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艺作品
1
作者 黄艺 《上海艺术家》 2006年第4期48-49,共2页
黄艺,生于福建,毕业于厦门集美大学,自幼酷爱绘画,学生时代其作品参加各种展出,先后在《中华热土》,《湄洲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现为福建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兴华画院特聘画师,2002年参加海峡艺术文化交流展,2004-2005年先后... 黄艺,生于福建,毕业于厦门集美大学,自幼酷爱绘画,学生时代其作品参加各种展出,先后在《中华热土》,《湄洲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现为福建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兴华画院特聘画师,2002年参加海峡艺术文化交流展,2004-2005年先后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上海艺术博览会 《湄洲日报》 集美大学 学生时代 协会会员 文化交流 美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3b~4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戴泽亮 李桂霞 +6 位作者 翟晓丽 孙国华 邓再莉 聂立秀 魏艳青 黄艺 黄磊 《中国处方药》 2025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b~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与对照组(结肠透析)40例,疗程8周,记录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b~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与对照组(结肠透析)40例,疗程8周,记录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尿酸(UA)、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24 h尿蛋白定量(UTP)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CKD 3b-4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腰膝酸软、气短懒言、倦怠乏力、面浮肢肿、纳呆腹胀、大便秘结症状积分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Cr、BUN、CyS-C、UA、ACR、UTP下降,ALB、eGFR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CyS-C、ACR、UTP下降,eGFR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SCr、BUN、CyS-C、UA、ACR、UTP下降明显,ALB升高明显(P<0.05)。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80.95%,对照组6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85.71%、对照组60.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可改善CKD 3b~4期患者的中医症状及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结肠透析 中药保留灌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载高功率振动能量收集同步整流方法
3
作者 汤宝平 罗浩 +1 位作者 赵春华 黄艺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0-645,821,共7页
针对振动能量收集电路整流二极管损耗大、非线性电路控制复杂以及优化负载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大负载高功率振动能量收集同步整流与电荷提取方法。通过同步电感翻转电压提高整流电压,采用短时能量提取缩短整流器件导通时间,减小能量损耗,... 针对振动能量收集电路整流二极管损耗大、非线性电路控制复杂以及优化负载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大负载高功率振动能量收集同步整流与电荷提取方法。通过同步电感翻转电压提高整流电压,采用短时能量提取缩短整流器件导通时间,减小能量损耗,实现高功率能量收集。基于压电等效模型设计了自供电同步整流与电荷提取电路(self-powered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and electric charge extraction,简称SP-SREE),对一个振动周期电路各工作阶段进行分析,推导出SP-SREE电路理论收集功率,并对电路进行功能测试和负载功率特性测试。理论分析与实验对比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大负载下具有更高的收集功率,可为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等能源受限场景下自供电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收集 自供电 同步整流 电荷提取 压电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及IL-1β对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中HBD-2和HBD-3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汪洋 宣静 +2 位作者 王海燕 黄艺 项美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研究在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β)刺激下,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替代品中的人β防御素2(Human-beta-defensin-2,HBD-2)和人β防御素3(Human-beta-defensin-3,HBD-3)的表达,评... 目的:研究在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β)刺激下,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替代品中的人β防御素2(Human-beta-defensin-2,HBD-2)和人β防御素3(Human-beta-defensin-3,HBD-3)的表达,评估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治疗感染性口腔疾病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qPCR)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评估在LPS和IL-1β刺激下,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替代品中HBD-2和HBD-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PS和IL-1β均可刺激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中HBD-2和HBD-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培养24 h后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增加的趋势(P<0.05)。