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循证思维的档案文献遗产数据故事化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黎安润泽 牛力 谢震香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163,共13页
[目的/意义]对于文化产业,认知门槛低、交互体验强、记忆点鲜明的数据故事丰富了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为唤醒集体记忆提供新媒介。但是目前数据故事化研究主要集中于故事内容的生成,忽略了对来源数据的前期控制,使得故事的可信度和完整... [目的/意义]对于文化产业,认知门槛低、交互体验强、记忆点鲜明的数据故事丰富了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为唤醒集体记忆提供新媒介。但是目前数据故事化研究主要集中于故事内容的生成,忽略了对来源数据的前期控制,使得故事的可信度和完整性受到质疑。[方法/过程]引入循证思维,构建档案文献遗产的数据故事化模型,秉持可溯源循证、可信赖循证、可解释循证三项基本原则,全面搜寻事件证据,基于时空关联和语义逻辑构建事件证据链,结合多元互证方法,旨在创造更加准确的故事。[结果/结论]以《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中“苏州塔夫绸工艺”相关内容为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重塑数据故事化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循证 数据故事化 档案文献遗产 苏州丝绸档案
原文传递
解构与活化:基于双视角的地方志多粒度知识服务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黎安润泽 牛力 郑金月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122,共12页
地方志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和珍贵典籍,承载着完整的地方文化脉络,为人文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论据。地方志内容翔实,具有鲜明的多粒度特征与知识价值。因此在方法论层面,基于双视角思维提出地方志多粒度知识服务模型:一是在主... 地方志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和珍贵典籍,承载着完整的地方文化脉络,为人文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论据。地方志内容翔实,具有鲜明的多粒度特征与知识价值。因此在方法论层面,基于双视角思维提出地方志多粒度知识服务模型:一是在主体视角下探讨知识服务提供者如何实现地方志内容的分步解构,进行不同粒度的内容开发;二是在客体视角下探讨如何针对知识服务接受者的多元化需求,基于不同粒度的内容提供服务。在实证验证层面,以“《浙江通志》中的西湖印记”为案例对象,为提升地方志资源的利用率、透视地区发展历程、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双视角 多粒度 解构内容 活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知识赋能业务的探索--以南方电网公司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哲 黎安润泽 +1 位作者 初颖慧 刘春培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47,共2页
在国家政策引导与新兴技术驱动下,企业档案工作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和知识化管理的新形势。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对未来数据层、知识层和应用层的形态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基于档案知识工程的知识赋能业务新... 在国家政策引导与新兴技术驱动下,企业档案工作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和知识化管理的新形势。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对未来数据层、知识层和应用层的形态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基于档案知识工程的知识赋能业务新路径,从档案资源中提取有价值的部分,构建数字档案知识图谱,建立档案知识管理平台,最终实现业务场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驱动 国家政策引导 档案知识 数字化转型 南方电网公司 数字档案 知识图谱 知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术名人档案资源的学术谱系数据建设
4
作者 胡润东 黎安润泽 牛力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名人学术贡献的研究与展示是学术名人档案资源面向公众文化价值开发的重要部分,目前对学术名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停留在陈列与展示的阶段,需要优化资源利用组织的方式,基于学术关系的学术谱系作为数据组织形式凸显学术影响力与创造力,... 名人学术贡献的研究与展示是学术名人档案资源面向公众文化价值开发的重要部分,目前对学术名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停留在陈列与展示的阶段,需要优化资源利用组织的方式,基于学术关系的学术谱系作为数据组织形式凸显学术影响力与创造力,为学术名人资源开发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基于多模态、多类型的学术名人档案资源,归纳学术谱系的三个维度,论证了以学术名人为中心的学术谱系数据存储模式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基于学术谱系数据展现学术名人在学科发展中各方面的贡献。基于档案学学科吴宝康的相关档案资源实证案例,印证学术谱系的数据存储模式能够指导学术名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并从三个维度赋能学术名人贡献的呈现,支撑学术名人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未来可以通过构建过程的自动化使成果更加便捷地向其他学科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谱系 学术名人 数字人文 档案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周期交互视角下的核电文档连续性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5
