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脂肪及脂肪酸特性变化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旭雄 冯隆峰 +2 位作者 温文 陈庆凯 危立坤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6-535,共10页
以野生日本鬼鲉人工催产获得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定量检测了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脂肪组成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总脂肪含量为13.85%~11.66%,极性脂肪占总脂肪含量为75.39%~72.20%。总脂... 以野生日本鬼鲉人工催产获得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定量检测了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脂肪组成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总脂肪含量为13.85%~11.66%,极性脂肪占总脂肪含量为75.39%~72.20%。总脂肪及极性脂肪含量在胚胎发育阶段无显著变化,在卵黄囊仔鱼阶段随发育而显著下降。中性脂肪含量在胚胎发育阶段有显著变化,在卵黄囊仔鱼阶段其含量相对稳定。野生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总脂肪的主要脂肪酸为DHA(22∶6n-3),16∶0,ARA(20∶4n-6),EPA(20∶5n-3),18∶0和18∶1n-9。总脂肪及极性脂肪的DHA,ARA,EPA含量(mg/gDW)均随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发育而显著下降,且DHA和ARA含量均在胚胎囊胚期至尾芽期大幅降低。中性脂EPA和DHA含量随发育呈先升后降,其峰值分别出现在初孵仔鱼和2日龄(2DPH)卵黄囊仔鱼。中性脂ARA含量随发育逐步升高,峰值出现在3日龄(3DPH)卵黄囊仔鱼。在胚胎发育前期,总脂肪DHA和ARA相对EPA被选择性消耗,饱和脂肪酸(S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相对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被机体选择性消耗,N-6PUFA相对N-3PUFA被选择性消耗;在胚胎发育后期及卵黄囊仔鱼阶段,总脂肪EPA相对DHA和ARA被选择性消耗。在胚胎和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SFAs中16∶0相对18∶0被选择性消耗。胚胎发育后期阶段和卵黄囊仔鱼阶段,总脂肪MUFAs中16∶1相对18∶1被选择性消耗。实验表明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发育阶段极性脂肪中DHA、ARA和EPA可以向中性脂肪中转移,胚胎和卵黄囊仔鱼对不同类别脂肪中的重要脂肪酸的消耗具有选择性,且其选择性与发育阶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鬼鲉 胚胎 卵黄囊仔鱼 总脂肪 极性脂肪 中性脂肪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酵母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抗菌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旭雄 罗词兴 +5 位作者 危立坤 陈春燕 赵利斌 李桑 刘林林 曾蓓蓓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49-2058,共10页
为了评估饲料中添加酵母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灵敏性和平衡性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鱼粉含量为24.5%的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5%酵母提取物的实验饲料,分别饲喂凡纳滨对虾56 d,检测两种饲料投喂的对虾在急性感染溶藻... 为了评估饲料中添加酵母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灵敏性和平衡性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鱼粉含量为24.5%的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5%酵母提取物的实验饲料,分别饲喂凡纳滨对虾56 d,检测两种饲料投喂的对虾在急性感染溶藻弧菌前后鳃组织Toll受体、IM 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变化及感染后的对虾死亡情况。结果表明:摄食添加酵母提取物饲料的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虾(P<0.05),IMD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感染溶藻弧菌后,两组对虾鳃组织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随感染进程均出现显著变化,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分别为24、42和36 h,且摄食添加酵母提取物组对虾各基因的表达量峰值分别为对照组峰值的201.06%、481.46%和276.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虾(P<0.05)。摄食添加酵母提取物饲料组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和IM D mRNA表达量在感染溶藻弧菌后12和24 h分别出现显著上调,而对照组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和IMD mRNA表达量分别在感染弧菌后24和42 h才出现显著上调。