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桉叶油素干预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炎症反应
1
作者 何丽 任潞 +2 位作者 江小茜 刘旭倩 黎春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05-3613,共9页
背景:研究表明,天然植物精油提取物1,8-桉叶油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多种疾病中表现出抗炎作用。目的:探讨1,8-桉叶油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 背景:研究表明,天然植物精油提取物1,8-桉叶油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多种疾病中表现出抗炎作用。目的:探讨1,8-桉叶油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牙周炎对照组和1,8-桉叶油素组,每组10只。牙周炎对照组和1,8-桉叶油素组利用正畸钢丝结扎法构建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造模8周后,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对照组大鼠颊、腭侧牙周袋内均注射生理盐水,1,8-桉叶油素组大鼠颊、腭侧牙周袋内注射1,8-桉叶油素溶液,2次/d,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进行牙周临床指标检测、牙周组织学评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及牙龈组织中炎症因子m RNA与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牙周炎对照组大鼠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增加(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降低(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牙周炎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炎症明显。②与牙周炎对照组比较,1,8-桉叶油素组大鼠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减少(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升高(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1,8-桉叶油素组大鼠牙周组织炎症明显减轻。结果表明,1,8-桉叶油素治疗可减轻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桉叶油素 植物精油 牙周炎 动物模型 牙周组织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黎春晖 宋萍萍 +2 位作者 谭丹 黄思源 聂敏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4263-4265,共3页
目的调查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内科门诊经临床确诊为OLP的患者120例作为试验组,根据OLP病损类型将患者再分为糜烂组(77例)和非糜烂组(43例);从同期在本科... 目的调查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内科门诊经临床确诊为OLP的患者120例作为试验组,根据OLP病损类型将患者再分为糜烂组(77例)和非糜烂组(43例);从同期在本科就诊患者的陪伴者中选取自愿参与调查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以计分的方式评定受试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焦虑抑郁发生率为76.7%(92/120),高于对照组的13.8%(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P<0.05)。试验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分表(HADS-D)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分表(HADS-A)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3.49,P<0.05)。糜烂组HADS-D与HADS-A的平均得分均高于非糜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2.12,P<0.05)。结论 OLP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糜烂型OLP患者比非糜烂型OLP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明显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口腔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的精神发病因素与神经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黎春晖 聂敏海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530-532,536,共4页
口腔扁平苔藓(OLP)存在多种发病机制假说,其中精神因素发病机制认为,精神因素可以通过应激轴引起神经免疫反应导致OLP的发生,本文就对精神因素以及神经免疫与OLP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精神因素: 神经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口腔内科临床前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黎春晖 伍宝琴 +1 位作者 蒋俊强 聂敏海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9期225-226,共2页
口腔内科学作为口腔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专业性及临床操作性极强,如何在临床前学习阶段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我院近几年的口腔内科教学经验,探索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临床前教学中的应用,为口腔内科教... 口腔内科学作为口腔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专业性及临床操作性极强,如何在临床前学习阶段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我院近几年的口腔内科教学经验,探索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临床前教学中的应用,为口腔内科教学以至口腔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科学 PBL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P物质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黎春晖 李洪平 聂敏海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检测P物质(SP)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P与OL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9例口腔扁平苔藓和正常人口腔黏膜组织中SP的表达。结果:比较OLP组和正常对照组SP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在OLP... 目的:检测P物质(SP)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P与OL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9例口腔扁平苔藓和正常人口腔黏膜组织中SP的表达。结果:比较OLP组和正常对照组SP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在OLP病损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比较SP在糜烂型OLP组与非糜烂型OLP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在OLP组织中表达增高,SP在OL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参与了淋巴细胞的浸润及增殖,并参与了OLP慢性炎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P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在口腔扁平苔藓唾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黎春晖 彭为 +1 位作者 李洪平 聂敏海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检测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唾液中的表达,并探讨SP、VIP与OL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例口腔扁平苔藓和正常人唾液中SP、VIP的含量。结果:SP在OLP患者唾液中的含量与正常人唾液中... 目的:检测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唾液中的表达,并探讨SP、VIP与OL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例口腔扁平苔藓和正常人唾液中SP、VIP的含量。结果:SP在OLP患者唾液中的含量与正常人唾液中的含量无差异(P>0.05),VIP在OLP患者唾液中的含量高于正常人唾液中含量(P<0.05)。结论:OLP唾液中VIP的表达增高,唾液取材方便,唾液中的VIP含量的测定可能对OLP的疗效检测和预示复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临床多学科联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黎春晖 宋萍萍 +1 位作者 蒋俊强 聂敏海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第5期56-56,58,共2页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模式从过去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模式转变,也更加注重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PBL教学法在泸州医...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模式从过去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模式转变,也更加注重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PBL教学法在泸州医学院口腔医学多学科联合教学中进行实践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口腔医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apex糊剂用于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黎春晖 聂敏海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Vitapex糊剂用于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3例患者的147颗患牙随机分2组,其中76颗牙用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71颗牙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以根管充填物致密以及根管恰填为合格,...