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遮荫处理对铁尾矿基质臭柏实生苗快速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黄秋娴 赵顺 +1 位作者 刘春梅 李玉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6,共10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铁尾矿基质下不同遮荫处理间臭柏实生苗叶片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差异,揭示臭柏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保护机制,从理论上解释其天然更新过程,为臭柏光胁迫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臭柏在铁尾矿废弃地造林提供技术依据。...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铁尾矿基质下不同遮荫处理间臭柏实生苗叶片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差异,揭示臭柏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保护机制,从理论上解释其天然更新过程,为臭柏光胁迫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臭柏在铁尾矿废弃地造林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唐山迁安铁尾矿为基质,通过盆栽遮荫试验,利用快速叶绿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与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分别测定0,25%,50%,75%和90%5个遮荫处理下臭柏叶绿素8项荧光参数。【结果】1)全光照条件下Fo增大,Fm减小,而叶片光合系统量子产额和能量分配比率(φPo,Ψo和φEo)、单位面积光合机构的比活性参数(Fm,ETo/CSm和TRo/CSm)和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m)均最小,且各个遮荫处理组间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全光照条件下臭柏实生苗反应中心失活,受到光抑制,而全光照下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中K点与J点明显高于其他遮荫处理,而且光抑制对臭柏叶片PSⅡ的供体侧(OEC)有伤害,造成PSⅡ受体侧(Q-A)的大量积累,阻碍电子传递链向Q-A下游传递。2)全光照条件下叶片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和单位面积光合机构的比活性参数(DIo/CSm)均最大,且与其他遮荫处理组间差异也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全光照条件下臭柏在遭受光抑制后,通过增加天线色素的热耗散,增加非辐射能量耗散等一系列机制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过量光能的危害。3)随着遮荫率增加,φPo,Ψo和φEo,Fm(ABS/CSm),ETo/CSm和TRo/CSm,RC/CSm随之上升,而φDo和Fo(ABS/CSo),DIo/CSm随之下降,90%遮荫处理表现出明显的光捕捉特征,50%遮荫处理Fm,PIABS的平均值最大,说明该遮荫条件下臭柏叶片光抑制最小,光合能力最强,其他参数在不同遮荫处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臭柏幼苗若无遮荫措施,受到光胁迫,而其通过增加非辐射能量耗散途径达到光抑制防御的机制。因此臭柏天然更新从乌柳灌丛下开始,逐渐脱离乌柳灌丛的保护,完全暴露在全光照条件下,进而实现自身的不断生长、壮大,但在废弃地上植苗造林初期尚需采取一定的遮荫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荫处理 铁尾矿 臭柏实生苗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基质下刺槐、紫穗槐光合及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秋娴 朱凯 +3 位作者 李玉灵 李晨光 张亚琼 程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9,共6页
为探讨刺槐、紫穗槐对铁尾矿的适应特性,采用全砂和半土半砂基质改良盆栽试验,对刺槐和紫穗槐在全砂和半土半砂基质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性、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刺槐和紫穗槐在全砂和半土半砂基质条件下的... 为探讨刺槐、紫穗槐对铁尾矿的适应特性,采用全砂和半土半砂基质改良盆栽试验,对刺槐和紫穗槐在全砂和半土半砂基质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性、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刺槐和紫穗槐在全砂和半土半砂基质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但在全砂条件下刺槐Pn有午休趋势;刺槐和紫穗槐在全砂和半土半砂基质条件下株高、地径生长量、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T/R)均未达显著差异水平,但是地上生物量在不同基质条件下差异显著,与全砂处理相比,半土半砂条件下地上生物量较高,根冠比较小。全砂处理将资源更多的分配到根系的生长。不同基质条件下刺槐生物量远大于紫穗槐生物量,刺槐的光合午休和根冠比的调整是其对全砂条件的响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紫穗槐 铁尾矿砂 基质改良 光合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区沙棘-桑树混交林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与分配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秋娴 石娟华 +2 位作者 李玉灵 徐学华 李晓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3-792,共10页
