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公平之名:美国精英高校招生协同行为的反垄断规制
1
作者 黎四奇 吕豪杰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8,111,112,共15页
违背盲录政策的招生行为乱象经由司法诉讼的舆论发酵,愈发加剧美国社会对精英高校招生协同行为的垄断质疑。梳理相关司法判例发现,高校招生业务是否适用反垄断豁免条款、在本身违法与合理原则之间厘定教育垄断的识别模式、经济资助协议... 违背盲录政策的招生行为乱象经由司法诉讼的舆论发酵,愈发加剧美国社会对精英高校招生协同行为的垄断质疑。梳理相关司法判例发现,高校招生业务是否适用反垄断豁免条款、在本身违法与合理原则之间厘定教育垄断的识别模式、经济资助协议的竞争效应判定构成美国高等教育反垄断司法裁决的三大争议焦点。因应教育市场化逻辑催生的高校歧视录取与排名竞逐异化了美国精英高校招生机制,需求资助与绩优资助政策的配置失衡则导致平权运动逐渐偏移教育公平目标,两者共同推动了美国精英高校招生市场垄断势力的生成。从理念与路径双重维度出发,倡导高等教育市场反垄断规制的积极执法观,形塑教育监管与反垄断规制的互动协调进路是规范美国精英高校招生协同行为乱象的必由之路。反思美国精英高校招生协同行为反垄断规制的历史经验与法治实践能够为中国规制高等教育行政垄断问题、扩大与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促进高校招生公平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精英高校 招生协同行为 反垄断 经济资助 教育市场化 高校招生自主权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忘还是记忆: 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 的多维检讨与反思
2
作者 黎四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3,共11页
大数据将人类带入了记忆时代。记忆成为社会常态,遗忘反倒成为例外。虽然记住一切彰显了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成功与卓越,但是也滋生了隐患与不安,如隐私权保护的衰落与有名难实。为了遏制这种风险,欧盟通过遗忘来消除网络记忆、抵消数据... 大数据将人类带入了记忆时代。记忆成为社会常态,遗忘反倒成为例外。虽然记住一切彰显了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成功与卓越,但是也滋生了隐患与不安,如隐私权保护的衰落与有名难实。为了遏制这种风险,欧盟通过遗忘来消除网络记忆、抵消数据记忆对公民权利的侵蚀,它的相关立法与判例给隐私保护的“复兴”提供了新的希望。虽然理想中的被遗忘权看上去很“美”,但于现实而言却偏离了数字时代发展的主流诉求——记忆,且严重缺乏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遗忘权 大数据治理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入世后外资银行监管法的重构(一) 被引量:5
3
作者 黎四奇 闫小龙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5,共3页
入世对我国而言蕴含着机会与挑战,但若从法律的视角分析,则其更意味我国相关法律的重构。这是由于我国现行相关法律的模糊性与抽象性、滞后性与不协调性等原因所引起的。对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群的重构性思维便是因为上述原因而触发。... 入世对我国而言蕴含着机会与挑战,但若从法律的视角分析,则其更意味我国相关法律的重构。这是由于我国现行相关法律的模糊性与抽象性、滞后性与不协调性等原因所引起的。对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群的重构性思维便是因为上述原因而触发。在新法的重构中,其应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遵循WTO中的相关规则对现行的外资银行监管法进行矫正,从而克服法律的滞后性与不协调性;其二是对新的法律制度,如存款保证制度、重组措施及信息标准等进行新的思维,以防止监管法律真空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规则 中国 外资银行 监管法 市场准入监管 运营监管 市场退出监管 外资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借鉴 被引量:9
4
作者 黎四奇 宋孝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38-144,共7页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金融安全网中的一道有力屏障。然而,在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的形势下,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受到一定的挑战与冲击,如适用对象的扩大问题、金融监管权与货币政策分离所引发的难题等。同时,这一制度运用所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金融安全网中的一道有力屏障。然而,在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的形势下,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受到一定的挑战与冲击,如适用对象的扩大问题、金融监管权与货币政策分离所引发的难题等。同时,这一制度运用所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必须根据现行的金融关系对该制度进行相应的矫正,并运用“建设性模棱两可”原则来克服该制度的道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贷款人制度 挑战与冲击 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银行业务对传统法律的挑战与回应 被引量:13
5
作者 黎四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79,共7页
网络银行业务在突破传统银行业务理念的同时 ,也对既存的法律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这主要表现在法律管辖权的确定、电子资金划拨、网络银行的监管及对利用网络银行犯罪等方面。因此 ,既存法律制度的革新是新金融情势下的必然要... 网络银行业务在突破传统银行业务理念的同时 ,也对既存的法律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这主要表现在法律管辖权的确定、电子资金划拨、网络银行的监管及对利用网络银行犯罪等方面。因此 ,既存法律制度的革新是新金融情势下的必然要求。鉴于网络银行的无时空性、虚拟性与跨国界性 ,所以传统法律的变革及全新的立法必须基于网络银行的本质属性 ,同时 ,从国内法与国际法两个层面双管齐下 ,才能使应然的法律适应网络银行业务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 国内法 电子资金划拨 法律适应 国际法 法律制度 管辖权 网络银行业务 传统银行业务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余额宝所引发法律问题的思考——基于金融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黎四奇 李时琼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余额宝"打破了利益的平衡,对传统金融秩序格局产生了强大的心理冲击效应。