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街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黄艺仪 陈利芬 +4 位作者 张小燕 石英英 冯月蓓 陈雅英 何建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78-980,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农林街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再根据门牌号随机抽取100户,共抽取800户。由调查员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农林街居民区老年人2周患病率为51.3...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农林街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再根据门牌号随机抽取100户,共抽取800户。由调查员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农林街居民区老年人2周患病率为51.39%,慢性病患病率为51.22%,自评健康状况差的占9.80%,12.70%的老年人多数或完全需要药物或医疗帮助;是否患有慢性病、依靠药物或医疗帮助情况、自感心理状况、家庭关系是影响老年人自评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卫生服务需重视老年人的身心保健,加强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和康复工作,开展社区康复,家庭成员应多给予精神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艺仪 何建桂 陈妙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4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8~2007年广州市院前急救资料进行分析,做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院前急救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创伤、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心脏骤停、中毒;从2001年起,猝死在院前急救患者死亡原因... 目的:分析广州市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8~2007年广州市院前急救资料进行分析,做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院前急救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创伤、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心脏骤停、中毒;从2001年起,猝死在院前急救患者死亡原因中所占比例超过50%,成为致死的首要原因;出车时间的高峰集中在9∶00~0∶00时以及12、1、4、5月份。结论:本研究可以为提高急救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研究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man保健系统模式及其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黄艺仪 李婉玲 +2 位作者 陈蕊英 黄婉兰 岑美珠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6期75-76,共2页
介绍Neuman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将Neuman理论应用于急诊护理中.按照Neuman理论的思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内容找出护理问题及定出护理计划,取得良好护理效果。提示Neuman理论同样适用于急诊护理,对急诊护理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Neuman理论 急诊护理 护理计划 护理评估 Neuman保健系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学生体检时静脉采血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被引量:3
4
作者 黄艺仪 许薇 +1 位作者 陈利芬 白雯 《现代临床护理》 2009年第8期75-77,3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进高考学生体检时静脉采血的组织与管理方法,以保证体检工作顺利进行。方法从体检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等方面改进体检采血管理工作。以2006-2007年改进组织管理工作前进行体检的3966名考生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改进高考学生体检时静脉采血的组织与管理方法,以保证体检工作顺利进行。方法从体检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等方面改进体检采血管理工作。以2006-2007年改进组织管理工作前进行体检的3966名考生作为观察组,以2008-2009年改进组织管理工作后进行体检的5299名考生作为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考生人均等候抽血时间、人均完成体检时间、晕针发生情况。结果改进管理方法前后,两组考生人均等候抽血时间、人均完成体检时间及晕针发生情况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考生人均等候抽血时间及人均完成体检时间均明显缩短,而晕针发生率则有所降低。结论良好的组织管理工作不仅能保证考生体检工作顺利进行,而且有助于维护考生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学生 体检 静脉采血 晕针 组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艺仪 徐朝艳 +1 位作者 张振路 王位琼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10期3-5,共3页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健康问卷(GHQ-12)、社会支持量表对22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理状况不佳的检...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健康问卷(GHQ-12)、社会支持量表对22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理状况不佳的检出率为40.1%,其中焦虑、精神紧张及抑郁方面的异常率较高。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即社会支持得分越高,其GHQ得分越低,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结论必须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加强对护士的社会支持,以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护士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120网络医院院前急救能力现状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黄艺仪 何建桂 陈妙虹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21期131-132,共2页
本研究通过对急救医务人员、卫生行政机关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广州市120网络医院院前急救能力现状,从急救人员的业务能力、制度及运行状况、急救硬件配置、人员培训等方面对广州市院前急救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 本研究通过对急救医务人员、卫生行政机关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广州市120网络医院院前急救能力现状,从急救人员的业务能力、制度及运行状况、急救硬件配置、人员培训等方面对广州市院前急救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救能力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120网络医院急救反应时间状况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黄艺仪 何建桂 陈妙虹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11期26-27,共2页
目的:分析2006—2008年广州市120网络医院急救反应时间数据,探讨影响急救反应时间的相关因素,提出政策性建议。方法:运用SPSS对2006~2008年广州市120网络医院急救反应时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150名急救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分析2006—2008年广州市120网络医院急救反应时间数据,探讨影响急救反应时间的相关因素,提出政策性建议。方法:运用SPSS对2006~2008年广州市120网络医院急救反应时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150名急救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影响急救反应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广州市52家120网络医院平均反应时间是16.2min,其中出车时间为3min,院前反应时间为13.2min。35%的网络医院反应时间在10-15min,反应时间在16—30min的占94%,有6%的医院反应时间超过30min。14%的受访医务人员认为是出车慢是医生、护士的原因。35%认为是车辆原因,49%认为是担架员原因。结论:无论是在中心城区还是在非中心城区,都存在急救车到达急救现场时间过长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与急救人员自身有关,另一方面与交通状况较为拥堵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间 急救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再灌注方法的疗效差异 被引量:2