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Vitapex糊剂用于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3例患者的147颗患牙随机分2组,其中76颗牙用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71颗牙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以根管充填物致密以及根管恰填为合格,随访观察一年。结果: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组治愈率为90.14%,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组治愈率为93.42%。结论:Vitapex糊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充填材料,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X线阻射性易影响根管欠填患牙术后即刻X线片的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pcx糊剂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根管充填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窝沟封闭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黎春晖 马征 徐陶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99-300,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Ketac-Molar玻璃离子和Ionosit Seal光固化复合体窝沟封闭剂用于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方法:在100名7~10岁儿童的第一恒磨牙上采用同体双侧对照法比较Ketac-Molar玻璃离子和Ionosit Seal光固化复合体窝沟封闭剂... 目的:观察采用Ketac-Molar玻璃离子和Ionosit Seal光固化复合体窝沟封闭剂用于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方法:在100名7~10岁儿童的第一恒磨牙上采用同体双侧对照法比较Ketac-Molar玻璃离子和Ionosit Seal光固化复合体窝沟封闭剂的保存率。结果:封闭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者保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24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固化组保存率高于玻璃离子组,龋病发生率低于玻璃离子组。结论:光固化复合体窝沟封闭剂的保存率较玻璃离子高,更能有效地预防窝沟龋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离子 光固化复合体 窝沟封闭 窝沟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 被引量:18
10
作者 蒋俊强 王忠朝 +1 位作者 黎春晖 蔡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290-4294,共5页
背景:牙周膜细胞培养是牙周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础。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因其成功率较低,一直是制约牙周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瓶颈之一。如何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培养方法,提高原代培养成功率一直是近年来牙周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 背景:牙周膜细胞培养是牙周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础。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因其成功率较低,一直是制约牙周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瓶颈之一。如何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培养方法,提高原代培养成功率一直是近年来牙周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比较组织块法、酶消化法、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培养效果,探索一种更有效的人牙周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取58例正常恒牙牙周膜组织,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组织块法、酶消化法、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进行原代培养,再进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以及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波形蛋白与角蛋白;取第4代细胞,绘制生长曲线。结果与结论: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培养成功率(35%)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11%和21%)。3种方法获得的细胞均符合正常人牙周膜细胞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生长良好。第4代细胞生长曲线均为近似的"S"形,有明显的滞留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提示实验建立的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较为简单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一种培养牙周膜细胞的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块法 酶消化法 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谭丹 黎春晖 聂敏海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00-603,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口腔黏膜、单纯上皮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OSCC患者活检标本4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口腔黏膜、单纯上皮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OSCC患者活检标本4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比较各组织中CK19的表达;收集未接受过放疗和化疗的OSCC患者16例及健康人群17例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CK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的水平。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CK19表达于有上皮异常增生的复层鳞状上皮基底上层和OSCC尤其是低分化鳞癌的癌细胞中,随上皮异常增生程度加重,CK19表达的阳性率、表达强度显著增加。OSCC患者血清CYFKA21-1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CK19表达增加是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其异常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OSCC的辅助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角蛋白19 癌前状态 CYFRA2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9和间隙连接蛋白43在4-亚基硝氧喹啉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燕 康晓洁 +1 位作者 黎春晖 聂敏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研究4-亚基硝氧喹啉(4NQO)诱发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探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CK19与Cx43的相关性。方法利用4NQO诱导SD大鼠的口腔黏膜癌变,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K19、Cx43... 目的研究4-亚基硝氧喹啉(4NQO)诱发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探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CK19与Cx43的相关性。方法利用4NQO诱导SD大鼠的口腔黏膜癌变,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K19、Cx43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各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大鼠正常舌黏膜组织中,CK19阳性染色的细胞散在分布于黏膜基底层;随着大鼠舌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CK19表达于黏膜基底上层;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CK19阳性染色细胞分布在黏膜各层。CK19在正常舌黏膜、轻度上皮异常增生、中度上皮异常增生、重度上皮异常增生、O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50.00%、58.33%、80.00%、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舌黏膜中Cx43蛋白主要表达于大鼠舌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上皮的基底层、棘层和颗粒层呈阳性染色。随着大鼠舌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Cx43的表达明显下降。Cx43在正常舌黏膜、轻度上皮异常增生、中度上皮异常增生、重度上皮异常增生、O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85.71%、66.67%、40.00%、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CK19蛋白表达水平随病变程度加重显著升高,提示CK19与口腔上皮细胞的癌变有关;Cx43蛋白表达水平随病变程度加重显著下降,Cx43表达下降是口腔黏膜癌变的早期事件。CK19与Cx4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CK19和Cx43的联合检测对OSCC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OSCC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角蛋白19 间隙连接蛋白4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黎春晖 周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早期活动依从性、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总满意度、早期活动总依从性比对照组高,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患者早期活动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妇科 恶性肿瘤 围术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聚型硅橡胶印模在桩核冠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文才 张昊 +3 位作者 蔡炜 丁农乐 谢蕾 黎春晖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93-894,共2页