基于立场的不同,在理论界与社会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宝宝"业务的存废之争,但激情并不能结出理性之果。在人类智识存在局限... 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余额宝"打破了利益的平衡,对传统金融秩序格局产生了强大的心理冲击效应。基于立场的不同,在理论界与社会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宝宝"业务的存废之争,但激情并不能结出理性之果。在人类智识存在局限的条件下,对余额宝的利弊进行利益称量、平衡与取舍,并对创新怀有适度的宽容与鼓励,才能使激烈的言论在意见分歧的情况下获得公正竞赛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额宝 金融创新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普惠金融的囚徒困境及法律制度创新的路径解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黎四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103,共11页
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平等、相互肯定与相互尊重的社会。金融资源分配机会的均等不仅有利于消除贫困,促进金融正义、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与共存。从理念、体系、征信等方面打破金融资源分配失衡的僵局,从而构筑一... 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平等、相互肯定与相互尊重的社会。金融资源分配机会的均等不仅有利于消除贫困,促进金融正义、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与共存。从理念、体系、征信等方面打破金融资源分配失衡的僵局,从而构筑一个能为社会中所有阶层、所有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体系,是中国普惠金融科学发展的应有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囚徒困境 普惠金融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的评析与思考 被引量:19
8
作者 黎四奇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99,共6页
 金融监管是一个由准入监管、运营监管及市场退出监管所组成的一个系统性与立体性的工程。在这个工程的构建中,立法者不仅要考虑到各法律规则之间的一致性、规则的相对稳定性,而且还要顾及法律规则的创新性与整合性。同时,立法者更应...  金融监管是一个由准入监管、运营监管及市场退出监管所组成的一个系统性与立体性的工程。在这个工程的构建中,立法者不仅要考虑到各法律规则之间的一致性、规则的相对稳定性,而且还要顾及法律规则的创新性与整合性。同时,立法者更应考虑到所供给的规则之本土资源性。虽然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已经历了一个从无至有的过程,但是规则所体现的本土资源性过少,借鉴或者说移植的成份过多。因此,公正而客观地评价目前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银行业 中国 法律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法》 银行监管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的检讨与反思:分立与统一的视角 被引量:17
9
作者 黎四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87,共12页
随着后危机时代的来临,在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主导下,统一型金融监管体制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风潮,学界亦对之推崇备至,进而多认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亦必须走一条以金融监管权力集中为导向的统一化道路。从理性角度来看,围绕权力展... 随着后危机时代的来临,在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主导下,统一型金融监管体制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风潮,学界亦对之推崇备至,进而多认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亦必须走一条以金融监管权力集中为导向的统一化道路。从理性角度来看,围绕权力展开的分业模式与统一模式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别,对一国而言,只存在一个适与不适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学理研究中,统一模式所引发的权力集中、大量私法公法化等风险,也不得不引起关注与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金融监管体制 权力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之检讨与反思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黎四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7-165,共9页
尽管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我国证券市场法治化的进一步深入及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进一步加强,然而该制度组成规则的不明确及某些内容的缺失也同时产生出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如制度功能定位之不周及因制度缺失而体现... 尽管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我国证券市场法治化的进一步深入及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进一步加强,然而该制度组成规则的不明确及某些内容的缺失也同时产生出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如制度功能定位之不周及因制度缺失而体现的行业自律性差等,因此,以市场约束为导向,以该制度应有的效应为基柚,以制度引进的精神与形式之契合来匡正目前所存在的缺憾已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投资者 保护基金 制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美国救市法案之评价及其对我国之启示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黎四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3-131,共9页
