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茂才治疗头痛用药规律
1
作者 丘宇慧 尹家璇 +2 位作者 曾子浩 刘文琛 黄遂和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 总结刘茂才治疗头痛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刘茂才2020年5月1日-2021年1月31日治疗头痛处方,利用FangNet平台PageRank算法分析处方高频中药、性味归经,并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处方91首,涉及中药113味,高频中药包括郁金... 目的 总结刘茂才治疗头痛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刘茂才2020年5月1日-2021年1月31日治疗头痛处方,利用FangNet平台PageRank算法分析处方高频中药、性味归经,并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处方91首,涉及中药113味,高频中药包括郁金、天麻、党参、茯苓、川芎等;药性以寒、温居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药物权重等级分析显示,核心药物组合包括郁金、天麻、党参、茯苓、川芎、白术、蒺藜、山萸肉、丹参、柴胡、羌活。药物共现性分析显示,常用药对为党参-茯苓、川芎-茯苓、法半夏-茯苓;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物群组。结论 刘茂才治疗头痛用药平和,善用药对、药串,以“通”立法,重视肝、脾、肾三脏,结合健脾益气、平肝舒肝、补肝益肾,辅以养脑安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茂才 头痛 用药规律 FangNet平台 PAGERANK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少阴病证型肺炎患者先天运气禀赋特征
2
作者 兰福娟 杨涛宇 +3 位作者 陈党红 徐国峰 颜芳 黄遂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863-2868,共6页
【目的】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少阴病证型肺炎住院患者出生日期的运气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日至2022年6月30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中医经典科收治的少阴病证型肺炎住院病例,共422例,对其出生日期的运气因素进行统计... 【目的】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少阴病证型肺炎住院患者出生日期的运气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日至2022年6月30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中医经典科收治的少阴病证型肺炎住院病例,共422例,对其出生日期的运气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少阴病证型肺炎住院患者出生时的年干、年支、岁运、重组岁运、主气、司天-在泉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提示出生于己年和丑年、岁运太少分布为土运不及、重组岁运为风象之年、主气为太阴湿土、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者罹患少阴病证型肺炎的风险较高。【结论】少阴病证型肺炎的罹患与出生时期运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可能的出生运气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夹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肺炎 少阴病 出生日期 脾肾阳虚 寒湿夹杂
原文传递
己亥年广州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先天运气禀赋及发病运气特征研究
3
作者 兰福娟 杨涛宇 +3 位作者 黄遂和 陈党红 颜芳 徐国峰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2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己亥年广州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先天运气禀赋及发病运气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674例CAP患者,对其出生日期及发病日期的运气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己... 目的:探讨己亥年广州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先天运气禀赋及发病运气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674例CAP患者,对其出生日期及发病日期的运气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己亥年易患CAP的先天运气禀赋特征为:岁运为土太过、主运为太宫、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少阴君火、客主加临为少阴君火加临少阳相火;己亥年CAP发病运气特征为:主运为土运、客运为少羽、主气为少阳相火和太阴湿土、客气为厥阴风木和少阴君火、客主加临为厥阴风木加临少阳相火和少阴君火加临太阴湿土。结论:己亥年易患CAP的先天运气禀赋为肺脾两虚、痰湿内生,感邪易从火化、热化;己亥年CAP发病的运气病机为土虚木乘、痰浊停聚,加之风邪、热邪、湿邪单独或兼夹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广州地区 己亥年 运气禀赋 运气病机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张景岳《新方八阵》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徐福平 黄遂和 +1 位作者 林立宇 杨志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683-685,共3页
