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十三陵裕陵修缮工程中的木构件无损检测
被引量:
16
1
作者
廖春晖
张厚江
+3 位作者
王喜平
黎冬青
祖汉松
张文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北京明十三陵裕陵地面上的建筑损害严重,残留建筑的木结构承重构件(梁、柱)需要逐一排查、鉴定,以最大程度地留用原有的木构件。本文对这些木构件进行了检测、评估。根据实际情况,方城明楼等建筑的木结构被拆下落地后检测,三座门、神木...
北京明十三陵裕陵地面上的建筑损害严重,残留建筑的木结构承重构件(梁、柱)需要逐一排查、鉴定,以最大程度地留用原有的木构件。本文对这些木构件进行了检测、评估。根据实际情况,方城明楼等建筑的木结构被拆下落地后检测,三座门、神木等木结构构件在原结构上(未拆卸)检测。首先对木构件进行树种鉴定,然后利用外观分等,再用应力波和微钻阻力检测等无损检测方法对梁、柱承重类木构件(共62根)缺陷(内、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承重木构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腐朽、裂纹等缺陷,其中大部分承重木构件(41根)存在大范围缺陷,已不可再用;少部分承重木构件(21根)存在可修补的缺陷,修补后可再用。本次检测成果,为工程设计、施工方提供了具体、可靠的木构件缺陷状况资料,为裕陵修缮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陵
木构件
分等
缺陷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建筑圆柱形木构件内部缺陷筛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廖春晖
张厚江
+2 位作者
黎冬青
孙燕良
王喜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为了快速、有效地筛查出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的缺陷,并估算其大小(尺寸),使用Fakopp应力波检测仪和微钻阻力仪,在尽可能小的损伤情况下,快速筛查古建筑圆柱形木构件内部缺陷及其大小(尺寸)。并选取北京市古建筑常用木材落叶松(圆盘)进行验...
为了快速、有效地筛查出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的缺陷,并估算其大小(尺寸),使用Fakopp应力波检测仪和微钻阻力仪,在尽可能小的损伤情况下,快速筛查古建筑圆柱形木构件内部缺陷及其大小(尺寸)。并选取北京市古建筑常用木材落叶松(圆盘)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Fakopp应力波检测仪和微钻阻力仪可以现场筛查古建筑木构件的内部缺陷及其大小(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圆柱形木构件
内部缺陷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建筑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10
3
作者
陈勇平
李华
+1 位作者
黎冬青
张涛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40,共4页
对应力波在古建筑木材中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目的是找出各种因素变化与应力波扫描图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判定木材内部缺陷的位置和面积。研究表明:含水率对应力波传播速度影响显著;在相同含水率下,应...
对应力波在古建筑木材中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目的是找出各种因素变化与应力波扫描图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判定木材内部缺陷的位置和面积。研究表明:含水率对应力波传播速度影响显著;在相同含水率下,应力波径向传播速度大于弦向,其传播方向偏离髓心越远,传播速度越小;树种和年代对应力波传播速度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材
应力波速度
含水率
传播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勘测的应力波临界速度确定
被引量:
7
4
作者
廖春晖
张厚江
+1 位作者
黎冬青
王喜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8-161,共4页
利用Fakopp应力波检测仪对北京市古建筑中较常使用材落叶松、琼楠、杉木进行检测,结合统计学中置信区间估算方法,处理应力波仪检测出的应力波在健康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总结出一套古建筑木构件现场缺陷检测的应力波传播临界速度的计算方法...
利用Fakopp应力波检测仪对北京市古建筑中较常使用材落叶松、琼楠、杉木进行检测,结合统计学中置信区间估算方法,处理应力波仪检测出的应力波在健康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总结出一套古建筑木构件现场缺陷检测的应力波传播临界速度的计算方法,期望利用此方法建立一个应力波速度检测依据,使在今后现场检测当中能快速、准确判断出古建筑木构件中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位置,以便进一步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构件
应力波
置信区间
临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建筑木构件缺陷检测方法发展现状
被引量:
8
5
作者
廖春晖
张厚江
+1 位作者
黎冬青
孙燕良
《森林工程》
2011年第4期51-53,共3页
木材缺陷是在木材应用中存在的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它影响了木构件的外观及其力学性能,最终决定该木结构是否能够继续使用。如何及时、有效的检测出古建筑木构件中的缺陷,探索到合理的检测方法,一直都是科研者共同的研究方向。根据检测...
木材缺陷是在木材应用中存在的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它影响了木构件的外观及其力学性能,最终决定该木结构是否能够继续使用。如何及时、有效的检测出古建筑木构件中的缺陷,探索到合理的检测方法,一直都是科研者共同的研究方向。根据检测机理的不同分别介绍一系列无(微)损检测方法,如传统检测法、应力波检测法、皮罗钉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微钻阻力检测法、应力波断层成像检测法,以及它们在古建筑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同时对这些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缺陷
无损检测
应力波
皮罗钉
超声波
微钻阻力
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市清代雍和门结构检测鉴定
被引量:
3
6
作者
张涛
杜德杰
+2 位作者
黎冬青
徐福泉
陈勇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59,共7页
北京市集中了很多优秀的古建筑木结构,但由于年代久远,结构经受了各种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有些甚至面临倒塌破坏的危险。为了准确了解结构的现状,发现结构潜在的安全隐患,有必要对现有的古建筑木结构进...
