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V联合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黎知青 贺玉娟 +1 位作者 闫萌 刘蓓 《微循环学杂志》 2021年第2期52-56,共5页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及其分布特点,探讨HPV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08-2020-07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妇产科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5996...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及其分布特点,探讨HPV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08-2020-07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妇产科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5996例患者,分别进行HPV和TCT检测,其中HPV16/18检测(至少一个为阳性)或/和TCT检测异常的507例患者,进一步做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TCT、HPV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此次纳入对象HPV感染率为17.53%,感染率最高的为HPV33型(5.95%),单一型感染率最高(14.33%),二重及以上感染逐渐减少(3.20%)。61-65岁受检者HPV检出率最高(20.34%);HPV16/18检出率随着TCT检查严重程度的加重呈增高趋势(P<0.05);HPV16/18检测阳性检出率为5.89%,TCT检测异常检出率为6.84%,HPV16/18联合TCT检测异常检出率为8.46%,联合检测优于单独检测。结论:本地区HPV感染以33型和16型为主;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细胞学异常的严重程度有关;HPV联合TCT检测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筛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筛查 液基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热嗜衣原体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黎知青 吴移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9-712,共4页
目前,7株鹦鹉热嗜衣原体全基因组已测序完整,揭示了不同株之间的相同性与差异性。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多形态膜蛋白多基因家族、Ⅲ型分泌系统基因和包涵体膜蛋白基因是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研究的重点。对多个种株... 目前,7株鹦鹉热嗜衣原体全基因组已测序完整,揭示了不同株之间的相同性与差异性。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多形态膜蛋白多基因家族、Ⅲ型分泌系统基因和包涵体膜蛋白基因是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研究的重点。对多个种株Cps基因组完整核苷酸序列测定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Cps的致病机制,寻找更好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Cps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嗜衣原体 基因组 测序 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9年武汉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流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吴泽刚 黎知青 +2 位作者 顾剑 吴青 李艳 《微循环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5-49,54,共6页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12岁及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常见病毒及其在该地区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15-12—2019-1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35552例伴有ARI症状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七种呼吸道病毒[甲型流感病毒(F...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12岁及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常见病毒及其在该地区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15-12—2019-1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35552例伴有ARI症状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七种呼吸道病毒[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分析其检出情况以及各种病原体流行季节性和混合感染模式。结果:35552例样本中,6955例检测出阳性(19.56%),其中RSV的检出率最高(3040例,8.55%),其次为PIV3和FluA,分别为1166例(3.28%)和1000例(2.81%)。FluA主要流行于秋冬季;FluB主要流行于冬春季;ADV春夏季较其它季节检出率高;RSV主要流行于冬季;PIV不同亚型之间流行趋势有一定差异。同时检出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有25例(0.07%),混合感染中,以RSV+PIV3混合感染最多(6例,0.017%)。每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为武汉地区12岁及以下ARI患儿最常见呼吸道病毒及其流行季节性和混合感染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SIT_0271的定位、表达时相及其诱导THP-1细胞产生促炎症因子 被引量:1
4
作者 黎知青 刘良专 +4 位作者 伍海英 彭菁 陈丽丽 贺庆芝 吴移谋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33-937,共5页
