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塔戈运动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傲秋 马腾 黄振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奥塔戈运动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2023年2月1日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模式,观察组实施奥塔戈运动模式;比较两组干预... 目的:探讨奥塔戈运动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2023年2月1日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模式,观察组实施奥塔戈运动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平衡能力[采用伯格平衡量表(BBS)]、日常活动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及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ST)]。结果:干预后,两组FMA、BBS、BI、QLICD-ST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奥塔戈运动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奥塔戈运动 肢体功能 平衡能力 日常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沙蒿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II.环境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13
2
作者 黄振英 Yitzchak GUTTERMAN +1 位作者 胡正海 张新时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白沙蒿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是中国西北部沙漠的流动及固定沙丘上广泛分布的优势种灌木。白沙蒿种子为需光种子 ,种子在光下萌发而在黑暗中受到抑制。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5℃ ,在 10℃和 30℃萌发速率和萌发率都很... 白沙蒿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是中国西北部沙漠的流动及固定沙丘上广泛分布的优势种灌木。白沙蒿种子为需光种子 ,种子在光下萌发而在黑暗中受到抑制。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5℃ ,在 10℃和 30℃萌发速率和萌发率都很低 ,萌发在 5℃受到抑制。种子在沙中被埋越深 ,其萌发速率和萌发率就越低。在沙平面下2 cm或更深层沙土下出苗率为零。但是 ,当将种子上层沙土移走 ,只保留 0 .5 cm沙土覆盖种子 ,这些种子的萌发率达到原先就位于沙土下 0 .5 cm的种子的萌发率 ,但是后者的萌发速率较高。土壤水分含量越高 ,从 1.7%到14.7% ,其萌发就越快。土壤水分含量从 19.4%起 ,种子的萌发受到了延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蒿 温度 光照 土壤湿度 土壤深度 种子萌发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日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0
3
作者 黄振英 董学军 +1 位作者 蒋高明 袁文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17-823,共7页
沙柳是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上广泛分布的重要固沙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呈现出不规则的日动态变化 ,在 1 0 :0 0~ 1 1 :0 0及 1 4 :0 0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呈现出单峰型的日动态变化 ,蒸腾在午后 1 5:0 0达到最大。水... 沙柳是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上广泛分布的重要固沙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呈现出不规则的日动态变化 ,在 1 0 :0 0~ 1 1 :0 0及 1 4 :0 0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呈现出单峰型的日动态变化 ,蒸腾在午后 1 5:0 0达到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在早晨 9:0 0后保持在 2~ 2 .5μmol CO2 · mmol-1 H2 O左右。叶片水分亏缺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从早晨开始 ,叶片水分亏缺逐渐增大 ,在 1 8:0 0达到最大值。比较生长季节的不同时期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表明 ,春末的光照强度和气温比夏末高 ,但土壤水分含量则相反。沙柳在春末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是夏末的 79%和 72 .4% ,表明水分亏缺是影响沙柳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日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沙蒿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I.粘液瘦果的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59
4
作者 黄振英 Gutterman Yitzchak +1 位作者 胡正海 张新时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8,T001,共8页