北京市集中了很多优秀的古建筑木结构,但由于年代久远,结构经受了各种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有些甚至面临倒塌破坏的危险。为了准确了解结构的现状,发现结构潜在的安全隐患,有必要对现有的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系统的检测鉴定。本研究以雍和门为例,介绍了此类建筑的检测鉴定方法。首先完成了结构的图纸测绘工作,并对结构承重构件及主要节点的受力和变形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量,同时在检测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无(微)损检测技术,如采用探地雷达对地基基础情况进行了探查,采用微钻阻力仪、应力波扫描仪等无(微)损检测设备对木构件材质情况进行了检测,采用脉动测试法对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部分木构件进行了树种鉴定。最后,基于以上检测结果对雍和门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鉴定和评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建筑的检测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和门
古建筑
木结构
无(微)损
检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建筑木构件现场分类及其无损检测技术
被引量:
4
7
作者
陈勇平
黎冬青
+2 位作者
李华
张涛
刘秀英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3,共3页
介绍了古建筑勘查中木构件的现场分类,阐述了点探测技术、线探测技术、面探测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古建筑木构件勘查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古建筑
木构件
现场分类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汉白玉石质文物的病害类型及病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张涛
黎冬青
张中俭
《工程勘察》
2016年第11期7-13,共7页
北京地区的石质文物众多,其中大多数石质文物的石材都是产自房山区大石窝镇的汉白玉(属于大理岩)。通过现场调查,基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石质学术委员会(ICOMOS-ISCS)等提出的分类标准,对北京地区汉白玉石质文物的病害类型进行分类,并...
北京地区的石质文物众多,其中大多数石质文物的石材都是产自房山区大石窝镇的汉白玉(属于大理岩)。通过现场调查,基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石质学术委员会(ICOMOS-ISCS)等提出的分类标准,对北京地区汉白玉石质文物的病害类型进行分类,并给出了具体类型的描述和照片。通过对大理岩的矿物成分和微观性质测试分析,研究了其中的剥落、崩解、结壳、溶蚀和溶孔等病害的机理,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是汉白玉表层剥落的主要原因;汉白玉中白云石矿物晶体内和晶体间的溶蚀是发生崩解的主要原因;结壳是环境污染(包括SO2和灰尘)造成的;由于方解石溶解速度大于白云石,少量方解石的首先溶解造成了溶孔,而溶蚀则是白云石的缓慢溶解造成的。相关研究为北京汉白玉石质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文物
病害类型
病害机理
汉白玉
北京大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水率对木材性能快速检测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1
9
作者
廖春晖
张厚江
+2 位作者
黎冬青
孙燕良
王喜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0-282,共3页
以落叶松为试验对象,初步分析了含水率对木材阻力检测值及应力波速度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阻力检测值与含水率呈负相关性,且含水率对其总样本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独立样本;应力波速度检测结果随着含水率增加波动幅度不大,且含水...
以落叶松为试验对象,初步分析了含水率对木材阻力检测值及应力波速度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阻力检测值与含水率呈负相关性,且含水率对其总样本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独立样本;应力波速度检测结果随着含水率增加波动幅度不大,且含水率对其总样本的影响程度小于各独立样本;含水率对阻力值检测结果的影响比较明显,对应力波速度检测影响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含水率
阻力检测值
应力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建筑木构件阻力仪检测中影响阻力值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
7
10
作者
李华
陈勇平
+3 位作者
黎冬青
张涛
王金平
刘秀英
《木材加工机械》
2011年第2期19-21,26,共4页
为了更精确地判定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的等级,对木材用阻力仪检测中影响阻力值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对阻力值有一定影响,在含水率4%~20%范围内,阻力值随含水率增加而减小,含水率在20%以上,阻力值却有回升;相...
为了更精确地判定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的等级,对木材用阻力仪检测中影响阻力值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对阻力值有一定影响,在含水率4%~20%范围内,阻力值随含水率增加而减小,含水率在20%以上,阻力值却有回升;相同含水率下,弦向检测的阻力值略大于径向;年代对阻力值影响不显著;树种、密度和早晚材对阻力值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构件
阻力仪
阻力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微)损检测技术在木结构古建筑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
6
11
作者
张涛
黎冬青
+1 位作者
韩扬
陈勇平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1年第8期10-12,16,共4页
介绍了古建筑木构件勘查中常用的无(微)损检测技术,阐述了各种仪器工作原理、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其中包括皮罗钉、阻力仪、应力波和超声波检测设备。基于以上技术,结合古建筑木构件特点,提出仪器结合使用、构件分类检测、设备便携化以...
介绍了古建筑木构件勘查中常用的无(微)损检测技术,阐述了各种仪器工作原理、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其中包括皮罗钉、阻力仪、应力波和超声波检测设备。基于以上技术,结合古建筑木构件特点,提出仪器结合使用、构件分类检测、设备便携化以及以树种鉴定为基础的木结构古建筑无损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构件
无损检测
分类探测
无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数量传感器下云杉模拟缺陷材应力波成像规律探讨
被引量:
6
12
作者
陈勇平
刘秀英
+3 位作者
李华
韩扬
黎冬青
张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07,共11页
以云杉原木圆盘为对象,研究不同面积、不同轮廓形状的空洞缺陷及用不同数量传感器情况时应力波成像技术检测缺陷图像与实际缺陷的关系。结果表明:应力波成像系统可以直观显示木材内部缺陷,其检测精度与空洞等实际缺陷面积和被测木材的...