以铁尾矿区人工营造的沙棘-桑树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从沙棘和桑树的各个部位(根、干、枝、叶、皮)、单个植株以及混交林生态系统结构(乔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土壤层)3个层面,测定分析Fe、Mn、Cu、Zn、Cr、Pb、Ni、Cd等8种重金属离子... 以铁尾矿区人工营造的沙棘-桑树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从沙棘和桑树的各个部位(根、干、枝、叶、皮)、单个植株以及混交林生态系统结构(乔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土壤层)3个层面,测定分析Fe、Mn、Cu、Zn、Cr、Pb、Ni、Cd等8种重金属离子的积累、分配和富集特征,为铁尾矿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森林修复生态系统构建以及保障与维持系统的平衡、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2个树种植株的各个部位,均以树根和树叶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其次为树皮和树枝,树干中的含量最低,而且2个树种植株的根系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普遍较强,树皮和树叶对Pb、Cr、Cd的富集能力高于其他部位。2个树种在单株水平上均对土壤Ni的富集能力最强,对Fe的富集能力最弱,但沙棘对Fe、Mn、Cu、Cr、Pb和Cd的平均富集能力比桑树强,而桑树对Ni的富集能力比沙棘强,二者对Zn的平均富集能力相当;沙棘单株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总积累量为3.094 2×10-3kg/株,桑树为2.402 0×10-3kg/株。2个树种的混交林地土壤中,Fe元素贮存量占总贮存量的98.79%,Mn元素占0.94%,其他6种元素合计共占0.27%;沙棘根际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低于桑树,特别是Cd含量低于桑树。混交林生态系统结构各层次的重金属元素贮存量从大到小依次是土壤层、枯落物层、乔木层、草本层。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在铁尾矿上营建对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强,而且树种间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具有互补性的沙棘-桑树混交林,是一种较优的治理铁尾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混交林 沙棘 桑树 重金属 富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黄秋娴 侯晓杰 +1 位作者 王志刚 苏筱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0012-10014,10039,共4页
[目的]调查保定市4种城市绿地生境中的土壤动物群落。[方法]通过对保定苗圃、道路、防护林和公园4种绿地的土壤动物进行6次调查取样与鉴定统计,研究保定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特征。[结果]通过取样鉴定,在4种绿地... [目的]调查保定市4种城市绿地生境中的土壤动物群落。[方法]通过对保定苗圃、道路、防护林和公园4种绿地的土壤动物进行6次调查取样与鉴定统计,研究保定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特征。[结果]通过取样鉴定,在4种绿地中共采获到土壤动物1462只,隶属2门8纲14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和膜翅目,常见类群为颤蚓目、蜘蛛目、双尾目和鞘翅目幼虫,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4种绿地类型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极为相似。从单位面积土壤动物的数量看,表现为:苗圃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结论]土壤动物较多分布在0~10cm土层中,以0~5cm土壤层的数量最大,有明显的表聚现象,这与绿地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绿地 土壤动物 种类 数量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杨绢野螟发生特点及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秋娴 卜志国 +2 位作者 侯晓杰 苏筱雨 王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531-7532,7678,共3页
[目的]分析黄杨绢野螟发生特点及幼虫空间分布型,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保定市朝阳街两旁的绿篱带小叶黄杨进行调查,记录黄杨绢野螟幼虫的虫口密度,研究该虫的发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所调查的369个样方的虫口密度,采用概率... [目的]分析黄杨绢野螟发生特点及幼虫空间分布型,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保定市朝阳街两旁的绿篱带小叶黄杨进行调查,记录黄杨绢野螟幼虫的虫口密度,研究该虫的发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所调查的369个样方的虫口密度,采用概率分布型比较X2检验的方法和若干聚集度指标的方法,确定幼虫空间的分布型。[结果]3种概率分布型与X2检验比较结果表明,3种分布型均有差别,但Possion分布X2检验值与X20.05差别最大,故黄杨绢野螟幼虫极不符合Poission分布;负二型分布差别最小,比较符合负二项分布。各种聚集度指标的计算结果表明,黄杨绢野螟幼虫呈聚集分布。[结论]黄杨绢野螟幼虫空间分布型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提出了对该幼虫的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绢野螟 发生 空间分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山地3种典型林分类型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秋娴 张健强 杨新兵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58,90,共5页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指标,也已成为森林经营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对冀北山地3种典型林分的乔木、灌木、草本和死地被物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结果表明: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群落总生物量最大,为189.89t/hm2,落叶松桦木混交...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指标,也已成为森林经营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对冀北山地3种典型林分的乔木、灌木、草本和死地被物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结果表明: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群落总生物量最大,为189.89t/hm2,落叶松桦木混交林和山杨桦木混交林总生物量差别不大,分别为119.76t/hm2和117.56t/hm2。3种林分类型不同层次生物量分配比例排序均为:乔木层>死地被物层>灌木层>草本层;主要乔木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均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均表现为地下生物量大于地上;死地被物层生物量均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地 生物量 死地被物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秋娴 王志刚 +2 位作者 黄大庄 卜志国 杜绍华 《河北林果研究》 2007年第1期74-78,共5页