白沙蒿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是中国西北部沙漠的流动及固定沙丘上广泛分布的优势种灌木。瘦果小而轻 ,借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瘦果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其种子的种皮与果皮愈合 ,果皮外层为很厚的粘液层 ,其粘液层在... 白沙蒿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是中国西北部沙漠的流动及固定沙丘上广泛分布的优势种灌木。瘦果小而轻 ,借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瘦果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其种子的种皮与果皮愈合 ,果皮外层为很厚的粘液层 ,其粘液层在遇湿后迅速吸水膨胀 ,其重量增至原来的 5 89倍。在自然生境中 ,粘液物质将沙粒粘附于瘦果的周围 ,使瘦果的重量发生变化。瘦果能长时间在水上漂浮 ,粘液物质有助于种子的萌发和苗的发育。白沙蒿产生三种不同颜色的瘦果 ,其种子具有不同的萌发速率但最终达到相同的萌发率。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蒿 粘液瘦果 结构 水合 脱水 漂浮 萌发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种新疆沙生植物的结构及其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被引量:133
5
作者 黄振英 吴鸿 胡正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21-530,共10页
新疆30种沙生植物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它们的形态结构为适应沙漠环境发生相应变化。叶片表面积/体积比普遍小于中生植物;表皮细胞外壁具厚的角质膜,并覆盖毛状体,气孔下陷,具有孔下室;按叶肉结构的差别,30种沙生植物... 新疆30种沙生植物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它们的形态结构为适应沙漠环境发生相应变化。叶片表面积/体积比普遍小于中生植物;表皮细胞外壁具厚的角质膜,并覆盖毛状体,气孔下陷,具有孔下室;按叶肉结构的差别,30种沙生植物的叶片可归为正常型、全栅型、环栅型、不规则型、禾草型、退化型等6类。轴器官中普遍具有发达的机械组织,一些植物形成异常结构;根的周皮发达;茎中基本组织/半径比率较大;部分植物形成同化枝,有的茎、叶中存在粘液细胞或结晶。按其适应沙生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分为薄叶植物、多浆植物、肉茎植物以及卷叶植物等4类。沙生植物以不同的旱生结构特征和不同的方式适应沙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植物 旱生结构 新疆 沙漠环境 生态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盐分、预湿处理对Artemisia monosperma(菊科)种子传播和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黄振英 Yitzchak GUTTERMAN +1 位作者 胡正海 张新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76-680,共5页
Artemisia monosperma是分布于西奈半岛以及以色列地中海沿岸许多活动沙丘及固定沙丘上的建群种植物。在固定沙丘上 ,雨后的蓝细菌结皮上能产生径流水 ,A.monosperma的种子在径流水上漂浮并被传播到低洼处或土壤缝隙中。实验表明 ,有一... Artemisia monosperma是分布于西奈半岛以及以色列地中海沿岸许多活动沙丘及固定沙丘上的建群种植物。在固定沙丘上 ,雨后的蓝细菌结皮上能产生径流水 ,A.monosperma的种子在径流水上漂浮并被传播到低洼处或土壤缝隙中。实验表明 ,有一半的种子在蒸馏水上漂浮 3d,而在各种浓度的盐溶液上则能漂浮更长时间。低浓度的盐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而高浓度的盐分抑制种子的萌发。 NO- 3 可能是影响种子在沙质蓝细菌结皮上萌发的因素 ,低浓度的 NO- 3 促进种子萌发而高浓度则抑制。预湿处理的实验表明 ,在自然生境中 ,暴露在地表或埋在浅表层的种子经受每晚的露水以及小量雨水的反复湿润 ,其萌发力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盐盐分 预湿处理 种子传播 萌发 强化作用 沙生植物 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鞭(禾本科)种子在沙丘上的萌发策略及幼苗的耐干燥特性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振英 董鸣 张淑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8-303,共6页
沙鞭是鄂尔多斯高原流动沙丘上分布的多年生禾草。对位于沙层不同深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出土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最高的幼苗出土率来自 0 .5~ 2 .0 cm浅层沙埋的种子 ,并且沙埋的... 沙鞭是鄂尔多斯高原流动沙丘上分布的多年生禾草。对位于沙层不同深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出土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最高的幼苗出土率来自 0 .5~ 2 .0 cm浅层沙埋的种子 ,并且沙埋的深度影响种子萌发的时间。沙埋越深 ,越多的种子不能萌发并且处于强迫休眠的状态。但是 ,当被埋较深种子上层的沙层被移走使种子位于较浅的沙层时 ,种子能够克服强迫休眠。种子的强迫休眠还能够通过改善沙层中的空气含量来克服。在自然生境中 ,沙丘的流动性能够使萌发后的幼苗整个暴露在空气中遭受干旱胁迫 ,或者萌发后的幼苗在因无后续的降雨而变干。但是 ,沙鞭在幼苗的早期具有忍受干燥 ,在下次水合后能够恢复生长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鞭 沙埋深度 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 强迫休眠 沙蚀 幼苗耐干燥极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10种沙生植物旱生结构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黄振英 吴鸿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6-61,共6页
