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自养脱氮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黄青飞 陈秀娟 《供水技术》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分别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和人工湿地中装填硫自养反硝化填料和硫铁矿来强化脱氮效果。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创新地将硫自养反硝化填料填充于PP球壳中并悬挂置于后段缺氧池,设备TN去除值在3.96~15.58 mg/L之间,平均去除值为8.52 mg/L... 分别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和人工湿地中装填硫自养反硝化填料和硫铁矿来强化脱氮效果。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创新地将硫自养反硝化填料填充于PP球壳中并悬挂置于后段缺氧池,设备TN去除值在3.96~15.58 mg/L之间,平均去除值为8.52 mg/L,其中后段缺氧池对TN的去除量占总去除量的76.3%。人工湿地在HRT较短条件下,TN去除率最高可达到83.8%,TN去除量最高达到10.52 mg/L,且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自我恢复速度较快,规律性的pH变化和实际进出水检测都说明人工湿地发生了硫自养反硝化作用。两段硫自养反硝化强化脱氮后出水达到且优于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硫铁矿 人工湿地 一体化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耦合给水厂污泥强化人工湿地深度脱氮除磷研究
2
作者 郭印 黄青飞 +2 位作者 周凯 余轶鹏 王伟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2期47-51,共5页
为了实现给水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以某水厂污泥为例,分析了其理化性质与吸附除磷特性,并探究了玉米芯耦合给水厂污泥组合填料人工湿地系统在不同季节温度下的脱氮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给水厂污泥的平均铁、铝含量分别为(23.14±0... 为了实现给水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以某水厂污泥为例,分析了其理化性质与吸附除磷特性,并探究了玉米芯耦合给水厂污泥组合填料人工湿地系统在不同季节温度下的脱氮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给水厂污泥的平均铁、铝含量分别为(23.14±0.04)mg/g、(46.2±0.2)mg/g,磷饱和吸附容量为7.89 mg/g,污泥吸附磷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R2=0.997)与Langumir模型(R2=0.979);湿地系统主要利用给水厂污泥吸附除磷,并依赖玉米芯进行异养反硝化脱氮;在HRT为1 d,进水氮、磷浓度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的条件下,常温条件下出水氮、磷浓度均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厂污泥 低碳氮比 玉米芯 人工湿地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净水设备用于农村地区供水的改造工程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秀娟 黄青飞 周凯 《供水技术》 2024年第4期39-42,共4页
处理规模1 500 m^(3)/d的一体化净水设备用于某农村地区自来水厂改造工程,设备运行后,有效解决了出水不达标问题,保障了该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改造后水厂占地面积约为60 m^(2),设备吨水运行成本约为0.2元,出水TDS、COD_(Mn)、NH_(3)-N... 处理规模1 500 m^(3)/d的一体化净水设备用于某农村地区自来水厂改造工程,设备运行后,有效解决了出水不达标问题,保障了该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改造后水厂占地面积约为60 m^(2),设备吨水运行成本约为0.2元,出水TDS、COD_(Mn)、NH_(3)-N指标分别比原出水降低65.6%、65.7%、84.6%,出水浊度均值为0.15 NT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净水设备 农村供水 改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溪流深潭营养盐滞留及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如忠 耿若楠 +3 位作者 黄青飞 钱靖 杨继伟 秦如彬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0-729,共10页
为解析溪流深潭地貌格局的营养盐滞留能力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巢湖流域南淝河某一深潭地貌特征明显的农业源头溪流,选择NaCl为保守示踪剂,NH_4Cl和KH_2PO_4为添加营养盐,开展了9次野外示踪试验,其中人为干扰试... 为解析溪流深潭地貌格局的营养盐滞留能力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巢湖流域南淝河某一深潭地貌特征明显的农业源头溪流,选择NaCl为保守示踪剂,NH_4Cl和KH_2PO_4为添加营养盐,开展了9次野外示踪试验,其中人为干扰试验4次,并据此计算水力学参数和养分螺旋指标.结果表明:试验渠段水流属于缓流类型,且在整个试验阶段始终处于湍流状态;人为干扰情形的深潭S_w-NH_4下降幅度较自然情形明显,数值甶331~3304m下降为232~609m,而S_w-PO_4则略有增大,即甶232~609m上升为301~1100m;人为干扰时平直渠段S_w-NH_4下降显著,数值甶4812~58895m下降为2463~13955m,而S_w-PO_4下降更为显著,由6242~75285m下降到1792~11432m;人为干扰情形的平直渠段S_w-NH_4、S_w-PO_4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深潭渠段,意味着平直渠段受人为干扰影响很大,响应更明显;与自然情形相比,深潭和平直渠段的V_f-NH_4、V_f-PO_4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有利于滞留效应的发生.总体上,从整个试验渠段来看,人为干扰对于提高农田溪流深潭地貌格局的营养盐滞留能力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潭 农田溪流 营养盐滞留 人为干扰 养分螺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变化条件下农田溪流营养盐滞留效应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如忠 黄青飞 +2 位作者 杨继伟 张瑞钢 金菊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77-1885,共9页