2006年5~10月对保定市4种城市绿地生境中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获到土壤动物1462只,隶属2门8纲14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和膜翅目,常见类群为颤蚓目、蜘蛛目、双尾目和鞘翅目幼虫,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4种绿地类... 2006年5~10月对保定市4种城市绿地生境中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获到土壤动物1462只,隶属2门8纲14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和膜翅目,常见类群为颤蚓目、蜘蛛目、双尾目和鞘翅目幼虫,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4种绿地类型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极为相似。从单位面积土壤动物数量看,表现为苗圃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从土壤动物群落数量的垂直分布来看,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而递减,0~5 cm土壤层数量最大,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动物的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与优势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绿地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不同绿地土壤动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秋娴 卜志国 +2 位作者 侯晓杰 王志刚 苏筱雨 《河北林果研究》 2009年第2期195-199,共5页
对保定市4种绿地类型:苗圃绿地(Nursery Greenland)、道路绿地(Road Greenland)、防护林绿地(Shelterforest Greenland)、公园绿地(Park Greenland)中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4种绿地的环境要素与土壤动... 对保定市4种绿地类型:苗圃绿地(Nursery Greenland)、道路绿地(Road Greenland)、防护林绿地(Shelterforest Greenland)、公园绿地(Park Greenland)中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4种绿地的环境要素与土壤动物群落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绿地类型中的土壤动物个体数表现为苗圃绿地(526头)〉公园绿地(431头)〉道路绿地(326头)〉防护林绿地(179头),但土壤动物类群数相差不大。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的个体数在一定范围内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pH值对土壤动物的分布关系不密切;0~10cm土层和10~15cm土层的土壤动物的数量与有机质都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绿地 土壤动物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林树种对铁尾矿基质结构的影响——以唐山迁安首钢马兰庄铁尾矿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黄秋娴 陈颖 +1 位作者 车晓雨 李玉灵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6,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树种对铁尾矿土壤结构的改良作用,以唐山迁安马兰庄铁尾矿区为研究地,选择在尾矿坡面造林的沙地柏、紫穗槐油松混交(简称"混交")、紫穗槐、火炬树、沙棘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林内土壤机械组成、团聚体含量、土壤容... 为了探讨不同树种对铁尾矿土壤结构的改良作用,以唐山迁安马兰庄铁尾矿区为研究地,选择在尾矿坡面造林的沙地柏、紫穗槐油松混交(简称"混交")、紫穗槐、火炬树、沙棘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林内土壤机械组成、团聚体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及土壤水分,并与裸尾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6块样地石砾的含量为火炬树(23.1%)>混交(10.4%)>裸尾矿(9.2%)>沙地柏(5.4%)>紫穗槐(4.0%)>沙棘(2.2%);2)6块样地大团聚体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沙棘(33.7%)>紫穗槐(29.3%)>沙地柏(28.7%)>裸尾矿(18.3%)>混交(13.6%)>火炬树(11.7%),与石砾含量的顺序相反;3)除火炬树样地与裸尾矿相同外,其余各样地土壤容重均有降低,其中紫穗槐的改良效果最为突出,比裸尾矿地减小12.1%;4)除沙棘样地非毛管孔隙度比裸尾矿样地降低以外,其余各样地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均增加,增加效果最好的两个样地为沙地柏样地和紫穗槐样地;5)沙地柏对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的改善作用明显,其次为火炬树样地,混交林改善作用不显著。综上所述,采用沙地柏或油松与紫穗槐混交的模式能较好地对土壤各个层深的物理性质和有机质进行综合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铁尾矿 植被恢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处理对臭柏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7
10
作者 赵顺 黄秋娴 +4 位作者 李玉灵 李晓莹 李雯 程达 尹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94-2002,共9页