在100 ng/mL的LPS刺激下,HBD-2基因表达增加约2.7倍,而HBD-3基因表达增加约5倍;在20 ng/mL的IL-1β刺激下,HBD-2基因表达增加约1.6倍,而HBD-3基因表达增加约4.8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和IL-1β均可显著诱导HBD-2和HBD-3蛋白的分泌。结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替代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抵御入侵微生物的防御功能,应用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可为感染性口腔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 HBD-2 HBD-3 免疫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三元水滑石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邢蓝之 王玲 +2 位作者 张文涛 黄艺 张若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4-891,共8页
采用水热法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修饰到煅烧的MnMgFe三元水滑石上,结合海藻酸钠(SA)阳离子形成新型复合微球(SA@MFMc-S),用于吸附亚甲基蓝。该策略具有绿色环保、易回收利用、受pH值和温度影响较小的优点。利用单因素变量实验对反... 采用水热法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修饰到煅烧的MnMgFe三元水滑石上,结合海藻酸钠(SA)阳离子形成新型复合微球(SA@MFMc-S),用于吸附亚甲基蓝。该策略具有绿色环保、易回收利用、受pH值和温度影响较小的优点。利用单因素变量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拟合吸附动力学、热力学模型,初步分析了材料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303 K、pH=8、固液比为0.33 g·L^(-1)、反应时间为360 min。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最大吸附容量为743.86 mg·g^(-1),是自发的放热反应,吸附动力学可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经SEM-EDS、BET、XRD、FTIR方法表征吸附前后的微球,发现主要参与吸附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和羟基,同时存在苯环之间的π-π键作用力。这项研究成果为高浓度亚甲基蓝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高去除率和高吸附容量的绿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MnMgFe水滑石 复合微球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学条件对钒钛磁铁矿尾矿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赵启迪 黄明正 +2 位作者 周丹 黄艺 马中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09-2420,共12页
尾矿胶体的稳定性对其携带污染物的迁移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其稳定性尚未得到关注.为探究不同水化学条件对钒钛磁铁矿尾矿胶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尾矿... 尾矿胶体的稳定性对其携带污染物的迁移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其稳定性尚未得到关注.为探究不同水化学条件对钒钛磁铁矿尾矿胶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尾矿样品和尾矿胶体的性质,并通过团聚动力学试验和DLVO理论计算考察了不同pH(6—9)、离子强度(1—150 mmol·L^(-1) NaCl)和天然有机质(0.1—100 mg·L^(-1)腐殖酸钠和0.01—10 mmol·L^(-1)乙酸)条件下尾矿胶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pH的升高增加了尾矿胶体表面的负电荷量,使得胶体颗粒间静电排斥力增大,增加了尾矿胶体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2)在设置的离子强度梯度下,离子强度越大,尾矿胶体越不稳定.这是由于尾矿胶体的双电层结构被压缩,导致胶体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减弱从而失稳团聚.(3)尾矿胶体的水动力学直径(Dh)随着腐殖酸钠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减小.因腐殖酸钠的吸附导致的负电荷增加和空间位阻效应,使得尾矿胶体更加稳定.而尾矿胶体Dh随乙酸浓度提高显著增大.这是由于乙酸的zeta电位随乙酸浓度增加趋近于中性.高浓度乙酸与尾矿胶体吸附后,降低了尾矿胶体间的静电斥力,导致失稳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胶体 稳定性 团聚 DLVO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镁氧化ICP-AES测定四川土壤全硫初探
7
