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负电平利用的超大容量MMC分析与设计方法
1
作者 王云飞 赵晓斌 +3 位作者 宋强 黄碧月 辛清明 寻斌斌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8-569,I0003,I0004,共14页
大型新能源基地的远距离直流送出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可实现容量提出了新的挑战。额外级联全桥子模块的负电平利用方式可以提升MMC的线性调制范围,并大幅提升MMC可实现容量。首先,建立了负电平利... 大型新能源基地的远距离直流送出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可实现容量提出了新的挑战。额外级联全桥子模块的负电平利用方式可以提升MMC的线性调制范围,并大幅提升MMC可实现容量。首先,建立了负电平利用方式的近似模型,揭示了负电平利用系数对MMC交流侧额定电压可设计值的影响规律,从而可以简单快速地估算容量的可提升程度。进一步,建立了计及纹波效应、二倍频环流控制(circulating current suppression control,CCSC)和负电平利用系数影响的准确解析分析模型,并以此模型为核心提出了基于3层循环搜索的负电平利用方式最优参数设计方法,针对不同的容量设计目标,可以实现MMC关键参数的最优设计。基于一个在5000MW的MMC基础上进行功率提升的研究案例,分析了负电平利用方式下MMC的成本随容量提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000~7250 MW是负电平利用方式的经济区间,在此区间内负电平利用方式的成本在各种容量提升方式中是最低的。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新能源基地 柔性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全桥子模块 负电平利用 容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光伏电站孤岛经柔性直流送出的电压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碧月 辛清明 +2 位作者 赵晓斌 袁智勇 冯俊杰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共11页
光伏电站孤岛经柔性直流外送至负荷中心消纳是“沙戈荒”等地区光伏基地送出的重要技术方案。然而,孤岛送出系统中柔性直流设备代替传统旋转设备成为光伏设备的唯一稳定交流电压源,将导致系统电压特性明显不同于传统电网。因此,针对大... 光伏电站孤岛经柔性直流外送至负荷中心消纳是“沙戈荒”等地区光伏基地送出的重要技术方案。然而,孤岛送出系统中柔性直流设备代替传统旋转设备成为光伏设备的唯一稳定交流电压源,将导致系统电压特性明显不同于传统电网。因此,针对大规模光伏电站经孤岛柔性直流送出稳态、暂态电压特性开展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大规模光伏电站孤岛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其次建立了孤岛送出系统稳态电压分析模型,提出了以功率圆为表征计及柔性直流暂稳态无功功率能力的稳态电压特性及功率极限分析方法,并通过算例系统开展了稳态电压特性分析;然后研究了大规模光伏电站孤岛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严重交流故障情况下暂态电压特性,提出新能源与柔性直流暂态协调控制策略;最后提出了提升电压稳、暂态特性的措施,可为光伏电站孤岛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实际运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外送 柔性直流 光伏电站 电压特性 暂态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新能源超远距离送出的柔性直流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被引量:5
3
作者 冯俊杰 辛清明 +6 位作者 赵晓斌 傅闯 袁智勇 黄碧月 周月宾 邹常跃 侯婷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4,共11页
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大规模新能源输送负荷中心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介绍了基于常规直流和柔性直流的大规模新能源超远距离送出方案,从适用场景、过电压、电压与无功功率调节能力、经济性等方面对比了两种方案... 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大规模新能源输送负荷中心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介绍了基于常规直流和柔性直流的大规模新能源超远距离送出方案,从适用场景、过电压、电压与无功功率调节能力、经济性等方面对比了两种方案的优劣,柔性直流送出方案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优势。提出了适用于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超远距离送出的柔性直流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包括±800 kV/10 GW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气主接线、主回路参数、协调控制策略、交直流卸荷装置配置等。研究了双极单阀组和高低阀组方案选择、送端多阀组交流电压协同控制、高低阀组直流电压平衡控制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交直流卸荷装置的配置方案及投切策略。基于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所提柔性直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 新能源 常规直流 柔性直流 超远距离 集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产孢量生物量及菌丝形态特征的研究
4
作者 黄海岩 李东丽 +4 位作者 徐嘉奇 孙海生 呼木吉乐 吕艳洁 黄碧月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国内收集的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chlammydosporia)在水琼脂培养基(WA)下菌丝形态特征、液体培养基下的产孢量及生物量。【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将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chlammydosporia)接种于水琼脂培养基(WA)...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国内收集的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chlammydosporia)在水琼脂培养基(WA)下菌丝形态特征、液体培养基下的产孢量及生物量。【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将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chlammydosporia)接种于水琼脂培养基(WA),连续培养7 d,400×显微镜下观察其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及菌丝形态特征。将培养25 d的5株菌切成1cm×1cm的小块,按5块/瓶的量接入液体培养基,置于恒摇床28℃,200 r/min连续暗培养10 d,取出进行产孢量及生物量测算。【结果】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chlammydosporia)均见无色透明、无隔、有分支的菌丝;厚垣孢子间生、砖格状,体积为分生孢子的10倍左右;分生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顶生或间生,400×下可见清晰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量依次为:PC30612>PC81921>PC30611>PC30601>PC30603,具体产值为:2.967x108个/mL,2.8x108个/mL,1.733x108,7.67x107个/mL,4.67x107个/mL;生物量依次为:PC81921>PC30611>PC30612>PC30601>PC30603,具体产值为:18.59 mg/mL,17.56 mg/mL,16.15 mg/mL,12.45 mg/mL,8.69 mg/mL。【结论】PC81921的分生孢子量最大体积最小,PC30603分生孢子量最小体积最大。PC81921的生物量最大,PC30603的生物量最小,分生孢子量与生物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垣孢普可尼亚菌 液体培养基 菌丝形态 产孢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冲击负荷孤网中的储能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纳 石梦璇 +1 位作者 黄碧月 陈文华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5,共6页
