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阻训练对航母舰载机飞行学员颈部疼痛和颈部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军 肖楠 +3 位作者 刘大伟 齐效文 高祖训 杨广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通过运动疗法和颈肌抗阻训练改善飞行员颈部功能,研究抗阻训练对舰母载机飞行学员颈部疼痛水平和表面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对航母舰载机飞行学员进行颈部疼痛干预实验,实验周期为3个月。纳入23~35岁的男性舰载机飞行学员,运动前进... 目的通过运动疗法和颈肌抗阻训练改善飞行员颈部功能,研究抗阻训练对舰母载机飞行学员颈部疼痛水平和表面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对航母舰载机飞行学员进行颈部疼痛干预实验,实验周期为3个月。纳入23~35岁的男性舰载机飞行学员,运动前进行健康筛查和风险评估,排除高风险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包括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表和中国体力活动调查表。进行颈肌功能测试,包括颈肌最大肌力、颈椎关节活动度和表面肌电。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名。第一组为对照组,每天照常进行部队安排的训练;第二组为抗阻训练组,在照常进行部队安排训练的基础上使用自主研发的舰载机飞行员用颈椎病预防训练器,制订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每周进行3次抗阻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20 min,在干预实验结束时再次测试颈肌最大肌力、颈椎关节活动度和表面肌电值。将所有数据导入SPSS 22.0软件,结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干预3个月后,抗阻训练对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效果显著。(2)干预后受试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自身前后测试结果表明,其颈椎功能障碍水平得到明显好转。(3)干预后,受试者自身关节活动度的组间对比结果显示,抗阻训练组受试者的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和右旋的自身变化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自身颈部肌力结果显示,抗阻训练组受试者的六个动作自身变化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后在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四个动作测试中抗阻训练组的均方根值(RMS)结果显示,左右胸锁乳突肌和左右侧斜方肌上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前后在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四个动作测试中抗阻训练组的积分肌电值(iEMG)结果显示,左右胸锁乳突肌和左右侧斜方肌上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3个月抗阻训练可有效缓解舰载机飞行学员的颈部疼痛,改善颈椎功能障碍以及颈部被测四块肌肉深浅肌纤维的载荷,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抗疲劳能力和颈部关节活动度,优化颈部深浅层肌肉的激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母舰载机飞行学员 抗阻训练 颈部疼痛 颈部功能 运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硅酸镁粉体添加剂含量对金属表面自修复膜生成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齐效文 杨育林 范兵利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49,共4页
采用羟基硅酸镁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MMU-5G材料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含量对45#钢/45#钢摩擦副磨损表面自修复膜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借助SEM及EDX测试分析摩擦副的表面形貌及表面成分组成。结果表明,自修复添加剂... 采用羟基硅酸镁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MMU-5G材料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含量对45#钢/45#钢摩擦副磨损表面自修复膜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借助SEM及EDX测试分析摩擦副的表面形貌及表面成分组成。结果表明,自修复添加剂的含量对羟基硅酸镁粉体添加剂在磨损表面形成自修复膜影响显著。在添加剂质量分数为2%,3%和5%的工况条件下,试样磨损表面有自修复膜生成。添加剂质量分数为2%时,易于短时间内达到磨损-自修复动态平衡,自修复效果最为理想。自修复膜的生成过程包含磨粒磨损和摩擦化学反应2个阶段。自修复膜的生成使得试样摩擦磨损表面平整光滑,可以有效降低金属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自修复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应力和相对滑动速度对金属表面自修复膜生成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齐效文 杨育林 薛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25,28,共7页
