含量对生长速率的影响较大。施用微生物菌肥能显著提高雷竹笋生长,改善土壤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笋 微生物菌肥 生长量 土壤养分 微生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干粉对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成思轩 龙文聪 +1 位作者 杨瑶君 肖析蒙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在我国广泛分布。为探究其资源利用新方法,本实验对紫茎泽兰根、茎、叶粉末作为培养基的添加物,通过检测微生物在培养基内繁殖数量和速度的变化,探索紫茎泽兰粉末是否能够促进培养基内枯草芽孢杆菌的繁...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在我国广泛分布。为探究其资源利用新方法,本实验对紫茎泽兰根、茎、叶粉末作为培养基的添加物,通过检测微生物在培养基内繁殖数量和速度的变化,探索紫茎泽兰粉末是否能够促进培养基内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根、茎、叶干粉对培养基内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干粉能够更有效地提升枯草芽孢杆菌在LB液体培养基内的繁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枯草芽孢杆菌 微生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地方高校开展竹学研究的实践与建议——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会霖 龙文聪 +3 位作者 汪瀚宇 肖析蒙 付春 杨瑶君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3期88-91,共4页
竹子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高校是竹学研究和竹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文章以中国南方地方高校乐山师范学院开展竹学研究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南方地方高校在发展竹学中所具有的... 竹子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高校是竹学研究和竹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文章以中国南方地方高校乐山师范学院开展竹学研究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南方地方高校在发展竹学中所具有的地域、学科竞争、人才智力等优势,以及面临的难以与重点高校竞争、团队建设困难及资金投入不足等挑战,提出了地方高校开展竹学研究的建议,即:寻找突破口,与产业痛点紧密结合;集中有限力量,持之以恒,特色发展;高度重视竹学在乡村振兴和高校服务地方、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展竹学事业,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学 地方高校 竹产业 乐山师范学院 中国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足大竹象消化道的解剖形态及电镜扫描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阳 龙文聪 +4 位作者 刘安萱 肖析蒙 罗朝兵 廖鸿 杨瑶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0-36,共7页
应用体视显微和电镜扫描技术系统地研究了长足大竹象幼虫、成虫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征.通过解剖发现,长足大竹象的消化道分前、中、后肠3部分,前肠占比最小,幼虫嗉囊不明显,无成型的前胃与贲门瓣;成虫均具有嗉囊、前胃、贲门瓣,前胃内部... 应用体视显微和电镜扫描技术系统地研究了长足大竹象幼虫、成虫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征.通过解剖发现,长足大竹象的消化道分前、中、后肠3部分,前肠占比最小,幼虫嗉囊不明显,无成型的前胃与贲门瓣;成虫均具有嗉囊、前胃、贲门瓣,前胃内部由8个"V"型前胃板环状排列成八角星状,前胃板上着生刚毛状角质齿,贲门瓣呈透明圆漏斗状.按外表形态,成虫中肠可分为2段,前段膨大,后段细直,表面均具绒毛;幼虫中肠可分为3段,前段粗大且表面有块状突起,中段细长且表面光滑,后段略粗,表面具绒毛.马氏管着生于中后肠交界处,3根为一束,共6根,幼虫马氏管较成虫粗,后肠占消化道总长的40%~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足大竹象 消化道 形态解剖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竹纤维高分子材料的根际微生态促生体系对“白叶一号”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龙文聪 于嘉欣 +5 位作者 肖析蒙 刘君艺 王永康 周剑 徐晓东 杨瑶君 《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9-13,43,共6页
根系与作物营养生长和产量显著相关,为揭示基于竹纤维高分子材料的根际微生态促生体系对茶苗根系和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以“白叶一号”茶苗为材料,采用大区对比和定点观察探究常规施肥与竹纤维高分子菌肥两种处理下“白叶一号”茶苗植... 根系与作物营养生长和产量显著相关,为揭示基于竹纤维高分子材料的根际微生态促生体系对茶苗根系和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以“白叶一号”茶苗为材料,采用大区对比和定点观察探究常规施肥与竹纤维高分子菌肥两种处理下“白叶一号”茶苗植株长势和根系生长势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菌肥处理组30 d后叶缘枯死量极显著减少92.99%,新生叶片极显著增加32.05%(P<0.01),新发芽数显著提升18.46%(P<0.05);菌肥处理组30 d后土壤养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P<0.05),但在100 d后其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有所降低,而植株叶片氮磷钾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均有显著增加(P<0.05);菌肥处理组30 d后其根尖数与根系活力较对照组提升了262.74%和57.48%,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在100 d后其根系活力较对照组也极显著增加了58.24%(P<0.01)。试验表明竹纤维根际促生体系可显著改善“白叶一号”生长发育状态,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茶树营养元素的同时还能提升其一级侧根数、根尖数和根系活力,显著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根际促生体系 土壤微生态 白叶一号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足大竹象成虫体表挥发物动态变化研究
20
作者 刘丽萍 杨瑶君 +2 位作者 龙文聪 廖鸿 付春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体表挥发物是昆虫个体间交流重要的信息素,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为我国南方丛生竹的主要害虫,本文旨在研究其体表挥发物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顶空采样法、应用GC-MS技术对长足大竹象体表挥发物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共测得28... 体表挥发物是昆虫个体间交流重要的信息素,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为我国南方丛生竹的主要害虫,本文旨在研究其体表挥发物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顶空采样法、应用GC-MS技术对长足大竹象体表挥发物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共测得28种化合物,其中雄虫23种,雌虫也含有23种。同时采用GC-MS分析长足大竹象体表挥发物的日变化及旬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雌虫主要挥发物中顺-9-二十三烯(9-Tricosene,(Z)-)、二十一烷(Heneicosane)这两种物质在整个8月都存在,其中二十一烷(Heneicosane)的相对含量从上旬到下旬都呈现下降趋势,且日变化基本一致,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雄虫体表挥发物十九烷(Nonadecane)在整个8月都存在,从上旬到中旬相对含量增加,下旬相对含量减少。结合长足大竹象的生活习性,推测顺-9-二十三烯、二十一烷、十九烷在长足大竹象个体信息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为长足大竹象信息素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足大竹象 体表挥发物 日变化 旬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