以云杉原木圆盘为对象,研究不同面积、不同轮廓形状的空洞缺陷及用不同数量传感器情况时应力波成像技术检测缺陷图像与实际缺陷的关系。结果表明:应力波成像系统可以直观显示木材内部缺陷,其检测精度与空洞等实际缺陷面积和被测木材的截面积比率、使用传感器数量及空洞等缺陷轮廓形状有关;当空洞实际面积与被测木材截面积比从1.6%上升到25.0%时,应力波成像系统显示缺陷图像面积与实际缺陷面积相对误差从22.6%下降到9.7%;成像用传感器数量在6~24个之间时,应力波成像系统均能显示空洞等缺陷的存在,但成像用传感器的数量会影响检测精度;缺陷轮廓形状对应力波成像有一定影响,缺陷面积一定时,狭长形缺陷容易被检出,近圆形缺陷检测相对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成像技术
精确度
相对误差
缺陷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建筑木构件生物危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框架构建
被引量:
9
13
作者
马星霞
乔云飞
+1 位作者
黎冬青
王艳华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0,共8页
木构件是木结构古建筑组成的基本单元和基本要素,木构件因腐朽和虫蛀导致木材降解和力学性能降低,影响木结构建筑安全。建立木构件预防性保护体系,研究预防性保护技术,为延长木构件的在役寿命、保证古建筑结构安全、更好地继承和传承中...
木构件是木结构古建筑组成的基本单元和基本要素,木构件因腐朽和虫蛀导致木材降解和力学性能降低,影响木结构建筑安全。建立木构件预防性保护体系,研究预防性保护技术,为延长木构件的在役寿命、保证古建筑结构安全、更好地继承和传承中华古建筑文明奠定基础。本文在综述古建筑木构件的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原因、发生风险的基础上,从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风险评估、风险检测、风险预防和应急管理等方面构建我国古建筑木构件生物危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框架,并围绕生物危害预防性保护框架阐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构件
生物危害
生物风险
风险管理
预防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紫外光老化落叶松木材表面材色变化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被引量:
5
14
作者
符瑞云
符小慧
+3 位作者
张文博
黎冬青
管成
张厚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1,共6页
自然光中的紫外光在木材表面产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是木材在自然环境中老化降解速度最快,反应最强的化学过程。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探讨了落叶松表面材色在340 nm波长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的老化状况。不同时间(180,540,900,1080 h)试...
自然光中的紫外光在木材表面产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是木材在自然环境中老化降解速度最快,反应最强的化学过程。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探讨了落叶松表面材色在340 nm波长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的老化状况。不同时间(180,540,900,1080 h)试材弦切面经紫外光人工老化后,测量木材表面材色色度学指数,并采集NIRs信息。由NIRs二阶导数及其差谱图反映的信息,定性分析和讨论了木材表面化学组分基团的变化;定量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结合留一交叉验证的木材表面材色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老化时间延长,木材表面明度值L^(*)降低,红绿指数a^(*)与黄蓝指数b*出现先增加后缓慢降低的趋势,表明发色基团的形成随着紫外光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辐射时间540 h达到最大值,此外,色差值ΔE^(*)与紫外光照射时间成正相关。(2)NIRs二阶导数在6996,6773以及6287 cm^(-1)等分别反映木材中纤维素非结晶区、半结晶区和结晶区的光谱吸光度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5986 cm^(-1)反映木质素特征性谱带吸收峰随着紫外光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表明木质素出现降解。通过紫外光照射1080 h与对照材的差谱分析发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基团的特征峰差谱值为正,表明紫外光辐射后木材表面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相对含量增加,而木质素基团特征峰差谱值为负,表明经紫外光辐射后,木质素的降解导致其相对含量减少。这些结果与色度值测量结果相一致。(3)基于NIRs建立的紫外光照射落叶松表面材色预测模型中,L^(*)交叉验证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49,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42;a^(*)交叉验证模型R^(2)是0.928,RPD是3.73;b^(*)的交叉验证模型R^(2)是0.831,RPD为2.43,建立的材色预测模型满足预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差谱
落叶松
表面材色变化
紫外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建木构件化学组分近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
3
15
作者
符瑞云
张文博
+1 位作者
黎冬青
张厚江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在材种鉴定的基础上,通过近红外光谱(NIRS)定性分析了建成约600 a的木造古建筑木构件的化学组分,结合木构件化学组分定量分析,与现代木材相比较,探讨了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价木构件老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近红外二阶导数特征性谱带反映了...