采用羟基硅酸镁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MMU-5G材料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不同接触应力和相对滑动速度对45#钢/45#钢摩擦副磨损表面自修复膜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借助SEM及EDS测试分析摩擦副的表面形貌及表面成分组成。结果表明,... 采用羟基硅酸镁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MMU-5G材料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不同接触应力和相对滑动速度对45#钢/45#钢摩擦副磨损表面自修复膜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借助SEM及EDS测试分析摩擦副的表面形貌及表面成分组成。结果表明,接触应力和相对滑动速度对羟基硅酸镁粉体添加剂在磨损表面形成自修复膜影响显著。在接触应力为1.53,3.06,4.59,7.64MPa和在相对滑动速度0.416m/s的工况条件下,试样磨损表面有自修复膜生成。接触应力为3.06MPa和相对滑动速度为0.416m/s时,易于在短时间内达到磨损-自修复动态平衡,自修复效果最为理想。自修复膜的生成过程包含磨粒磨损和摩擦化学反应2个阶段。自修复膜的生成使得试样摩擦磨损表面平整光滑,可以有效降低金属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自修复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滑动轴承金属磨损自修复实验机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齐效文 杨育林 范兵利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0-133,共4页
基于通用摩擦磨损实验机设计思想,模拟边界条件下的径向滑动轴承,依据金属磨损自修复边界润滑状态下发生的特点,应用自主开发的润滑状态判断软件,研制了径向滑动轴承金属磨损自修复实验机。介绍了该实验机的设计原理及特殊功能,采用该... 基于通用摩擦磨损实验机设计思想,模拟边界条件下的径向滑动轴承,依据金属磨损自修复边界润滑状态下发生的特点,应用自主开发的润滑状态判断软件,研制了径向滑动轴承金属磨损自修复实验机。介绍了该实验机的设计原理及特殊功能,采用该实验机进行了自修复实验。实验结果证明,金属磨损自修复专用实验机能模拟实际工况润滑状态和工况载荷,具有实时监测摩擦副胶合和磨损失效瞬间状态,在线测量摩擦副温度、摩擦扭矩、振动加速度、试件转速及摩擦力等功能,并能实现急停,可用于金属摩擦磨损自修复保护膜生成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机 金属磨损自修复 径向滑动轴承 边界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时间对碳质中间相结构及其高温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齐效文 张瑞军 杨育林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6,共5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对煤焦油沥青碳质中间相进行非平衡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Raman光谱仪研究中间相高能球磨前后的结构变化,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不同状态下碳质中间相的结构稳定性,在SRV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阶梯升温方式考察了... 采用高能球磨法对煤焦油沥青碳质中间相进行非平衡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Raman光谱仪研究中间相高能球磨前后的结构变化,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不同状态下碳质中间相的结构稳定性,在SRV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阶梯升温方式考察了碳质中间相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处理导致中间相的结晶有序度下降,微晶石墨平面尺寸减小,层间间距增加,说明高能球磨处理促使中间相向无定形结构转变.高能球磨时间越长,中间相的无定形结构特征越明显.高能球磨处理降低了碳质中间相的稳定性,随着球磨时间增加,碳质中间相的稳定性变差.球磨态碳质中间相具有高温减摩抗磨效应,球磨时间越长,其减摩抗磨效果越明显.高能球磨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摩擦机械诱发碳质中间相的石墨化转变,从而对其高温减摩抗磨效应有一定促进作用,球磨时间越长,其促进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中间相 高能球磨 晶体结构 稳定性 高温减摩抗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硬涂层零件滚动接触疲劳加速实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齐效文 杨育林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2-36,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加速超硬涂层零件滚动接触疲劳失效的实验方法,并给出了机制模型及机制分析;采用该方法,在超硬涂层材料滚动接触疲劳实验机上,对纳米超硬材料涂层轴承滚动接触疲劳失效行为开展了加速疲劳实验和常规疲劳实验的对比实验研... 提出了一种新的加速超硬涂层零件滚动接触疲劳失效的实验方法,并给出了机制模型及机制分析;采用该方法,在超硬涂层材料滚动接触疲劳实验机上,对纳米超硬材料涂层轴承滚动接触疲劳失效行为开展了加速疲劳实验和常规疲劳实验的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取得与常规疲劳实验方法疲劳行为相同的实验结果;加速疲劳实验加速比约为3,加速疲劳实验方法十分有效地节省了疲劳实验中消耗的时间。该方法是一个适应于评价超硬涂层零件滚动接触疲劳性能及研究其失效机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涂层 滚动接触疲劳 加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试验机的构型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巍 胡占齐 +2 位作者 杨育林 范兵利 齐效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2-747,共6页
