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9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三级公立医院四级手术安全管理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曹勍 赵大仁 +4 位作者 李超 蒋帅 岐宏政 黄翔 张挥武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7,82,共5页
目的 调查四川省三级公立医院四级手术安全管理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34家三级公立医院四级手术开展的基本情况、手术量和手术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34家三级公立医院中,2023年出院患者四级... 目的 调查四川省三级公立医院四级手术安全管理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34家三级公立医院四级手术开展的基本情况、手术量和手术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34家三级公立医院中,2023年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18.96%,低于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2022年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水平;部分医院未建立四级手术工作领导小组(占17.65%)、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度(占14.71%)、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各科室相关专家库(占41.18%)、多学科联合查房(占23.53%)、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监测及评价机制(占20.59%)。结论四川省三级公立医院四级手术量有待继续提升,建立标准化的四级手术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公立医院 四级手术 安全管理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开设护理门诊实践与思考
2
作者 杨顺舟 仇永贵 +3 位作者 康丽 黄翔 陈玲玲 解静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为了满足患者日益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许多医院开始实践开设护理门诊,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笔者介绍了某三甲医院在开设护理门诊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包括出诊人员资质要求不明确、收费项目不明确、病历书... 为了满足患者日益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许多医院开始实践开设护理门诊,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笔者介绍了某三甲医院在开设护理门诊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包括出诊人员资质要求不明确、收费项目不明确、病历书写率低及患者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提出通过明确出诊人员资质、确立收费准则、提高病历书写率及加强法律意识等措施解决相对应的问题,以期为护理门诊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门诊 护士 多学科 个人信息保护 门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清洁供热与IDC排热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应用探讨
3
作者 黄翔 田金星 +3 位作者 褚俊杰 李潼 薛直勤 郭林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1期140-145,93,共7页
统筹协调各种能源互补特性,通过“源-网-荷-储”等各环节灵活配置,实现能源就地消纳,提升系统综合利用能效,并结合西安市某工程案例对系统应用情况进行了节能及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案相比,系统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71.92万t,减... 统筹协调各种能源互补特性,通过“源-网-荷-储”等各环节灵活配置,实现能源就地消纳,提升系统综合利用能效,并结合西安市某工程案例对系统应用情况进行了节能及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案相比,系统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71.92万t,减排二氧化碳428.6万t、二氧化硫2.84万t、氮氧化物2.68万t、烟尘1.65万t,且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为1.248,实际案例财务净现值64397.47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4.43 a,动态投资回收期6.25 a。具有显著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可为相关区域能源综合利用系统规划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余热回收 能源供应 清洁供热 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节能减排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CC中二次排胶的镍氧化模型与电性能
4
作者 黄翔 宋进祥 +2 位作者 成佩瑶 洪克成 毛石武 《电子工艺技术》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BME-MLCC中Ni电极的氧化对于电容器的电性能和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热力学数据,推导出Ni电极在高温下的平衡氧分压。根据二次排胶炉中气氛选择,结合加湿条件下的饱和水蒸气蒸发模型,最终得到了氢含量、加湿温度和炉温与实际氧... BME-MLCC中Ni电极的氧化对于电容器的电性能和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热力学数据,推导出Ni电极在高温下的平衡氧分压。根据二次排胶炉中气氛选择,结合加湿条件下的饱和水蒸气蒸发模型,最终得到了氢含量、加湿温度和炉温与实际氧分压的关系。通过比较该结果与平衡氧分压,就可以判断Ni电极是否会发生氧化。采用实际的二次排胶条件进行验证得出的试验数据与该模型能很好吻合。因此二次排胶温度越高,氢含量越低,MLCC容量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电极氧化 二次排胶 平衡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蛇行稳定性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