作者 陈莹 黎安润泽 牛力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4,161,共10页
双周期交互是指在文档管理的全过程中,通过业务与文档的双向交流,实现文件生命周期与业务流程生命周期的交互协同。核电文档存量多增量大、来源类型多元、内容知识密集,对核电业务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基于对核电文档管理需求的系统分析,... 双周期交互是指在文档管理的全过程中,通过业务与文档的双向交流,实现文件生命周期与业务流程生命周期的交互协同。核电文档存量多增量大、来源类型多元、内容知识密集,对核电业务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基于对核电文档管理需求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双周期交互的核电文档连续性管理模式,旨在实现业务环节连续性与文档数字连续性的协调与统一。从实践机制来看,这一模式的实现依赖于核电文档的一体化管理、全流程管控、风险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周期交互 核电文档 连续性管理 电子文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图情SSCI期刊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文献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崑 徐晓婷 +1 位作者 黎安润泽 徐峰 《现代情报》 CSSCI 2021年第6期161-171,共11页
[目的/意义]探索图情学科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研究现状,推动信息管理技术在同步发展的伦理研究中健康发展。[方法/过程]收集2015—2019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图书情报学科类目SSCI期刊中,探讨人工智能伦理的学术论文39篇。利用内容分... [目的/意义]探索图情学科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研究现状,推动信息管理技术在同步发展的伦理研究中健康发展。[方法/过程]收集2015—2019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图书情报学科类目SSCI期刊中,探讨人工智能伦理的学术论文39篇。利用内容分析法从问题层次、应用领域、对策等角度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图情学科SSCI期刊论文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关注整体上与人工智能伦理研究领域具有较高一致性。研究视角覆盖人本主义观和技术主义观,研究内容较为全面地涵盖了数据、算法及人工智能系统不同层次,涉及医药卫生、文化教育、军事、政治等多个领域。并且,从社会、技术角度开展对策研究。图情领域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伦理问题层次和领域研究的多样性,深化人工智能伦理倡导规范与准则等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 图书情报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聚、激活与实现: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化探析
7
作者 黎安润泽 牛力 王睿 《档案学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据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对企业来说,档案数据要素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具体表现为洞察经营全貌、协同业务决策与预测发展趋势等。为回应现实环境对档案工作的新期待,基于价值链理论与价值导向档案数据...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据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对企业来说,档案数据要素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具体表现为洞察经营全貌、协同业务决策与预测发展趋势等。为回应现实环境对档案工作的新期待,基于价值链理论与价值导向档案数据研究路径,构建企业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化策略机制,从资源维、业务维、制度维、技术维、共享维、客体维与主体维七个维度积聚多模态、多来源、多主题的档案数据要素潜在价值,重构档案数据内容以激活知识价值,合理配置档案数据产品,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表现为通过技术能力变革、应用场域跃迁与产品供需转型,驱动企业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化有序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数据要素 数据要素价值化 价值链理论 新质生产力
原文传递
大模型在档案工作数智转型中的应用:新机遇、新模式和新转变 被引量:4