8
作者 黄艺仪 何建桂 陈胜龙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直接PCI)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并行再灌注治疗2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再灌注方法分为直接PCI组(A组,n=198)和静脉rt-PA溶栓组(B组,n=45)...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直接PCI)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并行再灌注治疗2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再灌注方法分为直接PCI组(A组,n=198)和静脉rt-PA溶栓组(B组,n=45),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的主要临床事件结果。结果:在平均住院日、出院时血浆BNP改善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上,直接PCI组均优于静脉溶栓组(P<0.05);心肌再梗以及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在直接PCI组明显降低(P<0.05)。但年龄小于65岁,或发病在3h内的患者,两种干预方法的近期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静脉溶栓组患者就诊至开始干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直接PCI组(P<0.01),且静脉溶栓组未作择期PCI的患者其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直接PCI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的总体效果优于静脉溶栓疗。但静脉溶栓起效快、费用低;对发病在3 h内的患者,两种再灌注方法近期疗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型 心肌梗死患者 灌注方法 疗效差异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ronary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静脉溶栓治疗 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 左室射血分数 再灌注治疗 心源性死亡 统计学差异 平均住院日 住院期间 治疗时间 治疗费用 急性心梗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艺仪 何建桂 陈胜龙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33-43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STEMI患者并急性心功能不全者40例,并阵发性房颤者20例和无明显并发症的3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测定入院时患者的血浆脑钠素(BNP),肌钙蛋白T(c...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STEMI患者并急性心功能不全者40例,并阵发性房颤者20例和无明显并发症的3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测定入院时患者的血浆脑钠素(BNP),肌钙蛋白T(cTnT),利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以及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在STEMI患者中,合并心功能不全及阵发性房颤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STEMI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其D二聚体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589,P<0.01),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749,P<0.01);STEMI合并房颤者其D二聚体水平与cTnT水平呈正相关(r=0.679,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和阵发性房颤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提示D二聚体可作为预测STEMI患者发生近期并发症以及评估病情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型 心肌梗死患者 血浆脑钠素 二聚体水平 分析 Myocardial Infarction D-dimer 急性心功能不全 阵发性房颤 左室射血分数 正相关 对照组 测定 近期并发症 免疫比浊法 超声心动图 临床意义 肌钙蛋白 LVEF cT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心理干预在突发事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艺仪 姜林辉 李婉玲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46-147,共2页
为了提高人们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笔者对突发事件发生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总结。认为在突发事件发生前、事中、事后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人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使人们的心理创伤减轻... 为了提高人们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笔者对突发事件发生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总结。认为在突发事件发生前、事中、事后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人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使人们的心理创伤减轻到最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心理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120网络医院院前应急能力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艺仪 何建桂 陈妙红 《中国临床护理》 2009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120网络医院院前急救能力现状,探讨急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广州市院前急救能力及群众满意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广州市52家120网络医院进行日常工作资料收集、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52家网络医院... 目的了解广州市120网络医院院前急救能力现状,探讨急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广州市院前急救能力及群众满意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广州市52家120网络医院进行日常工作资料收集、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52家网络医院急救科全部制定了出车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24h值班制度、现场急救制度和首诊负责制度;中心城区居民对急救服务态度的满意率为84.6%,在非中心城区为86.3%。结论广州市院前急救资源配置存在着空间上的不均衡,群众对院前急救能力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网络医院 急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抗击SARS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2
作者 黄艺仪 林芳宇 +3 位作者 岑美珠 李婉玲 黄婉兰 刘向群 《现代临床护理》 2004年第2期43-45,共3页
总结急诊科抗击SARS工作中的组织与管理经验,以供广大护理同仁借鉴,包括以下三点防止人员感染的关键环节:①及早建立合理的隔离区域;②加强环境的消毒和患者的管理;③医务人员科学防护与心理支持。
关键词 急诊科 SARS 管理 消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长素质浅议
13
作者 黄艺仪 景安森 +2 位作者 李婉玲 陈蕊英 黄婉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2年第4期20-21,共2页
整体护理的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特别是护士长,她是医院管理中最基层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科室护理工作的指挥者,也是上下级沟通的联系人.
