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储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许露露 崔金榜 +3 位作者 黄赛鹏 汤继丹 蔡路 喻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68-2074,共7页
以往对于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砂泥岩储层,而对煤储层的研究较少。以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储层为例,建立了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现场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煤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形态的分析,选取相应的... 以往对于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砂泥岩储层,而对煤储层的研究较少。以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储层为例,建立了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现场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煤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形态的分析,选取相应的裂缝模型;然后运用滤失经典理论并结合煤储层应力敏感性特征,提出了动态滤失系数计算方法,进而建立了裂缝扩展数学模型并对影响缝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评价;最后,应用模型对煤层气井的裂缝几何参数进行计算,并与现场裂缝监测数据比较,提出了模型适用的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安泽地区煤储层水力压裂以形成垂直缝为主;考虑煤储层应力敏感性后,研究区综合滤失系数从3.36 mm/min1/2增大到4.24 mm/min1/2,在影响缝长的诸多参数中,排量、滤失系数和压裂时间是最主要的3个因素;模型计算缝长和裂缝监测数据吻合较好,但模型应用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适用于水力压裂不压开煤层顶底板,以及天然裂缝发育较少的煤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储层 水力压裂 裂缝扩展模型 滤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储层水力压裂破裂压力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赛鹏 姚艳斌 +4 位作者 崔金榜 喻鹏 汤继丹 孙泽良 李俊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3-126 22,22,共5页
为提高煤层气井的压裂效率,通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煤层气井压裂过程中的降低煤层破裂压力的各种途径和方法,研究建立了套管射孔完井的应力计算模型,并计算了模拟煤岩破裂压力,分析了射孔长度、孔径、煤岩的泊松比与杨氏模量、... 为提高煤层气井的压裂效率,通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煤层气井压裂过程中的降低煤层破裂压力的各种途径和方法,研究建立了套管射孔完井的应力计算模型,并计算了模拟煤岩破裂压力,分析了射孔长度、孔径、煤岩的泊松比与杨氏模量、地层深度等对煤岩破裂压力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射孔长度和射孔孔径分别控制在1 m左右和15 mm左右的情况下,有利于降低煤岩的破裂压力;较低的煤岩泊松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小破裂压力;煤岩杨氏模量对破裂压力的影响不大;而煤层的深度越大,其破裂压力受水平主应力差的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数值模拟 水力压裂 破裂压力 水平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悬臂梁传感系统在乙醇挥发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黄赛鹏 薛长国 +1 位作者 梅永松 胡业林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8期158-160,共3页
针对乙醇挥发性不易检测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微悬臂梁传感器的乙醇自挥发检测系统,采用光杠杆检测方法研究了乙醇自挥发对微悬臂梁挠度的影响。光电位置敏感探测器接收响应信号,在LabVIEW上实现了数据的处理和可视化功能,对乙醇体积... 针对乙醇挥发性不易检测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微悬臂梁传感器的乙醇自挥发检测系统,采用光杠杆检测方法研究了乙醇自挥发对微悬臂梁挠度的影响。光电位置敏感探测器接收响应信号,在LabVIEW上实现了数据的处理和可视化功能,对乙醇体积与相应挥发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曲线拟合,估算了短挥发时间下乙醇的体积量。实验结果表明:乙醇自挥发使微悬臂梁偏转位移逐渐减小,最终趋于恒定。乙醇挥发时间与微梁响应的最大偏转位移、乙醇体积量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检测 光杠杆 微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安泽地区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 被引量:8
4
作者 侯月华 姚艳斌 +3 位作者 钟林华 陈龙伟 陈杨 黄赛鹏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65,71,共7页
通过对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地质条件和储层条件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该区煤层气的富集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的岩石学特征、构造、顶底板岩性是影响煤层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安泽区块煤储层含气量受煤阶影响,表现为:煤... 通过对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地质条件和储层条件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该区煤层气的富集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的岩石学特征、构造、顶底板岩性是影响煤层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安泽区块煤储层含气量受煤阶影响,表现为:煤的变质程度越高,吸附能力整体增强,含气量增大。局部区域,煤层气含量受煤层埋深、断层、褶皱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构造平缓带,煤层气含量随埋深增大而增大;在构造活动带,正断层上升盘含气量明显低于下降盘含气量,断层对煤层气的逸散作用明显。此外,泥岩顶底板封盖较砂岩顶底板封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富集 煤阶 断层 褶皱 顶底板岩性 安泽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宜昌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古环境演化及其对页岩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焱林 黄赛鹏 +4 位作者 孙梦迪 许露露 李雄伟 温雅茹 任志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I0001,共17页
鄂西宜昌地区夷陵区块五峰—龙马溪组获重大页岩气发现。以研究区夷地1井为研究对象,根据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主微量元素、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环境特征及其页岩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TO... 鄂西宜昌地区夷陵区块五峰—龙马溪组获重大页岩气发现。以研究区夷地1井为研究对象,根据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主微量元素、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环境特征及其页岩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TOC质量分数平均大于2.00%,为富有机质页岩,相对富集Si、Ca、Vr、Co、Ni、Zn、Mo、Ba和U。五峰—龙马溪组属于强滞留环境,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主要沉积于底水缺氧铁化环境,古生产力较高,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原因。鲁丹阶向埃隆阶过渡期,广西运动导致的构造剧烈抬升,底水氧化,洋流上涌较弱,导致水体贫营养化,是笔石带由LM5转变为LM6的主要原因。富有机质页岩特别是龙马溪组下段储层物性较好,含气量高。与川东南礁石坝区块相比,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较薄(10~20 m),总含气量较低,TOC质量分数较高,且受黄陵刚性基底保护构造改造弱,在研究区北东靠近秦岭洋方向,具备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该结果对鄂西宜昌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环境 五峰—龙马溪组 黑色页岩 页岩气 鄂西地区 夷地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