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杂质超临界CO_(2)管道止裂分析及控制方案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兵 毕鉴 +2 位作者 齐文娇 王香增 徐梦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管道输送作为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在超临界高压环境下输送CO_(2)时,由于含杂质CO_(2)特殊的相特性,一旦发生泄漏,压力会维持较高值且温度急剧下降,输送管道易发生裂纹扩展,造成断裂事故。基于延长油田一期36×10^(4)t/a超临界CO_(2... 管道输送作为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在超临界高压环境下输送CO_(2)时,由于含杂质CO_(2)特殊的相特性,一旦发生泄漏,压力会维持较高值且温度急剧下降,输送管道易发生裂纹扩展,造成断裂事故。基于延长油田一期36×10^(4)t/a超临界CO_(2)管输预研方案,根据减压波速度计算模型和管道裂纹延性扩展止裂判据,采用修正后的Battelle双曲线法对管道进行止裂分析,对无法满足止裂要求的设计方案进行增加壁厚试算。结果表明:材质为X80、尺寸为Φ140 mm×6.0 mm的L12管线韧性值满足工况下裂纹控制的要求;而同样材质等级、壁厚组合为Φ168 mm×6.0 mm的L11管线所提供的止裂压力低于平台压力,无法保证管线发生裂纹延性扩展时能够自行止裂。对于L11管线,通过将管道壁厚增加至7 mm,其他设计参数不变,可以实现裂纹自行止裂。该研究可为实际工况下Battelle双曲线法在超临界CO_(2)管道断裂控制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实际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超临界CO_(2) Battelle双曲线法 止裂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桩围堰结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袁淑霞 裴龙瑶 +3 位作者 齐文娇 吴松 张宇鹏 段育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55-3163,共9页
钢板桩围堰适用于深水、滩涂等复杂地质,对钢板桩围堰打桩及工作过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工况下打桩过程进行流体动力学研究并计算其动载荷。并对钢板桩稳定性进行了校核。提出流体动力学和固体力学相结合的打桩过... 钢板桩围堰适用于深水、滩涂等复杂地质,对钢板桩围堰打桩及工作过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工况下打桩过程进行流体动力学研究并计算其动载荷。并对钢板桩稳定性进行了校核。提出流体动力学和固体力学相结合的打桩过程稳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NSYS屈曲分析外压载荷作用下围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动载荷受幂律指数、稠度系数及静载荷的综合影响,稠度系数与流体黏度呈线性关系,幂律指数体现了流体的非牛顿性,而不同载荷作用下流体黏度也会发生变化,需结合屈曲分析结果、打桩时间等综合选择适宜打桩力。采用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的围堰临界失稳应力较为接近,非线性屈曲分析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包含塑性变形成分,因此临界失稳应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堰 非牛顿流体 幂律指数 稠度系数 屈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CCUS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止裂韧性模拟计算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兵 李磊磊 +1 位作者 齐文娇 唐春丽 《焊管》 2024年第10期57-65,96,共10页
CO_(2)输送管道是CCUS技术中连接碳捕集和碳利用的纽带,但是由于CO_(2)的特殊物理性质和减压性质,使得管道的止裂控制成为制约CO_(2)输送管道安全运行的难题。基于动态断裂力学,从裂纹驱动力和阻力两个方面,深入介绍了CO_(2)输送管道止... CO_(2)输送管道是CCUS技术中连接碳捕集和碳利用的纽带,但是由于CO_(2)的特殊物理性质和减压性质,使得管道的止裂控制成为制约CO_(2)输送管道安全运行的难题。基于动态断裂力学,从裂纹驱动力和阻力两个方面,深入介绍了CO_(2)输送管道止裂控制机理;对比分析了当前长输管道常用止裂韧性指标的优缺点,在参考较为成熟的输气管道止裂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得到了适用于CCUS工程应用的CO_(2)输送管道止裂韧性预测模型。对于国内外采用全尺寸爆破试验得到止裂韧性的局限性,提出了应进一步结合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开展CO_(2)输送管道止裂控制研究的建议。归纳了目前常用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软件,对国内外采用的真实和简化流固耦合方法进行了介绍,从流体减压模型的建立、韧性断裂准则的选择、材料损伤力学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对比了真实和简化流固耦合方法的优缺点,并进一步讨论了两种方法的适用情况。以期为CO_(2)输送管道止裂韧性计算提供参考,保障CO_(2)输送管道安全运行,为推进我国CCUS技术产业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CO_(2)输送管道 止裂韧性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二氧化碳压力容器泄漏扩散非稳态特性研究