尽管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意识形态上的认识及政治利益等多方面的因素一度使美国"问题资产紧急救助计划"夭折,但是危机中的金融机构与美国经济患难与共的事实最终"绑架"了政府的决策。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为... 尽管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意识形态上的认识及政治利益等多方面的因素一度使美国"问题资产紧急救助计划"夭折,但是危机中的金融机构与美国经济患难与共的事实最终"绑架"了政府的决策。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为救市应急而作的《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不仅宣示了市场经济内在的破绽、金融监管的失灵,而且其繁琐的创制程序更深刻地表白了民主与法治的先天不足。无论如何,对这一切进行公正且客观的认识对于我国来说都具有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金融危机 救市法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监管的反思与前瞻--以“沙盒监管”为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黎四奇 李牧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9,共8页
以“沙盒监管”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监管制度突破了传统金融监管限制,于基本金融监管法律秩序下,创设出既防范风险又更为包容金融创新活动的谦和制度空间。同时,“沙盒监管”等金融科技监管制度也存在测试结果偏差、创新空间受限和滋生权... 以“沙盒监管”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监管制度突破了传统金融监管限制,于基本金融监管法律秩序下,创设出既防范风险又更为包容金融创新活动的谦和制度空间。同时,“沙盒监管”等金融科技监管制度也存在测试结果偏差、创新空间受限和滋生权力寻租等问题。在我国已开始试行“沙盒监管”制度的背景下,应当从金融监管法理论层面出发,分析金融科技监管制度的优势以论证其必要性,剖析制度缺陷以阐释其局限性,论述制度完善之法律路径以回归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监管 “沙盒监管”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人工智能非法律主体地位的解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黎四奇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27,共11页
人工智能引发了人们对于智能机器是什么的思考,是“人”,还是“物”?在自由的学术探索中,有人认为由于机器会思考,应摒弃生物学上“人”的观念而位格加等地承认人工智能主体的法律地位。围绕这一基调,各种大同小异的论说应运而生,如电... 人工智能引发了人们对于智能机器是什么的思考,是“人”,还是“物”?在自由的学术探索中,有人认为由于机器会思考,应摒弃生物学上“人”的观念而位格加等地承认人工智能主体的法律地位。围绕这一基调,各种大同小异的论说应运而生,如电子人格说、有限人格说、法律人格拟制说等。虽然这些求新立异的观点开拓了眼界,但是犯有方向性、人究竟是什么及人与世界之间应有关系的基本认知错位与逻辑混乱的错误。本质上,人才是,也必须是这个世界的本原,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工具创造与使用的历史。无论机器如何被智能化,在法律关系中,其只能是权利义务指向的客体,服务于人类的福祉才是人造出物的真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地位 客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障碍及其克服 被引量:23
14
作者 黎四奇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9-142,共4页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障碍,一方面来自知识产权自身,另一方面来自有关法律的缺陷。就前者看,存在着由于质押权人对知识产权的非直接占有产生的风险,以及由于受法定时间、地域性、一定范围内的排他性等的限制,在估价上产生的风险;...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障碍,一方面来自知识产权自身,另一方面来自有关法律的缺陷。就前者看,存在着由于质押权人对知识产权的非直接占有产生的风险,以及由于受法定时间、地域性、一定范围内的排他性等的限制,在估价上产生的风险;就后者看,担保法和物权法关于质押合同生效规定的不一致,担保法关于"依法可以转让"规定的局限性,知识产权估价、质押期间出质人对知识产权的使用和质押权的实现缺少法律依据,成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律障碍。克服这些障碍的思路是: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评估规则,统一担保登记制度,建立集合财产担保制度,切实为质押权的实现提供保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法律障碍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隐私权的保护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黎四奇 苗羽亭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1-155,共5页
大数据时代,金融隐私所包含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在享受大数据、云计算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被秘密收集、二次利用等新问题。目前,我国有关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尚未建立一... 大数据时代,金融隐私所包含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在享受大数据、云计算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被秘密收集、二次利用等新问题。目前,我国有关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因此,为保护金融隐私权,需确立金融隐私权的基本概念,明确和强化金融机构隐私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完善金融隐私侵权的救济机制。同时,亦可考虑引入选退保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金融隐私权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建构:基于大数据征信治理的探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黎四奇 《财经法学》 CSSCI 2021年第4期3-22,共20页