两组对虾经溶藻弧菌人工急性感染后72 h内的累积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表明,饲料中添加酵母提取物上调了溶藻弧菌感染前凡纳滨对虾Toll受体和溶菌酶mRNA的表达量,提早了溶藻弧菌感染后对虾Toll受体和IMD mRNA表达量上调时间,且增加了对虾Toll受体、IM 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的峰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酵母提取物 Toll受体mRNA IMD MRNA 溶菌酶mRNA 溶藻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鲳亲鱼不同组织的氨基酸及其随性腺发育的变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旭雄 施兆鸿 +3 位作者 李伟微 周洪琪 罗海忠 傅荣兵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测定了海捕银鲳亲鱼肌肉,肝脏和性腺组织的氨基酸,并分析了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氨基酸变化。结果表明,雄性V期亲鱼精巢中的牛磺酸含量最高(27.8 mg/g),显著高于肌肉和肝脏组织,而雄性V期亲鱼氨基酸总量在肌肉中最高(631.4 mg/g),其次是精... 测定了海捕银鲳亲鱼肌肉,肝脏和性腺组织的氨基酸,并分析了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氨基酸变化。结果表明,雄性V期亲鱼精巢中的牛磺酸含量最高(27.8 mg/g),显著高于肌肉和肝脏组织,而雄性V期亲鱼氨基酸总量在肌肉中最高(631.4 mg/g),其次是精巢(544.8 mg/g)和肝脏(468.0 mg/g)组织。雌性亲鱼肝脏中的牛磺酸含量(13.7 mg/g)显著高于卵巢和肌肉组织。在卵巢从III期发育到V期过程中,雌性亲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氨基酸总量在V期下降显著,而卵巢氨基酸总量维持稳定。在总氨基酸的组成上,肌肉中含量高的氨基酸为G lu,Lys,A sp,Leu和A rg;肝脏中含量高的为G lu,Lys,A sp,Val和Leu;精巢中含量高的为G lu,A sp,Lys,A rg和Val;卵巢中含量高的为G lu,Lys,Leu,Val和A sp。性别和性腺发育阶段对亲鱼肌肉总氨基酸组成无影响。游离氨基酸含量在III、IV和V期卵巢中的含量分别为17.7 mg/g,41.5 mg/g和29.6 mg/g,且其组成随性腺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亲鱼 氨基酸 肌肉 肝脏 性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微绿球藻的营养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1 位作者 朱建忠 倪勤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7-480,共4页
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是一种重要的海产经济微藻,易培养,是海产苗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饵料微藻.在澳大利亚及以色列等国家,微绿球藻被规模化培养来用于生产高纯度的EPA[1].
关键词 生长阶段 微绿球藻 营养价值 海洋养殖 水产动物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海域银鲳亲鱼性腺发育后期脂类及脂肪酸蓄积特点 被引量:9
5
作者 黄旭雄 温文 +2 位作者 危立坤 冯隆峰 吕为群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脂肪和脂肪酸是海水鱼类早期生长发育的重要结构物质和能量来源。亲鱼的脂肪和脂肪酸储备影响其繁殖性能和早期仔鱼的发育。为了获知银鲳亲鱼性腺发育后期脂类及脂肪酸蓄积特点,本研究采用氯仿甲醇法及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了繁殖季节闽... 脂肪和脂肪酸是海水鱼类早期生长发育的重要结构物质和能量来源。亲鱼的脂肪和脂肪酸储备影响其繁殖性能和早期仔鱼的发育。为了获知银鲳亲鱼性腺发育后期脂类及脂肪酸蓄积特点,本研究采用氯仿甲醇法及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了繁殖季节闽东海域野生银鲳亲鱼不同组织的总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亲鱼卵巢、精巢、肝脏和肌肉的总脂肪含量差异显著。卵巢、精巢、肝脏和肌肉的总脂含量分别为:35.76%,15.11%,22.07%和22.14%(占组织干重)。极性脂肪占总脂肪的比例在精巢中最高,其次为肝脏和卵巢,在肌肉中最低。性腺从Ⅳ期发育到V期,雌鱼卵巢总脂肪和中性脂肪含量显著增加,雄鱼肌肉极性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中性脂肪中卵巢的20:5n-3(EPA,2.25~3.87mg/g)、22:6n.3(DHA,6.71~13.03mg/g)和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s,17.20~29.64mg/g)含量最高,极性脂肪中精巢的EPA(0.38~0.27mg/g)和DHA(3.12~3.59mg/g)含量最高。性腺中n-3/n-6比值显著高于肝脏和肌肉中。随着卵巢发育,DHA等必需脂肪酸在雌鱼不同组织及同一组织不同脂肪类别之间存在转移现象。研究表明,银鲳亲鱼各组织的总脂肪含量、总脂肪组成及脂肪酸绝对含量(mg/g干物质)具有组织特异性,随着性腺发育,必需脂肪酸总体上表现为由肌肉和肝脏向性腺中转移,且性腺中脂肪酸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中性脂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亲鱼 总脂肪 脂肪类别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感染对中国明对虾非特异免疫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宋理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5-331,共7页
