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anex923/TBP/PHEN协同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对Li(Ⅰ)的电膜萃取研究
1
作者 孟晓荣 孙驰 龙伊文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06-4616,共11页
为强化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萃锂体系的性能,分别制备了以三烷基氧化膦、磷酸三丁酯、邻菲罗啉3种协萃剂配伍的聚氯乙烯基二元复合萃取膜(PT-PIMs),用于研究电场强化的膜萃取提锂技术。考察了膜相组成和操作电压对Li(Ⅰ)传质性能的... 为强化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萃锂体系的性能,分别制备了以三烷基氧化膦、磷酸三丁酯、邻菲罗啉3种协萃剂配伍的聚氯乙烯基二元复合萃取膜(PT-PIMs),用于研究电场强化的膜萃取提锂技术。考察了膜相组成和操作电压对Li(Ⅰ)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表面红外和扫描电镜对PT-PIMs的表征结果,初步探索了PTC-PIM-Li(Ⅰ)电膜萃取机制。研究表明:在PT-PIMs体系中,HTTA通过烯醇化结构与Li(Ⅰ)形成离子型配合物,在PT-PIMs中起主萃作用。3种协萃剂通过对HTTA的去质子化协同传质,并因协萃剂的碱性及塑化能力的不同而导致3种PT-PIMs对Li(Ⅰ)的传质能力不同。Li(Ⅰ)在膜界面的传质机制为“离子交换-中和”,外加电场通过强化TTA-Li(Ⅰ)配合物解离而促进传质,但同时会受限于PT-PIMs膜界面的化学反应速率。经煤油改性后的PT-PIMs-Li(Ⅰ)体系在四次循环后Li(Ⅰ)的渗透速率下降率<21%;在料液相Li(Ⅰ)∶Na(Ⅰ)∶K(Ⅰ)质量浓度比为20∶20∶20时,PT-PIMs体系分离因子SLi(Ⅰ)/Na(Ⅰ)和SLi(Ⅰ)/K(Ⅰ)分别为8.41、4.88、3.88和7.99、4.64、3.81,显示了Li选择性分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膜萃取 HTTA+协萃剂 稳定性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