作者 张伟 黄艺 +2 位作者 钟礼春 翟娟 李秉成 《四川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采用改进的硝酸镁氧化提取法,在波长181.975 nm下,用ICP-AES对3种国家土壤标准物质(四川土壤)进行全硫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当硝酸镁溶液的加入量为1.25mL时,能够更好地提取出土壤中的全硫,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较高,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采用改进的硝酸镁氧化提取法,在波长181.975 nm下,用ICP-AES对3种国家土壤标准物质(四川土壤)进行全硫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当硝酸镁溶液的加入量为1.25mL时,能够更好地提取出土壤中的全硫,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较高,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该法操作简单,流程短,更节能环保,测定结果稳定可靠,适合大批量的土壤样品分析,可应用于四川低硫土壤全硫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镁氧化 ICP-AES 土壤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生菌根对欧洲赤松苗(Pinussylvestris)Cu、Zn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黄艺 urban.pku.edu.cn +5 位作者 陶澍 urban.pku.edu.cn 陈有鑑 urban.pku.edu.cn 张学青 urban.pku.edu.cn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共6页
通过测定2种不同施锌和施铜水平下苗木和离体菌丝中铜锌含量,研究了接种外生菌根(Suillusbovinus)对欧洲赤松(Pi-nussylvestris)苗生长和微量元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结果表明,菌丝的侵染增加了... 通过测定2种不同施锌和施铜水平下苗木和离体菌丝中铜锌含量,研究了接种外生菌根(Suillusbovinus)对欧洲赤松(Pi-nussylvestris)苗生长和微量元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结果表明,菌丝的侵染增加了苗木生长,同时也增加了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然而,菌根植物中的重金属大部分分布在根部,在铜处理中菌根植物地下部分的铜含量是无菌根植物的2.6倍,在锌处理中锌是无菌根植物的1.3 倍. 说明菌丝侵染使植物将过量的重金属滞留在根部,从而增加了植物对过量重金属的抗性.通过进一步测定培养在过量重金属中的离体菌丝的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随着外界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菌丝分泌物内重金属含量比菌丝内重金属含量增加快,说明滞留在根部的重金属可能并没有进入根系而是以某种形态滞留在菌丝分泌物和菌丝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菌根菌 菌根 欧洲赤松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植物根际环境对污染土壤中Cu、Zn、Pb、Cd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09
9
作者 黄艺 陈有键 陶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31-434,共4页
采用根垫法和连续形态分析技术 ,分析了生长在污灌土壤中菌根小麦和无菌根小麦根际Cu、Zn、Pb、Cd的形态分布和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与对照土壤相比 ,菌根际土壤中交换态Cu含量显著增加 ,交换态Cd呈减少的趋势 ;与非菌根际相比 ,Cu、Zn... 采用根垫法和连续形态分析技术 ,分析了生长在污灌土壤中菌根小麦和无菌根小麦根际Cu、Zn、Pb、Cd的形态分布和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与对照土壤相比 ,菌根际土壤中交换态Cu含量显著增加 ,交换态Cd呈减少的趋势 ;与非菌根际相比 ,Cu、Zn、Pb的有机结合态在菌根根际中显著增加 ,而 4种测定金属的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态都没有显著改变 .该结果表明 ,植物根系能影响根际中金属形态的变化 ,且菌根比无菌根的影响程度大 .在土壤金属浓度过量的情况下 ,菌根可通过调节根际中金属形态从而调节土壤中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根际 重金属 金属形态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廊道网络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以东营市西城区为例 被引量:26
10
作者 黄艺 陈晖 +2 位作者 黄志基 蔡满堂 康俊水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83-1687,共5页
阐述了城市绿色廊道系统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及生态价值,并在分析东营市西城区绿地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西城区绿地廊道系统的方法,以加强城市孤立绿地斑块之间以及城市绿地与城郊外围自然环境的联系,优化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 阐述了城市绿色廊道系统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及生态价值,并在分析东营市西城区绿地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西城区绿地廊道系统的方法,以加强城市孤立绿地斑块之间以及城市绿地与城郊外围自然环境的联系,优化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合理构建绿色廊道网络系统,西城区将新增绿地面积1400hm2,人均绿地面积将达到66m2,城市与郊区的绿地生态系统将贯通为一体,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范围将扩展到整个城区,为提高西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西城区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稳定性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道 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及其关键问题 被引量:27
11
作者 黄艺 蔡佳亮 +2 位作者 吕明姬 王东伟 苏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95-2000,共6页
