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巴黎圣母院》人物新论 |
黄涛梅
|
《甘肃高师学报》
|
2002 |
8
|
|
2
|
人类心灵的回声——从《花狗崖》的神话原型模式论起 |
黄涛梅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3
|
现代社会的悲喜剧——《毛猿》新论 |
黄涛梅
侯海燕
|
《宜宾学院学报》
|
2004 |
1
|
|
4
|
面对一扇烛光闪烁的关闭窗户——比较《白象似的群山》和《纸做的玫瑰花》的叙事艺术 |
黄涛梅
|
《宜宾学院学报》
|
2005 |
2
|
|
5
|
弗吉尼亚·沃尔夫文学批评观摭论 |
黄涛梅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6
|
论意象派诗歌的得失 |
黄涛梅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7
|
试论弗吉尼亚·沃尔夫的文学随笔 |
黄涛梅
|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8
|
伊尔赛·艾兴格尔《被缚的人》解读——兼论表现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
黄涛梅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01 |
0 |
|
9
|
“闻到玫瑰花香般地感知思想”——象征主义诗歌摭论 |
黄涛梅
|
《写作》
|
2006 |
0 |
|
10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加西亚·马尔克斯对西方艺术大师的借鉴 |
黄涛梅
|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1
|
能指的过剩与对话的缺失——论荒诞派戏剧语言的创新 |
黄涛梅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2
|
基于储层分类计算东海低渗致密储层渗透率 |
高颖
高楚桥
赵彬
黄涛梅
|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8
|
|
13
|
“黄昏”世界的哀歌——论《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
黄涛梅
|
《青海师专学报》
|
2002 |
4
|
|
14
|
与作品面对面地交锋——从《鲁滨逊漂流记》说起 |
黄涛梅
|
《阅读与写作》
|
2004 |
3
|
|
15
|
童话王国的两朵奇葩——安徒生与格林童话之比较 |
黄涛梅
|
《陇东学院学报》
|
1994 |
0 |
|
16
|
为有源头活水来——论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神话情结 |
黄涛梅
赵雄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7
|
基于高温高压岩电实验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
黄涛梅
高颖
|
《中国锰业》
|
2019 |
0 |
|
18
|
于胡言乱语中见真谛——论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 |
赵雄
黄涛梅
|
《陇东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9
|
面纱后的美丽双眼——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解读 |
黄涛梅
|
《阅读与写作》
|
2005 |
0 |
|
20
|
人类不幸的象形符号——克洛德与加西莫多 |
黄涛梅
|
《阅读与写作》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