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乳化α-生育酚琥珀酸酯纳米乳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齐雪静 曹辉 +1 位作者 赵宇 张引兰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索以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做乳化剂,制备α-生育酚琥珀酸酯纳米乳(T-NE),对纳米乳进行处方优化、制备方法以及制剂学性质考察,并且评价其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方法自2022年1―4月,先后通过水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根据... 目的探索以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做乳化剂,制备α-生育酚琥珀酸酯纳米乳(T-NE),对纳米乳进行处方优化、制备方法以及制剂学性质考察,并且评价其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方法自2022年1―4月,先后通过水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根据纳米乳区域确定最优处方,再采用乳化蒸发法制备,并对其进行了理化性质评价,包括类型确定、形态学考察、粒径大小和分布、Zeta电位、载药量和稳定性,并通过细胞活力实验(MTT)进行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评价。结果T-NE的最优处方为α-生育酚琥珀酸酯(α-TOS)、维生素E、TPGS、聚乙二醇400质量比1∶1∶2∶1;所制得T-NE为O/W型,外观呈类球形且无粘连;载药量为(20.15±1.91)g/L,粒径为(258.8±3.48)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36±0.03,Zeta电位值为(-27.0±0.46)mV;4℃和25℃条件下放置稳定性良好,且适宜室温长期贮存;与游离的α-TOS药物溶液相比,T-NE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人卵巢癌细胞系(A2780)细胞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6.68μmol/L和7.50μmol/L,且空白纳米乳基本无毒性作用。结论该实验制备的T-NE外观均一呈类球形,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载药量高稳定性好,同时表现出比游离α-TOS更为优异的抗肿瘤细胞活性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生育酚 纳米复合物 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 纳米乳 体外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衰病人重症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齐雪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143-146,共4页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重症监护干预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72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量化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为常规护理,36例为重症监护。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心功能及生...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重症监护干预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72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量化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为常规护理,36例为重症监护。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心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心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和护士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加护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精神和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增加护士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衰 重症护理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行走式分娩镇痛对子宫收缩及产程、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永琴 魏兴武 +2 位作者 段志良 齐雪静 何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10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分析可行走式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子宫收缩、产程的影响,为推广应用可行走式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至12月在新疆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孕妇12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有分娩... 目的分析可行走式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子宫收缩、产程的影响,为推广应用可行走式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至12月在新疆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孕妇12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有分娩镇痛要求的60例作为镇痛组,无分娩镇痛要求行常规分娩的60例作为对照组。镇痛组宫口开大3cm时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不行分娩镇痛。结果 ①镇痛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10min、15min、30min、60min、120min、t/P值分别为-3.256/0.031、-6.134/0.004、-5.218/0.006、-7.137/0.002、-7.107/0.002。镇痛起效时间10.5±6.4min;②子宫收缩持续时间:镇痛后10~60min镇痛组宫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10min、15min、30min、60min、t/P值分别为-2.487/0.016、-2.224/0.029、-3.013/0.004、-4.185/0.000,镇痛后120min两组宫缩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值为-0.234/0.816);③子宫收缩间隔时间:镇痛后60min镇痛组较对照组宫缩间隔时间延长(P〈0.05),χ^2/P值为14.253a/0.003,镇痛后120min两组宫缩间隔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χ^2/P值为0.244/0.970;④两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比较:镇痛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t/P值2.261/0.026,两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值分别为0.298/0.767、-0.374/0.709,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较对照组高(P〈0.05),χ^2/P值为5.635/0.028,两组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值为0.693/0.490。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值为0.189/0.851。结论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宫缩在一定时间内有一过性减弱。在严密观察下合理使用催产素,不延长产程,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对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走式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 镇痛效果 宫缩 产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重症护理中实施的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4
作者 齐雪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149-152,共4页
回顾分析院内传染病重症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的作用,希望可以推动传染病重症护理相关研究发展。方法 本试验共纳入本试验,共62名住院急性传染性疾病病人,采用随机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1名),观察组(31名)进行危险管理措施,并进行... 回顾分析院内传染病重症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的作用,希望可以推动传染病重症护理相关研究发展。方法 本试验共纳入本试验,共62名住院急性传染性疾病病人,采用随机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1名),观察组(31名)进行危险管理措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统计方法对护理资料进行分析, P<0.05,对护理人员的危险管理意识、护理质量有显著影响;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资料较好。结论 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有助于传染病重症护理工作顺利开展,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引导患者树立相应的风险意识,让患者主动改善自身行为,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在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重症护理 风险管理 风险意识 不良事件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5
作者 齐雪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114-117,共4页
探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老年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使用... 探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老年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使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干预后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心率及呼吸频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PaO2及PaO2/Fi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率及呼吸频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的呼吸情况,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身体的影响,使疾病的恢复进程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老年重症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6
作者 齐雪静 《益寿宝典》 2021年第6期45-47,共3页
