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应用CVVH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吴春磊 李婧 +4 位作者 邓安彦 黄晏军 周守容 杨香香 王宝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重症蜂蛰伤合并MOD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 目的 探讨重症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重症蜂蛰伤合并MOD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P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VVH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肾脏代谢指标[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ST、ALT、TBIL、CK、CK-MB、LDH、Scr、BUN、Cys-C、MDA、TNF-α及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707、11.641、18.113、34.252、9.852、48.565、8.013、7.304、4.118、8.545、13.326、9.154、2.076,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4.29%vs. 60.0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4.29%vs. 11.43%,P>0.05)。结论 重症蜂蛰伤并发MODS患者应用CVVH联合PE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肝和肾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蛰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浆置换 肝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晏军 刘莉 肖东琴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MDA-MB-231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采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3.125、6.25、12.5、25μmol/L)汉...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MDA-MB-231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采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3.125、6.25、12.5、25μmol/L)汉防己甲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3.125、12.5μmol/L)汉防己甲素对MDA-MB-231细胞迁移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实验分别检测不同浓度(0、3.125、12.5μmol/L)汉防己甲素对MDA-MB-23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0、3.125、12.5μmol/L)汉防己甲素对MDA-MB-231细胞BLM(Bloom综合征解旋酶)、BRCA1(乳腺癌易感基因1)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影响。结果不同浓度(3.125、6.25、12.5、25μmol/L)的汉防己甲素干预MDA-MB-231细胞24、48、72 h,细胞增殖受抑,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P均<0.05)。其中6.25μmol/L汉防己甲素干预MDA-MB-231细胞24、48、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3±3.4)%、(13.4±4.8)%和(17.5±4.2)%,12.5μmol/L汉防己甲素干预MDA-MB-231细胞24、48、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6.5±4.4)%、(32.1±7.2)%和(37.4±6.5)%,25μmol/L汉防己甲素干预MDA-MB-231细胞24、48、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5.5±6.3)%、(71.0±5.6)%和(78.2±3.4)%。与对照组比较,汉防己甲素(3.125、12.5μmol/L)干预MDA-MB-231细胞48 h后细胞划痕宽度增加(P<0.0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减弱(P<0.01);G_(1)期细胞比例增高,G_(2)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BLM、BRCA1、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且呈浓度依赖性(P均<0.05)。结论汉防己甲素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汉防己甲素通过阻断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BLM和BRCA1,进而调节细胞内凋亡信号通路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汉防己甲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DNA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碱衍生物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晏军 汤长宁 +2 位作者 杨爽 潘卫东 刘杰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25-129,140,共6页
目的:探讨汉防己碱衍生物YZ-18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集落形成能力以及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药物干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汉防己碱衍生物YZ-18干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 目的:探讨汉防己碱衍生物YZ-18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集落形成能力以及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药物干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汉防己碱衍生物YZ-18干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LM及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汉防己碱衍生物YZ-18处理细胞后,细胞增殖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 <0. 05),细胞克隆能力明显减弱(P <0. 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 <0. 01),BLM蛋白表达上调,BRCA1蛋白表达下调,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汉防己碱衍生物YZ-18可抑制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LM蛋白表达上调,BRCA1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碱 乳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BLM蛋白质 BRCA1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BLM基因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的构建
4
作者 黄晏军 郑艺 +2 位作者 汤长宁 刘金河 刘杰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03-507,共5页
目的:应用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技术构建敲除BLM基因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方法:根据CRISPR/Cas9技术靶点设计原则,在BLM基因的3号外显子设计2条靶向小向导RNA(sgRNA),利用PX459 V2质粒载体,构建PX459 V2-sg... 目的:应用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技术构建敲除BLM基因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方法:根据CRISPR/Cas9技术靶点设计原则,在BLM基因的3号外显子设计2条靶向小向导RNA(sgRNA),利用PX459 V2质粒载体,构建PX459 V2-sgRNA重组质粒;将建构成功的重组质粒转染至MDA-MB-231细胞中,通过嘌呤霉素筛选获得阳性克隆,使用Cruiser^(TM)核酸内切酶检测打靶效率,将打靶效率较高的阳性克隆进行单克隆培养,再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筛选出敲除BLM基因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结果: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免疫印迹法显示敲除BLM基因后的MDA-MB-231细胞中BLM蛋白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LM-KO组BLM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BLM基因敲除的MDA-MB-231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系统 基因敲除 BLM基因 MDA-MB-231细胞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小鼠肝脏、脾脏和骨髓中Blm解旋酶表达水平 被引量:2
