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蚯蚓酶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6
1
作者 黄德铭 陈百华 +2 位作者 姚晨玲 张国桢 朱长连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5,共3页
脑血管意外是急诊中的常见病,其中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随我国人口老年化有逐年上升趋势,对本病的防治已成为脑血管与疾病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我院从蚯蚓中提取具有纤溶活性的纤溶酶研究,以及严密观察正常志愿者口服蚯蚓酶的基础上,... 脑血管意外是急诊中的常见病,其中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随我国人口老年化有逐年上升趋势,对本病的防治已成为脑血管与疾病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我院从蚯蚓中提取具有纤溶活性的纤溶酶研究,以及严密观察正常志愿者口服蚯蚓酶的基础上,进行了19例患者口服蚯蚓酶的治疗,以8例未服此药治疗作为对照,检测了凝血和纤溶方面实验指标,用药前后进行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证明了蚯蚓酶应用于临床治疗脑血栓形成病例的良好效果,并且在所有治疗病例观察中,末发现有明显的毒性副作用,因而在当前治疗血栓性疾病尚缺乏较为理想的药物情况下,蚯蚓酶在临床上应用可能有其广阔的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血栓形成 蚯蚓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医院急诊科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德铭 施东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6-337,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发展 医院管理 急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急诊科现状及展望初探”有感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德铭 陆文珍 施东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64-565,共2页
关键词 急诊科 现状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危重急症脑复苏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德铭 童朝阳 +1 位作者 黄培志 陈百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21,共4页
2例危重急症脑复苏的探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黄德铭,童朝阳,黄培志,陈百华本科近期在救治2例危重急症中,取得了脑复苏成功,现探讨如下。病例介绍1.××,男性,22岁,因于建筑工地接触380V高压电5... 2例危重急症脑复苏的探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黄德铭,童朝阳,黄培志,陈百华本科近期在救治2例危重急症中,取得了脑复苏成功,现探讨如下。病例介绍1.××,男性,22岁,因于建筑工地接触380V高压电5分钟以上,当即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经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症 脑复苏 触电 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9例急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德铭 董瑞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通过279例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有晕厥、胸闷、心悸等病人进行24小时DCG监测,发现在常规心电图检查阴性的部分病人中,24小时DCG监测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改变96例(占34%);而部分常规心电图检查阳性者,DCG... 本文通过279例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有晕厥、胸闷、心悸等病人进行24小时DCG监测,发现在常规心电图检查阴性的部分病人中,24小时DCG监测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改变96例(占34%);而部分常规心电图检查阳性者,DCG监测发现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其它改变,给急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因而24小时DCG监测在急诊病人中,尤其有心血管疾病或有不明原因的晕厥、胸闷、心悸等病人实属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首次心电图分析
6
作者 黄德铭 董瑞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9,共6页
本文对5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首次心电图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心电图有典型改变的占63%。当心电图有AMI超急性期的T波高耸或宽大的改变时,宜15—30分钟随访一次,单个导联异常Q波要注意相应导联的ST段改变;ST段为缺血性压低时,应跟... 本文对5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首次心电图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心电图有典型改变的占63%。当心电图有AMI超急性期的T波高耸或宽大的改变时,宜15—30分钟随访一次,单个导联异常Q波要注意相应导联的ST段改变;ST段为缺血性压低时,应跟踪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血液病急诊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7
作者 黄德铭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678-681,630,共5页
血液病急诊主要表现有严重贫血、出血、溶血、高热等,并影响主要脏器而导致其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应熟悉掌握血液病急诊的发病机理、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关键词 血液病 急诊 诊断
全文增补中
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蔓 杨蕊敏 +1 位作者 谢瑞满 黄德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3-224,共2页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0例老年与 6 2例中青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结果 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伴发疾病多 ,腹部症状及体征不典型 ,并发症多。老年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血...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0例老年与 6 2例中青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结果 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伴发疾病多 ,腹部症状及体征不典型 ,并发症多。老年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血糖、血尿素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与血钙降低的患者其死亡率明显升高 ;手术治疗并不能降低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死亡率。结论 加强对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监测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老年人 预后 临床特点 胰腺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南黄海冷水团及其周边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清河 刘晓收 +3 位作者 许嫚 黄德铭 原子皓 张志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062-8074,共13页