在材种鉴定的基础上,通过近红外光谱(NIRS)定性分析了建成约600 a的木造古建筑木构件的化学组分,结合木构件化学组分定量分析,与现代木材相比较,探讨了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价木构件老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近红外二阶导数特征性谱带反映了木材纤维素以及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基团信息,而其差谱反映出木构件与对照样化学组分变化。这些光谱特征与传统的化学组分定量分析的结果非常一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相对含量减少而木质素相对含量增加,与各种组分谱带差谱的增减相对应。此外,在5 882,5 587和5 464 cm-1等谱带处反映的纤维素结晶和半结晶区的光谱信息,差谱观察到木构件与现代材落叶松之间化学组分的不变或减少,其结果与X射线衍射(XRD)方法获得的木材结晶度分析结果相一致。通过NIRS定性分析木构件化学组分及结晶度变化,接近于现场检测方法,使用便携式NIRS,在古建筑木构件端头裸露部位获取光谱信息,能够实现现场对木材化学组分的无损定性评价。本实验结果也表明,除了常规的红外光谱(FT-IR)、XRD分析技术,NIRS技术对于木构件老化状况的评价是一种有潜力的无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差谱
木构件
降解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150mm纸机三段通汽系统的整改
16
作者
王士峰
袁佑民
+3 位作者
龚月娣
黎冬青
李耀华
陈小琳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7-19,共3页
通过对国产的两台3150mm纸机三段通汽系统烘缸重新分段设计、烘缸排水装置的改进和旋转接头的改进等整改措施,使纸机车速从原来的420m/min提高到560m/min,烘缸传动负荷降低80%以上,节约蒸汽用量6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3150mm纸机
三段通汽系统
改造
纸机干燥部
分段布置
排水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十三陵裕陵修缮
17
作者
黎冬青
《北京文博文丛》
2016年第1期96-117,共22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是明朝在此建设的皇家陵寝的总称。整个陵区内包括有13位帝王与帝后的合葬陵,分别是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陵;此外还包括皇妃墓、太监墓,以及神道、石像生、...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是明朝在此建设的皇家陵寝的总称。整个陵区内包括有13位帝王与帝后的合葬陵,分别是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陵;此外还包括皇妃墓、太监墓,以及神道、石像生、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建、构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十三陵
修缮
皇家陵寝
昌平区
北京市
石像生
构筑物
明朝
原文传递
2016年食品中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实施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
5
18
作者
陈文胜
谭慧嘉
+3 位作者
罗建波
贺红梅
彭婕
黎冬青
《华南预防医学》
2018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通过实施食品中致病菌检验能力验证计划,了解广东省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致病菌检测能力和水平,发现存在问题,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方法采用包括方案设计、样品制备[本计划共制作了4种样品,包括样品A(无菌样品,仅加入牛奶培养基)...
目的通过实施食品中致病菌检验能力验证计划,了解广东省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致病菌检测能力和水平,发现存在问题,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方法采用包括方案设计、样品制备[本计划共制作了4种样品,包括样品A(无菌样品,仅加入牛奶培养基)、样品B(肠炎沙门菌)、样品C(福氏志贺菌)、样品D(大肠埃希菌)]、均匀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评价等方法,对全省125家食品检测实验室致病菌检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共125家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能力验证计划并按要求反馈了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和"环境指征"2个指标均被评为"满意"的实验室有102家,占参加总数的81.6%;其中1个或2个指标被评为"不满意"的实验室有23家,占参加总数的18.4%。125家实验室对样品A、B、C、D的初测误判率分别为14.4%、3.2%、13.6%、4.8%。结论本次参加食品中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的实验室对无菌样品A的误判率较高,说明相当一部分实验室的实验环境控制能力和无菌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细菌
实验室能力验证
原文传递
4种方法检测鼠疫实验鼠的比较
被引量:
1
19
作者
潘珠
陈冠森
+3 位作者
黎冬青
刘国勇
黄济英
梁秋光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2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相间接血凝试验(RIHA)4种方法在鼠疫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鼠笼捕捉黄胸鼠、黄毛鼠、褐家鼠等雷州半岛常见鼠种,选取250只健康鼠,根据鼠种、体重...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相间接血凝试验(RIHA)4种方法在鼠疫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鼠笼捕捉黄胸鼠、黄毛鼠、褐家鼠等雷州半岛常见鼠种,选取250只健康鼠,根据鼠种、体重腹腔注射鼠疫菌EV76株活菌25~40亿不等,14 d内死亡鼠即时解剖,存活鼠于第14 d放血解剖,观察病变,每只鼠均同时进行分离培养鼠疫菌,real-time PCR探针法检测鼠疫菌caf1、chr392基因,ELISA和RIHA法检测鼠疫F1抗原。另选104只健康鼠仅进行上述4种方法检测。比较4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在注射鼠疫菌的107只死亡鼠中检出106只阳性鼠,143只存活鼠中检出1只阳性鼠,没有注射鼠疫菌的104只鼠经检验确定为阴性鼠。分离培养、real-time PCR、ELISA和RIHA法的灵敏度分别是99.07%(106/107)、100%(107/107)、95.33%(102/107)、78.50%(84/107),特异度均是100%(104/104)。分离培养、real-time PCR、ELISA 3种方法之间灵敏度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0.051,Fisher精确检验),分别与RIH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714,P<0.001;χ^(2)=25.770,P<0.001;χ^(2)=13.313,P<0.001)。250只注射菌液鼠4种方法检测结果分布完全重合的有84.40%(211/250),不完全重合的有15.60%(39/250)。结论4种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其中RIHA灵敏度较其它3种方法稍差。在实际工作中,仍需多种方法同时检测,相互印证,综合判断,以防漏诊,利于及早发现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分离培养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反相间接血凝试验
原文传递
题名
明十三陵裕陵修缮工程中的木构件无损检测
被引量:
16
1
作者
廖春晖
张厚江
王喜平
黎冬青
祖汉松
张文博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美国农业部林产品实验室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512)
文摘