4
作者 柳璇 高琳 +2 位作者 齐文娇 王锦龙 朱宾飞 《山东化工》 2024年第24期203-206,共4页
为了研究CCES系统中液态二氧化碳压力容器泄漏扩散非稳态特性,利用PHAST软件对不同泄漏孔径、不同风速下的有限容积液态二氧化碳压力容器泄漏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泄漏口处压力、温度的非稳态特性,以及固定高度泄漏扩散特性及危险范围变化... 为了研究CCES系统中液态二氧化碳压力容器泄漏扩散非稳态特性,利用PHAST软件对不同泄漏孔径、不同风速下的有限容积液态二氧化碳压力容器泄漏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泄漏口处压力、温度的非稳态特性,以及固定高度泄漏扩散特性及危险范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泄漏口径增大,泄漏口压力和温度均快速下降,泄漏持续时间也越短且呈指数关系;在无风状态条件下60.19 mm泄漏口径可达到2%危险体积分数标准;100 mm泄漏口径条件下,30 m处厂房人员密集区域5 s内可达2%危险体积分数;风速的增大可缩短危险浓度云团达到动态稳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CO_(2) 非稳态 泄漏口 泄漏扩散 PHAS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US的CO_(2)管道延性断裂机理及止裂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兵 徐梦林 齐文娇 《焊管》 2022年第9期1-10,共10页
针对CO_(2)输送管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延性断裂风险,从管道断裂机理和止裂控制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相态、管材类型、杂质因素等初始条件对CO_(2)管道断裂扩展规律的影响,总结分析了不同止裂控制方法的止裂原理和结构... 针对CO_(2)输送管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延性断裂风险,从管道断裂机理和止裂控制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相态、管材类型、杂质因素等初始条件对CO_(2)管道断裂扩展规律的影响,总结分析了不同止裂控制方法的止裂原理和结构,以及不同类型止裂结构在试验和数值模拟中所体现的止裂效果。在综述基础上,归纳了当前CO_(2)管道断裂机理及止裂控制研究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并对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包括裂纹裂尖处CO_(2)热物性质与裂纹断裂扩展的耦合关系的研究、可靠的管道止裂准则的建立、适用于CO_(2)管道的止裂结构的设计优化等,以期为CO_(2)管道的合理设计、安全运行以及CCUS技术的推广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管道 延性断裂 断裂扩展 止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装备专业汉语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初探
6
作者 高琳 樊玉光 +2 位作者 袁淑霞 吴松 齐文娇 《科教文汇》 2023年第21期64-66,共3页
专业汉语课程是非英语类外国留学生在我国学习专业知识的必经阶段,是从汉语沟通到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纽带。以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本科国际学生为契机,针对非英语类外国留学生开设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汉语课程。基于课程的特殊性及留学... 专业汉语课程是非英语类外国留学生在我国学习专业知识的必经阶段,是从汉语沟通到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纽带。以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本科国际学生为契机,针对非英语类外国留学生开设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汉语课程。基于课程的特殊性及留学生的思维习惯,创新性提出了纵横联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结合VR实验室等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使学生的语言水平与专业知识同时进步,在学习完本门课程后,专业语言沟通能力和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均有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装备 教学模式 纵横联合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和渗透性的煤炭地下气化采收率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郝鹏程 王创业 +5 位作者 刘猛 曹望坤 李翔 袁淑霞 吴松 齐文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62-3572,共11页