5
作者 李俊聪 黄翔 +1 位作者 曾京 汪群生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8,共8页
随着我国高速列车的大量开行和运行里程的急剧增加,伴随着轮轨磨耗、运行环境变化与悬挂参数匹配的矛盾,面临的车体异常振动问题越来越多,严重降低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其中转向架蛇行稳定性不足较为突出,针对该类问题,从抗蛇行减振器主... 随着我国高速列车的大量开行和运行里程的急剧增加,伴随着轮轨磨耗、运行环境变化与悬挂参数匹配的矛盾,面临的车体异常振动问题越来越多,严重降低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其中转向架蛇行稳定性不足较为突出,针对该类问题,从抗蛇行减振器主动控制的角度展开了高速列车蛇行稳定性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首先,将抗蛇行减振器替换为主动控制悬挂元件,建立了车辆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然后,结合PID控制原理和模糊控制原理设计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并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基于SIMPACK和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对所设计的主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主动抗蛇行减振器的作用下,转向架构架端部横向加速度主频幅值最大降低了54%,均方根值最大降低了33.24%,明显改善了转向架构架横向振动性能,为转向架蛇行稳定性控制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蛇行稳定性 抗蛇行减振器 自适应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动力式喷水室撞击流喷嘴研究进展综述
6
作者 宋祥龙 黄翔 黄萍 《山东纺织科技》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章阐述了流体动力式喷水室撞击流喷嘴的研发历程。以研发时间为顺序,介绍了PX离心式喷嘴、撞击流对喷式喷嘴、撞击流靶式喷嘴,详细分析了各喷嘴的产生背景、结构特点、雾化原理与性能参数,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流体动力式喷水室 撞击流 喷嘴 PX型 对喷式 靶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飞机虚拟预装配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郝龙 刘涵予 +6 位作者 黄翔 李泷杲 谢颖 刘春 宋金辉 喻龙 候国义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7,共13页
新一代飞机等航空重大型号呈现出高隐身、重载、远程、长寿等阶跃发展新特征,使得现有基于理论模型的数字化装配仿真协调技术难以满足其超高的装配精度与服役性能要求。针对上述装配精度进一步提升的新需求,介绍了一种引入装配关键特征... 新一代飞机等航空重大型号呈现出高隐身、重载、远程、长寿等阶跃发展新特征,使得现有基于理论模型的数字化装配仿真协调技术难以满足其超高的装配精度与服役性能要求。针对上述装配精度进一步提升的新需求,介绍了一种引入装配关键特征实测模型的虚拟预装配技术,通过在装配过程中精准表达零件制造误差与装配累积误差,实现在精度要求超高的装配关键部位质量精准控制与溯源调整。通过分析该技术实现特点,厘清了基于实测数据的飞机虚拟预装配技术体系框架。梳理了飞机复杂结构的装配关键特性识别与分析、面向虚拟预装配的零件几何特征测量与重构以及面向装配语义与几何特征约束的虚拟预装配分析等相关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新一代飞机的超高尺寸精度与服役性能需求,得出了数字孪生体系下面向实测模型的虚拟预装配技术发展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关键特性 数字化测量 快速重构 虚拟装配 实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MDD算法的指挥信息系统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8
作者 杨学康 周家豪 +2 位作者 黄翔 于琳 张捷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现代战争中,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在态势感知、控制决策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指挥信息系统视为复杂网络,从中识别出重要节点进行保障,是提升指挥信息系统抗毁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k-Shell算法存在的节点重要度,区分精度低及忽略... 现代战争中,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在态势感知、控制决策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指挥信息系统视为复杂网络,从中识别出重要节点进行保障,是提升指挥信息系统抗毁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k-Shell算法存在的节点重要度,区分精度低及忽略指挥信息系统末端节点数量多,重要性难以区分的缺陷,提出基于k-Shell改进的GMMDD关键节点识别算法。该方法基于接近中心性进行节点重要度初始化,并采用重力模型计算节点的局部影响力,引入耗尽度评估已剥离节点的贡献。仿真结果表明:GMMDD在仿真指挥系统网络上能够区分大量末端节点间的重要性,抗毁伤研究进一步证明了GMMDD识别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挥信息系统 复杂网络 关键节点识别 K-SHELL 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翔作品选
9
作者 黄翔 《中国花卉盆景》 2004年第1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黄翔 盆景作品 作品赏析 榆树盆景 雀梅盆景
原文传递