北京明十三陵裕陵地面上的建筑损害严重,残留建筑的木结构承重构件(梁、柱)需要逐一排查、鉴定,以最大程度地留用原有的木构件。本文对这些木构件进行了检测、评估。根据实际情况,方城明楼等建筑的木结构被拆下落地后检测,三座门、神木等木结构构件在原结构上(未拆卸)检测。首先对木构件进行树种鉴定,然后利用外观分等,再用应力波和微钻阻力检测等无损检测方法对梁、柱承重类木构件(共62根)缺陷(内、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承重木构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腐朽、裂纹等缺陷,其中大部分承重木构件(41根)存在大范围缺陷,已不可再用;少部分承重木构件(21根)存在可修补的缺陷,修补后可再用。本次检测成果,为工程设计、施工方提供了具体、可靠的木构件缺陷状况资料,为裕陵修缮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裕陵
木构件
分等
缺陷
无损检测
Keywords
Yu Tomb
wood members
classification
defect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分类号
S781.1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TU746.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建筑圆柱形木构件内部缺陷筛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廖春晖
张厚江
黎冬青
孙燕良
王喜平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美国农业部林产品实验室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基金
北京市公益应用项目(Z090506016609002)
文摘
为了快速、有效地筛查出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的缺陷,并估算其大小(尺寸),使用Fakopp应力波检测仪和微钻阻力仪,在尽可能小的损伤情况下,快速筛查古建筑圆柱形木构件内部缺陷及其大小(尺寸)。并选取北京市古建筑常用木材落叶松(圆盘)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Fakopp应力波检测仪和微钻阻力仪可以现场筛查古建筑木构件的内部缺陷及其大小(尺寸)。
关键词
古建筑
圆柱形木构件
内部缺陷
筛查
Keywords
ancient architecture
cylindrical wood members
internal defects
screen
分类号
S782.33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建筑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10
3
作者
陈勇平
李华
黎冬青
张涛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木材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出处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40,共4页
基金
北京市古建筑木结构安全状况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Z090506016609002)
文摘
对应力波在古建筑木材中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目的是找出各种因素变化与应力波扫描图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判定木材内部缺陷的位置和面积。研究表明:含水率对应力波传播速度影响显著;在相同含水率下,应力波径向传播速度大于弦向,其传播方向偏离髓心越远,传播速度越小;树种和年代对应力波传播速度也有影响。
关键词
古建筑
木材
应力波速度
含水率
传播方向
Keywords
historical building
wood
stress wave velocity
moisture content
propagation direction
分类号
TU531.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勘测的应力波临界速度确定
被引量:
7
4
作者
廖春晖
张厚江
黎冬青
王喜平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美国农业部林产品实验室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8-161,共4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512)
文摘
利用Fakopp应力波检测仪对北京市古建筑中较常使用材落叶松、琼楠、杉木进行检测,结合统计学中置信区间估算方法,处理应力波仪检测出的应力波在健康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总结出一套古建筑木构件现场缺陷检测的应力波传播临界速度的计算方法,期望利用此方法建立一个应力波速度检测依据,使在今后现场检测当中能快速、准确判断出古建筑木构件中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位置,以便进一步的检测。
关键词
古建筑木构件
应力波
置信区间
临界速度
Keywords
ancient architecture wood members
stress wave
confidence interval
critical velocit
分类号
S781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建筑木构件缺陷检测方法发展现状
被引量:
8
5
作者
廖春晖
张厚江
黎冬青
孙燕良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出处
《森林工程》
2011年第4期51-53,共3页
基金
北京市公益应用项目(编号Z090506016609002)
文摘
木材缺陷是在木材应用中存在的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它影响了木构件的外观及其力学性能,最终决定该木结构是否能够继续使用。如何及时、有效的检测出古建筑木构件中的缺陷,探索到合理的检测方法,一直都是科研者共同的研究方向。根据检测机理的不同分别介绍一系列无(微)损检测方法,如传统检测法、应力波检测法、皮罗钉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微钻阻力检测法、应力波断层成像检测法,以及它们在古建筑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同时对这些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古建筑缺陷
无损检测
应力波
皮罗钉
超声波
微钻阻力
断层成像
Keywords
detects of ancient architecture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tress wave
shapiro nail
ultrasonic wave
micro-drilling resistance
tomography
分类号
TU366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市清代雍和门结构检测鉴定
被引量:
3
6
作者
张涛
杜德杰
黎冬青
徐福泉
陈勇平
机构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木材工业研究所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59,共7页
文摘
北京市集中了很多优秀的古建筑木结构,但由于年代久远,结构经受了各种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有些甚至面临倒塌破坏的危险。为了准确了解结构的现状,发现结构潜在的安全隐患,有必要对现有的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系统的检测鉴定。本研究以雍和门为例,介绍了此类建筑的检测鉴定方法。首先完成了结构的图纸测绘工作,并对结构承重构件及主要节点的受力和变形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量,同时在检测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无(微)损检测技术,如采用探地雷达对地基基础情况进行了探查,采用微钻阻力仪、应力波扫描仪等无(微)损检测设备对木构件材质情况进行了检测,采用脉动测试法对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部分木构件进行了树种鉴定。最后,基于以上检测结果对雍和门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鉴定和评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建筑的检测鉴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雍和门
古建筑
木结构
无(微)损
检测
鉴定
Keywords
Yonghemen
Ancient architecture
Wooden structure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Appraisal
分类号
K878.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建筑木构件现场分类及其无损检测技术
被引量:
4
7
作者
陈勇平
黎冬青
李华
张涛
刘秀英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木材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出处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3,共3页