以贵州兴义孤立电网为例,分析了突变负荷、渐变负荷、周期性负荷等冲击负荷对储能的需求,突变负荷和周期性负荷在储能参与频率调节的情况下,系统频率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对于渐变负荷,在功率变化范围不超过发电机额定功率情况下,发电机调... 以贵州兴义孤立电网为例,分析了突变负荷、渐变负荷、周期性负荷等冲击负荷对储能的需求,突变负荷和周期性负荷在储能参与频率调节的情况下,系统频率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对于渐变负荷,在功率变化范围不超过发电机额定功率情况下,发电机调速系统具有较好的调频效果,一般不需要储能动作。针对目前兴义电网情况,最大单机负荷为40MW(中联铁合金厂40MW冶金炉),需配置20MW储能辅助服务电源,可有效抑制电网频率波动,确保电网稳定运行。近期电网规划网架中,电源增大至1900WM,负荷总容量预计达1512MW(新增负荷主要为典型负荷),20MW储能,能承担10s内负荷突变252MW,可避免低频减载装置动作,控制频率波动在±0.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负荷 孤立电网 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G与直驱风机间的次同步相互作用特性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宇明 黄碧月 +3 位作者 孙海顺 张艺 陈雅皓 于永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72-2079,共8页
近年来,新能源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日益凸显,我国许多地区的直驱风电并网系统出现了次同步频率下的功率振荡。目前风电场基本均装设了SVG等无功补偿装置来改善风电场的电压稳定问题,而SVG装置与直驱风电在次同步频段下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新能源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日益凸显,我国许多地区的直驱风电并网系统出现了次同步频率下的功率振荡。目前风电场基本均装设了SVG等无功补偿装置来改善风电场的电压稳定问题,而SVG装置与直驱风电在次同步频段下的相互作用尚未明确。该文采用模态分析法,研究考虑SVG与直驱风机间相互作用的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首先,根据直驱风机和SVG装置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其小信号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系统根轨迹,研究了控制参数和运行参数对次同步振荡模态特性的影响。同时利用模态的参与因子观察并网系统中装置间的耦合作用特性,最后利用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模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SVG的并入会影响风机并网系统稳定性,装置间存在次同步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永磁直驱风机 静态无功发生器 次同步振荡 次同步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VG的光伏电站次同步振荡问题 被引量:12
7
作者 于永军 张艺 +2 位作者 黄碧月 韩应生 孙海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20-2729,共10页
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振荡问题是电网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揭示振荡发生的机理并明确影响振荡的关键因素是首要研究任务。为此,建立了含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的光伏并网系统的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通过特征值分析研... 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振荡问题是电网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揭示振荡发生的机理并明确影响振荡的关键因素是首要研究任务。为此,建立了含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的光伏并网系统的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通过特征值分析研究了光伏并网系统的主导振荡模式及与其强相关的动态环节,分析了交流侧系统对光伏并网系统振荡特性的影响;采用频率扫描法从电路谐振角度对光伏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现象进行了解释,并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特征模式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含SVG的光伏并网系统存在一个主导SSO模式,光伏电站并网变流器的控制参数对该模式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此外,SVG与光伏发电系统之间也存在相互控制作用,需要合理设计二者的控制参数,以提高系统整体的稳定性。研究内容可为光伏并网系统的运行和控制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弱交流系统 次同步振荡 静止无功发生器 特征值分析 小信号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电压源型直驱风电机组并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东泽 孙海顺 +3 位作者 黄碧月 韩应生 毛俞杰 朱廷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82-3294,共13页
随着风电装机的增加,风电机组在弱电网下的稳定运行面临严峻考验。电压源型风机采用自同步方式运行,因而不受锁相环的影响,并且能够提供频率和电压支撑,更适于在弱电网下运行。为研究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电压源型直驱风机的并网稳定性,... 随着风电装机的增加,风电机组在弱电网下的稳定运行面临严峻考验。电压源型风机采用自同步方式运行,因而不受锁相环的影响,并且能够提供频率和电压支撑,更适于在弱电网下运行。为研究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电压源型直驱风机的并网稳定性,建立了电压源型直驱风机的数学模型及状态空间模型,采用特征模态分析方法,对比了电流源型/电压源型直驱风机的并网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电压源型直驱风机具有更好的弱电网适应性,但在较高短路比下容易出现低频振荡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关键参数对于低频模态稳定性的影响。然后进一步研究了电流源型/电压源型直驱风机混合风场的并网稳定性,结果表明:加入电压源型直驱风机可以提高原有电流源型直驱风场在弱电网下的稳定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特征模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控制 电压源型直驱风机 低频振荡 次同步振荡 弱电网 混合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双馈风机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朱廷猛 孙海顺 +4 位作者 秦世耀 韩应生 黄碧月 毛俞杰 王东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41-1647,共7页