5
作者 郑艺 杨爽 +2 位作者 黄晏军 汤长宁 刘杰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767-772,共6页
目的:观察Blm解旋酶在衰老小鼠肝、脾及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20只小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衰老组,雌雄各半,采用D-gal致衰老的方法制备衰老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生存状态、监测体质量,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气化酶(SOD)、丙二醛(MDA... 目的:观察Blm解旋酶在衰老小鼠肝、脾及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20只小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衰老组,雌雄各半,采用D-gal致衰老的方法制备衰老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生存状态、监测体质量,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气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小鼠肝脏中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量;利用蛋白质印记法和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小鼠肝脏、脾脏和骨髓中Blm蛋白的表达。结果:衰老模型组小鼠生存状态变差,体质量增长低于对照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比较,血清SOD活性降低、MAD含量升高、Bax蛋白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老模型组小鼠的脾脏H-E切片边缘区模糊,白髓与红髓界限模糊;胸腺H-E切片显示衰老模型组小鼠胸腺皮质、髓质界限模糊、胸腺细胞分布稀疏;衰老组小鼠Blm解旋酶在肝脏、脾脏和骨髓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m解旋酶在衰老小鼠体内的表达降低,Blm解旋酶可能与衰老发生的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m解旋酶 D-半乳糖 衰老 超氧化物歧化酶 BA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输血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意义
6
作者 黄晏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2期185-186,共2页
就输血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在我院行输血治疗的患者(4920例),输血前予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检查。结果:完善相关... 就输血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在我院行输血治疗的患者(4920例),输血前予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检查。结果:完善相关检查后,结果提示HBsAg阳性、抗-HCV阳性及梅毒阳性的患者分别有632例、368例、19例,阳性检测率依次为12.8%(632/4920)、7.5%(368/4920)、0.4%(19/4920)。结论:在输血前,完善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检查,可避免一些病毒的传播,有利于从根本上预防输血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了输血安全性的提高,意义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检查 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衍生物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翱兰 张荣红 +3 位作者 黄晏军 郑艺 潘卫东 刘杰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20-1329,共10页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42和HL-49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以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HL-42和HL-49分别作用MDA-MB-231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平板克隆...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42和HL-49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以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HL-42和HL-49分别作用MDA-MB-231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2和10μmol/L的HL-42和HL-49分别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 h后,应用FCM法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loom综合征解旋酶(Bloom’s syndrome helicase,BLM)、人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和同源重组修复的关键酶Rad51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25~10μmol/L的HL-42和HL-49处理24、48和72 h后,MDAMB-231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值均<0.05),HL-42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48和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分别为(8.27±0.27)(、3.92±0.39)和(2.72±0.14)μmol/L;相应的HL-49的IC50值分别为(5.30±0.45)、(3.19±0.32)和(1.64±0.12)μmol/L;而阳性对照顺铂的IC50值则为(61.96±3.83)、(29.08±4.11)和(16.19±2.53)μmol/L。0.2、0.5、1和5μmol/L的HL-42和HL-49均可抑制MDA-MB-231细胞克隆的形成(P值均<0.001)。2和10μmol/L的HL-42和HL-49均可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且有浓度依赖性(P值均<0.05)。2μmol/L的HL-42处理24 h后,MDA-MB-231细胞中的Rad51 mR 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10μmol/L的HL-42处理24 h后,MDA-MB-231细胞中的Rad51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P值均<0.05);2和10μmol/L的HL-42处理24 h后,MDA-MB-231细胞中BLM和BRCA1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2μmol/L的HL-49处理24 h后,MDA-MB-231细胞中的BRCA1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10μmol/L的HL-49处理24h后,MDA-MB-231细胞中的BRCA1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值均<0.01);2和10μmol/L的HL-49处理24 h后,MDA-MB-231细胞中的BLM、Rad51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值均<0.01)。结论 :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42和HL-49可明显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是HL-42和HL-49部分阻断了细胞内DNA损伤修复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粉防己碱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