某医院门急诊信息化应用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顺舟 仇永贵 +3 位作者 黄翔 康丽 解静 陈玲玲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77,共3页
随着“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患者就医方式和就医理念也发生了改变,患者对更加便利、高效的门诊就诊服务追求越来越高。某三甲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实现患者就诊号唯一、优化门诊预约挂号功能、推行诊前报到叫号、构建智能... 随着“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患者就医方式和就医理念也发生了改变,患者对更加便利、高效的门诊就诊服务追求越来越高。某三甲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实现患者就诊号唯一、优化门诊预约挂号功能、推行诊前报到叫号、构建智能化医技检查预约体系、智慧化床位调配管理功能的创新设计、加快互联网医院门诊建设、推行结构化门诊电子病历、引进AI辅助诊断技术、开发门诊定向加号功能等一系列举措进行智慧门诊的建设,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门诊 门诊服务 互联网医院 医院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前列腺癌组织特异性lncRNA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平舟 许清江 +2 位作者 林煌 黄翔 吴翔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2-237,267,共7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特异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深入分析TCGA及GEO基因组数据库,对数据库收录的492例前列腺癌组织和152例癌旁组织做基因差异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并进一步分析上述...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特异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深入分析TCGA及GEO基因组数据库,对数据库收录的492例前列腺癌组织和152例癌旁组织做基因差异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并进一步分析上述lncRNA的前列腺组织特异性及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的5个lncRNA包括:前列腺相关转录因子14(PCAT14)、前列腺抗原3(PCA3)、C末端结合蛋白1-AS(CTBP1-AS)、DRAIC、GPC5-AS1。其中,PCAT14、PCA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二者升高提示与前列腺癌预后相关,且二者与激肽释放酶相关肽酶3(KLK3)、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溶质转运蛋白家族45A3(SLC45A3)等前列腺癌特异抗原相关性好。针对PCAT14、PCA3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PCA3差异表达与吞噬作用、细胞识别、对细菌的防御反应、免疫球蛋白复合物、高尔基体、抗原结合、趋化因子受体结合、蛋白质消化吸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PCAT14差异表达与高尔基体、离子通道的活动相关通路,同时与肾素分泌、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促性腺激素分泌相关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结论PCA3、PCAT1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在正常组织中基本不表达,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生物信息学 lncRNA 前列腺相关转录因子14 前列腺抗原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泉山遗址出土蛇纹石质玉器的玉料来源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昕雨 谷娴子 +3 位作者 黄翔 丘志力 张跃峰 黄湘通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蛇纹石质玉是考古发现最早使用的玉石材料之一,其玉料产地溯源一直是学界的难题。本次研究以21件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崧泽至良渚时期蛇纹石质玉器为对象,报道了其中19件样品的便携X射线荧光光谱(p-XRF)无损测试结果及6件样品的激光... 蛇纹石质玉是考古发现最早使用的玉石材料之一,其玉料产地溯源一直是学界的难题。本次研究以21件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崧泽至良渚时期蛇纹石质玉器为对象,报道了其中19件样品的便携X射线荧光光谱(p-XRF)无损测试结果及6件样品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结果,对其玉料产地溯源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福泉山遗址所用蛇纹石质玉料Cr、Ni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大部分样品含量低于100μg/g,部分样品含量高于1 000μg/g,存在大理岩型与超基性岩型两种成因类型,指示多产地来源。其中,本文测试的大理岩型蛇纹石质玉器样品Cr/Ni值范围分布于0.16~1.21,超基性岩型样品Cr/Ni值为1.88,两种类型样品分别与辽宁营口及甘肃武山蛇纹石质玉的Cr/Ni值分布范围较接近。此外,福泉山遗址出土大理岩型蛇纹石质玉器样品稀土元素总量较低,配分模式多样,部分样品稀土配分模式与辽宁营口蛇纹石质玉较匹配。结果说明此综合测试分析方法可为特定类型的蛇纹石质古玉器提供产地溯源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质玉 产地溯源 LA-ICP-MS p-XRF 福泉山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蠕变曲线对称的蠕变模型研究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文博 张树光 +1 位作者 黄翔 刘轶品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6,共9页