作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本文立足我国流域综合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现行水功能区划的问题,结合国外流域水生态区... 作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本文立足我国流域综合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现行水功能区划的问题,结合国外流域水生态区划的经验,提出了基于流域生态学、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完整性、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等理论基础的,以恢复流域持续性、完整性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反映流域水陆耦合体在不同时空尺度景观异质性的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及其原则,重点分析了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生态过程以及动态演替等3个区划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区划的方法,以期为我国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和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战略层次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 流域生态学 景观异质性 生态系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生菌根真菌对重金属铜镉污染土壤中油松生长和元素积累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黄艺 彭博 +1 位作者 李婷 梁振春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3-929,共7页
该实验选取处于生长期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苗,研究土壤Cu、Cd胁迫条件下,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单独接种、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与美味牛肝菌混合接种处理,对油松幼苗的生长和重金属积累分布状况的影响,... 该实验选取处于生长期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苗,研究土壤Cu、Cd胁迫条件下,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单独接种、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与美味牛肝菌混合接种处理,对油松幼苗的生长和重金属积累分布状况的影响,探讨不同接种对油松抗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菌根接种不仅促进寄主油松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积累,而且显著降低油松体内的重金属积累浓度,减少重金属由根部向植物茎叶部分的转运。与单一接种相比,混合接种可以更加有效地缓解重金属对寄主的生物毒性,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向油松体内的转运。这种优势在高浓度的重金属胁迫环境下尤为明显。该实验中,在3 mg.kg-1Cd胁迫下,混合菌根油松的茎叶和根部Cd浓度仅为未接种对照的59.1%和70.7%,比单一菌根降低了11.3%和18.1%,而混合菌根植物的茎叶和根部生物量干重则分别为未接种对照的1.14和1.20倍,单一菌根为未接种对照的1.18和1.17倍。在400 mg.kg-1Cu胁迫下,混合菌根植物茎叶和根部的干重分别是未接种植株的1.01和1.09倍,而混合菌根植物茎叶和根部的Cu浓度仅为未接种植株的61.8%和79.6%,比Boletus edulis菌根植物的Cu积累浓度下降了0.7%和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油松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铆钉菇对重金属的耐性及其对油松分泌TOC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黄艺 黄志基 +1 位作者 范玲 赵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75-879,共5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外生菌根真菌抗重金属胁迫机理,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在不同pH环境下,纯培养铆钉菇的生长状况和培养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pH是影响菌根真菌抗重金属能力的重要因素。对照和Cd50μmol·L-1处理下,菌根真菌最佳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外生菌根真菌抗重金属胁迫机理,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在不同pH环境下,纯培养铆钉菇的生长状况和培养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pH是影响菌根真菌抗重金属能力的重要因素。对照和Cd50μmol·L-1处理下,菌根真菌最佳生长pH条件为5.0;Cu50μmol·L-1处理和Cu25μmol·L-1+Cd25μmol·L-1混合处理下,菌根真菌最佳生长pH条件为4.0。菌根真菌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培养环境来缓解过高或过低pH的胁迫作用,使培养体系pH向适于真菌生长的方向改变。这种调节作用在重金属处理条件下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铆钉菇和油松共生条件下,重金属处理前后菌根分泌物总有机碳含量(TotalOrganicCarbon)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u处理后,接种G.viscidus油松分泌物的TOC含量显著高于Cu处理前,说明菌根真菌可以通过分泌有机物质来螯合、固定重金属,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达到缓解胁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铆钉菇 Cu CD PH T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条件下VAM玉米元素积累和分布与根际重金属形态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黄艺 陈有鑑 陶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7期859-862,共4页