新疆10种沙生植物的形态解剖研究表明,它们为适应沙生环境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叶器官的形态呈三种类型:叶片退化成膜质或鳞片状,而由同化枝执行光合功能;叶片上下都具栅栏组织,表皮角质膜厚,表皮毛发达,气孔下陷,输导组织和机... 新疆10种沙生植物的形态解剖研究表明,它们为适应沙生环境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叶器官的形态呈三种类型:叶片退化成膜质或鳞片状,而由同化枝执行光合功能;叶片上下都具栅栏组织,表皮角质膜厚,表皮毛发达,气孔下陷,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都发达;叶片肉质化,叶肉组织不分化,贮水组织发达而输导组织不发达。轴器官中厚壁组织发达,围绕维管组织,维管组织内部也有发达的厚壁组织。根中普遍具有周皮,一些植物存在异常的维管组织,部分植物还具有粘液细胞或结晶。沙生植物形成各种旱生结构,以不同的方式适应沙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沙生植物 旱生结构 生态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温度和盐分对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16
9
作者 黄振英 张新时 +1 位作者 Yitzchak GUTTERMAN 郑光华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5-280,共6页
梭梭是我国西北荒漠中分布的多年生植物 ,属中亚荒漠植被成分。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10℃ ,亚适宜温度为 15~ 2 0℃。从 2 0℃起 ,温度越高 ,萌发比率越低。种子无论在光下和暗中都能萌发 ,萌发率无显著性差异。浓度低于 0 .2mol/L... 梭梭是我国西北荒漠中分布的多年生植物 ,属中亚荒漠植被成分。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10℃ ,亚适宜温度为 15~ 2 0℃。从 2 0℃起 ,温度越高 ,萌发比率越低。种子无论在光下和暗中都能萌发 ,萌发率无显著性差异。浓度低于 0 .2mol/L的NaCl溶液对萌发的影响不大 ;但从 0 .8mol/L起 ,萌发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 ,直至为零。将在盐溶液中处理 9d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 ,原来较高浓度下的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恢复率。不同浓度下的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恢复率要比蒸馏水中的低 ,表明NaCl处理后的部分种子永久地失去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光照 温度 土壤盐分 种子萌发 萌发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reased Storability of Haloxylon ammodendron Seeds in Ultra-drying Storage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振英 张新时 +2 位作者 郑光华 景新明 林坚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2期239-241,共3页
梭梭 (HaloxylonammodendronBge .)的种子为短命种子 ,在自然状态下 ,种子的含水量为 8.5 % ,寿命约为 10个月。将梭梭种子含水量降至 2 .5 %和 1.4% ,其耐贮藏力增强。经过 5 0℃下 5d和 10d的人工加速老化后 ,超干种子表现出较强的抗... 梭梭 (HaloxylonammodendronBge .)的种子为短命种子 ,在自然状态下 ,种子的含水量为 8.5 % ,寿命约为 10个月。将梭梭种子含水量降至 2 .5 %和 1.4% ,其耐贮藏力增强。经过 5 0℃下 5d和 10d的人工加速老化后 ,超干种子表现出较强的抗老化能力。与对照相比 ,超干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率、活力指数及较长的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oxylon ammodendron short-lived seed ultra-drying stor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处理对Ⅰ-69杨木材材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振英 刘盛全 +2 位作者 朱林海 金圣祥 吴蔚青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1,共6页
为了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 -69杨(Populusdeltoidescv. -69/55)木材材性的影响规律,作者对4种施肥处理下的12年生 -69杨的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腔径、壁腔比、微纤丝角及木材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 为了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 -69杨(Populusdeltoidescv. -69/55)木材材性的影响规律,作者对4种施肥处理下的12年生 -69杨的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腔径、壁腔比、微纤丝角及木材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 -69杨的双壁厚、腔径、壁腔比和微纤丝角影响显著,而对纤维长度、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影响不显著,其中双壁厚和壁腔比在各试验地之间差异达到0.1%显著水平,微纤丝角达到1%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I-69杨 木材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固沙禾草沙鞭种子休眠和萌发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37
12
作者 黄振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28-1133,共6页