探讨预见性护理于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我院 2018 年 1 月~2020年 12 月 82 例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1 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 结果:... 探讨预见性护理于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我院 2018 年 1 月~2020年 12 月 82 例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1 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2.44% 、护理干预满意度 92.68%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21.95% 、护理干预满意度 75.61%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预见性护理效果更佳(P<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于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 预见性护理 干预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重症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7
作者 齐雪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119-122,共4页
探讨在 ICU病房实施护理危险控制模型的运用与评估。方法选择52名住院危重病人,采用随机数学表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查房26名,采用护理危险因素的方式进行护理2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后,护理质量、舒适度、投诉... 探讨在 ICU病房实施护理危险控制模型的运用与评估。方法选择52名住院危重病人,采用随机数学表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查房26名,采用护理危险因素的方式进行护理2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后,护理质量、舒适度、投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别义(P<0.05)。结论 运用护理危险因素进行 ICU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护士的工作品质和舒适性,降低患者的抱怨和不良反应,从而改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护理查房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的因素识别及相关预防对策
8
作者 齐雪静 《益寿宝典》 2020年第26期73-73,共1页
主要分析在急诊急救患者护理中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关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方法:共选取 90 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的基本资料,随机将 90 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 主要分析在急诊急救患者护理中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关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方法:共选取 90 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的基本资料,随机将 90 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45 例。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通过对照组 45 例患者在常规护理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防范护理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于观察组。 结果:医院的硬件条件、相关管理措施、护理人员以及患者自身的因素都会带来护理风险,对观察组采用防范护理方案后,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有明显提升(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 结论:患者在急诊急救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风险,医护人员应当加以重视,采用相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的安全性有所提升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急救 预防护理 护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在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陈大贵 范金娟 齐雪静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1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在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在平均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间段治疗方法的不同,将采用血液灌流的患者纳...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在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在平均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间段治疗方法的不同,将采用血液灌流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9),将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的患者纳入实验组(n=49)。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PaO_(2)和PaCO_(2)。结果:实验组血清指标和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_(2)和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PaO_(2)、PaCO_(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一的血液灌流方法,将乌司他丁与血液灌流方法联合应用在百草枯急救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可保证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血液灌流 百草枯中毒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类水凝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莉 高亚男 +3 位作者 纪宏宇 唐景玲 齐雪静 吴琳华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982-986,共5页
壳聚糖类水凝胶具有优越的生物活性,如低毒、生物相容性好、可注射和可生物降解等,作为一种尚在开发的生物修复材料,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青睐,为组织工程的组织损伤修复和再生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文主要综述壳聚糖类水凝胶在骨、软骨和皮... 壳聚糖类水凝胶具有优越的生物活性,如低毒、生物相容性好、可注射和可生物降解等,作为一种尚在开发的生物修复材料,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青睐,为组织工程的组织损伤修复和再生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文主要综述壳聚糖类水凝胶在骨、软骨和皮肤等,特别是在心肌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水凝胶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曲线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淀粉酶水平与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娟 陈大贵 齐雪静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818-821,共4页
目的探讨决策曲线分析血清IL-6、淀粉酶(AMS)水平与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00例,均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血清IL-6、AMS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检测。根据住... 目的探讨决策曲线分析血清IL-6、淀粉酶(AMS)水平与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00例,均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血清IL-6、AMS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检测。根据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死组20例和存活组2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血清IL-6、AMS水平与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AMS水平对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血清IL-6、AMS联合的预测模型对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病死组患者血清IL-6、AMS水平均高于存活组,FIB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AMS水平升高均为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FIB水平升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L-6、AMS水平预测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7。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高风险阈值为0.05~0.16及0.18~0.32时,血清IL-6、AMS水平联合的预测模型预测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预后的净收益率优于单纯血清IL-6或AMS水平。结论血清IL-6、AMS水平与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预后有关,检测血清IL-6、AMS水平可预测其预后风险,且二者联合预测的净受益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诊 血液灌流 白细胞介素-6 淀粉酶
原文传递
0.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逯金祥 赵鹏玉 +2 位作者 齐雪静 丁晓燕 刘小甜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5期76-77,共2页
目的探究0.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镇痛疗效。方法将某院妇产科2017年3月~2019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442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21)和观察组(n=221),对照组选择0.5%重比重布比卡因腰... 目的探究0.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镇痛疗效。方法将某院妇产科2017年3月~2019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442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21)和观察组(n=221),对照组选择0.5%重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选择0.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各项临床指标、麻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HR、MAP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各项麻醉效果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2.26%)低于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6.50%)。结论0.5%等比重布比卡因对血流动力学有较好的稳定作用,对母胎影响小,且麻醉效果显著而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0.5%等比重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导致慢性肝炎患者缺铁性贫血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凌云 童宁 +1 位作者 俞斐 齐雪静 《中国药事》 CAS 2018年第3期384-387,共4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对慢性肝炎患者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慢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及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对慢性肝炎患者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慢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及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剂量为70~140 mg,口服,每日3次,12周为一个疗程;试验组服用水飞蓟宾(水林佳,天津天士力制药有限公司),剂量为70~140 mg,口服,每日3次,12周为一个疗程。两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4周测定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结果:对照组60例中,服药前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均无显著变化;试验组60例,给药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会导致慢性肝炎患者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多烯磷脂酰胆碱 慢性肝炎 缺铁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程活跃期给予间苯三酚对产妇剖宫产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齐雪静 赵鹏玉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2期54-55,共2页