目的:研究鹦鹉热嗜衣原体( 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 CPSIT_0271蛋白的定位和表达时相,及其重组蛋白对人单核细胞( THP-1)产生促炎症因子的诱生作用。方法原核表达、纯化GST-CPSIT_027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 目的:研究鹦鹉热嗜衣原体( 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 CPSIT_0271蛋白的定位和表达时相,及其重组蛋白对人单核细胞( THP-1)产生促炎症因子的诱生作用。方法原核表达、纯化GST-CPSIT_027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分析血清抗体滴度。间接免疫荧光法初步观察内源性CPSIT_0271的定位,并通过Western blot 分析CPSIT_0271在Cps感染HeLa细胞8 h、18 h、24 h、36 h和48 h后的表达情况。用不同浓度GST-CPSIT_0271刺激THP-1细胞,ELISA检测IL-6、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在Cps感染的HeLa细胞中,CPSIT_0271分布于衣原体包涵体内。 CPSIT_0271在Cps感染HeLa细胞后36 h开始表达,在48 h时表达量增加。 GST-CPSIT_0271免疫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为1∶16000。当GST-CPSIT_0271蛋白浓度为2~5μg/ml时,刺激THP-1细胞产生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与CPSIT_0271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5μg/ml的GST-CPSIT_0271蛋白刺激THP-1细胞,TNF-α和IL-1β在24 h时达到高峰,IL-6在48 h时达到高峰。结论 CPSIT_0271蛋白分布于包涵体内,CPSIT_0271基因可能为Cps晚期表达基因;GST-CPSIT_0271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并能促进THP-1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嗜衣原体 CPSIT_0271 细胞定位 表达时相 促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武汉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检测 被引量:26
5
作者 吴泽刚 黎知青 +1 位作者 顾剑 李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检测15岁及以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病毒及非典型细菌,了解这些病原体在武汉地区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7年8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儿科41 434例拟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检测15岁及以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病毒及非典型细菌,了解这些病原体在武汉地区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7年8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儿科41 434例拟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的患儿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九种常见病原体的IgM抗体,分别为:腺病毒(including adenovirus,ADV)、Q热立克次体(Coxiella burnetii,COX)、肺炎衣原体(Chamydophila pneumonia,CP)、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Flu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FluB)、嗜肺军团菌I型(Legionella pneumophila 1,LPN1)、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结果在检测的41 434例样本中,有20 373例检测出阳性(49. 17%),以MP的检出最高16 435例(39. 67%),其次为FluB和PIV,分别为7 541例(18. 20%)、2 297例(5. 54%)。FluB在2013年和2014年秋季有小流行; ADV在2013年和2014年春夏流行趋势明显; PIV在2013年冬季、2014年春季、2016年夏季和2017年春夏流行趋势明显; COX在2013年夏季和2014年秋季流行; FluA和LPN1在2013年夏季有小流行。九种病原体中ADV、CP、FluB、LPN1、MP、PIV、RSV病原体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1岁年龄组中的病原体总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 05)。混合感染方式较复杂,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中,MP+FluB混合感染最多(3 656例,检出率为8. 82%)。结论武汉地区引起儿童ARI的病原体主要是MP、FluB和PIV;各种病原体检出率具有一定季节性且在不同年龄段有一定差异;混合感染比较普遍,主要是MP+FluB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原文传递
CPSIT_p7重组表达产物免疫原性检测及其在鹦鹉热嗜衣原体持续性感染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贺庆芝 曾怀才 +4 位作者 黎知青 王川 胡艳群 陈芝喜 吴移谋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4-608,共5页
目的:构建鹦鹉热嗜衣原体( 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 CPSIT_p7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CPSIT_p7,检测其免疫原性,观察其在持续性感染过程中的mRNA和蛋白动态表达情况。方法原核表达和纯化His-CPSIT_p7融合蛋白,免疫BALB/c... 目的:构建鹦鹉热嗜衣原体( 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 CPSIT_p7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CPSIT_p7,检测其免疫原性,观察其在持续性感染过程中的mRNA和蛋白动态表达情况。方法原核表达和纯化His-CPSIT_p7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分析His-CPSIT_p7蛋白的免疫原性。采用青霉素与Cps共同处理细胞来制备持续性感染模型,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PSIT_p7在其持续性感染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0a-CPSIT_p7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和纯化较稳定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免疫小鼠40 d后,ELISA 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为1∶1000000;RT-PCR和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在Cps急性感染与持续性感染过程中CPSIT_p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感染后mRNA在36 h表达量达到高峰,之后急性感染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而持续性感染CPSIT_p7 mRNA高表达水平至少持续到60 h。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His-CPSIT_p7,该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CPSIT_p7基因和蛋白在Cps持续性感染中呈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嗜衣原体 CPSIT_p7 克隆表达 免疫原性 持续性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