中深层煤炭地下气化是新型的煤炭利用技术,尚缺乏采收率评价标准。剩余煤墙强度和气体渗透性是气化后地层安全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为确保气化后地层安全性,基于强度和渗透性理论,采用有限元法对多因素影响下煤层应力分布状态进行分析,得... 中深层煤炭地下气化是新型的煤炭利用技术,尚缺乏采收率评价标准。剩余煤墙强度和气体渗透性是气化后地层安全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为确保气化后地层安全性,基于强度和渗透性理论,采用有限元法对多因素影响下煤层应力分布状态进行分析,得到不同载荷作用下煤层产生裂纹的临界条件,确定不同形状气化腔、不同厚度煤层以及不同地层压力和工作压力下的最小预留煤墙厚度;采用Darcy定律对煤层渗透率进行分析。根据强度和渗透率计算地下气化过程可用于气化的煤量,结合煤炭采区回采率和油田原油采收率定义煤炭地下气化采收率,并针对不同煤层厚度、不同形状气化腔进行了采收率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地下气化无法以回采率衡量其采收率,因气化腔的圆柱/圆锥形状特点,其采收率低于煤炭开采过程的回采率,预留安全煤墙后,煤炭地下气化采收率进一步降低。随着煤墙厚度的增加,采收率逐渐降低,但煤墙厚度对厚煤层影响较小,对薄煤层影响较大。煤层越厚,需要预留的最小煤墙厚度越大,但采收率越高,尤其是梨形气化腔更是如此。与煤炭开采不同,煤炭地下气化采收率受煤层厚度影响较大,如果采用梨形气化腔,薄煤层的开采价值较低。煤炭地下气化解决了深层煤炭的开采利用问题,由于国内外尚未建立起煤炭地下气化采收率评价方法,该研究结果可为煤炭地下气化选址、资源评价和气化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也可为煤炭地下气化采收率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采收率 气化腔 煤层强度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对CO_(2)管道外部止裂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陈兵 付子言 +2 位作者 徐梦林 王香增 齐文娇 《油气储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6,共11页
【目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目前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技术,CO_(2)管输则是实现规模化CCUS的重要环节。CO_(2)管道本身存在各类缺陷,受CO_(2)特殊的减压特性及管道内压的影响... 【目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目前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技术,CO_(2)管输则是实现规模化CCUS的重要环节。CO_(2)管道本身存在各类缺陷,受CO_(2)特殊的减压特性及管道内压的影响,管道缺陷发展成初始裂纹并产生延性扩展的风险大大增加,严重威胁管道运输安全。【方法】为使CO_(2)管道实现有效止裂,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外部止裂结构模型,基于EPRI(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的J积分理论公式与应力分布理论计算公式对所建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分析外部止裂结构铺设角度、铺设厚度、铺设长度、管道径厚比以及裂纹尺寸等因素对其止裂性能的影响,最后结合延长油田400×10^(4) t/a超临界CO_(2)输送方案的L21管道对外部止裂结构模型进行评估。【结果】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外部止裂结构可以有效转移并承担管道所受应力,降低管道发生延性断裂的风险;止裂结构铺设厚度、铺设长度、管道径厚比及裂纹尺寸均与止裂性能正相关,而铺设角度则存在最优值。止裂结构的止裂性能由各影响因素共同决定,其中铺设厚度的影响最大,而铺设角度的影响最小。止裂结构的最佳性能尺寸为:铺设厚度与管道壁厚相等、铺设长度为0.8倍管道外径、铺设角度为60°。【结论】铺设厚度为12 mm、长度为326 mm的外部止裂结构可有效阻止L21管道的延性断裂,研究结果可为外部止裂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止裂结构 CO_(2)管道 玻璃纤维 止裂性能
原文传递
BTC方法应用于CO_(2)管道止裂韧性计算的可行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兵 李磊磊 齐文娇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4-536,共13页
[目的]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技术对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管道输送作为CCUS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密相CO_(2)管道延性裂纹止裂问题。[方法]从裂纹止裂控制机理出发,深... [目的]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技术对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管道输送作为CCUS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密相CO_(2)管道延性裂纹止裂问题。[方法]从裂纹止裂控制机理出发,深入调研了巴特尔双曲线(Battelle Two-Curve, BTC)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剖析了其应用于天然气管道止裂控制的技术现状及局限性。针对裂纹止裂韧性BTC修正方法,从夏比冲击吸收能量、落锤吸收能量及裂纹尖端张开角3个角度进行评述,根据密相CO_(2)的特性,探究了BTC方法应用于CO_(2)管道止裂韧性计算的可行性。[结果]借鉴应用于天然气管道止裂控制的BTC修正方法,基于管道裂纹动态延性扩展止裂设计判据中的速度判据,从驱动力与阻力两个方面,提出了BTC应用于CO_(2)管道裂纹止裂控制的修正方法。