依据关节轴承摆动及磨损形式,建立了关节轴承运动特征矩阵。根据关节轴承运动形式和承载特点,引出了关节轴承寿命试验机49种理论构型;同时将现有寿命试验机归纳为4种构型,并对每种构型典型的寿命试验机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实际工况条件... 依据关节轴承摆动及磨损形式,建立了关节轴承运动特征矩阵。根据关节轴承运动形式和承载特点,引出了关节轴承寿命试验机49种理论构型;同时将现有寿命试验机归纳为4种构型,并对每种构型典型的寿命试验机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实际工况条件,提出两种有使用价值的寿命试验机构型,并对这两种寿命试验机进行了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关节轴承 寿命试验机 运动特征矩阵 试验机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C系耐磨堆焊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庆祥 周野飞 +1 位作者 杨育林 齐效文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89-196,282,共9页
Fe-Cr-C堆焊合金具有成本低、品种多、耐磨性好等优点,是当前堆焊合金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针对Fe-Cr-C堆焊合金的凝固行为、组织演变规律、焊态合金典型显微组织特征、耐磨性影响因素等研究内容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 Fe-Cr-C堆焊合金具有成本低、品种多、耐磨性好等优点,是当前堆焊合金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针对Fe-Cr-C堆焊合金的凝固行为、组织演变规律、焊态合金典型显微组织特征、耐磨性影响因素等研究内容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该堆焊合金的具体工程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C合金 堆焊 耐磨性 M7C3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关节轴承寿命试验机发展综述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占齐 李巍 +2 位作者 杨育林 齐效文 刘长鑫 《轴承》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7-63,共7页
关节轴承寿命试验机是关节轴承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检测设备。根据试验机运动维数、传动与加载方式、检测参数、环境模拟能力,评述了典型关节轴承寿命试验机。分析关节轴承寿命试验机的组成系统,指出了现有试验机存在的问题,并对试验... 关节轴承寿命试验机是关节轴承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检测设备。根据试验机运动维数、传动与加载方式、检测参数、环境模拟能力,评述了典型关节轴承寿命试验机。分析关节轴承寿命试验机的组成系统,指出了现有试验机存在的问题,并对试验机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轴承 寿命试验机 系统构成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自润滑衬垫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育林 谷大鹏 +1 位作者 齐效文 邓伟 《轴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0-54,共5页
织物自润滑衬垫的性能是保证关节轴承具备重载、耐冲击、长寿命等特性的关键因素。结合国内、外文献,介绍了织物自润滑衬垫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影响织物自润滑衬垫工作性能的因素,并对织物自润滑衬垫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关节轴承 自润滑 衬垫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自润滑关节轴承安装与固定技术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占齐 张庆龙 +1 位作者 杨育林 齐效文 《轴承》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6,共7页
安装与固定技术是航空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核心技术之一,阐明了航空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安装与固定技术、固定质量检查方法及相关装备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航空自润滑关节轴承安装与固定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安装与固定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自润滑关节轴承 安装与固定 质量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硬涂层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的研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育林 齐效文 张瑞军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3-45,51,共4页
