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干麻黄汤治疗肺癌根治术后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
作者 黄戍成 童红卫 叶圣雅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98-398,404,共2页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肺癌根治术后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化痰、止咳的同时给予射干麻黄汤。对照组(31例)常规化痰、止咳治疗,比较2组对慢性咳嗽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肺癌根治术后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化痰、止咳的同时给予射干麻黄汤。对照组(31例)常规化痰、止咳治疗,比较2组对慢性咳嗽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肺癌根治术后慢性咳嗽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射干麻黄汤 肺癌根治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三房心1例
2
作者 黄戍成 叶圣雅 童红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32期4837-4837,共1页
关键词 三房心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减少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童红卫 黄戍成 +3 位作者 姚宇锋 陈力 朱丰杰 叶圣雅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03-404,共2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m...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mL/d,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天数。[结果]两组均无患者退出,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9.37%,抗生素使用(4.0±1.1)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配合抗生素用于肺癌根治术后治疗,可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抗生素使用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肺癌根治术后 肺部感染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对肺癌术后胸腔引流量及置管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宇锋 黄戍成 +1 位作者 童红卫 朱丰杰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第1期15-16,共2页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目前,胸腔镜肺叶切除(VATS)加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成为了肺癌根治术的标准术式之一。肺叶切除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是一种常规操作,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可...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目前,胸腔镜肺叶切除(VATS)加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成为了肺癌根治术的标准术式之一。肺叶切除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是一种常规操作,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目前尚缺少针对性的临床药物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肺癌术后 胸腔引流量 置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55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赵恒池 梁钧 +2 位作者 黄戍成 朱丰杰 任哲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8期688-690,共3页
肺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低剂量胸部CT的普及,肺部小结节在人群中的发现率越来越高,所筛查到的肺癌分级、分期也呈现越来越早期的趋势,因此,治疗策略也需要有所改变。目前,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包括肺叶... 肺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低剂量胸部CT的普及,肺部小结节在人群中的发现率越来越高,所筛查到的肺癌分级、分期也呈现越来越早期的趋势,因此,治疗策略也需要有所改变。目前,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包括肺叶楔形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术)是针对肺部结节为主的主要术式,其中肺段切除术是以肺段作为解剖单位的手术方式,其最早可追溯到1939 年,Churchill 和Belasy[1]首次采用肺段切除术以治疗支气管扩张,其初衷是以肺本身的解剖结构为基础,在尽可能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底黏膜下异位支气管囊肿一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戍成 童红卫 +1 位作者 任哲 陈力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52-952,共1页
患者,男,36岁,因胸闷行胸部CT平扫发现"胃底占位"1个月入院.患者无腹痛、腹胀、黑便等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腹平坦,全腹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血生化未见异常.胸部CT平扫提示:胃底贲门区软组织肿块影... 患者,男,36岁,因胸闷行胸部CT平扫发现"胃底占位"1个月入院.患者无腹痛、腹胀、黑便等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腹平坦,全腹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血生化未见异常.胸部CT平扫提示:胃底贲门区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缘规则.超声胃镜提示:胃底黏膜下低回声隆起,大小5.0 cm ×3.0 cm,包膜完整,考虑间质瘤(固有肌层).上腹部MRI增强提示:胃底5.2 cm×3.7 cm肿块,肿块信号均匀,T1WI呈高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未见强化,考虑胃底间质瘤.在全麻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底处有1个直径约5 cm类圆形肿块,质软,界清.病理报告:胃底黏膜下支气管囊肿.囊壁由平滑肌组织构成,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支气管囊肿 胃底贲门区 黏膜下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胸部CT平扫 圆形肿块 实验室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