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4 位作者 易绍萱 方玉华 罗高兴 贺伟峰 陈渝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82-683,共2页
目的 构建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基因重组的腺病毒载体。 方法 将CTLA4IgcDNA插入腺病毒表达质粒 ;将重组质粒与腺病毒基因组质粒共转染 2 93细胞 ,产生重组腺病毒 ;采用dot ELISA和PCR法筛选并获得CTLA4Ig阳性表达的重组腺病毒。结果... 目的 构建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基因重组的腺病毒载体。 方法 将CTLA4IgcDNA插入腺病毒表达质粒 ;将重组质粒与腺病毒基因组质粒共转染 2 93细胞 ,产生重组腺病毒 ;采用dot ELISA和PCR法筛选并获得CTLA4Ig阳性表达的重组腺病毒。结果 同源重组后 ,以dot ELISA法筛选到 2个 2 93细胞的CTLA4Ig蛋白阳性表达空斑 ,PCR证实为含CTLA4Ig基因和腺病毒基因的重组体AdvCTLA4Ig。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CTLA4Ig基因重组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vCTLA4I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阻断剂 CTLA4IG 基因重组 器官移植 腺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负载供体抗原的致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 被引量:9
2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2 位作者 张艮甫 陈希炜 贺伟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906-1908,共3页
目的 研究负载供体抗原的致耐受性受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 以BN、Lewis大鼠为肾移植供、受体;受体骨髓源性DC负载供体淋巴细胞抗原并与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共孵育;将上述DC于肾移植前24 h经股静脉... 目的 研究负载供体抗原的致耐受性受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 以BN、Lewis大鼠为肾移植供、受体;受体骨髓源性DC负载供体淋巴细胞抗原并与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共孵育;将上述DC于肾移植前24 h经股静脉注入受体(治疗组),未注射DC的受体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术后第20天,MTT法检测受体脾细胞对供体及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结果移植肾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显著延长[(54.6±9.5)d vs(8.3±0.8)d,P<0.01]。术后第20天,治疗组脾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反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0.17±0.04)vs(0.74±0.06),P<0.01],而受体对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0.72±0.04)vs(0.69±0.07),P>0.05]。结论 负载供体抗原的致耐受性受体DC可以特异性抑制受体对供体抗原的免疫反应、明显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抗原负载 肾移植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静脉吻合技术用于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2 位作者 罗高兴 易绍萱 陈希炜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66-667,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大鼠肾移植静脉吻合方法。方法 以封闭群Wistar大鼠作为供、受体 ,将供体左肾与远近下腔静脉一并摘取 ,从腔静脉远端向近端插入支架管并伸入受体左肾静脉内 ,在支架管支撑下缝合供体下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 ;...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大鼠肾移植静脉吻合方法。方法 以封闭群Wistar大鼠作为供、受体 ,将供体左肾与远近下腔静脉一并摘取 ,从腔静脉远端向近端插入支架管并伸入受体左肾静脉内 ,在支架管支撑下缝合供体下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 ;按常规行动脉吻合及尿路重建。结果  2 6例静脉吻合均在 5 5~ 6mim内顺利完成 ,肾静脉吻合口即时通畅率达 10 0 % ,术后病理检查未发现吻合口血栓形成。结论 新的静脉吻合方法简便、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吻合 大鼠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尔硫卓提高他克莫司在肾移植中的应用效能 被引量:8
4