对2011年6月南黄海冷水团及其周边海域23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小型底栖动物20个类群,平均丰度为(1194±873)个/10 cm^2,平均生物量为(8... 对2011年6月南黄海冷水团及其周边海域23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小型底栖动物20个类群,平均丰度为(1194±873)个/10 cm^2,平均生物量为(881±669)μg干重/10 cm^2,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绝对优势类群,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89.7%,其次为底栖桡足类(5.5%)、甲壳类幼体(1.8%)、多毛类(1.2%);对生物量的贡献上依次为海洋线虫(49.0%)、多毛类(22.9%)、桡足类(13.9%)、介形类(7.8%)、涡虫(2.0%)。在垂直分布上,79.1%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在沉积物0—2 cm的表层,16.4%分布在2—5 cm的次表层,4.5%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在5—8 cm的下层。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总丰度和总生物量与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显著正相关;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沉积物中部分重金属(Pb、Cu、Fe、Ni、C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但与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BIOENV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分选系数组合最能解释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分布差异。根据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可将研究海域划分为3个区域,包括:冷水团中央区域,冷水团边缘区和近岸区,其中冷水团边缘区丰度和生物量最高,冷水团区域次之,近岸区最低;整个冷水团海域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分别是非冷水团海域的2.3倍和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底栖动物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丰度 生物量 南黄海冷水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活性的测定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长连 张国祯 +3 位作者 孙丽云 黄德铭 陈百华 付美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9,共4页
本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了3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性期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活性。发现脑血栓形成患者的 t—PA 活性高于正常,并与预后有关;脑出血患者 t—PA 活性明显低于正常,PAI 的活性在两组病例中无明显差别。... 本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了3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性期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活性。发现脑血栓形成患者的 t—PA 活性高于正常,并与预后有关;脑出血患者 t—PA 活性明显低于正常,PAI 的活性在两组病例中无明显差别。急性期 t—PA 活性测出的结果在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两组的不同,可能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纤溶酶原 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粘度测定在脑中风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中的价值——(附91例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培志 黄德铭 李洁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8,共4页
本文对91例脑中风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男性54例,女性37例,年龄43~88岁。经头颅 CT 证实脑缺血者53例,出血者38例。经治疗,存活78例,死亡13例。全部病例均经血粘度测定(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球压积)。提示缺血性脑中风的全... 本文对91例脑中风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男性54例,女性37例,年龄43~88岁。经头颅 CT 证实脑缺血者53例,出血者38例。经治疗,存活78例,死亡13例。全部病例均经血粘度测定(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球压积)。提示缺血性脑中风的全血粘度一般均高于正常,其低切率时的平均值为15.12厘泊(男)和19.83厘泊(女)。经统计学处理,血粘度对缺血性脑中风的判别正确率为76.67%(男)和95.65%(女);对出血性脑中风的判别正确率则为59.33%(男)和42.86%(女)。同时,血粘度测定对指导用药(如:甘霹醇或丹参)可能有益,对预后的判别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粘度 中风 诊断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蚓激酶肠溶片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施东伟 黄德铭 +4 位作者 童朝阳 姚晨玲 黄培志 陈百华 徐建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6-417,共2页
目的 评价蚓激酶肠溶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 ,1 2 6例病人分为 2组 :治疗组予蚓激酶肠溶片和空白蚓激酶胶囊各 2片 /次 ,3次 /d ,饭前服用 ;对照组予蚓激酶胶囊和空白蚓激酶肠溶片 ,用法同上... 目的 评价蚓激酶肠溶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 ,1 2 6例病人分为 2组 :治疗组予蚓激酶肠溶片和空白蚓激酶胶囊各 2片 /次 ,3次 /d ,饭前服用 ;对照组予蚓激酶胶囊和空白蚓激酶肠溶片 ,用法同上。用药前及用药后 2 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检查 ,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 蚓激酶肠溶片治疗脑梗死的总有效率为 87 7% ,略优于蚓激酶胶囊 (80 4 % ) ,但无显著统计差异 (P =0 2 85 ) ,两者都能明显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 (P <0 0 5 ) ,但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影响 ;蚓激酶肠溶片治疗组中仅少数病人出现不良反应 ,未见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医务人员精神健康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童朝阳 胡予 黄德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54-755,共2页