社会信用是社会秩序维系、人际关系和谐、交易规范与拓展、民富国强的基础,其对于构建社会主体命运共同体具有时代性的意义。大数据正以其技术性特质改变着传统征信模式、方法与观念,对征信治理的推陈出新产生诱导性的进化效应。大数据... 社会信用是社会秩序维系、人际关系和谐、交易规范与拓展、民富国强的基础,其对于构建社会主体命运共同体具有时代性的意义。大数据正以其技术性特质改变着传统征信模式、方法与观念,对征信治理的推陈出新产生诱导性的进化效应。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征信以其技术优势推动与加速社会信用的建构,促成信用国家的形成。法律是社会利益的调节器与社会秩序的稳定器,当征信治理制度滞后于社会信用发展的需求及科技的进步而衍生供求矛盾时,从目标定向、理念明确、利益保护平衡、市场安全及尊重互联网精神等角度进行法律的因时与因势而进就是一种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 大数据征信 信用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矫正 被引量:9
17
作者 黎四奇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8-50,共3页
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是银行监管法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随着人们对银行业务性质及风险认识的加深.银行破产法理论已历经了从一般企业破产理念到时存款人特殊利益的保护、再从对存款人特殊保护到破产预防的变迁。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符... 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是银行监管法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随着人们对银行业务性质及风险认识的加深.银行破产法理论已历经了从一般企业破产理念到时存款人特殊利益的保护、再从对存款人特殊保护到破产预防的变迁。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符合了金融是经济核心的内在需要,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存款人利益的一种应有的人性关怀。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破产理论与实践仍停滞于原始阶段。因此,进行现实的分析,并在立法上进行一定的矫正思维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法律制度 存款人保护 破产预防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债务委外催收存在的问题与解构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黎四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8,共11页
文明意味着理性、和平、妥协与公正。虽然欠债不还是对社会诚信的背离,是对市场交易安全的极大挑战,是对社会秩序和谐的严重破坏,但是无论如何,文明的法律绝对不能容忍对一种合法利益的维护是以侵犯另一种利益的方式为代价。同理,债务... 文明意味着理性、和平、妥协与公正。虽然欠债不还是对社会诚信的背离,是对市场交易安全的极大挑战,是对社会秩序和谐的严重破坏,但是无论如何,文明的法律绝对不能容忍对一种合法利益的维护是以侵犯另一种利益的方式为代价。同理,债务委外催收人权益的实现也不得以侵害债务人的权利为前提。各种野蛮的催收不仅是对人类已有文明与底线的侵蚀,而且安全感的缺失也直接导致社会秩序的撕裂与人际关系的紧张。因此,催收法治化与专业化是法律文明与市场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委外催收 公平性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的检讨与反思 被引量:9
19
作者 黎四奇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24,共7页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命题决定了市无法而不治是一种基本逻辑。若在市场博弈中专业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彰显了法律抑强扶弱的正义,那么就必须以担保业赖以生存之市场及社会为出发点构建相应的法律体系。然而,以政策文件代...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命题决定了市无法而不治是一种基本逻辑。若在市场博弈中专业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彰显了法律抑强扶弱的正义,那么就必须以担保业赖以生存之市场及社会为出发点构建相应的法律体系。然而,以政策文件代替立法、以宏大语词来勾勒规则、以规则创制者主观的判断来取代市场规律、及重实体而轻法律形式显然不是在创建秩序,而是在破坏秩序。着眼未来,中国中小企业担保法律制度的完善必须遵循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的市场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 担保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第三方支付客户沉淀资金治理改良方略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黎四奇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100,共9页
客户沉淀资金的安全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第三方支付行业存续与发展举足轻重的因素,其具有系统重要性。虽然在央行的主导下,我国推出了以《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为核心的系列文件,以对支付机构的客户提供安全保障,但是屡见不鲜... 客户沉淀资金的安全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第三方支付行业存续与发展举足轻重的因素,其具有系统重要性。虽然在央行的主导下,我国推出了以《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为核心的系列文件,以对支付机构的客户提供安全保障,但是屡见不鲜的挪用现象及严重资金缺口表明还并没有达到善治的效果。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在于规范文本严谨性缺失、备付金概念狭窄、沉淀资金权属不清、存管银行协管不力及监管体系不完整等。以发现的问题为基础,从沉淀资金循环的轨迹、法律严谨性、法律语言表达的精确性、资金存管的全额性等切入是治理制度整饬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机构 沉淀资金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