沙鞭是鄂尔多斯高原流动沙丘上分布的多年生禾草 .新采收的种子能够在 1 5~ 35℃的光照和暗中萌发 .在2 5℃光照下 ,通过 1 4 d的培养 ,种子的萌发率能够达到 80 % .在 2 5~ 35℃温度范围内 ,种子的萌发在光照下比暗中好 .通过低温层... 沙鞭是鄂尔多斯高原流动沙丘上分布的多年生禾草 .新采收的种子能够在 1 5~ 35℃的光照和暗中萌发 .在2 5℃光照下 ,通过 1 4 d的培养 ,种子的萌发率能够达到 80 % .在 2 5~ 35℃温度范围内 ,种子的萌发在光照下比暗中好 .通过低温层积处理表明 ,沙鞭的种子处于非深度休眠状态 .4星期的低温层积处理能够有效地加速和提高种子在 2 0~ 30℃、光照和暗中萌发 .对低温贮藏的需求可能是种子对其生境的适应 .另外 ,划伤颖果的果皮和种皮 ,以及不同程度地部分移走胚乳也能够不同程度地加速和提高种子的萌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鞭 低温层积处理 非深度生理休眠 胚乳 种子萌发 幼苗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Germination Strategies of Artemisia ordosica with Its Two Congeners from Deserts of China and Israel 被引量:51
13
作者 黄振英 Yitzchak GUTTERMAN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1期71-80,共10页
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 is a dominant shrub occurring mainly on stable sand dunes in the Gobi Desert of China, in the Mongolian phytogeographic region. Achenes of A. ordosica germinate in light but poorly in ... 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 is a dominant shrub occurring mainly on stable sand dunes in the Gobi Desert of China, in the Mongolian phytogeographic region. Achenes of A. ordosica germinate in light but poorly in dark and light is the limiting factor regulating the achene germination in sand depth. Achenes germinate in spring or autumn with an optimal temperature of 20 ℃. Achene mucilage can absorb large amounts of water and has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 Salt concentrations and sand moisture may regulate achene germination in sand. A. ordosica, A. sphaerocephala Krasch. and A. monosperma Delile. from different climates have similar responses to light, the underground location of achene, and sand moisture. Percentage of seedling emergence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sand depth is depends on the specific, temperature and intensity of light penetrating through the sand depths, as well as on sand moisture. The desert sand habitat seems to have had a dominant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germination strategies of these 3 Artemisia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mucilaginous achenes sand temperatures light sand depth sand moisture germination strateg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振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02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护理程序 脑卒中 健康教育 家庭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o-glycosidases Activities in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Mucilaginous Achene Germination Process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振英 Daphne J.OSBORNE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11期1380-1383,共4页
白沙蒿 (ArtemisiasphaerocephalaKrasch .)是中国西北沙区分布的多年生植物。瘦果遇湿后其粘液层开始膨胀。对其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种胚提取物中几种可能降解果皮外层粘液物质的外切糖苷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β 吡喃半乳糖苷酶在... 白沙蒿 (ArtemisiasphaerocephalaKrasch .)是中国西北沙区分布的多年生植物。瘦果遇湿后其粘液层开始膨胀。对其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种胚提取物中几种可能降解果皮外层粘液物质的外切糖苷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β 吡喃半乳糖苷酶在干种子中的活性很高 ,但是随着种子的吸涨而逐渐降低 ,在已萌发的种子中无法探测到。α和 β 吡喃阿拉伯糖苷酶、β 吡喃葡萄糖苷酶以及 β 吡喃甘露糖苷酶在种子萌发过程的胚提取物中也显示出了一些活性 ,但是这些活性在种胚外却无法探测到。所有胚提取物中的外切糖苷酶都无法降解果皮粘液物质。所有的证据都表明果皮外层的粘液物质无法在种子萌发的早期被水解。因此果皮粘液物质在干旱沙质条件下的生态功能被限制在吸收水分以及延长胚吸水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mucilaginous achene exo-glycosidases ecological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do-Glycanhydrolases Activities in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Asteraceae) Mucilaginous Achene Germination Process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振英 Daphne J.OSBORNE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6期753-756,共4页