为了探明臭柏幼苗在不同遮荫处理下的光合特性和色素含量,通过盆栽实验,测定了0%、25%、50%、75%和90%四个遮荫处理下臭柏光合特性日变化和色素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遮荫率增加,臭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随之减... 为了探明臭柏幼苗在不同遮荫处理下的光合特性和色素含量,通过盆栽实验,测定了0%、25%、50%、75%和90%四个遮荫处理下臭柏光合特性日变化和色素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遮荫率增加,臭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随之减小,而胞间CO2浓度(Ci)随之增大,非气孔制限因素是臭柏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且90%遮荫会影响臭柏幼苗的正常生长;(2)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叶绿素总量(Chl a+b)均随着遮荫率增加而增大,Chl a/b则随着遮荫率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3)几乎所有遮荫处理组Gs均与Tr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Gs与Pn的相关性较差;所有遮荫处理组水分利用效率(WUE)与Pn均呈极显著相关,而与Tr相关性不显著,说明臭柏是通过较高的光合速率来实现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以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同时WUE和Ci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柏 遮荫处理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传代白僵菌菌株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产生水平与菌株对桑天牛幼虫毒力的关系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会平 黄大庄 +2 位作者 王志刚 郑建伟 黄秋娴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1-524,共4页
研究了对桑天牛幼虫具有不同致病力的各种传代白僵菌菌株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产生水平,并分析其与菌株致病力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传代菌株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逐渐升高,达到最高值后基本趋于稳定... 研究了对桑天牛幼虫具有不同致病力的各种传代白僵菌菌株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产生水平,并分析其与菌株致病力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传代菌株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逐渐升高,达到最高值后基本趋于稳定,几丁质酶产生时间要滞后于胞外蛋白酶;通过寄主桑天牛幼虫传代的白僵菌菌株比通过普通查氏培养基传代的菌株具有更强的产酶能力;不同菌株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产生水平与菌株毒力有一定相关性,尤其是产酶高峰值与菌株的LC50呈显著相关性,可将其作为菌株初步筛选的参考性毒力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桑天牛 侵染力 胞外蛋白酶 几丁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高效固氮菌的筛选及Biolog鉴定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雯 阎爱华 +2 位作者 黄秋娴 李玉灵 赵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29-2337,共9页
为了从铁尾矿中获得高效土著固氮菌,采用选择性无氮培养基从不同恢复模式下铁尾矿土样中筛选高效固氮菌,并且通过乙炔还原法对分离出的48株固氮菌进行固氮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筛选出两株具有较高固氮活性菌株Db1与Ec1,Biolog鉴定为固... 为了从铁尾矿中获得高效土著固氮菌,采用选择性无氮培养基从不同恢复模式下铁尾矿土样中筛选高效固氮菌,并且通过乙炔还原法对分离出的48株固氮菌进行固氮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筛选出两株具有较高固氮活性菌株Db1与Ec1,Biolog鉴定为固氮菌属(Azotobacter),固氮比活力分别为203.20 nmol·mg-1·h-1和307.23 nmol·mg-1·h-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物种多样性、尾矿坡向、工程措施、恢复年限均对尾矿固氮菌株数量有影响。样地处于尾矿阳坡,或属于人造混交林,或植被恢复年限长,又或者实施六孔砖、坡岩造地等工程措施的尾矿植被恢复模式下筛得的固氮菌菌株数较多或固氮活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恢复 固氮菌 菌种筛选 BIOLOG 固氮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类甜蛋白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姜晓玲 黄秋娴 +1 位作者 李虹 赵嘉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9-287,共9页
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胁迫时,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PR-5家族(又称类甜蛋白,thaumatin-like proteins,TLPs)在植物组织内迅速表达并积累,从而快速提高植物抗性。研究发现许多植物的TLPs具有抗真菌活性,而且转... 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胁迫时,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PR-5家族(又称类甜蛋白,thaumatin-like proteins,TLPs)在植物组织内迅速表达并积累,从而快速提高植物抗性。研究发现许多植物的TLPs具有抗真菌活性,而且转TLPs基因的植物能够抑制病害发展进程。介绍了TLPs基因的分布起源和进化特征、结构特征、生理功能;分析了TLPs基因在不同植物中的差异表达特征、TLPs的抗真菌机制以及TLPs基因在植物抗病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出了植物TLPs未来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TLPs基因在林木病理学和林木抗病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类甜蛋白 病程相关蛋白 抗真菌活性 抗病育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分布及其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赵卓亚 王志刚 +2 位作者 毕拥国 厉月桥 黄秋娴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0,共5页