基金
北京市古建筑木结构安全状况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Z090506016609002)
文摘
介绍了古建筑勘查中木构件的现场分类,阐述了点探测技术、线探测技术、面探测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古建筑木构件勘查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古建筑
木构件
现场分类
无损检测
Keywords
historical building
wood component
field classificatio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分类号
TU366.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汉白玉石质文物的病害类型及病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张涛
黎冬青
张中俭
机构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
出处
《工程勘察》
2016年第11期7-13,共7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51100002115035)
文摘
北京地区的石质文物众多,其中大多数石质文物的石材都是产自房山区大石窝镇的汉白玉(属于大理岩)。通过现场调查,基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石质学术委员会(ICOMOS-ISCS)等提出的分类标准,对北京地区汉白玉石质文物的病害类型进行分类,并给出了具体类型的描述和照片。通过对大理岩的矿物成分和微观性质测试分析,研究了其中的剥落、崩解、结壳、溶蚀和溶孔等病害的机理,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是汉白玉表层剥落的主要原因;汉白玉中白云石矿物晶体内和晶体间的溶蚀是发生崩解的主要原因;结壳是环境污染(包括SO2和灰尘)造成的;由于方解石溶解速度大于白云石,少量方解石的首先溶解造成了溶孔,而溶蚀则是白云石的缓慢溶解造成的。相关研究为北京汉白玉石质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石质文物
病害类型
病害机理
汉白玉
北京大理岩
Keywords
stone relics
damage categories
damage mechanism
white marble
Beijing marble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水率对木材性能快速检测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1
9
作者
廖春晖
张厚江
黎冬青
孙燕良
王喜平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美国农业部林产品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0-282,共3页
基金
北京市公益应用项目(编号Z090506016609002)
文摘
以落叶松为试验对象,初步分析了含水率对木材阻力检测值及应力波速度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阻力检测值与含水率呈负相关性,且含水率对其总样本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独立样本;应力波速度检测结果随着含水率增加波动幅度不大,且含水率对其总样本的影响程度小于各独立样本;含水率对阻力值检测结果的影响比较明显,对应力波速度检测影响一般。
关键词
木材
含水率
阻力检测值
应力波速度
分类号
S781.7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建筑木构件阻力仪检测中影响阻力值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
7
10
作者
李华
陈勇平
黎冬青
张涛
王金平
刘秀英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木材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出处
《木材加工机械》
2011年第2期19-21,26,共4页
基金
北京市古建筑木结构安全状况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Z090506016609002)
文摘
为了更精确地判定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的等级,对木材用阻力仪检测中影响阻力值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对阻力值有一定影响,在含水率4%~20%范围内,阻力值随含水率增加而减小,含水率在20%以上,阻力值却有回升;相同含水率下,弦向检测的阻力值略大于径向;年代对阻力值影响不显著;树种、密度和早晚材对阻力值影响显著。
关键词
古建筑
木构件
阻力仪
阻力值
影响因素
Keywords
historical building
components
resistograph
resistance
influencing factor
分类号
S781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微)损检测技术在木结构古建筑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
6
11
作者
张涛
黎冬青
韩扬
陈勇平
机构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南京中医药大学木材工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1年第8期10-12,16,共4页
基金
北京市古建筑木结构安全状况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Z090506016609002)
文摘
介绍了古建筑木构件勘查中常用的无(微)损检测技术,阐述了各种仪器工作原理、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其中包括皮罗钉、阻力仪、应力波和超声波检测设备。基于以上技术,结合古建筑木构件特点,提出仪器结合使用、构件分类检测、设备便携化以及以树种鉴定为基础的木结构古建筑无损评估体系。
关键词
古建筑
木构件
无损检测
分类探测
无损评估
Keywords
ancient building
wood structure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classified detection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TS63 [轻工技术与工程]
TP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数量传感器下云杉模拟缺陷材应力波成像规律探讨
被引量:
6
12
作者
陈勇平
刘秀英
李华
韩扬
黎冬青
张涛
机构
中国林科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07,共11页
基金
北京市古建筑木结构安全状况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Z090506016609002)
文摘
以云杉原木圆盘为对象,研究不同面积、不同轮廓形状的空洞缺陷及用不同数量传感器情况时应力波成像技术检测缺陷图像与实际缺陷的关系。结果表明:应力波成像系统可以直观显示木材内部缺陷,其检测精度与空洞等实际缺陷面积和被测木材的截面积比率、使用传感器数量及空洞等缺陷轮廓形状有关;当空洞实际面积与被测木材截面积比从1.6%上升到25.0%时,应力波成像系统显示缺陷图像面积与实际缺陷面积相对误差从22.6%下降到9.7%;成像用传感器数量在6~24个之间时,应力波成像系统均能显示空洞等缺陷的存在,但成像用传感器的数量会影响检测精度;缺陷轮廓形状对应力波成像有一定影响,缺陷面积一定时,狭长形缺陷容易被检出,近圆形缺陷检测相对误差小。
关键词
应力波成像技术
精确度
相对误差
缺陷
传感器
Keywords
stress wave imaging technology
precision
relative error
defect
sensor
分类号
S781.5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建筑木构件生物危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框架构建
被引量:
9
13
作者
马星霞
乔云飞
黎冬青
王艳华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
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出处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0,共8页
基金
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金重点项目“木材生物危害严重区域古建筑木构件保护技术”(CAFYBB2019ZB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木材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木材腐朽机理研究”(31971588)