作者 黄赤兵 张银甫 +5 位作者 冯嘉瑜 范明齐 王平贤 肖亚 贾维胜 方针强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4期1522-152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钙拮抗剂地尔硫卓(diltiazem,Dil)减少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用量并改善肾功能的可行性。方法肾移植术后3周,将Dil用于31例服用Tac的肾移植受者(Dil组),以未用Dil的22例为对照,检测Dil应用前和用后1周两组Tac... 目的探讨应用钙拮抗剂地尔硫卓(diltiazem,Dil)减少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用量并改善肾功能的可行性。方法肾移植术后3周,将Dil用于31例服用Tac的肾移植受者(Dil组),以未用Dil的22例为对照,检测Dil应用前和用后1周两组Tac血浓度谷值、受者淋巴细胞对供体树突状细胞的反应强度(LR);调整两组Tac血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观察两组术后6个月时LR,24个月时肌酐清除率(Ccr)降低值,两组急性排斥(AR)发生率和Tac用量。结果用Dil后1周,Dil组Tac血浓度平均升高57.2%,LR明显降低(7 709±1 257与9 965±1 908,P<0.01),与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Dil组Ccr降低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为〔(27.5±9.2)mL/min与(34.7±8.2)mL/min,P<0.05〕。两组A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l组每例Tac总用量平均较对照组少443mg。结论Dil可显著提高肾移植后Tac免疫抑制效能并明显减少受者Tac用量;长期应用对移植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拮抗剂 他克莫司 肾功能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肾移植受体腹壁下动脉重建移植肾副肾动脉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黄赤兵 范明齐 +6 位作者 姬西宁 刘锋 王平贤 冯嘉瑜 肖亚 方针强 张艮甫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6期1456-1457,1459,共3页
目的 探讨以受体腹壁下动脉(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IEA)重建移植肾副肾动脉(accessory renal artery,A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6只移植肾中16只为单支型ARA,10只为多支型整形后余留单支型ARA;ARA位于上极12支,中部4支,下极10支... 目的 探讨以受体腹壁下动脉(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IEA)重建移植肾副肾动脉(accessory renal artery,A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6只移植肾中16只为单支型ARA,10只为多支型整形后余留单支型ARA;ARA位于上极12支,中部4支,下极10支;开口直径1.5~3.5mm;用亚甲蓝灌注显示动脉血供范围.行ARA与受者IEA端-端吻合,其中6例上极ARA过短,将移植肾上下位置翻转后吻合.结果 26例均吻合成功,再通血流后移植肾ARA供血范围血供恢复良好.术后3d,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21例局部血流正常; 5例局部动脉阻力指数增高,至术后15~21d恢复正常.本组受者术后3d内血清肌酐和肌酐清除率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无输尿管坏死和局部动脉栓塞发生.结论 应用受体IEA可以重建移植肾ARA,血管吻合过程不影响肾功能恢复,适用于ARA与肾动脉主干或其他动脉吻合存在困难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 副肾动脉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4 位作者 方玉华 易绍萱 罗高兴 贺伟峰 陈希炜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84-685,共2页
目的 鉴定腺病毒介导免疫调节基因CTLA4Ig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表达能力和细胞毒性。 方法 以肾小管上皮细胞(PK 15 )、血管内皮细胞 (ECV 3 0 4)为靶细胞 ,观察感染强度为 10 0、2 0 0、40 0时CTLA4Ig重组腺病毒转染靶细胞后不同时相... 目的 鉴定腺病毒介导免疫调节基因CTLA4Ig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表达能力和细胞毒性。 方法 以肾小管上皮细胞(PK 15 )、血管内皮细胞 (ECV 3 0 4)为靶细胞 ,观察感染强度为 10 0、2 0 0、40 0时CTLA4Ig重组腺病毒转染靶细胞后不同时相细胞存活百分率 ;以免疫组化以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CTLA4Ig在细胞以及上清中的表达。 结果 转染后 2d、4d ,转染组两种细胞存活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转染后 2 4hCTLA4Ig在PK 15和ECV 3 0 4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3 7%和 90 2 % ;Westernblot检测到两种细胞上清中均有CTLA4Ig表达。 结论 重组腺病毒对非包装靶细胞毒性很小 ,能够介导CTLA4Ig基因对靶细胞的高效转染 ,并使其表达分泌型CTLA4Ig ,具备了以基因治疗诱导免疫耐受的潜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CTLA4IG 基因转染 体外培养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他克莫司为基础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在肾移植中的应用:4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4
7