目的:分析和挖掘张景岳《新方八阵》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新方八阵的方剂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对186... 目的:分析和挖掘张景岳《新方八阵》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新方八阵的方剂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对186首方剂分析,涉及中药208味,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共21味,进而演化到3-4味的核心药物组合26个,形成新处方13个。结论:张景岳擅长应用熟地、当归和人参等药物,治疗上以温补思想为主,重视阴阳互济、气血互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方八阵 用药规律 温补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盐酸地芬尼多中毒抢救成功1例及救治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遂和 杜炯栋 李小强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490-491,共2页
盐酸地芬尼多是常用的抗眩晕非处方药物,现实生活中十分容易获取,故常有服用盐酸地芬尼多中毒事件发生,但临床上服用大剂量盐酸地芬尼多中毒病例少见,目前该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我院曾收治1例服用3900 mg致昏迷休克患者,通过早期洗胃,... 盐酸地芬尼多是常用的抗眩晕非处方药物,现实生活中十分容易获取,故常有服用盐酸地芬尼多中毒事件发生,但临床上服用大剂量盐酸地芬尼多中毒病例少见,目前该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我院曾收治1例服用3900 mg致昏迷休克患者,通过早期洗胃,积极生命系统支持及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后最终治疗成功,现将案例及抢救过程中的经验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效解毒剂 盐酸地芬尼多 抗眩晕 抢救成功 血液净化 救治体会 综合治疗 早期洗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易医脐针辨治失眠经验探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梦若 张晓轩 +3 位作者 李颖文 黄遂和 原嘉民 杨志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4-935,共2页
总结杨志敏教授运用易医脐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经验。杨教授认为,原发性失眠可存在"相火内扰,火金结滞""木气失和,上逆下陷""中土气虚,枢转不利""正气耗散,四维停滞""脉络壅塞,窍道不通&qu... 总结杨志敏教授运用易医脐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经验。杨教授认为,原发性失眠可存在"相火内扰,火金结滞""木气失和,上逆下陷""中土气虚,枢转不利""正气耗散,四维停滞""脉络壅塞,窍道不通"等人体气机圆运动升降失常的病机,通过右降四针、左升四针、四隅位、四正位、山泽通气等脐针治法,以达到升降复圆、寤寐可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针 失眠 圆运动
原文传递
大柴胡汤之内涵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遂和 章泽钊 +3 位作者 曾子浩 黄术 齐玉茹 张锦祥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5期216-219,共4页
大柴胡汤所针对病因为外感、水谷之寒热内伤及情志所伤,所治疾病按阴阳五行辨证多属阳证,病机为土实木盛,三阴三阳辨证属三阳实证,处方立法为以阴制阳,通过疏木降金松土,外解少阳郁热,内泻脏腑之水热互结,主治少阳阳明之实证或三阳合病... 大柴胡汤所针对病因为外感、水谷之寒热内伤及情志所伤,所治疾病按阴阳五行辨证多属阳证,病机为土实木盛,三阴三阳辨证属三阳实证,处方立法为以阴制阳,通过疏木降金松土,外解少阳郁热,内泻脏腑之水热互结,主治少阳阳明之实证或三阳合病之实证,临床中应用广泛,具有推陈致新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经方 病因病机 处方立法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志敏运用通法辨治不寐经验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诗雅 黄遂和 +4 位作者 张晓轩 管桦桦 原嘉民 徐福平 杨志敏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9期628-630,I0002,共4页
总结杨志敏教授以通法治疗不寐的经验,认为不寐以营卫不和为基本病机,而气机郁闭、营血痹阻、火热内盛、水饮停聚四种情况皆是导致卫不入营、营卫不和的重要原因,以通法调和营卫是治疗不寐的重要治法。气机郁闭者宜治以宣通理气,予柴胡... 总结杨志敏教授以通法治疗不寐的经验,认为不寐以营卫不和为基本病机,而气机郁闭、营血痹阻、火热内盛、水饮停聚四种情况皆是导致卫不入营、营卫不和的重要原因,以通法调和营卫是治疗不寐的重要治法。气机郁闭者宜治以宣通理气,予柴胡类方;营血痹阻者宜治以和营通痹,予桂枝类方;火热内盛者宜治以清泄通降,予大黄类方、石膏类方、芒硝类方;水饮停聚者宜治以宣消渗利,予麻黄类方、半夏类方、茯苓类方。保障营卫之气运行的通畅,达到通调营卫、治疗不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法 不寐 卫不入营 通调营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丘宇慧 黄遂和 +1 位作者 郭歆 华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建库至2018年6月30日发表的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相关文献。采用古今医案云平...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建库至2018年6月30日发表的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相关文献。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4.14)对纳入处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核心药物组合等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处方101首,涉及药物131种,药性以平性及甘、辛、苦味为主,主要归肝、脾、肺经。处方中常用药对有僵蚕-全蝎等,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为白芍、僵蚕、白附子、钩藤、蜈蚣、川芎、甘草、当归、全蝎,可认为是芍药甘草汤合牵正散化裁而来。结论中药治疗面肌痉挛注重祛风化痰、通络止痉、养血柔肝熄风,尤其重视虫类药的应用;同时,药性分析表明该病具阳气不足的病机,多从肝、风邪角度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中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动脉的内涵与临床应用