以巢湖流域某一典型农田源头溪流为对象,基于溪流水文条件的动态变化性,从水文概率密度模型与营养盐滞留率模型综合集成角度,解析较长时间尺度下营养盐滞留有效流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在对水文概率密度模型Monte Carlo随机模拟的基础上,根... 以巢湖流域某一典型农田源头溪流为对象,基于溪流水文条件的动态变化性,从水文概率密度模型与营养盐滞留率模型综合集成角度,解析较长时间尺度下营养盐滞留有效流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在对水文概率密度模型Monte Carlo随机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先前10次野外示踪实验获得的营养盐吸收速度等数据信息,定量评估溪流营养盐滞留的总体水平,估算最有效流量和等效流量.结果表明,农田溪流渠段的NH_4^+、PO_4^(3-)滞留能力总体偏低,相应的期望滞留率分别为0.0671(6.71%)和0.0541(5.41%),最有效流量分别为0.0051,0.0049m^3/s,功能等效流量分别为0.044,0.043m^3/s.基于溪流营养盐吸收速度明显偏低的客观现状,有必要从溪流形态和河床地貌特征的改造着手,提升溪流水体营养盐滞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变化 营养盐滞留 有效流量 MONTE CARLO模拟 农田源头溪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磁混凝应急处理高速服务区污水研究
6
作者 姚宁波 陈鹏 +1 位作者 张江灵 黄青飞 《环保科技》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高速服务区污水水量波动大,超量污水易导致常规生化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差或污水外溢风险,需考虑应急处理。试验采用次氯酸钠—磁混凝工艺应急处理高速服务区污水,当进水COD为186.37 mg/L,NH_(3)-N为24.8 mg/L,TP为3.03 mg/L,TN为27.1 mg/L... 高速服务区污水水量波动大,超量污水易导致常规生化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差或污水外溢风险,需考虑应急处理。试验采用次氯酸钠—磁混凝工艺应急处理高速服务区污水,当进水COD为186.37 mg/L,NH_(3)-N为24.8 mg/L,TP为3.03 mg/L,TN为27.1 mg/L,次氯酸钠、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215 mg/L、100 mg/L、1 mg/L时,出水COD、NH_(3)-N、TP、TN分别为97.56 mg/L、1.43 mg/L、0.38 mg/L、4.27 mg/L,出水NH_(3)-N、TP、TN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工艺对COD的去除率为47.65%,出水COD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若要进一步降低出水的COD,可配合活性炭吸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服务区污水 应急处理 次氯酸钠 磁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吸式排水的施工与应用优势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青飞 《建材与装饰》 2018年第30期49-49,共1页
通过虹吸式排水在紫阳文体活动中心工程的成功应用,根据虹吸式排水的设计及施工,简要介绍虹吸式排水的原理及特点,并就虹吸式排水和传统重力式排水进行特点和技术的对比,让大家对虹吸式排水有进一步认识,并表明其在大型屋面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 虹吸式排水 施工 应用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编带填料对生物反应器运行效果的研究
8
作者 黄青飞 李东 周凯 《供水技术》 2023年第5期11-16,共6页
生物负载量是影响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污染物去除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悬挂式填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悬挂式生物填料的生物负载量,并选取生物编带填料为试验对象,分析该生物填料对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效果。... 生物负载量是影响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污染物去除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悬挂式填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悬挂式生物填料的生物负载量,并选取生物编带填料为试验对象,分析该生物填料对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仿水草填料、螺旋填料、生物编带直线填料、生物编带毛圈填料单位质量填料生物负载量分别为0.30、0.40、0.58、0.40 g/g,单位长度填料生物负载量分别为0.73、11.34、12.64、14.86 g/m。当生物编带直线填料填充率为33%时,生物反应器对COD_(Cr)、TN、NH_(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2%、41.09%、90.16%,达到DB34/3527-201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单位体积生物膜量为2 136.16 g/m^(3),镜检发现填料生物膜上生物相对丰富,先后出现了以细菌为食的原生动物到后生动物过渡的完整生物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负载量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编带填料 填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段AO系统沉淀池出水氨氮过高的原因及对策
9