在总结分析目前国内外表面超硬涂层零件接触疲劳失效行为评估技术的基础上,依据超硬涂层零件接触疲劳失效机制模型,自主研制了一种超硬涂层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介绍了该试验机的设计原理和特殊功能,采用该试验机对51306纳米超硬材... 在总结分析目前国内外表面超硬涂层零件接触疲劳失效行为评估技术的基础上,依据超硬涂层零件接触疲劳失效机制模型,自主研制了一种超硬涂层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介绍了该试验机的设计原理和特殊功能,采用该试验机对51306纳米超硬材料涂层轴承滚动接触疲劳失效行为进行了试验评定。试验证明所研制的超硬涂层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智能检测控制系统能够动态探测诊断涂层轴承表面初始疲劳裂纹并实现急停,可捕捉试验轴承表面疲劳初始状态,为超硬涂层零件接触疲劳失效机制分析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机 滚动接触疲劳 超硬材料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织物三维仿真中组织模块化快速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谷大鹏 杨育林 +1 位作者 齐效文 陈素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4-138,共5页
在机织物三维仿真中,为快速实现各种组织织物的参数化仿真,根据纱线的交织特点,提出一种将经、纬纱分别划分为8个组元的模块化构建织物组织的方法。通过建立经纱和纬纱的组元矩阵来实现织物组织的构建。采用"0"和"1"... 在机织物三维仿真中,为快速实现各种组织织物的参数化仿真,根据纱线的交织特点,提出一种将经、纬纱分别划分为8个组元的模块化构建织物组织的方法。通过建立经纱和纬纱的组元矩阵来实现织物组织的构建。采用"0"和"1"组合唯一表示经纱和纬纱组元。通过对织物组织矩阵(布尔矩阵)进行行向"⊕"运算和取反后进行列向"⊕"运算,分别建立布尔矩阵与经、纬纱组元矩阵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MatLab软件设计参数输入界面、编程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构建机织物组织,并实现机织物在不同三维模型下的参数化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物 组织 布尔矩阵 三维仿真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雨雷 齐效文 +2 位作者 周玉林 曾达幸 赵永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第1期37-38,共2页
借鉴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出以适应产业需求的项目为载体,以完整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来设计和组织教学,从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三方面提出具体改革措施,着眼于学生专业知识、社会意识、团... 借鉴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出以适应产业需求的项目为载体,以完整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来设计和组织教学,从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三方面提出具体改革措施,着眼于学生专业知识、社会意识、团队交流与合作能力以及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新形势下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之路的探索提供思路并为创新型和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模式 工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的ANSYS模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育林 陈占利 齐效文 《试验技术与试验机》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介绍一种专门用于滑动摩擦磨损的试验机,它是一种具有高效、在线监控、实时数据显示、并能对多种尺寸试件进行试验的精密试验机。其中机架是该试验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架上安装有加载装置和传感器检测装置,试验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 介绍一种专门用于滑动摩擦磨损的试验机,它是一种具有高效、在线监控、实时数据显示、并能对多种尺寸试件进行试验的精密试验机。其中机架是该试验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架上安装有加载装置和传感器检测装置,试验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试验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对机架进行动力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参数化的FEA前处理软件TRUEGRID对模型进行全六面体网格划分,然后导入ANSYS中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为改进试验机的性能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机 模态分析 TRUEGRID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车辆弹塑性接触应力场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志宁 齐效文 郝彩哲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06年第2期21-23,共3页
钢轨的承载能力问题以及工况参数对轮轨关系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考虑车轮和钢轨系统几何形状及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了轮轨系统滚动接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出了轮轨间接触状态和接触内力的分布情况。研究... 