目的研究观察产程活跃期给予间苯三酚对产妇剖宫产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石河子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并处于产程活跃期的100例产妇,遵循单盲随机分配原则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观察组给... 目的研究观察产程活跃期给予间苯三酚对产妇剖宫产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石河子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并处于产程活跃期的100例产妇,遵循单盲随机分配原则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和剖宫产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活跃期时长、宫口全开时间、分娩疼痛评分、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产程活跃期给予间苯三酚干预,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程活跃期 间苯三酚 剖宫产率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宋学英 齐绍文 +2 位作者 胡长娥 杜英涛 齐雪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0-571,57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急性发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PACG急性发作患者117例(142眼),术前均经UBM检查后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急性发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PACG急性发作患者117例(142眼),术前均经UBM检查后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对比观察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度数、房角开放距离、眼压等。结果术后1周、1个月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5.30±5.01)mmHg(1kPa=7.5mmHg)、(13.52±3.12)mmHg,与术前(49.91±9.71)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度数、房角开放距离平均值分别为(3.25±0.91)mm、(32.91±4.78)°、(503±91)μm,分别大于术前(1.23±0.33)mm、(21.03±3.16)°、(254±76)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PACG急性发作手术治疗中,应用UBM进行术式选择及疗效评价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青光眼 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补石英晶体振荡器测试电路设计方法
16
作者 李红 齐雪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7年第3期226-226,共1页
温补石英晶体振荡器(以下简称TCXO)以其功耗低,频率-温度稳定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车载导航等设备,关键特性指标频率-温度稳定度、基准频率精度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100%测试,如何提高测试的可靠性及效率是设计TCXO测试系统... 温补石英晶体振荡器(以下简称TCXO)以其功耗低,频率-温度稳定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车载导航等设备,关键特性指标频率-温度稳定度、基准频率精度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100%测试,如何提高测试的可靠性及效率是设计TCXO测试系统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TCXO测试电路设计方法,用于实现TCXO产品的测试,可保证产品特性测试可靠性,并且可实现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补石英晶体振荡器 频率-温度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靶向分子抗肿瘤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齐雪静 郑楠楠 +2 位作者 高亚男 吴琳华 唐景玲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41-744,共4页
近年来随着对线粒体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线粒体对于肿瘤细胞凋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发现促进了人们对线粒体靶向制剂的研究。线粒体靶向分子可以使药物特异性的作用于线粒体,进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在提高疗效... 近年来随着对线粒体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线粒体对于肿瘤细胞凋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发现促进了人们对线粒体靶向制剂的研究。线粒体靶向分子可以使药物特异性的作用于线粒体,进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又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线粒体靶向分子在抗肿瘤药物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线粒体靶向分子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从线粒体途径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靶向分子 细胞凋亡 抗肿瘤
原文传递
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永琴 魏兴武 +4 位作者 桑灵 逯金祥 齐雪静 刘玉 何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3期2623-2625,共3页
目的研究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孕妇分为两组,进入活跃期行分娩镇痛的68例孕妇为观察组,未行分娩镇痛的270例孕妇为对照组;分组按照患者自愿的原则。结果观... 目的研究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孕妇分为两组,进入活跃期行分娩镇痛的68例孕妇为观察组,未行分娩镇痛的270例孕妇为对照组;分组按照患者自愿的原则。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镇痛效果确切,镇痛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无运动阻滞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程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缩宫素使用率、产后2 h出血量、器械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 镇痛效果 母儿影响
原文传递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研究
19
作者 齐雪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2月-2022年12月100例急诊胸痛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优化流程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胸痛视觉模拟评分、汉密尔顿焦虑...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2月-2022年12月100例急诊胸痛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优化流程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胸痛视觉模拟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接诊时间、首次下医嘱时间、急诊病房停留时间、堵塞血管开通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优化流程组胸痛视觉模拟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接诊时间、首次下医嘱时间、急诊病房停留时间、堵塞血管开通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急诊胸痛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缓解胸痛,缩短抢救的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胸痛患者 抢救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 价值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齐雪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98-101,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期的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诊断价值。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发作后的临床表现。采用随...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期的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诊断价值。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发作后的临床表现。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两个病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紧急的治疗方法。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比较观察观察组与观察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 P<0.001。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进行了对比, P>0.05;在治疗之后,两个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都有明显的上升,神经功能缺失分数也有明显的下降,但治疗之后,实验组的神经系统功能缺失评分明显的下降;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则明显的提高, P<0.05。结论 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治疗组相比,术后的各种并发症较少, P<0.05。目的探讨对脑溢血昏迷病人进行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干预 脑出血昏迷患者 并发症发生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