作者 黄青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9年第11期00391-00392,共2页
通过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人工湿地”系统对某厂区生活污水进行研究,发现系统运行几个月后出现脱氮效果差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工艺流程以及长期进出水水质检测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脱氮效果差主要原因在于生物膜表面出现黏白物质,... 通过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人工湿地”系统对某厂区生活污水进行研究,发现系统运行几个月后出现脱氮效果差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工艺流程以及长期进出水水质检测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脱氮效果差主要原因在于生物膜表面出现黏白物质,经分析为蛋白和多糖类黏性物质,其覆盖在生物膜表面,减少了气—液—固三相接触的面积,阻断了溶质运移,使传质效果变差。通过改善回流,增大曝气,对生物膜表面黏性物质以及老化的微生物进行吹落,沉淀若干个小时后,将其沉淀物排出运行一周左右的时间便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脱氮 情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组合对拟同形溞生长生殖的影响
10
作者 李芳 邓道贵 +1 位作者 张晓莉 黄青飞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56-60,共5页
文章研究单细胞的产毒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组合对拟同形溞生长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同形溞不能在纯铜绿微囊藻下生长生殖.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升高,拟同形溞的首次怀卵时间逐渐减少,而成熟体长逐渐增大.拟同形溞的首次产幼溞数... 文章研究单细胞的产毒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组合对拟同形溞生长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同形溞不能在纯铜绿微囊藻下生长生殖.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升高,拟同形溞的首次怀卵时间逐渐减少,而成熟体长逐渐增大.拟同形溞的首次产幼溞数、最大种群密度及最大种群增长率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种群密度和最大种群增长率均出现在2×10^6 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分别为302.7 ind.(200 mL)^-1和0.213 d^-1.在低的斜生栅藻浓度(1×10^5 cells/mL)下,拟同形溞不产生卵鞍.在2×10^5~2×10^6 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下,拟同形溞产出较多的卵鞍,最大值(77.3 ind.)出现在1×10^6 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在较高的斜生栅藻浓度(1×10^6 cells/mL和2×10^6 cells/mL)下,含休眠卵的卵鞍数占总休眠卵数的比例明显高于较低的斜生栅藻浓度组(2×10^5 cells/mL和4×10^5 cells/mL).研究暗示,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可以减缓产毒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对拟同形溞的生长生殖的抑制作用,而卵鞍的产生和休眠卵的形成受其种群密度和铜绿微囊藻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同形溞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强化处理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凯 潘军 +3 位作者 吴为旭 李东 黄青飞 徐玉璐 《建设科技》 2022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本文以处理规模为200t/d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为例,分析了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并进行了效果分析,以期为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 生活污水 处理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BR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宁波 周凯 +4 位作者 李东 於胜洪 黄青飞 徐玉璐 骆靖宇 《环保科技》 2023年第3期55-59,共5页
MBBR工艺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率高、泥龄长、剩余污泥少的优点,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MBBR工艺的结构组成、工艺特点,介绍了MBBR工艺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实际运行效果。通过试验发现,MBBR工艺对有机物和... MBBR工艺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率高、泥龄长、剩余污泥少的优点,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MBBR工艺的结构组成、工艺特点,介绍了MBBR工艺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实际运行效果。通过试验发现,MBBR工艺对有机物和NH3-N的去除效率高,COD的平均去除率为72%,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97.2%,出水COD和NH3-N满足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MBBR工艺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22.2%,去除能力有限,出水TP的稳定达标需辅以化学除磷手段;MBBR工艺对TN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0%,碳源不足是TN去除效果差的重要限制因素。文章研究结果可为MBBR的工程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BR工艺 工艺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去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友好型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与管理模式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惠子 黄青飞 +3 位作者 韩慧基 李辰 潘军 周凯 《供水技术》 2020年第4期46-49,共4页