+1 种基金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制定项目“古建筑木结构病害分类与图示”(WW2020-004-T)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标准制修订项目“古建筑木构件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及缺陷分级”(2021-LY-060)。
文摘
木构件是木结构古建筑组成的基本单元和基本要素,木构件因腐朽和虫蛀导致木材降解和力学性能降低,影响木结构建筑安全。建立木构件预防性保护体系,研究预防性保护技术,为延长木构件的在役寿命、保证古建筑结构安全、更好地继承和传承中华古建筑文明奠定基础。本文在综述古建筑木构件的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原因、发生风险的基础上,从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风险评估、风险检测、风险预防和应急管理等方面构建我国古建筑木构件生物危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框架,并围绕生物危害预防性保护框架阐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
关键词
古建筑
木构件
生物危害
生物风险
风险管理
预防性保护
Keywords
ancient buildings
wood components
biological hazard
biological risk
risk management
prevention-and-protection system
分类号
S781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TU366.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紫外光老化落叶松木材表面材色变化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被引量:
5
14
作者
符瑞云
符小慧
张文博
黎冬青
管成
张厚江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木材无损检测国际联合研究所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1,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14B0302)资助。
文摘
自然光中的紫外光在木材表面产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是木材在自然环境中老化降解速度最快,反应最强的化学过程。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探讨了落叶松表面材色在340 nm波长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的老化状况。不同时间(180,540,900,1080 h)试材弦切面经紫外光人工老化后,测量木材表面材色色度学指数,并采集NIRs信息。由NIRs二阶导数及其差谱图反映的信息,定性分析和讨论了木材表面化学组分基团的变化;定量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结合留一交叉验证的木材表面材色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老化时间延长,木材表面明度值L^(*)降低,红绿指数a^(*)与黄蓝指数b*出现先增加后缓慢降低的趋势,表明发色基团的形成随着紫外光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辐射时间540 h达到最大值,此外,色差值ΔE^(*)与紫外光照射时间成正相关。(2)NIRs二阶导数在6996,6773以及6287 cm^(-1)等分别反映木材中纤维素非结晶区、半结晶区和结晶区的光谱吸光度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5986 cm^(-1)反映木质素特征性谱带吸收峰随着紫外光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表明木质素出现降解。通过紫外光照射1080 h与对照材的差谱分析发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基团的特征峰差谱值为正,表明紫外光辐射后木材表面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相对含量增加,而木质素基团特征峰差谱值为负,表明经紫外光辐射后,木质素的降解导致其相对含量减少。这些结果与色度值测量结果相一致。(3)基于NIRs建立的紫外光照射落叶松表面材色预测模型中,L^(*)交叉验证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49,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42;a^(*)交叉验证模型R^(2)是0.928,RPD是3.73;b^(*)的交叉验证模型R^(2)是0.831,RPD为2.43,建立的材色预测模型满足预测要求。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差谱
落叶松
表面材色变化
紫外光照射
Keyword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Difference spectra
Larch wood
Surface color change
UV light irradiation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建木构件化学组分近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
3
15
作者
符瑞云
张文博
黎冬青
张厚江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木材无损检测国际联合研究所
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出处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4-4-04)。
文摘
在材种鉴定的基础上,通过近红外光谱(NIRS)定性分析了建成约600 a的木造古建筑木构件的化学组分,结合木构件化学组分定量分析,与现代木材相比较,探讨了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价木构件老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近红外二阶导数特征性谱带反映了木材纤维素以及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基团信息,而其差谱反映出木构件与对照样化学组分变化。这些光谱特征与传统的化学组分定量分析的结果非常一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相对含量减少而木质素相对含量增加,与各种组分谱带差谱的增减相对应。此外,在5 882,5 587和5 464 cm-1等谱带处反映的纤维素结晶和半结晶区的光谱信息,差谱观察到木构件与现代材落叶松之间化学组分的不变或减少,其结果与X射线衍射(XRD)方法获得的木材结晶度分析结果相一致。通过NIRS定性分析木构件化学组分及结晶度变化,接近于现场检测方法,使用便携式NIRS,在古建筑木构件端头裸露部位获取光谱信息,能够实现现场对木材化学组分的无损定性评价。本实验结果也表明,除了常规的红外光谱(FT-IR)、XRD分析技术,NIRS技术对于木构件老化状况的评价是一种有潜力的无损检测方法。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差谱
木构件
降解
化学组分
Keyword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difference spectrum
wood structural component
degrada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分类号
S781.9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O657.3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150mm纸机三段通汽系统的整改
16
作者
王士峰
袁佑民
龚月娣
黎冬青
李耀华
陈小琳
机构
江西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7-19,共3页
文摘
通过对国产的两台3150mm纸机三段通汽系统烘缸重新分段设计、烘缸排水装置的改进和旋转接头的改进等整改措施,使纸机车速从原来的420m/min提高到560m/min,烘缸传动负荷降低80%以上,节约蒸汽用量6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3150mm纸机
三段通汽系统
改造
纸机干燥部
分段布置
排水布置
Keywords
dryer section of paper machine
water accumulation
motor load
step-by-step arrangement
drainage
rotary joint
increasingthe speed of paper machine
分类号
TS73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十三陵裕陵修缮
17
作者
黎冬青
机构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出处
《北京文博文丛》
2016年第1期96-117,共22页