作者 黄赤兵 许晓婷 +4 位作者 范明齐 张艮甫 王平贤 冯嘉瑜 肖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4期8217-8220,共4页
背景:免疫抑制药物日新月异的发展及药物应用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使得目前国内外对于肾移植后免疫抑制的选择和应用剂量等仍无法达成完全统一的共识。目的:观察以低剂量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剂方案的免疫抑制效能、保护肾功能... 背景:免疫抑制药物日新月异的发展及药物应用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使得目前国内外对于肾移植后免疫抑制的选择和应用剂量等仍无法达成完全统一的共识。目的:观察以低剂量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剂方案的免疫抑制效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以他克莫司+酶酚酸酯+泼尼松龙(方案1)为对照组;将方案1中他克莫司和酶酚酸酯减量为方案2,以方案2+西罗莫司为组1;方案2+咪唑立宾为组2。检测3组受者肾移植后第2,4周、6个月及1年时淋巴细胞对供体树突状细胞的反应强度;每6个月测定1次受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移植后每1~3个月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糖,随访时间为4年。结果与结论:3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移植4周,组1,组2的反应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1年,组1、组2尿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2年,组1、组2血肌酐和肌酐清除率降低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1、组2肝功损害、高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常规剂量他克莫司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相比,低剂量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能够发挥同样的免疫抑制效果,同时能减轻移植肾纤维化进程,改善移植肾功能,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有利于移植肾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免疫抑制治疗 肾移植 免疫抑制效能 转化生长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树突状细胞与脾细胞介导肾移植受体淋巴细胞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赤兵 张艮甫 +4 位作者 范明齐 王平贤 冯嘉瑜 肖亚 贾维胜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6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探讨用供体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介导肾移植受体淋巴细胞反应的可行性。方法肾移植前分别取供体骨髓和脾脏(n=13),分离单个核细胞,液氮冻存备用;术后1、3、6、9个月以冻存的骨髓细胞分离CD34+细胞培养DC并复苏脾... 目的探讨用供体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介导肾移植受体淋巴细胞反应的可行性。方法肾移植前分别取供体骨髓和脾脏(n=13),分离单个核细胞,液氮冻存备用;术后1、3、6、9个月以冻存的骨髓细胞分离CD34+细胞培养DC并复苏脾细胞分别作为刺激细胞,观察活细胞比率,健康志愿者以及受体淋巴细胞对DC和脾细胞刺激的反应。结果与术前相比,随术后时间延长,脾细胞中活细胞比率呈进行性降低(94%~14.8%),各组DC活细胞比率为92.2%~95.3%;健康志愿者以及受体淋巴细胞对脾细胞刺激的反应均进行性降低,健康志愿者淋巴细胞对DC刺激的反应波动在稳定水平(13 870±1 461~14 303±1 794,P>0.05),受体淋巴细胞对DC刺激的反应波动在13 650±1 678~7 796±1 083。结论供体骨髓源性DC具有稳定的细胞活力和刺激能力,作为术后长时间内介导肾移植受体淋巴细胞反应的刺激原,明显优于供体脾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监测 抗原特异性 免疫反应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作用机制研究及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黄赤兵 张银甫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47-549,共3页
关键词 机制研究 雷帕霉素 肾移植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免疫抑制药 免疫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移植排斥反应 慢性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J支架管用于盆腔复杂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预防与诊治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赤兵 张艮甫 +4 位作者 范明齐 李风 刘美平 王平贤 冯嘉瑜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总结探讨双J支架管用于盆腔复杂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预防和诊治经验。方法本组61例均为妇产科、普通外科盆腔复杂手术患者,麻醉后放置双J输尿管支架管,其中双侧29例,单侧32例。结果术中直视下辨认输尿管23例(37.7%),根据双J管触诊辨... 