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医药企业数字营销的实践探索与路径优化——以片仔癀为例
1
作者 黄益军 杨雨薇 +1 位作者 乔萌萌 林剑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9-115,共7页
数字营销具有覆盖面广、交互性强、形式多样、投放精准、性价比高等优点,逐渐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医药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部分企业营销策略滞后于数字时代,营业状况不容乐观。基于非遗医药企业... 数字营销具有覆盖面广、交互性强、形式多样、投放精准、性价比高等优点,逐渐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医药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部分企业营销策略滞后于数字时代,营业状况不容乐观。基于非遗医药企业片仔癀数字营销实践的典型案例,针对片仔癀数字营销存在问题,企业应运用数字媒体塑造品牌,加强数字营销平台产品联动,利用数字技术拓展营销方式,强化线上线下渠道协同营销等优化策略。片仔癀数字营销案例的剖析能为同类型非遗医药企业开展数字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医药企业 数字营销 片仔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下传统戏剧的数字化传承研究——以梨园戏为例
2
作者 黄益军 杨思 贺盈琪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数字时代下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呈现双向赋能的新常态,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的传承过程,不仅创新传统戏剧的舞台表演美学,也不断拓宽传统戏剧的受众市场。梨园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戏剧剧种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数字时代下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呈现双向赋能的新常态,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的传承过程,不仅创新传统戏剧的舞台表演美学,也不断拓宽传统戏剧的受众市场。梨园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戏剧剧种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但也面临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传承困境。数字化对梨园戏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结合梨园戏数字化传承实践,针对梨园戏数字化传承中存在的传承效果地域差异明显、综合性数字平台缺乏、虚拟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数字传承财政支持不足等问题,提出提升梨园戏数字影视作品质量、构建综合性梨园戏数字平台、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梨园戏展演形式、借助O2O模式推进梨园戏跨界融合、强化梨园戏技术应用资金和人才支持等活态传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 传承路径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FN器件侧面预上锡焊端分层失效分析研究
3
作者 黄益军 陈海峰 +4 位作者 魏斌 周亚丽 李靖 柯望 马诗行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5年第1期23-27,共5页
针对采用手工电烙铁给塑封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QFN)器件侧面裸铜焊端预上锡后出现的分层缺陷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设计了9种不同的组合进行预上锡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烙铁预上锡温度对QF... 针对采用手工电烙铁给塑封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QFN)器件侧面裸铜焊端预上锡后出现的分层缺陷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设计了9种不同的组合进行预上锡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烙铁预上锡温度对QFN器件分层问题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从封装工艺和预上锡工艺等方面各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规避分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 侧面爬锡 预上锡工艺 焊端分层 热应力 热膨胀系数不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型文化业态的融合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益军 吕庆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12期67-75,共9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一定的生存危机。在保护的前提下,促进非遗与新型文化业态的融合,既是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诉求和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又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文化需求,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也具有一致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一定的生存危机。在保护的前提下,促进非遗与新型文化业态的融合,既是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诉求和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又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文化需求,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也具有一致性。基于系统论和产业链视角,探讨非遗与新型文化业态融合的内在机制,认为应涵盖:构建科学合理的准入评估体系;协调各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形成以非遗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链;优化目标输出的评估标准;保持融合机制的动态性。在此基础上以泉州为例,提出非遗与新型文化业态融合、转型、提升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型文化业态 文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申报》看晚清上海人的娱乐生活及其特征(1872—1911)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益军 魏向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3-96,共4页
本文主要从1872—1911年的《申报》中钩稽出反映晚清上海城市娱乐的资料,从中探讨上海人的娱乐生活特征,将之归结为俗尚奢靡、追新慕异、中西杂糅三个方面,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以期从社会生活层面对中国城市近代化历程作一探索。
关键词 《申报》 晚清上海人 娱乐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益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前,国内外从社区参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两者契合的角度对非遗进行开发的专门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应树立以社区为中心的非遗旅游发展理念、构建涵盖各利益相关者的非遗旅游协调机制、建设信息对称的... 目前,国内外从社区参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两者契合的角度对非遗进行开发的专门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应树立以社区为中心的非遗旅游发展理念、构建涵盖各利益相关者的非遗旅游协调机制、建设信息对称的非遗旅游信息共享平台、丰富社区参与非遗旅游的方式、保持社区参与非遗旅游的动态性的社区参与非遗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型,以期更好地实现非遗旅游开发与社区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社区参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益军 王纯婷 《宜宾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1-85,共5页
提线木偶戏作为泉州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旅游开发价值。但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提线木偶戏的传承状况不容乐观。如能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它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可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提高人... 提线木偶戏作为泉州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旅游开发价值。但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提线木偶戏的传承状况不容乐观。如能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它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可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提高人们的遗产保护意识,并为其提供经济支持和保障,形成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提线木偶 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产品文化认同的内涵、维度及影响因素--基于NVIVO的质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黄益军 吕庆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8-44,共7页
情感消费时代,文化认同对非遗产品的现代生存模式具有关键影响。文章通过对文献梳理、同消费者的访谈,借助NVIVO软件对消费者非遗产品文化认同的概念、维度、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非遗产品文化认同具备态度的性质,涵盖了产... 情感消费时代,文化认同对非遗产品的现代生存模式具有关键影响。文章通过对文献梳理、同消费者的访谈,借助NVIVO软件对消费者非遗产品文化认同的概念、维度、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非遗产品文化认同具备态度的性质,涵盖了产品认知、情感反应、行为意愿三个维度,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参照群体、媒介、内外群体差异、产品类型等方面。文章的理论成果以期对非遗产品设计开发、非遗产品管理及非遗产品营销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产品 文化认同 NVIVO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益军 赵士曼 林红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3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所得到情感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调动社会、家庭、医护人员给予情感支持,对患者所得到情感支持...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所得到情感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调动社会、家庭、医护人员给予情感支持,对患者所得到情感支持和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入院时生活质量分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生活质量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提示患者生活质量与其得到的情感支持呈正相关。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情感支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捏法护理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32例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益军 曾夏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3期2459-2459,共1页
探讨弹捏法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对32例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实施弹捏法护理,结果显示弹捏法在护理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弹捏法 护理 脑卒中 下肢偏瘫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以增强游客体验为视角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益军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25-129,共5页