目前,大规模风电需经过多级升压变并网,并通过长距离输电线路实现电力外送,而由长电气距离造成的电网强度降低会对风电并网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现有对弱电网下双馈风机并网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不多,更鲜有考虑频率支撑控制的影响。鉴于... 目前,大规模风电需经过多级升压变并网,并通过长距离输电线路实现电力外送,而由长电气距离造成的电网强度降低会对风电并网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现有对弱电网下双馈风机并网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不多,更鲜有考虑频率支撑控制的影响。鉴于此,采用状态空间分析法,研究了弱电网下考虑锁相环与频率支撑控制的双馈风机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首先,推导了双馈风机并网系统的全维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特征模态分析以及参与因子分析,发现双馈风机在弱电网下存在由锁相环主导的次同步振荡威胁。最后,进一步分析了锁相环动态特性、基于锁相环测频的附加频率支撑控制以及频率测量环节的时延对次同步振荡特性的影响,并通过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状态空间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 弱电网 次同步振荡 锁相环 频率支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类型电力元件统一形式离散模型的复杂系统状态空间生成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应生 孙海顺 +2 位作者 黄碧月 穆清 秦世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137-6147,共11页
大规模电力电子装置的接入可能引发严重的次/超同步振荡(sub/super-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该类振荡属于电气振荡范畴,具有振荡机理复杂、传播范围广的特点。现有的特征值分析方法需要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以确定独立状态变量... 大规模电力电子装置的接入可能引发严重的次/超同步振荡(sub/super-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该类振荡属于电气振荡范畴,具有振荡机理复杂、传播范围广的特点。现有的特征值分析方法需要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以确定独立状态变量,然后进行代数变量消元以获取全系统的状态矩阵,该过程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很难用于复杂结构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考虑到系统的状态空间及特征值在连续域和离散域内具有明确的映射关系,该文提出复杂新能源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离散状态空间建模方法,通过将系统元件建模为具有统一形式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及端口等效离散电路,并根据系统拓扑结构互联形成离散网络,采用节点分析方法迅速获得全系统的状态矩阵,进而求解系统特征值量化分析系统的振荡特性。该方法具有建模过程清晰、易于编程实现的优势,对网络结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合于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以实际新能源经交直流混联外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的建模与分析为例,验证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离散状态空间模型 离散电路网络 特征值分析法 节点分析法 次同步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新课改
11
作者 黄碧月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15期148-149,共2页
新课改后,教学追求变成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起点,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索、创新为目的的教育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方便地营造轻松并有秩序的课堂气氛,可以全面性地提高学生的... 新课改后,教学追求变成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起点,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索、创新为目的的教育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方便地营造轻松并有秩序的课堂气氛,可以全面性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和学生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12
作者 黄碧月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12期222-222,共1页
语文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孩子们认字识字,措辞造句、理论构思、写作逻辑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它最能集中地反映出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语文写作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小学阶段的语... 语文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孩子们认字识字,措辞造句、理论构思、写作逻辑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它最能集中地反映出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语文写作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纵观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及写作这个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现就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一些看法和做法做以简要浅析,以供各位教师朋友探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文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直驱风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碧月 陈雅皓 +3 位作者 孙海顺 毛俞杰 韩应生 王东泽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6-456,共11页
近年来频发的风电场次同步振荡事故极大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考虑到无功补偿设备在风电场中的广泛应用,基于变流器控制的风电场可能会与其发生耦合作用导致系统失稳,故该文研究了考虑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直驱风电并网系统次同... 近年来频发的风电场次同步振荡事故极大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考虑到无功补偿设备在风电场中的广泛应用,基于变流器控制的风电场可能会与其发生耦合作用导致系统失稳,故该文研究了考虑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直驱风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首先,基于SVC的时域仿真模型与频率扫描法,分析SVC在次同步频段的阻抗频率特性。进一步建立考虑SVC的风电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计算系统特征模态和模态参与因子,分析SVC与直驱风电场间的次同步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SVC在次同步频段将削弱风电并网系统阻尼,增加系统振荡风险;SVC与直驱风电场间存在明显的次同步相互作用,将导致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振荡特性与交流网络强度及风电场、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控制参数相关。时域仿真验证了该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SSO) 直驱风电场 静止无功补偿器 特征值分析 频率扫描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