10
作者 黄遂和 张锦祥 齐玉茹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0期212-215,共4页
结合中医经典理论探讨《伤寒论》中动脉的病机与主治,认为动脉反映了正气驱邪外出而相持不下,阴阳气欲相交而不得相交融洽的情况,主惊、痛及气机逆乱,里虚不足是其重要原因。临证时需考虑人体正气强弱情况,做到因势利导,或鼓舞正气或调... 结合中医经典理论探讨《伤寒论》中动脉的病机与主治,认为动脉反映了正气驱邪外出而相持不下,阴阳气欲相交而不得相交融洽的情况,主惊、痛及气机逆乱,里虚不足是其重要原因。临证时需考虑人体正气强弱情况,做到因势利导,或鼓舞正气或调和阴阳,切忌因气机逆乱相争而出现的热象、实象而误用攻伐之法,导致正退邪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伤寒论》 脉象 病机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董氏奇穴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并发消化道梗阻医案2则
11
作者 黄遂和 范荣荣 +4 位作者 杨涛宇 颜芳 杨志敏 徐国峰 潘宗奇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5期121-123,共3页
消化道梗阻是指自食管到肛管任何部位,任何原因导致的上下不通,常见的有肠梗阻、幽门梗阻、胆道梗阻等,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之一[1]。目前,西医治疗上多予胃肠减压、维持人体电解质酸碱正常、营养支持、抗感染及对症... 消化道梗阻是指自食管到肛管任何部位,任何原因导致的上下不通,常见的有肠梗阻、幽门梗阻、胆道梗阻等,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之一[1]。目前,西医治疗上多予胃肠减压、维持人体电解质酸碱正常、营养支持、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手术治疗等[2]。中医治疗由于患者禁食,多以针刺、灌肠等外治法为主[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氏奇穴 临床经验 恶性肿瘤 消化道梗阻
原文传递
从阳明病辨治慢性湿疹医案1则
12
作者 蔡洁超 邓贤斌 +3 位作者 张晓轩 黄遂和 颜芳 杨志敏(指导)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6期206-206,F0003,共2页
慢性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患,表现为局部皮肤浸润性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并呈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自觉明显瘙痒[1]。迁延不愈者往往对常规的抗炎、止痒治疗不敏感,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广... 慢性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患,表现为局部皮肤浸润性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并呈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自觉明显瘙痒[1]。迁延不愈者往往对常规的抗炎、止痒治疗不敏感,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从阳明病入手辨治慢性湿疹,总结出以白虎汤类方、竹叶石膏汤为代表的清热解表法,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茵陈蒿汤为代表的清湿热法,以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抵挡丸为代表的清瘀热法,疗效显著。兹整理医案1则并附分析讨论,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阳明病 辨治 医案
原文传递
六经辨证理论治疗登革热疫病证候及病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臻 颜芳 +5 位作者 覃小兰 韩凡 曾祥珲 黄遂和 刘相莹 许家栋(指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2019年广东省中医院登革热病例,从中医六经辨证角度探讨并总结登革热诊疗思路。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9年7月6日—2019年11月3日收治的登革热患者基本资料、临床主要症状、辅助检查、六经病位、病机及辨证处方... 目的回顾分析2019年广东省中医院登革热病例,从中医六经辨证角度探讨并总结登革热诊疗思路。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9年7月6日—2019年11月3日收治的登革热患者基本资料、临床主要症状、辅助检查、六经病位、病机及辨证处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登革热病例以中青年人(<60岁)发病人数最多,占81.3%;所有病例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无一例进展为重症登革热;平均退热时间为5.94 d;病位多数在少阳阳明合病,其次为少阳病及阳明病;病机上存在虚实夹杂,水火互兼,表里合病的状态;使用最高频次的方药为小柴胡汤、葛根四物解肌汤、千金葛根柴胡汤、千金百痛壮热方。结论登革热疫病的临床救治可以通过中医经典理论六经辨证思路入手,疗效确切,缩短病程,为登革热中医辨证依据及诊疗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六经辨证 证候 病机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柴胡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多次阳性验案2则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轩 黄遂和 +2 位作者 舒昱立 颜芳 潘宗奇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63-65,共3页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七版方案)要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标准为:体温恢复正常3 d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七版方案)要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标准为:体温恢复正常3 d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 h)[1]。然而在临床中发现,有部分患者已没有明显呼吸道症状,CT影像表明炎症明显吸收,但核酸检测却持续阳性,即常阳患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阳性 大柴胡汤 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顾队列设计中医与中医联合抗微生物药治疗肺炎的比较效果研究