本文研究了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急性感染和WSSV急性暴发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变化。给中国明对虾幼虾腹肌注射30μL哈维弧菌菌液(7.2×107CFU/mL),以未注射及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 本文研究了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急性感染和WSSV急性暴发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变化。给中国明对虾幼虾腹肌注射30μL哈维弧菌菌液(7.2×107CFU/mL),以未注射及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检测急性感染48h之内不同时间段死亡个体及仍然存活的中国明对虾幼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受到哈维弧菌攻击仍然存活的幼虾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感染后48h内死亡个体,而感染后48h内死亡个体的SOD活性与两对照组虾无显著差异。弧菌感染的幼虾LSZ活性较两对照组有极显著的降低,越早死亡的个体LSZ活性越低。通过环境胁迫诱导暴发WSSV症状的中国明对虾与未表现出WSSV症状者相比,总血淋巴细胞密度(THCs)、腹肌SOD活性及LSZ活性均极显著地降低,血清蛋白浓度极显著升高,而血清酚氧化酶(PO)活性增高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急性感染 哈维弧菌 WSSV 免疫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浆养殖卤虫的饵料效果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旭雄 陈马康 魏文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4-258,共5页
以各种植物浆为饵料培养卤虫 ,培养效果差异显著 ,陆生植物优于水生植物。其中以黄豆叶浆养殖的卤虫成活和生长最佳 ,第 1 6天时平均存活率 (6 9.6 % )和体长 (6 .436± 0 .95 6mm)与螺旋藻粉组相似 (分别为 6 6 .0 %、6 .46 1±... 以各种植物浆为饵料培养卤虫 ,培养效果差异显著 ,陆生植物优于水生植物。其中以黄豆叶浆养殖的卤虫成活和生长最佳 ,第 1 6天时平均存活率 (6 9.6 % )和体长 (6 .436± 0 .95 6mm)与螺旋藻粉组相似 (分别为 6 6 .0 %、6 .46 1± 1 .1 81mm)而优于酵母组 (分别为 2 9.8%、5 .2 1 6± 1 .0 30mm)。以黄豆叶浆养殖的卤虫的粗蛋白及氨基酸含量略低于酵母和螺旋藻粉喂养的卤虫 ,在高密度卤虫养殖中可替代部分螺旋藻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 植物浆 水产饵料 动物性活饵料 高密度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动物免疫机能的衡量指标及科学评价 被引量:32
8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0-96,共7页
研究甲壳动物免疫系统和免疫机理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开展甲壳动物免疫防病提供理论基础。甲壳动物免疫防病的研究,是当前水产养殖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而选择一个合适的指标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价甲壳动物免疫状况,则是有效开展免疫防... 研究甲壳动物免疫系统和免疫机理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开展甲壳动物免疫防病提供理论基础。甲壳动物免疫防病的研究,是当前水产养殖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而选择一个合适的指标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价甲壳动物免疫状况,则是有效开展免疫防病治病的前提。作者就目前用于衡量甲壳动物免疫机能的各种指标及其检测和科学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免疫机能 甲壳动物 科学评价 免疫防病 免疫机理 免疫系统 水产养殖 免疫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化饵料对卤虫必需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黄旭雄 王瑞 +1 位作者 吕耀平 周洪琪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共4页
在实验室内以发酵米粉为主饲料培养卤虫,分别用小球藻、等鞭金藻、新月菱形藻、螺旋藻粉和强化剂V对7日龄拟成虫期卤虫[体长(4.10±0.69)mm]强化6 h和12 h。试验结果表明:发酵米粉养殖的卤虫脂肪酸组成中有DHA。强化剂V可极显著提... 在实验室内以发酵米粉为主饲料培养卤虫,分别用小球藻、等鞭金藻、新月菱形藻、螺旋藻粉和强化剂V对7日龄拟成虫期卤虫[体长(4.10±0.69)mm]强化6 h和12 h。试验结果表明:发酵米粉养殖的卤虫脂肪酸组成中有DHA。强化剂V可极显著提高卤虫DHA、EPA和5种必需脂肪酸总量(ΣEFA),强化6 h增幅分别为70.7%、27.3%和15.6%。用等鞭金藻强化12 h,可极显著地提高卤虫亚麻酸和ΣEFA含量,增幅分别为149%和4.1%。用新月菱形藻强化12 h,可极显著地提高EPA和ΣEFA含量,增幅分别为35.2%和7.2%。用螺旋藻粉强化可提高卤虫亚油酸含量,增幅为7.1%。而小球藻对卤虫HUFA基本无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成虫期卤虫 强化 必需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Toll受体及其在虾类营养免疫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旭雄 罗词兴 +3 位作者 郭腾飞 华雪铭 温文 周洪琪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0-936,共7页
Toll受体是一类跨膜蛋白,其胞外区能够识别仅表达在病原微生物上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基序(motifs)——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并将病原入侵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诱导产生一系列的免疫效应因... Toll受体是一类跨膜蛋白,其胞外区能够识别仅表达在病原微生物上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基序(motifs)——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并将病原入侵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诱导产生一系列的免疫效应因子和免疫反应。Toll受体是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产生免疫效应的关键分子。多种对虾中存在Toll受体,但对虾Toll受体在虾类营养免疫研究中的应用尚未得到发掘。