对白沙蒿 (ArtemisiasphaerocephahaKrasch .)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种胚提取物中几种可能降解果皮外层粘液物质的多糖内切酶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在干燥胚中已存在并具较高的活性 ,但其活性随着种子吸涨及萌发而降... 对白沙蒿 (ArtemisiasphaerocephahaKrasch .)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种胚提取物中几种可能降解果皮外层粘液物质的多糖内切酶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在干燥胚中已存在并具较高的活性 ,但其活性随着种子吸涨及萌发而降低。此酶并不释放到种胚外。β 甘露聚糖内切酶随着种子的吸涨而增加并被萌发的种胚释放到种子外。纤维素酶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不表现出活性。提取物中的所有多糖内切酶都无法降解果皮外层的粘液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mucilaginous achene POLYGALACTURONASE endo_β_mannan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振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3期261-262,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管理,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管理,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内科护理创新、逻辑思维顺序、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判能力、内科护理价值观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模式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体细胞培养中畸形胚的初步形态学观察
18
作者 黄振英 黄建成 黎春玉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63-63,共1页
棉花体细胞培养中畸形胚的初步形态学观察黄振英,黄建成,黎春玉(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西安710062)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的体细胞组织培养,能够通过产生愈伤组织,继而分化出再生植株。在短期培养中... 棉花体细胞培养中畸形胚的初步形态学观察黄振英,黄建成,黎春玉(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西安710062)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的体细胞组织培养,能够通过产生愈伤组织,继而分化出再生植株。在短期培养中,正常胚状体占很大比例,但随着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振英 胚状体 大学生物系 黄建成 愈伤组织 细胞团 原形成层 球形胚 短期培养 基本分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支架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的应用
19
作者 黄振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术后患者 自制支架 周围血管性疾病 深静脉回流 下肢酸痛 手术治疗 下肢水肿 切口愈合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和温度对沙芥和斧翅沙芥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25
20
作者 宋兆伟 郝丽珍 +2 位作者 黄振英 李娜 赵清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62-2568,共7页
研究了生长于不同生境下的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和斧翅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种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光下萌发受到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其中沙芥种子萌发受光的... 研究了生长于不同生境下的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和斧翅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种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光下萌发受到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其中沙芥种子萌发受光的抑制作用强于斧翅沙芥种子。在黑暗10—40℃恒温条件下,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15—35℃范围内均可萌发,在15℃和35℃下沙芥种子的萌发要优于斧翅沙芥种子;其种子分别在25℃和30℃下达到最佳的萌发响应,在此条件下斧翅沙芥种子的萌发特性优于沙芥种子。在黑暗变温条件下,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20/30℃(12h/12h)下达到最佳的萌发响应,此处理下的萌发率高于其各自最佳恒温处理下的萌发率,其萌发后幼苗下胚轴和胚根的长度较最佳恒温处理有明显的下降,但它们的干重却差异较小,说明变温处理有利于两种种子的萌发和形成强壮的幼苗。综上所述,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黑暗和20/30℃变温条件下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芥 斧翅沙芥 种子萌发 沙生植物 恒温 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