根据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提出了一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生态友好型农村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形式,同时结合“六位一体”的运营管理模式,采用“生物处理+生态强化+智慧运营”的方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长效治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 根据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提出了一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生态友好型农村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形式,同时结合“六位一体”的运营管理模式,采用“生物处理+生态强化+智慧运营”的方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长效治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态友好型 污水处理站 六位一体 智慧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法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凯 邓帮武 +3 位作者 雷春元 潘军 李东 黄青飞 《建设科技》 2021年第7期112-114,共3页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常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MBR法三种方式。在农村污水治理的前期阶段,存在着因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等诸多因素造成污水处理设施处于“晒太阳”状态,由于前期基础资料的缺失,给处理设施后续改造工作增加了难度,...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常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MBR法三种方式。在农村污水治理的前期阶段,存在着因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等诸多因素造成污水处理设施处于“晒太阳”状态,由于前期基础资料的缺失,给处理设施后续改造工作增加了难度,SBR法以其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廉,可根据来水量灵活运行,其作为改造方式之一应用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法 农村污水 处理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空间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例
15
作者 李辰 李广宏 +2 位作者 潘军 周凯 黄青飞 《供水技术》 2019年第5期49-52,共4页
某商业区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水处理站选址为受限空间的地下停车库内,设计采用模块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体工艺采用“格栅调节池+A2/O+A/O+沉淀池+浸没式微滤”,厂站出水作为中水回用。运行结果显示:出水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 某商业区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水处理站选址为受限空间的地下停车库内,设计采用模块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体工艺采用“格栅调节池+A2/O+A/O+沉淀池+浸没式微滤”,厂站出水作为中水回用。运行结果显示:出水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同时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回用标准。该工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受限空间污水站的建造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空间 生活污水 中水 模块化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学某小区中水厂站改造工程实践
16
作者 李辰 李广宏 +2 位作者 潘军 周凯 黄青飞 《供水技术》 2019年第3期25-30,共6页
以山东大学某小区中水厂站为例,在充分考虑原有厂站设计、布局,满足工艺处理需求的基础上,通过A2/O工艺改造、新建浸没式微滤池、新增光伏发电系统等方式,对原有的“生物接触氧化池+斜管沉淀池+机械过滤+活性炭过滤”工艺进行了改造。运... 以山东大学某小区中水厂站为例,在充分考虑原有厂站设计、布局,满足工艺处理需求的基础上,通过A2/O工艺改造、新建浸没式微滤池、新增光伏发电系统等方式,对原有的“生物接触氧化池+斜管沉淀池+机械过滤+活性炭过滤”工艺进行了改造。运行结果显示,改造后的中水站出水指标不仅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回用标准,经济效益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水厂站 改造 光伏发电 回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溪流人工深潭地貌格局暂态存储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如忠 黄青飞 +2 位作者 钱靖 殷晓曦 韦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964-2972,共9页