为给保定市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调查分析方法,对保定市不同绿地土壤重金属(Cu、Zn、Ni、Cr、Pb和Cd)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单项、综合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 为给保定市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调查分析方法,对保定市不同绿地土壤重金属(Cu、Zn、Ni、Cr、Pb和Cd)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单项、综合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保定市城市绿地土壤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Gd,其次是Cu、Zn和Ni,Cr和Pb污染较小。不同绿地类型重金属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为:道路绿地>防护绿地>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道路绿地和防护绿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高达212.63和191.12,已经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和生产绿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91.36、80.19和66.00,属于轻微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雾灵山不同海拔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47
15
作者 卢振启 黄秋娴 杨新兵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对雾灵山4个海拔梯度(820,995,1080,1270m)的油松(Pinustabuliformis)人工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大,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而减小... 对雾灵山4个海拔梯度(820,995,1080,1270m)的油松(Pinustabuliformis)人工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大,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而减小,枯落物总储量在29.11~47.14t/hm。之间,最大持水量在61.13~128.31t/hm2之间,有效拦蓄能力在41.00~106.74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92.50%~252.02%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R〉0.95,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2〉0.99。土壤容重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变化范围为0.66~0.95g/cm2,总孔隙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土壤层有效持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土壤人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6。由此可知,低海拔油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普遍高于高海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灵山 油松 海拔 枯落物 土壤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白僵菌防治美国白蛾的潜力(英文)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会平 黄秋娴 +1 位作者 王婧 李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70,共6页
[目的]测定来自不同寄主和生境的白僵菌对美国白蛾的致病力,以明确白僵菌应用于美国白蛾的生防潜力。[方法]以自土壤诱集的白僵菌BS04,BS05,BS08菌株和分离自美国白蛾幼虫和桑天牛幼虫的BH01,BI05为供试菌株,利用POTTER喷雾塔对美国白... [目的]测定来自不同寄主和生境的白僵菌对美国白蛾的致病力,以明确白僵菌应用于美国白蛾的生防潜力。[方法]以自土壤诱集的白僵菌BS04,BS05,BS08菌株和分离自美国白蛾幼虫和桑天牛幼虫的BH01,BI05为供试菌株,利用POTTER喷雾塔对美国白蛾幼虫用1×108孢子·m L-1的白僵菌孢子悬浮液进行喷雾处理,逐日观察记载死亡率。对筛选出的高毒力菌株用1×104,1×105,1×106,1×107和1×108孢子·m L-1系列浓度的白僵菌孢子悬浮液进行喷雾以测定其致死中浓度LC50。对筛选出的高毒力菌株进行野外田间试验,共设置白僵菌BH01的8×108孢子悬浮液,4.5%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和清水对照3个处理,用泰山ft-796型喷雾器进行喷雾,分别于处理后3,5和7天调查统计死亡率。[结果]BS08,BH01和BI05菌株接种美国白蛾幼虫8天后,其死亡率为70%~85%,而另外2个菌株的致死率仅为32.61%和30.43%,其致死中时LT50值亦明显低于菌株BS04和BS05。利用不同孢子浓度的悬浮液对美国白蛾幼虫进行接种,进一步测定了上述3个菌株的致死中浓度,菌株BH01的LC50值为1.39×106孢子·m L-1,明显低于菌株BS08和BI05(分别为1.34×107和2.11×107孢子·m L-1)。田间试验表明,处理7天后,BH01的防治效果达88.84%,与4.5%高效氯氢菊酯无明显差异。[结论]白僵菌BH01菌株的108孢子·m L-1孢子悬浮液对美国白蛾幼虫具有较高的毒力,显示出用于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白僵菌 生物防治 筛选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提取物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伦 李素英 +3 位作者 刘连新 黄秋娴 卜志国 王志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0-102,共3页
为寻求防治光肩星天牛有效的生物农药,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印楝素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生物活性的影响。光肩星天牛取食含印楝素浓度为10、50、100、150和200μg/mL的印楝提取物处理的垂柳枝条,结果表明:印楝提取物对光肩星天牛有不同程... 为寻求防治光肩星天牛有效的生物农药,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印楝素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生物活性的影响。光肩星天牛取食含印楝素浓度为10、50、100、150和200μg/mL的印楝提取物处理的垂柳枝条,结果表明:印楝提取物对光肩星天牛有不同程度的拒食作用,并且抑制其产卵及卵孵化。提取物的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当印楝素浓度为150和200μg/mL时,选择性取食效果均大于100%;每对天牛12 d的产卵量分别为6.11和4.17粒,对照为24.50粒,各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产卵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孵化率分别为14.63%和0,对照组卵孵化率为98%,各处理组卵孵化率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处理组卵孵化期较对照组延长了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提取物 光肩星天牛 取食 产卵 卵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苏筱雨 黄大庄 +2 位作者 贝蓓 黄秋娴 李振波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8-520,共3页