文摘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是明朝在此建设的皇家陵寝的总称。整个陵区内包括有13位帝王与帝后的合葬陵,分别是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陵;此外还包括皇妃墓、太监墓,以及神道、石像生、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建、构筑物。
关键词
明十三陵
修缮
皇家陵寝
昌平区
北京市
石像生
构筑物
明朝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2016年食品中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实施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
5
18
作者
陈文胜
谭慧嘉
罗建波
贺红梅
彭婕
黎冬青
机构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阳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华南预防医学》
2018年第1期67-70,共4页
基金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6年能力验证计划(编号:20151120)
文摘
目的通过实施食品中致病菌检验能力验证计划,了解广东省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致病菌检测能力和水平,发现存在问题,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方法采用包括方案设计、样品制备[本计划共制作了4种样品,包括样品A(无菌样品,仅加入牛奶培养基)、样品B(肠炎沙门菌)、样品C(福氏志贺菌)、样品D(大肠埃希菌)]、均匀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评价等方法,对全省125家食品检测实验室致病菌检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共125家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能力验证计划并按要求反馈了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和"环境指征"2个指标均被评为"满意"的实验室有102家,占参加总数的81.6%;其中1个或2个指标被评为"不满意"的实验室有23家,占参加总数的18.4%。125家实验室对样品A、B、C、D的初测误判率分别为14.4%、3.2%、13.6%、4.8%。结论本次参加食品中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的实验室对无菌样品A的误判率较高,说明相当一部分实验室的实验环境控制能力和无菌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食品
细菌
实验室能力验证
分类号
R115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4种方法检测鼠疫实验鼠的比较
被引量:
1
19
作者
潘珠
陈冠森
黎冬青
刘国勇
黄济英
梁秋光
机构
广东省湛江鼠疫防治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2年第3期252-25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相间接血凝试验(RIHA)4种方法在鼠疫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鼠笼捕捉黄胸鼠、黄毛鼠、褐家鼠等雷州半岛常见鼠种,选取250只健康鼠,根据鼠种、体重腹腔注射鼠疫菌EV76株活菌25~40亿不等,14 d内死亡鼠即时解剖,存活鼠于第14 d放血解剖,观察病变,每只鼠均同时进行分离培养鼠疫菌,real-time PCR探针法检测鼠疫菌caf1、chr392基因,ELISA和RIHA法检测鼠疫F1抗原。另选104只健康鼠仅进行上述4种方法检测。比较4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在注射鼠疫菌的107只死亡鼠中检出106只阳性鼠,143只存活鼠中检出1只阳性鼠,没有注射鼠疫菌的104只鼠经检验确定为阴性鼠。分离培养、real-time PCR、ELISA和RIHA法的灵敏度分别是99.07%(106/107)、100%(107/107)、95.33%(102/107)、78.50%(84/107),特异度均是100%(104/104)。分离培养、real-time PCR、ELISA 3种方法之间灵敏度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0.051,Fisher精确检验),分别与RIH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714,P<0.001;χ^(2)=25.770,P<0.001;χ^(2)=13.313,P<0.001)。250只注射菌液鼠4种方法检测结果分布完全重合的有84.40%(211/250),不完全重合的有15.60%(39/250)。结论4种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其中RIHA灵敏度较其它3种方法稍差。在实际工作中,仍需多种方法同时检测,相互印证,综合判断,以防漏诊,利于及早发现疫情。
关键词
鼠疫
分离培养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反相间接血凝试验
分类号
R516.8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十三陵裕陵修缮工程中的木构件无损检测
廖春晖
张厚江
王喜平
黎冬青
祖汉松
张文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古建筑圆柱形木构件内部缺陷筛查方法研究
廖春晖
张厚江
黎冬青
孙燕良
王喜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古建筑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
陈勇平
李华
黎冬青
张涛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面向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勘测的应力波临界速度确定
廖春晖
张厚江
黎冬青
王喜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古建筑木构件缺陷检测方法发展现状
廖春晖
张厚江
黎冬青
孙燕良
《森林工程》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北京市清代雍和门结构检测鉴定
张涛
杜德杰
黎冬青
徐福泉
陈勇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古建筑木构件现场分类及其无损检测技术
陈勇平
黎冬青
李华
张涛
刘秀英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北京汉白玉石质文物的病害类型及病害机理研究
张涛
黎冬青
张中俭
《工程勘察》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含水率对木材性能快速检测指标的影响
廖春晖
张厚江
黎冬青
孙燕良
王喜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古建筑木构件阻力仪检测中影响阻力值的因素探讨
李华
陈勇平
黎冬青
张涛
王金平
刘秀英
《木材加工机械》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无(微)损检测技术在木结构古建筑中的应用及发展
张涛
黎冬青
韩扬
陈勇平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不同数量传感器下云杉模拟缺陷材应力波成像规律探讨
陈勇平
刘秀英
李华
韩扬
黎冬青
张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古建筑木构件生物危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框架构建
马星霞
乔云飞
黎冬青
王艳华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紫外光老化落叶松木材表面材色变化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符瑞云
符小慧
张文博
黎冬青
管成
张厚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古建木构件化学组分近红外光谱分析
符瑞云
张文博
黎冬青
张厚江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3150mm纸机三段通汽系统的整改
王士峰
袁佑民
龚月娣
黎冬青
李耀华
陈小琳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明十三陵裕陵修缮
黎冬青
《北京文博文丛》
2016
0
原文传递
18
2016年食品中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实施及结果分析
陈文胜
谭慧嘉
罗建波
贺红梅
彭婕
黎冬青
《华南预防医学》
2018
5
原文传递
19
4种方法检测鼠疫实验鼠的比较
潘珠
陈冠森
黎冬青
刘国勇
黄济英
梁秋光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