2015年11月~2016年2月,以NaCl为示踪剂,在巢湖流域某一农田源头溪流开展了5次野外示踪试验,并据此计算溪流的物理特征参数和暂态存储指标;通过对深潭渠段与平直渠段相关指标的比较,解析人工深潭地貌格局的暂态存储特征.结果表明:1人工... 2015年11月~2016年2月,以NaCl为示踪剂,在巢湖流域某一农田源头溪流开展了5次野外示踪试验,并据此计算溪流的物理特征参数和暂态存储指标;通过对深潭渠段与平直渠段相关指标的比较,解析人工深潭地貌格局的暂态存储特征.结果表明:1人工深潭地貌格局渠段A_s/A基本都较平直渠段更高,但其交换系数α却较平直渠段低一个数量级;2人工深潭地貌格局的暂态存储对于溶质滞留的影响较平直渠段大,但其流动水体的溶质滞留能力则较平直渠段弱;3尽管深潭地貌格局拥有相对较大的A_s/A比值,但对溶质运移转化的综合影响却低于平直渠段;4人工深潭的暂态存储指标F200med可以解释18.86%~26.05%的溶质行进时间,平直渠段可以解释5.28%~33.87%,且大部分情况下平直渠段都较深潭渠段更高;5深潭地貌格局与平直渠段在φ_w、φA和Ts方面差异明显,而在其他指标方面则区别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深潭 暂态存储 农田源头溪流 OTIS模型 浅滩-深潭序列
原文传递
不同水源补给情形的溪流沟渠沉积物磷形态及释放风险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如忠 秦如彬 +1 位作者 黄青飞 耿若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75-3383,共9页
2015年5~12月,在合肥地区3条分别以城市污水厂尾水、食品加工废水和农业排水-地下水渗流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溪流沟渠上,按季节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分析沉积物磷赋存形态;通过磷吸附指数(PSI)、磷吸附饱和度(DPS)和磷释放风险指数(ERI... 2015年5~12月,在合肥地区3条分别以城市污水厂尾水、食品加工废水和农业排水-地下水渗流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溪流沟渠上,按季节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分析沉积物磷赋存形态;通过磷吸附指数(PSI)、磷吸附饱和度(DPS)和磷释放风险指数(ERI)计算,评估溪流沟渠沉积物的磷潜在释放风险,并以非参数检验方法,对3条溪流沟渠开展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关镇河支渠和陶冲小溪流水体磷素污染严重,3条溪流沟渠磷污染程度排序为:关镇河支渠〉陶冲小溪流〉磨店小溪流,其中关镇河支渠沉积物TP平均含量为1 376.95 mg·kg^-1,分别是磨店小溪流和陶冲小溪流的2.94和1.91倍;2 3条溪流沟渠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差异显著,且在含量高低排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3 3条溪流沉积物的PSI值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而且每条溪流沟渠所有采样点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总体上都表现出秋季最高,冬季次之,春、夏季基本相当且相对最低的变化特征;4由PSI、DPS及ERI评估得到的磷释放风险特征基本一致,相应的磷释放风险高低排序为:关镇河支渠〉陶冲小溪流〉磨店小溪流;5差异性分析表明,3条溪流沟渠几乎在所有指标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溪流 沉积物 磷形态 磷吸附指数(PSI) 磷吸附饱和度(DPS)
原文传递
芦苇占优势农田溪流营养盐滞留的水文和生物贡献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如忠 曹竟成 +2 位作者 黄青飞 殷晓曦 严小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05-1016,共12页
为解析大型水生植物大量生长情形的源头溪流营养盐滞留的水文、生物作用贡献,于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南淝河流域某一芦苇占显著优势的农田源头溪流段,开展8次野外示踪实验,计算渠段雷诺数Re、弗劳德数Fr、曼宁糙率系数n等水动力学参数... 为解析大型水生植物大量生长情形的源头溪流营养盐滞留的水文、生物作用贡献,于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南淝河流域某一芦苇占显著优势的农田源头溪流段,开展8次野外示踪实验,计算渠段雷诺数Re、弗劳德数Fr、曼宁糙率系数n等水动力学参数,估算NH4^+、PO4^3-的总滞留率以及水文、生物过程的实际滞留贡献率和相对滞留贡献率。结果表明,整个研究期间溪流水体表现出显著的紊流特征,水流流态属于缓流类型,渠道曼宁糙率系数n变化范围为0.066-0.112,平均值为0.089;NH4+总滞留损失率变化范围为9.17%-28.27%,平均值为14.68%,水文作用和生物过程对NH4^+实际滞留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10.12%和4.57%,相对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72.51%和27.49%,表明NH4+滞留损失主要来自水文过程的影响;PO4^3-总滞留损失率变化范围为5.75%-17.79%,平均值为12.53%,水文作用和生物过程对PO43-实际滞留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10.12%和2.41%,相对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81.42%和18.58%,表明PO43-滞留损失也主要来自水文因素的影响;n与Re、Fr和Q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而实际滞留率ηNH4、ηPO4与n、Re之间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溪流 营养盐滞留 大型水生植物 示踪实验 水动力学参数
原文传递
装配式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20
作者 陈秀娟 黄青飞 余经纬 《供水技术》 2025年第2期38-42,共5页
装配式污水处理厂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等优点。介绍装配式技术的发展状况、装配式污水处理厂的施工形式、使用材质及处理工艺等,总结了装配式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势与建设难点。
关键词 装配式污水厂 预制件 施工工艺 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