15
作者 周小文 黄遂和 +7 位作者 蔡坚雄 黄臻 谢倩文 谢庆凤 孙良生 杨志敏 吴大嵘 颜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6-1383,共8页
目的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中医与中医联合抗微生物药治疗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2012年11月29日至2022年6月17日收治住院肺炎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根据是否在中医治疗基础上合并使用抗微生物药治疗... 目的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中医与中医联合抗微生物药治疗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2012年11月29日至2022年6月17日收治住院肺炎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根据是否在中医治疗基础上合并使用抗微生物药治疗分为两组,非暴露组为中医组,暴露组为中医联合抗微生物药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平衡可能的混杂因素,对匹配后的队列进行COX回归分析比较两组肺炎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风险,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评估两组的生存概率;此外还比较了两组最高氧疗浓度和退热时长。结果共纳入898例患者,轻中度患者占比超9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纳入180例,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主要结局指标显示,中医联合抗微生物药组住院期间发生死亡事件的风险略高于中医组[HR=1.52,95%CI(0.36,6.39),P=0.566],亚组分析与整体结果趋势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住院期间,整体和各病情程度上两组死亡率接近。两组在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乏力、气促和胸痛)消失率的治疗效果上表现相似。次要结局指标显示,两组在最高氧疗浓度使用和稳定退热时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以轻中度为主的肺炎患者治疗上,中医组与中医联合抗微生物药组在住院期间死亡率、主要症状消失率、最高氧疗浓度和稳定退热时长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相近,合理应用中医药在减少抗微生物药使用上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 回顾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杨志敏治疗阳虚质疲劳状态人群膏方用药规律挖掘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遂和 丘宇慧 +4 位作者 陈瑶瑶 管桦桦 张晓轩 徐福平 原嘉民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 分析和挖掘杨志敏教授治疗阳虚质疲劳状态人群的膏方用药规律。方法 整理2010年10月-2013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杨志敏教授门诊治疗阳虚质疲劳状态人群的膏方处方,使用SPSS 18.0软件对药物种类、频次进行分析,并采用Cleme... 目的 分析和挖掘杨志敏教授治疗阳虚质疲劳状态人群的膏方用药规律。方法 整理2010年10月-2013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杨志敏教授门诊治疗阳虚质疲劳状态人群的膏方处方,使用SPSS 18.0软件对药物种类、频次进行分析,并采用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药物二项、六项关联规则分析挖掘,探寻核心组方。结果 共纳入膏方处方62首,涉及中药193味,其中附子为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且频次前36名的药物中,化湿药占了22.2%;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使用最多的药对涉及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及金匮肾气丸中的药物,如“附子配干姜”“附子配炙甘草”“干姜配炙甘草”等;得出以“附子、炙甘草、干姜、砂仁”为核心的潜阳丹合四逆汤加减组方及以“山药、菟丝子、当归、炙甘草”为核心的景岳菟丝煎加减组方。结论 “健脾益肾、温阳化湿”“温潜阳气、阴中求阳”是杨教授膏方辨证治疗阳虚质疲劳状态人群的用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剂(中药) 杨志敏 阳虚 疲劳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濒湖脉学》研习与思考
17
作者 张锦祥 黄遂和 +2 位作者 邱芬梅 颜芳 齐玉茹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67-270,共4页
《濒湖脉学》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脉学专著,全书以歌诀体裁编写而成,语言简明、比喻贴切,论脉简要而不失生动。作为后世学习脉学之圭臬,《濒湖脉学》善用比象思维,还原脉学本原,善于辨析脉象异同,倡导以脉象论述病机。只有将《... 《濒湖脉学》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脉学专著,全书以歌诀体裁编写而成,语言简明、比喻贴切,论脉简要而不失生动。作为后世学习脉学之圭臬,《濒湖脉学》善用比象思维,还原脉学本原,善于辨析脉象异同,倡导以脉象论述病机。只有将《濒湖脉学》中的脉学理论与经典记载以及后世诸家论点进行参悟比对,在临床中反复印证、去伪存真,才能将四诊之一的脉诊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湖脉学》 脉学 脉象 李时珍 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