为了获得滇中引水隧洞围岩的蠕变特性和研究隧洞围岩的长期稳定性,采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自主研发的全自动三轴开展绿泥页岩的单轴蠕变试验,获得了绿泥页岩的轴向蠕变曲线和等时应力-应变曲线,并基于等时应力-应变曲线的特征确定出... 为了获得滇中引水隧洞围岩的蠕变特性和研究隧洞围岩的长期稳定性,采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自主研发的全自动三轴开展绿泥页岩的单轴蠕变试验,获得了绿泥页岩的轴向蠕变曲线和等时应力-应变曲线,并基于等时应力-应变曲线的特征确定出绿泥页岩的长期强度值。基于经典蠕变曲线特征与大量试验蠕变曲线,发现描述衰减蠕变曲线的方程可以通过对称处理,故假设加速曲线与衰减蠕变曲线是关于稳定蠕变曲线的中点对称的,得到一种基于蠕变曲线对称的加速蠕变模型,并基于蠕变试验曲线的特征提出一套确定蠕变模型参数的方法。最后,将引入加速蠕变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使得引入模型中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结果表明:随着轴向应力的不断增大,岩石的瞬时应变值和蠕变变形值不断增大,而第一级荷载作用下岩石的瞬时应变占蠕变总变形比值最大。所建立的蠕变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描述绿泥页岩的衰减蠕变和稳定蠕变变形规律,也较好地弥补了西原模型无法描述加速蠕变的缺陷,且该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的吻合度要远远高于西原模型与试验曲线的吻合度,并且不同应力作用下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的相关性系数均在0.90以上;同时,通过不同类型试验曲线与模型曲线的验证也说明了该模型是可用于不同类型岩石蠕变曲线的预测。最终,引入参数j值控制了加速蠕变的变形速率和进入加速蠕变的时间,参数k值控制了蠕变时间和加速阶段的蠕变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 加速蠕变 变形速率 蠕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泥孔隙率对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能影响及有机质扩散分析
14
作者 李洋 刘志 +5 位作者 宰学荣 黄翔 陈岩 曹亚俐 张怀静 付玉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7-1574,I0003,共9页
海底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MSMFC)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海泥孔隙率影响阳极表面水平方向有机质扩散,进而影响阳极电化学性能和电池功率输出.通过人工调节孔隙率在实验室模拟并研究孔隙率对MSMFC的影响,建立孔隙率与MSMFC产电量和水平扩散... 海底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MSMFC)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海泥孔隙率影响阳极表面水平方向有机质扩散,进而影响阳极电化学性能和电池功率输出.通过人工调节孔隙率在实验室模拟并研究孔隙率对MSMFC的影响,建立孔隙率与MSMFC产电量和水平扩散系数之间定量关系式.结果表明:随着孔隙率升高,阳极动力学活性先降低后升高,最高动力学活性是最低动力学活性的3.85倍;电池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在孔隙率为45.2%时,达到最大值206.8 mW/m^(2).随着孔隙率的增大,有机质水平扩散系数升高,并与MSMFC产电量存在线性关系.当孔隙率为45.2%时,扩散系数为0.48 m^(2)/s,MSMFC产电量达到804.04 J.该研究结果将为MSMFC在不同海域布放选址、阳极结构设计及电池长期产电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泥孔隙率 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化学特性 电池功率 稳态扩散 有机质水平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数据中心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天磊 黄翔 +5 位作者 白本通 褚俊杰 刘和军 王欣 黄华柱 石纪赞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2期88-91,共4页
将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大温差高温冷冻水技术及动态冰蓄冷技术运用于某老旧数据中心的节能改造,并实际运行测试,结果表明:经过节能改造后,该数据中心PUE由改造前2.00降至改造后的1.25,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耗电量降低75%。
关键词 数据中心 间接蒸发冷却 大温差 高温冷冻水 动态冰蓄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机器人接触式测量站位规划方法
16
作者 郭建平 李泷杲 +2 位作者 黄翔 侯国义 吴浩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8,共8页
在航空各部件的大空间测量中,针对人工测量工作强度大、检测精度不稳定、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全向移动复合式机器人的接触式测量机器人站位规划方法。首先进行机器人D-H参数建立以及关节转角求解,构建测量可达性约束模型,分析工... 在航空各部件的大空间测量中,针对人工测量工作强度大、检测精度不稳定、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全向移动复合式机器人的接触式测量机器人站位规划方法。首先进行机器人D-H参数建立以及关节转角求解,构建测量可达性约束模型,分析工具末端对机器人工作空间以及T-Mac与激光跟踪仪之间激光可达性的影响;然后针对最大工作限位和关节转角限位约束对大部件轴向以及径向进行机器人站位规划算法流程开发,保证测量特征点处于机器人工作限位内;最后基于AnyCAD几何引擎在三维虚拟环境中进行CAD模型测量特征点提取、站位规划、测量仿真。通过实例仿真试验对规划结果进行验证及评价,证明了站位规划算法可保证全部测量点的机器人可达性与激光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机器人 激光跟踪仪 T-MAC 站位规划 接触式测量 Any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合衬套强化耳片孔疲劳寿命优化研究
17
作者 刘儒军 蔡晓 +1 位作者 鲍益东 黄翔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04-2211,2251,共9页