CO_(2)管道全尺寸爆破试验是目前确定密相CO_(2)管道止裂韧性最有效的方法,根据前人研究中CO_(2)管道全尺寸爆破试验数据,提出了BTC方法的修正系数范围,为CO_(2)管道的安全运行、CCUS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结论]利用BTC修正方法计算密相CO_(2)管道止裂韧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基于CO_(2)管道全尺寸爆破试验数据得到了BTC方法的修正系数,但可供参考的试验数据较少且适用范围有限,今后可以进一步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提出更有效的修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相CO_(2) CCUS BTC方法 止裂韧性 全尺寸爆破试验 修正系数
原文传递
盘式透平数值方法验证及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文娇 邓清华 +1 位作者 丰镇平 袁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22-2126,共5页
本文数值分析了层流和湍流两种流态下盘式透平的流动特性,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考核了数值方法,重点分析了盘片转速对盘式透平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层流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接近,适于盘式透平的流动特性分析;盘式透... 本文数值分析了层流和湍流两种流态下盘式透平的流动特性,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考核了数值方法,重点分析了盘片转速对盘式透平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层流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接近,适于盘式透平的流动特性分析;盘式透平各部件损失规律与常规透平存在差异;随着轮盘转速提高,喷嘴损失基本保持不变,而轮盘损失系数先减小后增大,余速损失系数持续增加,这与常规透平不同;轮盘损失决定了盘式透平总损失的大小,在轮盘损失达到最小时,透平等熵效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透平 数值方法 流动特性 等熵效率
原文传递
CO_(2)长输管道清管作业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雅熙 李科 +4 位作者 李天雷 徐梦林 毕鉴 张曙旋 齐文娇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1-397,共7页
CO_(2)管道输送是实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力发展的中间环节,但由于CO_(2)气源含有杂质及其输送工况的特殊性,在CO_(2)输送过程中存在水合物生成的风险,需定期开展清管作业。为明确CO_(2)管道清管作业的影响因素,从CO_(2)长输管道... CO_(2)管道输送是实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力发展的中间环节,但由于CO_(2)气源含有杂质及其输送工况的特殊性,在CO_(2)输送过程中存在水合物生成的风险,需定期开展清管作业。为明确CO_(2)管道清管作业的影响因素,从CO_(2)长输管道清管作业的目的出发,针对CO_(2)管道输送的特殊性,分析驱动压力、CO_(2)介质特性、清管器选型、清管器运行速度对清管效果的影响,总结形成了CO_(2)长输管道清管作业关键技术理论基础,并展望了清管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可为中国目前在建CO_(2)管道项目的清管提供指导,也可为中国制定CO_(2)长输管道清管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提供借鉴。(图2,表1,参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管道 清管器 水合物 介质特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顺–逆向组合气膜孔在涡轮导叶端壁上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王志多 秦康 +3 位作者 吴兴 齐文娇 张庆尧 丰镇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937,共7页
本文利用经过试验数据验证的RANS方法,针对高压涡轮导向器端壁双排气膜冷却结构,研究了顺向以及不同顺/逆向组合气膜孔下的端壁流动和气膜冷却特性,探索了逆向孔在涡轮端壁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端壁周向整排逆向孔出流与主流的强... 本文利用经过试验数据验证的RANS方法,针对高压涡轮导向器端壁双排气膜冷却结构,研究了顺向以及不同顺/逆向组合气膜孔下的端壁流动和气膜冷却特性,探索了逆向孔在涡轮端壁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端壁周向整排逆向孔出流与主流的强烈掺混增强了马蹄涡和通道涡强度并降低了冷气动量,使冷气无法到达下游区域;逆向孔布置在中部近吸力侧的顺/逆向组合方案对端壁涡系影响较小,可使端壁上游冷效明显增加且下游冷效降低较少;逆向孔角度减小,冷效增加,但提升幅度有限;本文提出的顺/逆向组合孔在MFR=1~3的范围内,明显改善了顺向孔对端壁上游冷却有限的问题,使端壁65%轴向弦长之前区域气膜冷效明显提升,且对尾缘冷效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端壁 逆向孔 组合孔 气膜冷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