目的总结探讨双J支架管用于盆腔复杂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预防和诊治经验。方法本组61例均为妇产科、普通外科盆腔复杂手术患者,麻醉后放置双J输尿管支架管,其中双侧29例,单侧32例。结果术中直视下辨认输尿管23例(37.7%),根据双J管触诊辨认输尿管54例(88.5%)。输尿管部分缝扎及完全结扎各1例;输尿管部分破损伴漏尿1例,分别给予松解缝扎、结扎线和输尿管修补,恢复良好。本组术后未出现血肌酐升高病例。术后发现输尿管下端坏死1例,输尿管下端狭窄伴肾积水1例,此2例均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治疗。其它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双J支架管用于盆腔复杂手术中可明显提高输尿管的辨别率,减少输尿管的误伤,有助于输尿管缝扎、结扎及破损病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迟发性输尿管损伤病例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损伤 输尿管 双J支架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抗原特异性的CD4^+CD25^+Treg对肾移植大鼠体内B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赤兵 张艮甫 +6 位作者 金欢胜 范明齐 王平贤 贾维胜 冯嘉瑜 肖亚 方针强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供体抗原特异性的CD4+CD25+Treg体内应用后对同种异系肾移植大鼠受体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于术前1天、术后2周分别将供体抗原特异性的CD4+CD25+Treg(1×106)于尾静脉注... 目的供体抗原特异性的CD4+CD25+Treg体内应用后对同种异系肾移植大鼠受体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于术前1天、术后2周分别将供体抗原特异性的CD4+CD25+Treg(1×106)于尾静脉注入受体体内,术后1月抽取大鼠外周血,分离B细胞,检测其在抗IgM抗体刺激下的增殖情况,检测大鼠外周血IgG、IgA水平,以判断应用CD4+CD25+Treg后大鼠体内B细胞功能状态。实验分组:实验组术前、术后2周使用CD4+CD25+Treg(n=8),阳性对照组术前、术后未使用CD4+CD25+Treg(n=8),空白对照组未移植大鼠(n=8)。结果实验证实实验组B细胞增殖水平最低、空白对照组其次,阳性对照组最高,三者均有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IgG、IgA水平检测证实,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结论经尾静脉注入CD4+CD25+Treg后肾移植受体体内B细胞的功能可明显受到抑制,CD4+CD25+Treg可通过对B细胞的这一作用调节受体免疫状态,从而达到控制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TREG B细胞 抗体 大鼠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硫氮唑酮对环孢素A用量和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赤兵 李杰 +6 位作者 张银甫 范明齐 王平贤 贾维胜 冯嘉瑜 肖亚 方针强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药硫氮唑酮(Dil)长期应用对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CsA)用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Dil用于67例服用CsA的肾移植受者,以同期59例肾移植受者为对照,调整2组CsA血药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观察2组用药后36mo内CsA用量以及血...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药硫氮唑酮(Dil)长期应用对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CsA)用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Dil用于67例服用CsA的肾移植受者,以同期59例肾移植受者为对照,调整2组CsA血药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观察2组用药后36mo内CsA用量以及血肌酐变化。结果:术后第12、24、36moDil组每例CsA用量较对照组同期平均少14353、9656、7817mg;术后12mo内2组血肌酐无显著性差异,以后对照组血肌酐水平上升较快,术后18mo~36mo,Dil组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Dil不仅可明显减少肾移植受者的CsA用量,而且可以改善移植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硫氮唑酮 环孢素A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阻断剂与雷帕霉素联合应用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赤兵 张银甫 +5 位作者 范明齐 王平贤 冯嘉渝 肖亚 贾维胜 方针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76-678,共3页