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耳片孔挤压量与强化效果的对应关系难以获得,并且存在残余应力沿轴向分布不均及孔壁变形不均的问题,为此,对大孔径耳片孔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带夹具的低成本工艺改进方法,并对改进后工艺的... 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耳片孔挤压量与强化效果的对应关系难以获得,并且存在残余应力沿轴向分布不均及孔壁变形不均的问题,为此,对大孔径耳片孔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带夹具的低成本工艺改进方法,并对改进后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首先,建立了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耳片孔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耳片孔冷挤压强化,探究了不同挤压量下耳片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及孔壁变形规律;然后,采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耳片疲劳寿命与挤压量的映射关系;通过压合衬套冷挤压安装实验和X射线衍射仪应力检测实验,对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耳片孔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工艺,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冷挤压强化效果并非与挤压量呈正相关,而是在某一挤压量下取得峰值。采用改进后的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工艺可改善耳片孔变形不均的问题,进一步延长耳片孔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合衬套 冷挤压强化有限元模型 残余应力 变形均匀性控制 疲劳寿命分析 冷挤压强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合衬套二次冷挤压强化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
18
作者 刘儒军 黄翔 +3 位作者 黄海鸿 陶梅生 殷超超 班许可岭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2-1150,共9页
采用压合衬套二次冷挤压工艺对7050铝合金耳片孔进行挤压强化;通过X射线衍射仪、三坐标测量机和粗糙度仪,研究二次冷挤压对耳片孔内表面的残余应力、塑性变形以及粗糙度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仿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一次冷挤压... 采用压合衬套二次冷挤压工艺对7050铝合金耳片孔进行挤压强化;通过X射线衍射仪、三坐标测量机和粗糙度仪,研究二次冷挤压对耳片孔内表面的残余应力、塑性变形以及粗糙度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仿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一次冷挤压,压合衬套二次冷挤压可有效改善试样两端残余应力的不均匀性。随着二次冷挤压相对挤压量增大,残余压应力峰值和应力层深度都进一步增大,塑性变形程度也更大,同时降低了孔壁表面粗糙度。在相对挤压量为2.5%时,最大残余压应力可达-400.3 MPa,并形成了约14 mm的残余压应力层;试样端面A与端面B内径分别增大了0.56 mm和0.54 mm;孔壁表面粗糙度降低幅度达到71.0%。相较于一次冷挤压,二次冷挤压强化后孔壁沿径向形成了更深的残余压应力层和塑性变形层,显著提高了耳片孔的整体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冷挤压 压合衬套 相对挤压量 残余应力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节能诊断与改造方案
19
作者 邵双全 刘晴晴 +18 位作者 王宁波 郑竺凌 吴成斌 黄翔 褚俊杰 周峰 孙海峰 姜鎏 王飞 李震 姜宇光 王泽青 罗海亮 李钊 周文杰 陈孝元 陈功林 赵国君 张晓宁 《制冷技术》 2024年第S01期40-75,94,共37页
本文重点针对中小型存量数据中心的高能耗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首先进行能耗问题诊断,造成高能耗的主要因素为冷却系统架构、湿度控制、低外温下设计和运行、自然冷能利用以及长期运行性能衰减;其次从压缩机和换热器等核心部件,并从室... 本文重点针对中小型存量数据中心的高能耗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首先进行能耗问题诊断,造成高能耗的主要因素为冷却系统架构、湿度控制、低外温下设计和运行、自然冷能利用以及长期运行性能衰减;其次从压缩机和换热器等核心部件,并从室内末端、冷水机组系统、直膨系统、输配系统等系统架构方面探讨系统能效提升方案,然后从湿度控制技术、自然冷却技术、蒸发冷却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探讨了节能改造技术方案,为存量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冷却系统 节能 自然冷却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全年运行效果分析与调节策略
20
作者 田振武 黄翔 +4 位作者 褚俊杰 王克勇 王丽 吴磊 李朝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1期142-147,共6页
为全面分析与准确评价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全年运行效果,通过焓湿图及空气处理过程进行剖析,提出分别用湿工况效率与干工况效率评价指标刻画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在数据中心的运行性能。发现间接蒸发冷却空调运行参数与能效参数主要随... 为全面分析与准确评价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全年运行效果,通过焓湿图及空气处理过程进行剖析,提出分别用湿工况效率与干工况效率评价指标刻画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在数据中心的运行性能。发现间接蒸发冷却空调运行参数与能效参数主要随二次空气和环境空气变化而变化,一次空气机房回风相对湿度每增加10%,回风焓值增加9.4kJ/kg。并且,数据中心间接蒸发蒸发冷却空调全年运行调节过程中,干模式与湿模式切换推荐值分别是干球温度14℃,湿球温度19℃,可控制湿通道淋水量、二次风量、干湿模式切换点来调节系统全年运行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冷却 数据中心 全年系统运行 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