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在分析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重要意义和可行条件的基础上,对其提出几点构想: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可以共赢的观念;通过市场调研找准游客体验与旅游产品的契合点;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内... 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在分析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重要意义和可行条件的基础上,对其提出几点构想: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可以共赢的观念;通过市场调研找准游客体验与旅游产品的契合点;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内涵;营造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体验环境;构建非物质文化旅游活动体系;塑造非物质文化旅游体验品牌。以期为泉州乃至海西的文化旅游业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体验 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益军 吕庆华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25-138,共14页
随着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学术界围绕"非遗"相关概念、保护、开发等方面的理论探讨极其丰富。因此,分析国内"非遗"研究现状,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 随着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学术界围绕"非遗"相关概念、保护、开发等方面的理论探讨极其丰富。因此,分析国内"非遗"研究现状,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为数据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时间下限设定为2015年12月31日,共检索、处理得到1494篇学术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从年代、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分布、基金资助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并在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上,探析我国"非遗"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内进一步理论研究与"非遗"保护利用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献计量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泉州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以安溪李光地故居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益军 罗秋惠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以泉州安溪李光地故居为例,在分析其旅游开发可行条件、保护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旅游开发提出几点构想:建立李光地故居旅游开发协调机制;深入挖掘李光地故居文化内涵;形成李光地故居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李光地故居联合开发模式。以期... 以泉州安溪李光地故居为例,在分析其旅游开发可行条件、保护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旅游开发提出几点构想:建立李光地故居旅游开发协调机制;深入挖掘李光地故居文化内涵;形成李光地故居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李光地故居联合开发模式。以期为泉州乃至海西的旅游产业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地方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传统民居 李光地 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街区传统业态的改造与创新——以泉州西街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益军 《城市学刊》 2017年第3期73-77,共5页
泉州西街曾是唐宋早期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然而,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仍一成不变,固守原有的传统业态,则不利于传统街区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业态调... 泉州西街曾是唐宋早期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然而,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仍一成不变,固守原有的传统业态,则不利于传统街区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业态调整、业态延伸、业态融合、业态管理等有助于街区传统业态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业态 泉州西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意城市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探析——基于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益军 吕庆华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6年第1期76-84,共9页
在全球创意浪潮的背景下,创意城市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可行模式。因此,分析国内创意城市研究现状,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工具,"创意城市"... 在全球创意浪潮的背景下,创意城市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可行模式。因此,分析国内创意城市研究现状,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工具,"创意城市"为关键词,200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范围,共检索得到310篇学术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从发文时间、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分布、基金资助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在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上,探析我国创意城市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内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创意城市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城市 文献计量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旅游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益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08年第14期230-232,共3页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专业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多层面教育体系。旅游专业本科是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但目前高校旅游专业本科在招生、就业、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尴尬与困境,在分析这种现象...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专业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多层面教育体系。旅游专业本科是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但目前高校旅游专业本科在招生、就业、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尴尬与困境,在分析这种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建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采用校企合作的实践方式;与旅游企业共同进行师资培训等,以期对高校旅游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旅游专业 本科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服务在中医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益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Z期70-71,共2页
目的:满足病人需要,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采用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来评估开展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明确人性化服务宗旨、内容,转变思维方式,改进护理行为,完善工作制度。结果:开展人性化服务后住院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行为规范性显... 目的:满足病人需要,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采用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来评估开展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明确人性化服务宗旨、内容,转变思维方式,改进护理行为,完善工作制度。结果:开展人性化服务后住院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行为规范性显著改进。结论:中医科开展人性化服务,重视以人为本,强调天人相应,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施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服务 护理服务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与节约型社会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益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16,共4页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心所在,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党与政府高度重视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应走一条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心所在,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党与政府高度重视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应走一条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工程,所包含环节极为众多、层面极为广泛。我们开设一组笔谈,尝试从不同的学科层面对构建节约型社会进行发掘,力图为这一社会工程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社会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生态旅游 国民经济体系 中国 消费方式 产业结构 保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以常熟尚湖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益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2-85,共4页
文化是旅游景区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诸多景区不注重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现状,文章以常熟尚湖风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四点建议: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建设人文景观体系、构建旅游活动体系、打造景区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是旅游景区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诸多景区不注重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现状,文章以常熟尚湖风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四点建议: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建设人文景观体系、构建旅游活动体系、打造景区文化旅游品牌,以期为同类景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文化资源 开发 尚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以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益军 宋玉珍 《福建建筑》 2017年第7期35-40,共6页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以红砖厝为代表,既体现中国建筑对称、结构严谨的风格,又以特别的绘饰雕艺、鲜艳的色彩体现出其独特性,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碰撞形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工艺,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以红砖厝为代表,既体现中国建筑对称、结构严谨的风格,又以特别的绘饰雕艺、鲜艳的色彩体现出其独特性,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碰撞形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工艺,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以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为例,以"互联网+"为背景,以现代科技为依托,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在设计、生产、营销、维修保障等方面与科技的融合创新路径,以探索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现代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 科技创新 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