本文综述了Toll信号途径及对虾Toll受体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Toll受体在虾类营养免疫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认为对虾Toll受体表达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对入侵病原识别的灵敏性,在今后的营养免疫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并提出了今后对虾Toll受体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受体 对虾 营养免疫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光照强度—温度对角毛藻生长及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旭雄 曾蓓蓓 +2 位作者 穆亮亮 蔡敬 危立坤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51-1461,共11页
为获知盐度—光照强度—温度对半咸水硅藻——角毛藻SHOU-B98生长及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实验采用L_9(3~4)正交设计探讨其在不同盐度(6、12和18)、光照强度[10、30和50μmol/(m^2·s)]及温度(10、20和30℃)组合条件下的生长及... 为获知盐度—光照强度—温度对半咸水硅藻——角毛藻SHOU-B98生长及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实验采用L_9(3~4)正交设计探讨其在不同盐度(6、12和18)、光照强度[10、30和50μmol/(m^2·s)]及温度(10、20和30℃)组合条件下的生长及藻细胞ARA、EPA和DH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盐度、光照强度、温度三因素对角毛藻SHOUB98的生长及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且存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角毛藻SHOU-B98在盐度12、光照强度30μmol/(m^2·s)和温度30℃及盐度18、光照强度50μmol/(m^2·s)和温度20℃的组合条件下生长最快,第4天后这2组做藻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角毛藻细胞积累不同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培养条件也不同,细胞积累ARA的最优培养组合条件为盐度6、光照强度50μmol/(m^2·s)和温度30℃;细胞积累EPA和DHA的最优培养组合条件为盐度18、光照强度50μmol/(m^2·s)和温度20℃。研究表明,角毛藻SHOU-B98生长快且细胞脂肪酸营养价值高的培养条件为盐度18、光照强度50μmol/(m^2·s)和温度20℃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毛藻 盐度 光照强度 温度 高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源及浓度对微绿球藻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1 位作者 袁灿东 孙梅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以硝酸钠和脲为氮源,分别以1倍及2倍的F/2配方中的氮浓度培养微绿球藻并在培养5d后采收进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2倍氮浓度组的微绿球藻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倍氮浓度组,相同氮浓度下硝酸钠组比脲组的粗蛋白含量高。氮源及浓度对总脂含量... 以硝酸钠和脲为氮源,分别以1倍及2倍的F/2配方中的氮浓度培养微绿球藻并在培养5d后采收进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2倍氮浓度组的微绿球藻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倍氮浓度组,相同氮浓度下硝酸钠组比脲组的粗蛋白含量高。氮源及浓度对总脂含量的影响正好与对粗蛋白的影响相反。2倍氮浓度组的微绿球藻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1倍氮浓度组,相同氮浓度下氮源对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影响。氮源及浓度对微绿球藻脂肪酸中EPA、总饱和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有极显著影响,氮源相同时高氮浓度组微绿球藻的EPA、ΣPUFA含量极显著高于低氮浓度组,相同氮浓度下硝酸钠组极显著高于脲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绿球藻 氮源 氮浓度 蛋白质 脂肪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色球藻的培养及其营养组成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旭雄 胡盼 +1 位作者 庄林川 倪良平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Zarrouk培养液培养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探讨温度对微小色球藻生长的影响,并对微小色球藻的营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0μE/M2.S^45μE/M2.S光照强度范围内,微小色球藻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3...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Zarrouk培养液培养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探讨温度对微小色球藻生长的影响,并对微小色球藻的营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0μE/M2.S^45μE/M2.S光照强度范围内,微小色球藻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38℃。对微小色球藻的营养组成分析表明,该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脂肪酸组成简单的特点。其粗蛋白含量为61.82%,粗脂含量仅为0.99%,饱和脂肪酸主要为C16:0和C20:0分别占44.88%和11.47%,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18:2n6(占16.01%)。干物质中总氨基酸含量为564.09 mg/g,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37.65%,其营养组成与螺旋藻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色球藻 温度 粗蛋白 总脂肪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类免疫系统组成及免疫机理探讨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蔡生力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1-306,共6页