为了探讨球孢白僵菌对桑天牛的致病机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感染球孢白僵菌后的桑天牛幼虫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在用球孢白僵菌处理后不同时间段的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中,氨基酸含量呈规律性变化:白僵菌侵入1d,... 为了探讨球孢白僵菌对桑天牛的致病机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感染球孢白僵菌后的桑天牛幼虫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在用球孢白僵菌处理后不同时间段的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中,氨基酸含量呈规律性变化:白僵菌侵入1d,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呈下降趋势,而侵入4~5d,游离氨基酸总量又逐渐上升;受感染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不同,其主要氨基酸中的赖氨酸、酪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一样,先下降后上升,即是影响氨基酸总量变化的主要氨基酸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桑天牛 血淋巴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我国北方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纪惠芳 张立娟 +4 位作者 阎海霞 黄大庄 苏筱雨 黄秋娴 刘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869-10871,共3页
[目的]随着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树种的滞尘能力成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的一个因子。[方法]对中国北方10种主要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树种间滞尘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阔叶乔木树种中白玉兰、槐树的滞尘能力强,毛... [目的]随着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树种的滞尘能力成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的一个因子。[方法]对中国北方10种主要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树种间滞尘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阔叶乔木树种中白玉兰、槐树的滞尘能力强,毛白杨和白蜡的滞尘能力弱;阔叶灌木树种中水木旬子、金银木和紫叶小檗滞尘能力强,连翘和女贞的滞尘能力弱。[结论]在北方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乔木树种白玉兰、槐树,灌木树种水木旬子、金银木和紫叶小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尘能力 绿化树种 中国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西陵地区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厉月桥 毕拥国 +2 位作者 黄秋娴 李国栋 王志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50,共5页
用ITC-201A型空气负离子测试仪,在清西陵旅游区森林主要生长季节(4-10月份),对清西陵4种典型生境类型—平地针阔混交林、低山丘陵人工林区、丘陵灌草区、河边湿地内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及空气负离子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进行了测... 用ITC-201A型空气负离子测试仪,在清西陵旅游区森林主要生长季节(4-10月份),对清西陵4种典型生境类型—平地针阔混交林、低山丘陵人工林区、丘陵灌草区、河边湿地内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及空气负离子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生境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月变化趋势大致相似,均呈双峰型曲线,但各生境间峰值出现时期不同步;清西陵植物生长季节中空气负离子浓度植物生长盛期>植物生长初期>植物生长末期;各生境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值平地针阔混交林>低山丘陵人工林>丘陵灌草区>河边湿地。多数生境春、秋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早8:00、晚18:00较高。午后14:00最低。夏季10:00和16:00时段较高,8:00、14:00及18:00时段较低。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变异系数春季为0.478、夏季为0.181、秋季为0.150;同一生境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幅度不同。空气负离子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呈三次曲线关系。旱季,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空气温度(6~29℃)的升高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9%~45%)的增加而升高;雨季,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着温度(27~33℃)、相对湿度(46%~70%)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分布规律 清西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