桩核冠修复(Post-core crown)是临床上对于进行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理想的修复方式。在桩核冠的制作中,想要获得美观舒适、固位与抗力合理的修复体,准确、清晰、高精度的桩核印模制取是成功的关键。传统的蜡型直接法制取过程中,... 桩核冠修复(Post-core crown)是临床上对于进行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理想的修复方式。在桩核冠的制作中,想要获得美观舒适、固位与抗力合理的修复体,准确、清晰、高精度的桩核印模制取是成功的关键。传统的蜡型直接法制取过程中,医生需要在患者口内制作蜡型,具有椅旁操作时间长、蜡型容易变形等缺点。目前采用间接法制取桩印模已成为行业较常用的操作方法。在众多间接取模法中,硅橡胶取模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节约椅旁时间、医生操作步骤少、就位道平行度容纳值高、取模精度高等优点。本研究应用硅橡胶材料进行铸造桩核印模的制取,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模材料 硅橡胶 桩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负荷期牙种植体近远中牙槽骨吸收的数字全景X片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征 孙勇 黎春晖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519-521,共3页
目的:评价和分析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吸收情况。方法:观测、分析、对比32例植入43枚Replace系统种植体在术后3~4个月非负荷期间的数字全景X片上种植体近远中牙槽吸收的情况。结果:43枚Replace种植体植入后3~4个月近远中骨... 目的:评价和分析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吸收情况。方法:观测、分析、对比32例植入43枚Replace系统种植体在术后3~4个月非负荷期间的数字全景X片上种植体近远中牙槽吸收的情况。结果:43枚Replace种植体植入后3~4个月近远中骨吸收测量结果分别为0.09mm和0.12mm,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数字全景X片显示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牙槽骨有吸收并且种植体近远中牙槽吸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景X片 种植体 非负荷期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俊强 蔡炜 +3 位作者 王忠朝 黎春晖 周丽珍 冯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6期2551-2552,共2页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外多所大学医学院校正在开展PBL教学改革。为了探析在我院口腔5年制学生中开展PB...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外多所大学医学院校正在开展PBL教学改革。为了探析在我院口腔5年制学生中开展PBL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学生对于PBL的认可度,我们在借鉴国内一些大学开展PBL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口腔内科学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应用 教学改革 神经病学 医学院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俊强 蔡炜 +1 位作者 王忠朝 黎春晖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第35期58-58,60,共2页
对于在口腔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有明显的优点,能够提高临床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口腔内科学 临床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在根管残余活牙髓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骢 黎春晖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比较阿替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在根管残余活牙髓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治疗牙体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196例(共249颗牙髓失活不全或有残髓的牙),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98例,分别用阿替卡(A组)及碳... 目的比较阿替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在根管残余活牙髓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治疗牙体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196例(共249颗牙髓失活不全或有残髓的牙),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98例,分别用阿替卡(A组)及碳酸利多卡因(B组)进行根管内牙髓麻醉,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中的血压和心率情况;并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麻醉术中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有效率[94.21%(114/121)]高于B组[85.94%(110/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A组疼痛评分为(1.80±2.34)分,B组(2.77±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在操作中疼痛评分有差异,阿替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根管内注射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前者优于后者,根管内注射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牙科焦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替卡因 利多卡因/投药和剂量 根管疗法 麻醉 牙科 牙髓疾病/药物疗法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9和抑癌基因PTEN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为 黎春晖 +1 位作者 聂敏海 李洪平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和PTEN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术前未接受放、化疗的口腔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并切取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15例正常口腔黏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内CK19...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和PTEN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术前未接受放、化疗的口腔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并切取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15例正常口腔黏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内CK19和PTEN的表达。结果:在口腔正常黏膜、癌旁组织和OSCC中CK19阳性率分别为13.33%(2/15)、50.00%(10/20)、85.00%(17/20);PTEN阳性率分别为100%(15/15)、70%(14/20)、35%(7/20),CK19的表达强度在正常口腔黏膜、癌旁组织和OSCC中逐渐增高;pTEN不表达或者低表达见于分化程度差的OSCC中;CK19的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学分级及TNM分期有关,PTEN的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学分级有关,但与TNM分期无关(P>0.05);两者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K19和PTEN表达异常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及发展及组织病理学分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CK19 PTEN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腮腺功能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征 黎春晖 +2 位作者 赵威 付光新 王瑶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17-418,共2页
目的:总结腮腺良性肿瘤保留腮腺功能的浅叶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最近2年来50例腮腺浅叶肿瘤患者,采取保留腮腺功能的浅叶部分切除术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腮腺的分泌功能,面神经损伤情况,面部外形改... 目的:总结腮腺良性肿瘤保留腮腺功能的浅叶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最近2年来50例腮腺浅叶肿瘤患者,采取保留腮腺功能的浅叶部分切除术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腮腺的分泌功能,面神经损伤情况,面部外形改变,唾液积潴,术后复发。结果:经过1年~2年的门诊复诊及随访发现,面部外形无凹陷畸形,无永久性面瘫,无涎瘘形成。保留的残余腺体有涎液分泌,肿瘤无复发。结论:认为保留腮腺功能的浅叶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可行性术式并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部分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