8
作者 牛力 金持 黎安润泽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8,共9页
档案资源形态演化、技术环境变迁和用户需求提高等内外因素变革驱动档案工作数智转型,亟待突破物理、数字双空间发展模式跃迁至知识空间。然而智能化工具的缺位导致数智转型缺少技术支点。大模型技术的出现对档案等公共服务产业造成冲击... 档案资源形态演化、技术环境变迁和用户需求提高等内外因素变革驱动档案工作数智转型,亟待突破物理、数字双空间发展模式跃迁至知识空间。然而智能化工具的缺位导致数智转型缺少技术支点。大模型技术的出现对档案等公共服务产业造成冲击,也为档案工作全链路技术升级带来新机遇。从大模型核心技术出发,分析档案工作数智转型现状、大模型实践场景和理论研究,明确大模型技术嵌入档案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CVP技术栈思想提出知识空间档案工作“大模型+”技术嵌入框架,探索档案知识“收管存用”新模式,进而探讨大模型驱动档案工作产生的人机关系、工作场域和工作模式的新转变,以期为大模型技术嵌入档案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知识空间 档案工作
原文传递
融合、延展、重构:物理与数字双空间业务转型视角下的档案信息技术应用思考 被引量:18
9
作者 牛力 黎安润泽 刘慧琳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27,共9页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档案领域随之迎来信息化战略转型浪潮,表现出档案实体感知、资源互联、工作集成、职能拓宽、服务精准等特征,智能技术在档案管理承担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作用对象不再局限于单一实体档案或电子档案,而是物理与...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档案领域随之迎来信息化战略转型浪潮,表现出档案实体感知、资源互联、工作集成、职能拓宽、服务精准等特征,智能技术在档案管理承担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作用对象不再局限于单一实体档案或电子档案,而是物理与数字双空间的共生资源。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VR/AR、数字孪生和知识工程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档案业务建设的核心推力,正在凭借自身优势贯通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业务进程,推动双空间的档案资源、管理工具、成果展示方式有机融合,延展档案应用畛域,提升档案服务的前瞻性、沉浸性和智能性,实现数据、基础设施及保障体系等档案馆业务基座的多元重构,引领档案业务模式智慧化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信息技术 双空间 信息化 业务转型
原文传递
从物理到数据:智慧档案2.0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牛力 黎安润泽 +1 位作者 刘慧琳 曾静怡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90,共7页
智能时代背景下,档案的开发利用从物理智慧跨入数据智慧。档案工作在从物理档案的保管向数字档案的开发利用转型的过程中,表现出从业务连续到数字连续到智慧连续过渡的特征,以及由保管导向到价值导向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智慧档... 智能时代背景下,档案的开发利用从物理智慧跨入数据智慧。档案工作在从物理档案的保管向数字档案的开发利用转型的过程中,表现出从业务连续到数字连续到智慧连续过渡的特征,以及由保管导向到价值导向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智慧档案2.0体系,具体分为面向管理对象的智慧档案数据、面向开发手段的智慧档案技术、面向价值发现的智慧档案服务三个子体系。该体系旨在通过数据方面的细粒度组织、语义化关联、资产化留存,技术方面的数据处理、数据感知、内容分析,服务方面的多维度呈现、个性化推送、精准化查询等,最终实现更高阶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价值发挥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档案 档案价值 数字化 开发利用
原文传递
数字人文视角下学术名人传记多维度分析模式——以《吴宝康学术年谱》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牛力 黎安润泽 +1 位作者 刘雨欣 刘慧琳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06,共11页
[目的/意义]学术名人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其言行举止激励了无数后辈,生平事迹更是折射了社会时代的变迁。在数字人文兴起的背景下,聚焦学术名人传记的细粒度挖掘。[方法/过程]首先,基于前人研究思路与成果构建学术名人传记多维度... [目的/意义]学术名人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其言行举止激励了无数后辈,生平事迹更是折射了社会时代的变迁。在数字人文兴起的背景下,聚焦学术名人传记的细粒度挖掘。[方法/过程]首先,基于前人研究思路与成果构建学术名人传记多维度分析模式,从个人、社会及学术3个维度分析传记内容,多方位展示名人全貌。其次,将多维度分析模式置于计算环节,提出“数据准备—多维计算—人文阐释”学术名人传记研究路径,以数字计算与人文情境有机融合的视角挖掘学术名人传记的社会价值。最后,以《吴宝康学术年谱》为案例进行检验与解释。[结果/结论]通过学术名人传记多维度分析模式及路径的构建,为传记内容分析提供相对明确统一的研究框架,助力学者发现名人资源的潜在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学术名人 传记资源 多维度分析 模式构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