目的:探讨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与雷帕霉素(Rapamycin,RPM)联合应用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肾移植大鼠分为对照组、CTLA4Ig组、RPM组和CTLA4Ig+RPM组,观察术后血肌酐和移植肾病理改变、移植肾存活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TLA4I... 目的:探讨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与雷帕霉素(Rapamycin,RPM)联合应用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肾移植大鼠分为对照组、CTLA4Ig组、RPM组和CTLA4Ig+RPM组,观察术后血肌酐和移植肾病理改变、移植肾存活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TLA4Ig组、RPM组、CTLA4Ig+RPM组移植肾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其中,CTLA4Ig+RPM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最长(76.5±17.1d),术后15天、30天该组血肌酐浓度最低;术后30天,仍然存活的CTLA4Ig组移植肾显示较多淋巴细胞浸润,CTLA4Ig+RPM组移植肾显示很少淋巴细胞浸润。结论:共刺激阻断剂与雷帕霉素联合应用可有效抑制排斥反应,显著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阻断剂 雷帕霉素 肾移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赤兵 张银甫 +3 位作者 范明齐 吴军 陈希炜 贺伟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9,63,共4页
目的探讨共刺激信号阻断剂CTLA-4Ig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以BN、Lewis大鼠为肾移植供、受体;用CTLA-4Ig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供、受体骨髓源性DC使之表达CTLA-4Ig;将供、受体DC于肾移植前24h... 目的探讨共刺激信号阻断剂CTLA-4Ig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以BN、Lewis大鼠为肾移植供、受体;用CTLA-4Ig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供、受体骨髓源性DC使之表达CTLA-4Ig;将供、受体DC于肾移植前24h经股静脉分别注入受体(设为组1、组2),供、受体DC混合后注入受体(组3),未注射DC的受体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术后第20天,MTT法检测受体脾细胞对供体及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组1移植肾存活时间显著延长[(54.1!11.6)dvs(8.4!0.7)d,P<0.01),组3移植肾存活时间延长更为明显(77.5!15.7)d,P<0.001],组2移植肾存活时间无延长(8.1!0.7)d,P>0.05。术后第20天,组1、组3脾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反应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0.27!0.07)and(0.23!0.06)vs(0.74!0.06),P<0.01,而对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0.68!0.04)and(0.71!0.05)vs(0.69!0.05),P>0.05。结论CTLA-4Ig基因修饰的供体DC可以明显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时间,而受体DC则无此作用,但两种DC联合应用可以使移植肾获得更长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阻断剂 树突状细胞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肾内动脉痉挛在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赤兵 张银甫 +4 位作者 张肇祥 严治林 汪泽厚 王平贤 范明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 探讨抗肾内动脉痉挛 (IRAS)在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抗IRAS在 3 1例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应用的效果。结果  2 9例肾缺血完全消失 ,证实缺血由IRAS引起 ,术后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其... 目的 探讨抗肾内动脉痉挛 (IRAS)在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抗IRAS在 3 1例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应用的效果。结果  2 9例肾缺血完全消失 ,证实缺血由IRAS引起 ,术后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其中 2 3例已随访 1年以上 ,移植肾 1、2、3、4年有功能存活率分别为 91.3 %、78.3 %、65 .2 %、65 .2 % ;治疗无效切除肾脏 2例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超急性排斥。结论 在肾移植术中供肾出现不明原因缺血时采用抗IRAS措施 ,对其中的IRAS病例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治疗 抗肾内动脉痉挛 供肾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思维对肾移植模型制作教学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赤兵 张艮甫 +3 位作者 范明齐 肖亚 王平贤 贾维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创新 肾移植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大鼠肾移植模型的肾血管体外结扎方法 被引量:25