关键词 护士长 素质 观念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例身源不明急危重病人的分析及处理
14
作者 黄艺仪 岑美珠 +2 位作者 李婉玲 欧凤莲 黄婉兰 《现代护理》 2001年第10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危重病 身源不明 处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建桂 黄艺仪 +4 位作者 马虹 何小洪 廖新学 王礼春 柳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13-17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心脏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ng-(1-7)治疗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心脏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ng-(1-7)治疗组。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1d开始,Ang-(1-7)治疗组大鼠,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Ang-(1-7)(25μg.kg-1.h-1);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经微量泵只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4周处死部分大鼠,检测左心室重量/体重比、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并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周和4周,腹主动脉缩窄均导致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增加,也导致了心肌中p-ERK1/2表达增高;血管紧张素-(1-7)治疗未改变腹主动脉缩窄对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影响,但能明显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增高的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和心肌中p-ERK1/2表达水平。结论:外源性Ang-(1-7)可减轻压力负荷增高所致的心肌肥厚,这一作用可能与它抑制心肌p-ERK1/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类 肥大 左心室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调查 被引量:24
16
作者 林芳宇 叶晓青 +2 位作者 黄艺仪 蔡卫 郑淑君 《现代临床护理》 2004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及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对来我院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的324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健康状况、健康相关行为、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卫生保健需求4个方...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及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对来我院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的324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健康状况、健康相关行为、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卫生保健需求4个方面。结果老年人身体状况普遍欠佳,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有81.6%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有23.2%的老年人曾因病住院。吸烟、饮酒及少运动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为老年人改善环境、增加安全性、提供日间护理、社区护理、提供健康知识教育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保健需求。结论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需求,应多提供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社区保健服务,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熟悉自身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去除不良习惯,以达到免除疾病、减少病痛、增进健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健康状况 护理技术 社区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标识在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妙虹 严晓芬 +2 位作者 黄艺仪 赖玉兰 朱海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8期110-110,共1页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制作各种标识牌,按护理需求,把相应标识插于床头,对比使用前后患者检查的及时率、跌倒的发生率。结果:使用标识前后患者检查的延误率、跌倒的发生率,χ2值别为12.371和3.887,P<0...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制作各种标识牌,按护理需求,把相应标识插于床头,对比使用前后患者检查的及时率、跌倒的发生率。结果:使用标识前后患者检查的延误率、跌倒的发生率,χ2值别为12.371和3.887,P<0.05和P<0.01。结论:在对老年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用护理标识可以防范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 老年病房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压力负荷增高大鼠心肌胶原网络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建桂 黄艺仪 +4 位作者 马虹 何小洪 廖新学 王礼春 周建忠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23-526,i00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增高大鼠心肌胶原网络重塑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ng(17)治疗组(25μg·kg^(-1)·h^(-1),持续静脉给药)。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增高大鼠心肌胶原网络重塑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ng(17)治疗组(25μg·kg^(-1)·h^(-1),持续静脉给药)。各组分别于术后1周和4周处死部分大鼠,检测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以及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左心室心肌、型胶原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Ang(17)治疗组术后1周、型胶原m RNA表达均明显增高,Ang(17)治疗组增高的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和Ang(17)治疗组术后4周的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均高于假手术组,但Ang(17)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模型组。结论给予外源性Ang(17)能减轻压力负荷增高所致的心肌胶原网络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肥大 左心室 心肌纤维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速度对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宝美 黄艺仪 +1 位作者 赵开芝 许薇 《现代临床护理》 2009年第10期47-48,2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输液速度对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4名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3组,每组68例。3组输液速度分别为20滴/min、26滴/min和33滴/min。结果3组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输液速度对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4名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3组,每组68例。3组输液速度分别为20滴/min、26滴/min和33滴/min。结果3组患者在皮肤血管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所需时间及接受程度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5例,患者对输液所需时间的接受率为23.5%;B组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6例,患者对输液所需时间的接受率为75.0%;C组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21例,患者对输液所需时间的接受率为82.3%。结论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将输液速度控制在26滴/min,患者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少,且所需输液时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速度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皮肤血管不良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陈月媚 黄艺仪 毛艳君 《现代临床护理》 2009年第10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自2002年12月起在急诊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进行急救护理。对比分析实施该定位抢救配合法前后各5年患者抢救成功率、医患双方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 目的探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自2002年12月起在急诊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进行急救护理。对比分析实施该定位抢救配合法前后各5年患者抢救成功率、医患双方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后,患者抢救成功率、医患双方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均P<0.05)。结论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有助于规范急救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定位分工 抢救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