钢轨的承载能力问题以及工况参数对轮轨关系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考虑车轮和钢轨系统几何形状及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了轮轨系统滚动接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出了轮轨间接触状态和接触内力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和结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轮轨接触 应力场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轴承接触疲劳试验机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春海 温银堂 齐效文 《中国仪器仪表》 2007年第2期67-69,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轴承疲劳试验机的信号采集系统工作原理,设计了加速度、扭矩、温度和转速4路信号的硬件采集电路,并针对电路的工作特点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同时简要介绍了A/D转换电路和电源电路。经过长时间试验... 本文简要介绍了轴承疲劳试验机的信号采集系统工作原理,设计了加速度、扭矩、温度和转速4路信号的硬件采集电路,并针对电路的工作特点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同时简要介绍了A/D转换电路和电源电路。经过长时间试验,控制系统运行良好,为轴承的寿命判断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疲劳试验机 抗干扰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辊铸轧304不锈钢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18
作者 郑晓强 范兵利 +2 位作者 周野飞 齐效文 杨庆祥 《河北冶金》 2015年第6期13-18,共6页
首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在Anand模型基础上对304不锈钢双辊铸轧熔池应力场进行模拟,并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及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铸轧熔池中应力较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熔池出口处及熔池与轧辊的接触部分,且随着... 首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在Anand模型基础上对304不锈钢双辊铸轧熔池应力场进行模拟,并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及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铸轧熔池中应力较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熔池出口处及熔池与轧辊的接触部分,且随着铸轧速度和浇铸温度的提高,出口处整体应力均呈现减小的趋势。优化后的铸轧速度应控制在0.7 m/s以上,浇铸温度应控制在1 5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铸轧 304不锈钢 应力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N含量对PCBN车刀切削性能影响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邹娟 成照楠 +3 位作者 邹芹 李艳国 王明智 齐效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137,共4页
采用CBN含量(体积分数)50%和80%的自制PCBN材料分别建立焊接式90°刀尖角外圆车刀模型,运用Deform软件以切削速度250 m/min、进给量0.1 mm/r、背吃刀量0.25 mm的切削用量模拟精车45~#淬火钢外圆面,通过对比刀具的应力场和主切削力,... 采用CBN含量(体积分数)50%和80%的自制PCBN材料分别建立焊接式90°刀尖角外圆车刀模型,运用Deform软件以切削速度250 m/min、进给量0.1 mm/r、背吃刀量0.25 mm的切削用量模拟精车45~#淬火钢外圆面,通过对比刀具的应力场和主切削力,发现CBN含量变化对主切削力无明显影响。使用自制及市售的PCBN材料分别制成焊接式90°刀尖角外圆车刀,并完成切削45~#淬火钢外圆实验。结果表明,CBN含量80%的自制PCBN车刀耐磨性较好,韧性稍差;CBN含量50%的自制PCBN车刀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 车刀 切削 45~#淬火钢 DEFORM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M_7C_3增强铁基堆焊涂层显微结构与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俞进辉 张一帆 +3 位作者 魏博 刘文英 齐效文 周野飞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5-233,共9页
采用电弧堆焊工艺在Q235钢板表面制备了不同成分的M_7C_3增强铁基堆焊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7C3增强铁基堆焊涂层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绝热法"和定量金相方法对堆... 采用电弧堆焊工艺在Q235钢板表面制备了不同成分的M_7C_3增强铁基堆焊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7C3增强铁基堆焊涂层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绝热法"和定量金相方法对堆焊涂层中组成相进行定量统计。采用显微硬度计和纳米压痕仪对堆焊涂层的硬度梯度和微观硬度进行测试,采用自制磨粒磨损试验机和冲蚀磨损试验机对堆焊涂层的耐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7C3增强铁基堆焊涂层显微组织主要由初生(Cr,Fe)7C3碳化物和共晶(Cr,Fe)_7C_3/γ-Fe+α-Fe基体组成。随堆焊涂层中碳含量上升,初生碳化物尺寸增大、体积占比增加、稀释区厚度降低。与此同时,堆焊涂层抵抗低应力磨粒磨损的耐磨性逐渐增强,抵抗高应力冲蚀磨损的耐磨性逐渐变差。碳化物分布及其与基体的匹配是决定涂层耐磨性的重要因素。涂层中六棱棒状结构的初生(Cr,Fe)7C3碳化物硬度为21.4±0.3GPa,而断续网状结构的共晶(Cr,Fe)_7C_3碳化物硬度为18.8±0.3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耐磨性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