17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2 位作者 方玉华 罗高兴 易绍萱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1年第2期82-84,共3页
为探讨以肾血管体外结扎取代肾移植受体大鼠原肾切除的可行性。对非移植组大鼠1 0只 ,间隔 2 0 d分别行左、右肾血管体外结扎 ,移植组大鼠 1 0只 ,肾移植术后 3~ 5 d体外结扎移植肾对侧原肾肾血管。结果发现非移植组大鼠结扎左侧肾血... 为探讨以肾血管体外结扎取代肾移植受体大鼠原肾切除的可行性。对非移植组大鼠1 0只 ,间隔 2 0 d分别行左、右肾血管体外结扎 ,移植组大鼠 1 0只 ,肾移植术后 3~ 5 d体外结扎移植肾对侧原肾肾血管。结果发现非移植组大鼠结扎左侧肾血管后均存活良好 ,结扎右侧肾血管后分别在 3~ 4d内死亡。移植组大鼠结扎原肾肾血管后 ,均存活良好。病理学检查显示两组大鼠原肾均呈广泛坏死。结果提示 ,肾血管体外结扎方法简便、效果可靠、创伤小 ,可取代肾移植受体大鼠原肾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大鼠 结扎 肾血管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尔硫对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用量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赤兵 张银甫 +2 位作者 范明齐 王平贤 贾维胜 《中国药师》 CAS 2005年第8期653-655,共3页
目的:观察地尔硫革(Dil)减少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Tac)用量、改善肾功能的效能。方法:肾移植术后3周,将Dil 用于36例服用Tac的肾移植受者,以同期30例受者为对照,观察两组用药后1年内Tac用量和肾功能变化。结果:用Dil后 1周,该组Tac血浓... 目的:观察地尔硫革(Dil)减少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Tac)用量、改善肾功能的效能。方法:肾移植术后3周,将Dil 用于36例服用Tac的肾移植受者,以同期30例受者为对照,观察两组用药后1年内Tac用量和肾功能变化。结果:用Dil后 1周,该组Tac血浓度平均升高56%,术后12月内,每例Tac用量平均较对照组少380 mg,两组Tac血浓度无显著差异(P> 0.05);12月时,Dil组血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126.1±36.3 vs.145.8±41.5μmol·L-1,P<0.05)。结论:Dil可明显减少肾移植受者的Tac用量,对移植肾功能亦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ZHUO 他克莫司 肾功能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国产雷帕霉素延长肾脏移植物存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赤兵 张银甫 +4 位作者 王平贤 范明齐 方针强 肖亚 冯嘉渝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34-235,共2页
目的 探讨国产雷帕霉素(rapamycin, RPM)及其与环孢素A(CsA)联合应用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的效能。方法 肾移植大鼠分为对照组、RPM组、CsA组、RPM+小剂量CsA组和RPM+ 大剂量CsA 4个治疗组。观察移植肾存活时间、血肌酐浓度和移植肾病... 目的 探讨国产雷帕霉素(rapamycin, RPM)及其与环孢素A(CsA)联合应用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的效能。方法 肾移植大鼠分为对照组、RPM组、CsA组、RPM+小剂量CsA组和RPM+ 大剂量CsA 4个治疗组。观察移植肾存活时间、血肌酐浓度和移植肾病理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PM组、CsA组、RPM+CsA组移植肾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其中,RPM+小剂量CsA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最长(69.2±10.3)d,术后 15、30d组血肌酐浓度最低,未见明显的肾小管空泡变性。结论 国产雷帕霉素可有效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时间;与小剂量CsA合用可避免严重肾中毒,进一步延长移植肾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移植模型制作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赤兵 张银甫 +1 位作者 范明齐 冯嘉瑜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5年第5期345-347,共3页
在大鼠肾移植模型制作教学中,形象化地介绍模型制作步骤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文章介绍了以多媒体课件进行该课程教学可较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形象教学内容欠缺和时间长、质量差的问题.指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以显微外科技术为基... 在大鼠肾移植模型制作教学中,形象化地介绍模型制作步骤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文章介绍了以多媒体课件进行该课程教学可较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形象教学内容欠缺和时间长、质量差的问题.指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以显微外科技术为基础的大鼠肾移植模型制作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肾移植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