为了了解重金属Cu、Zn、Pb、Cd在土壤 根际 植物系统中的行为 ,揭示VAM植物减弱土壤中过量重金属对植物生理毒害的抗性机理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Cu、Zn、Pb、Cd在污灌土壤中生长的VA菌根玉米和无菌根玉米中的积累和分布 ,并用连续... 为了了解重金属Cu、Zn、Pb、Cd在土壤 根际 植物系统中的行为 ,揭示VAM植物减弱土壤中过量重金属对植物生理毒害的抗性机理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Cu、Zn、Pb、Cd在污灌土壤中生长的VA菌根玉米和无菌根玉米中的积累和分布 ,并用连续形态分析技术分析了菌根根际中Cu、Zn、Pb、Cd的形态分布和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Cu、Zn、Pb在菌根玉米中的积累量比非菌根中积累量分别减少 1 0 %、1 8%和2 9% ,Cd积累量没有改变 .生长 7周后 ,菌根玉米是非菌根玉米生物量的 1 .5倍 .与对照土壤相比 ,根际中除Cu交换态显著增加外 ,Zn、Pb、Cd各形态相对改变量显著大于非菌根 ,且菌根根际土中Cu、Zn、Pb有机结合态增加量显著大于非根际土 ,说明菌根际金属向稳定状态转移的程度显著大于非菌根际 .同时 ,讨论了根际金属形态对金属有效性的影响 ,及其与菌根植物金属抗性机理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根际 重金属 形态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5
作者 黄艺 礼晓 蔡佳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1-367,共7页
石油污染多见于油田附近的土壤污染和海上油轮泄漏造成的海域污染,自1970s便出现了利用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的生物修复研究,总结了1970s至今的相关文献发现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添加辅助... 石油污染多见于油田附近的土壤污染和海上油轮泄漏造成的海域污染,自1970s便出现了利用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的生物修复研究,总结了1970s至今的相关文献发现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添加辅助营养物质或辅助乳化剂、石油污染降解过程的生物标记研究、菌株具体降解途径、工程示范研究。而由于石油污染成分复杂,不同微生物可利用的石油底物不同,降解途径也不同,因此传统的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研究存在效率不高、难以维持等问题,而随着1990s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石油污染生物修复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有效地提高了修复效率。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在掌握已有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途径和降解基因的基础上,研究针对石油污染不同底物的高效降解菌株,构建高效基因工程菌或功能互补的混合菌剂。譬如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一系列的加氧酶/羟化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了单加氧酶和双加氧酶等。它们一般作用于降解的加羟基或后续的开环过程。而不同的脱氢酶、脱羧基酶、辅酶A连接酶等,则对底物加氧后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重点分析整理了一系列典型石油污染物降解途径中的加氧酶及其参考菌株。(2)由于下游多态性分析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PCR对修复过程中群落的重要降解基因进行扩增,譬如对芳烃开环有重要作用的儿茶酚1,2-双加氧酶(C12O)、儿茶酚2,3-双加氧酶(C23O)以及对长链烷烃降解起作用的alkB,alkM等基因,并进而应用rDNA扩增及限制性位点分析、梯度凝胶电泳、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等方法监测研究石油污染的生物降解过程。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石油污染修复中应用上述方法的研究,为今后的石油污染生物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生物降解 分子生物学技术 加氧酶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铜对4种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碳氮和铜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黄艺 陶澍 +1 位作者 姜学艳 刘晓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7-744,共8页
为了了解外生菌根真菌在过量铜胁迫下的生长和物质积累特点 ,揭示外生菌根真菌对过量铜胁迫的抵抗能力 ,研究了四种外生菌根真菌—美味牛肝菌 (Boletusedulis)、铆钉菇(Gomphidiusviscidus)、厚环乳牛肝菌 (Suillusgrevillei)和红绒盖牛... 为了了解外生菌根真菌在过量铜胁迫下的生长和物质积累特点 ,揭示外生菌根真菌对过量铜胁迫的抵抗能力 ,研究了四种外生菌根真菌—美味牛肝菌 (Boletusedulis)、铆钉菇(Gomphidiusviscidus)、厚环乳牛肝菌 (Suillusgrevillei)和红绒盖牛肝 (Xerocomuschrysenteron)在过量铜胁迫条件下菌丝中铜积累量、菌丝生长特性以及碳氮积累速率。四种测试菌种菌丝中的铜积累量 ,随营养液中铜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 46mg L铜培养基下生长 1 5d,四种菌种菌丝内铜浓度分别是对照的 40~ 6 0倍。B .edulis和X .chrysenteron菌丝中铜浓度与培养基中铜浓度呈直线相关 ,S.grevillei和G .viscidus为指数相关。菌丝在铜胁迫下依然呈S曲线增长 ,但初始生长推迟 ,指数增长期比对照晚 1~ 2d。菌丝生物量和碳氮积累随铜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综合所有试验结果显示 ,四种测试菌种对过量铜的抗性强度为 :B .edulis>G .viscidus >S .grevillei>X .chrysenter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铜积累 碳氮积累 过量铜胁迫 生长 寄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滴滴涕的耐受性及生理响应 被引量:13
17
作者 黄艺 赵曦 敖晓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41,共6页