关键词 虾类 免疫系统 免疫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对卤虫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旭雄 陈马康 刘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7-300,共4页
关键词 光周期 卤虫 繁殖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中国明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1,共5页
分析了采自同一养殖池塘的150尾不同规格的中国明对虾的总血淋巴细胞密度(THCs)、腹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当中国明对虾的体长在5.5~11.3cm,体重在1.822~17.555g之间,中国明对虾溶菌酶活性和... 分析了采自同一养殖池塘的150尾不同规格的中国明对虾的总血淋巴细胞密度(THCs)、腹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当中国明对虾的体长在5.5~11.3cm,体重在1.822~17.555g之间,中国明对虾溶菌酶活性和血淋巴THCs与体长和体重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但腹肌SOD活性与体长和体最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9和0.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体长 体重 THCs SOD活性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免疫机能评估中样本容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1 位作者 王正侃 吴海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9-823,共5页
以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样本容量对中国明对虾群体免疫水平评估准确性的影响。以黄嘌呤氧化法(试剂盒)测定对虾腹肌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Hultmark等人的改进方法测定溶菌酶(LSZ)活性... 以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样本容量对中国明对虾群体免疫水平评估准确性的影响。以黄嘌呤氧化法(试剂盒)测定对虾腹肌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Hultmark等人的改进方法测定溶菌酶(LSZ)活性,以血球计数板法测定总血淋巴细胞密度(THCs)。结果表明,所采用的SOD、LSZ和THCs测定方法的测定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34%、±4.67%和±4.58%。当样本的测定值的预设置信区间在试验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可以认为样本测定值能准确反映群体的水平。若以测定方法的平均变异系数为试验允许误差,当测定的置信水平取95%时,样本量分别为80、70、120时测得的结果能准确反映试验条件下中国明对虾群体的SOD、LSZ和THCs水平。当测定的置信水平取90%,样本量分别为50、50、80时测得的结果能准确反映试验条件下中国明对虾群体的SOD、LSZ和THCs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样本容量 免疫评估 准确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溶菌酶 总血淋巴细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虫的营养 被引量:23
18
作者 黄旭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28-631,共4页
关键词 卤虫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不同浓度卤水和风选法 提高国产卤虫卵孵化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旭雄 陈马康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关键词 卤虫卵 加工 卤水筛选 风选 孵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对卤虫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旭雄 陈马康 《水产科技情报》 2000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在不同光周期 (0 L:2 4 D、6 L:18D、12 L:12 D、18L:6 D和 2 4 L:0 D)下培养河北大清河盐场的卤虫 ,结果表明 :卤虫的摄食率有随着光周期的缩短而下降的趋势。大清河盐场的卤虫在不同光周期下的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 ,但成活率差异显著 ,... 在不同光周期 (0 L:2 4 D、6 L:18D、12 L:12 D、18L:6 D和 2 4 L:0 D)下培养河北大清河盐场的卤虫 ,结果表明 :卤虫的摄食率有随着光周期的缩短而下降的趋势。大清河盐场的卤虫在不同光周期下的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 ,但成活率差异显著 ,6 L:18D组的成活率最高。建议在短光周期下培养卤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 光周期 摄食 生长 存活 水产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