在纯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外生菌根真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scabrum)在不同质量浓度DDT处理下的生长效应、耐受性和生理响应.结果表明:DD... 在纯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外生菌根真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scabrum)在不同质量浓度DDT处理下的生长效应、耐受性和生理响应.结果表明:DDT没有影响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模式,只是改变了其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积累.在5.0 mg/L的DDT处理下,美味牛肝菌、铆钉菇和双色蜡蘑的生长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在25.0 mg/L的DDT处理下,美味牛肝菌的生长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显示出了较好的耐受性.在高ρ(DDT)处理下,铆钉菇的多酚氧化酶、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强,液体培养基pH下降幅度较大.美味牛肝菌和铆钉菇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响应DDT的胁迫,它们均具有较好地降解DDT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滴滴涕 耐受性 氧化酶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艺 姜学艳 +1 位作者 梁振春 李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75-1480,共6页
采用2种不同的外生菌根真菌Boletusedulis和Xerocomuschrysenteron,在施钠盐量分别为0、0.06、0.12和0.24mol.L-1的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生长发育、细胞质膜透性、根系活力、水分利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钠... 采用2种不同的外生菌根真菌Boletusedulis和Xerocomuschrysenteron,在施钠盐量分别为0、0.06、0.12和0.24mol.L-1的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生长发育、细胞质膜透性、根系活力、水分利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钠处理水平下,与未接种相比,菌根促进了油松幼苗的生长,提高了油松的生物量干重,增长率分别为25.55%、30.96%、61.86%和15.62%、3.06%、17.04%;不同钠盐水平下菌根油松幼苗细胞质膜透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接种B.edulis和X.chrysenteron2种菌根真菌对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B.edulis菌根植物细胞质膜透性比逐渐增加,而X.chrysenteron菌根植物细胞质膜透性比几乎没有变化;菌根油松幼苗对水分吸收及利用的能力有增强的趋势,相对缺水率有所降低;菌根油松幼苗根系伤流量较非菌根幼苗明显增加,并达到显著水平,其中B.edulis菌根植物分别是非菌根植物的1.10、1.24和1.23倍,X.chrysenteron菌根植物分别比非菌根植物增加了2.85%、10.48%和7.48%。由此认为,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后,菌根通过增强油松苗木细胞质膜的稳定性,提高植物根系的活力,增强植物对水分的利用能力,提高了油松幼苗的耐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 油松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对外生菌根植物苏格兰松幼苗锌积累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艺 李婷 姜学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08-514,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生长在锌(Zn)处理浓度为55mg·L-1和200mg·L-1下的外生菌根苏格兰松幼苗(Pinussylvestris)的锌积累和光合作用进行测定.处理4周后,两种浓度锌处理下菌根苗木Zn积累量分别为非菌根松苗的1 7倍和2 8倍,显示菌...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生长在锌(Zn)处理浓度为55mg·L-1和200mg·L-1下的外生菌根苏格兰松幼苗(Pinussylvestris)的锌积累和光合作用进行测定.处理4周后,两种浓度锌处理下菌根苗木Zn积累量分别为非菌根松苗的1 7倍和2 8倍,显示菌根没有减少植物对过量Zn的吸收 但200mg·L-1处理下菌根地上部分Zn与非菌根相同,说明菌根真菌可能通过调节Zn在植物内的分布积累减少重金属毒害.菌根真菌缓解了Zn对植物光合色素合成的影响,使菌根植物叶绿素含量比非菌根高12%和22%,其中叶绿素b都比非菌根的高12%.菌根真菌对Zn胁迫下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缓解PSⅡ电子传递速率的减少,使Zn处理下菌根植物的PSⅡ电子传递速率比非菌根高33%和24%,但净光合强度与非菌根差异不显著.菌根还使Zn胁迫下的植物受伤呼吸减弱,在200mg·L-1Zn处理下比非菌根的呼吸耗氧低25%,减少了呼吸耗能,增加植物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外生菌根 苏格兰松 微量元素 生物量 色素 叶绿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通讯设备的GPS定位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黄艺 胡善岳 +2 位作者 何芊 王涛 谢智勇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4,共3页
Android平台移动通讯设备的GPS定位以其优良系统性能在人们的生活中以智能手机为媒介被广泛使用,基于此如何提高Android平台的GPS导航的精确度对于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发展尤为重要。通过对GPS定位卫星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处理,根据GPS卫星数... Android平台移动通讯设备的GPS定位以其优良系统性能在人们的生活中以智能手机为媒介被广泛使用,基于此如何提高Android平台的GPS导航的精确度对于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发展尤为重要。通过对GPS定位卫星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处理,根据GPS卫星数据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效的分析数据来弥补在定位时可能产生的误差,从而降低不安全因素,提高GPS定位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平台 GPS定位 移动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