医务人员以解除病人的病痛为主要工作目的,有着崇高的使命感。然而,医务人员的工作又是繁忙而艰辛的。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更大,责任更重。其中,从事急诊医学的临床医务人员,每天面对的是数以百计的各... 医务人员以解除病人的病痛为主要工作目的,有着崇高的使命感。然而,医务人员的工作又是繁忙而艰辛的。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更大,责任更重。其中,从事急诊医学的临床医务人员,每天面对的是数以百计的各种重危所谓急诊病人,必须准确无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医务人员 精神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3
14
作者 童朝阳 孙湛 +4 位作者 施东伟 李颖川 姜燕飞 李炜 黄德铭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0年第10期477-480,共4页
[目的 ] 探讨引起急性脑梗死 (ACI)死亡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各级预防措施。 [方法 ] 回顾性分析 2 77例经临床和CT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例。对其年龄 ,性别 ,作为中风危险因素的有关病史 ,起病到就诊时间 ,起病时的意识状况 ,血压水平 ... [目的 ] 探讨引起急性脑梗死 (ACI)死亡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各级预防措施。 [方法 ] 回顾性分析 2 77例经临床和CT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例。对其年龄 ,性别 ,作为中风危险因素的有关病史 ,起病到就诊时间 ,起病时的意识状况 ,血压水平 ,血糖水平 ,血肌酐水平以及病程中心电图改变 ,肺部感染 ,体温 ,CT所见病灶部位等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描述性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 ] 高血压 ,糖尿病及心脏病患者在脑梗死病人中占很大比例。年龄 ,起病时意识障碍 ,肺部感染 ,应激性溃疡 ,血肌酐水平增高 ,心电图改变 (尤其是房颤 ,心肌缺血 )以及梗塞部位等变量在Logistic多元回归中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 控制血压和血糖 ,治疗感染 ,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保护好心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可能会降低ACI的病死率。脑梗死的康复期 ,仍应控制危险因素 ,减少再梗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心电图改变 预后因素 肺部感染 血肌酐 应激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佩尔地平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童朝阳 黄德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22-523,共2页
目的 将佩尔地平和临床常用的硝酸甘油进行比较,探讨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 共24 名收缩压高于267 kPa(200 mmHg) 或舒张压高于160 kPa(120 mm Hg) 的高血压急症病人随... 目的 将佩尔地平和临床常用的硝酸甘油进行比较,探讨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 共24 名收缩压高于267 kPa(200 mmHg) 或舒张压高于160 kPa(120 mm Hg) 的高血压急症病人随机的接受佩尔地平或硝酸甘油静脉注射治疗,其中佩尔地平组13 例,硝酸甘油组11 例。两组均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5 、10 、15 、30 、60 分钟时的心率和血压。以SPSS软件对用药前后的变化及两组间的变化值进行了比较。结果 与硝酸甘油相似,用药后5 分钟起,佩尔地平即开始起效,用药后5 、10 、15 、30 、60 分钟的血压较用药前均有明显的下降( P 值均小于0001) 。血压的变化值在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P 值均≥005) 。但佩尔地平组的心率变化小于硝酸甘油组。佩尔地平组在60 分钟后的降压幅度为收缩压下降了24 % ,舒张压下降了25 % 。除1 例出现面色潮红外,没有发现明显的副反应。结论 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果与硝酸甘油相似,但心率变化较少。降压幅度符合JNCVI的建议,是较理想的控制高血压急症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尔地平 硝酸甘油 高血压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培志 陈百华 黄德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98-399,共2页
目的 为了解缺血性脑梗死病人在不同阶段血浆 D- 二聚体测定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84 例到本院急诊科就诊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年龄51 ~90 岁,男性42 例,女性42 例) ,分别于急性期( < 6 天,n = 53 ,年龄5... 目的 为了解缺血性脑梗死病人在不同阶段血浆 D- 二聚体测定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84 例到本院急诊科就诊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年龄51 ~90 岁,男性42 例,女性42 例) ,分别于急性期( < 6 天,n = 53 ,年龄51 ~87 岁,平均70 岁) 和亚急性期(6 ~20 天,n = 31 ,年龄53 ~90 岁,平均72 岁) 行血浆 D- 二聚体测定。全部患者均经头颅 C T 或 M R I证实为缺血性脑梗死。同时选择年龄相匹配的20 例其他非凝血及血栓性疾病患者( 年龄60 ~95 岁,平均72 岁) 作为对照组。结果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 D- 二聚体水平在急性期未见升高( < 03mg/ L) ,而在亚急性期显著升高( ≥03 mg/ L,03 ~2 mg/ L) ,亚急性期与对照组( < 03 mg/ L) 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001) ,与急性期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P< 00001)( 正常值为< 03 mg/ L) 。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纤溶系统显著激活并非在急性期,而是在亚急性期。这也为急性期进行溶栓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脑缺血 脑梗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浓度改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培志 薛军 +1 位作者 童朝阳 黄德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13,共3页
为研究血浆内皮素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关系.对23例经临床和头颅CT证实的脑梗塞和15例年龄相仿的其他疾病患者,以及17例正常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结果:脑梗塞患者发病第2天和第14天的平均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为研究血浆内皮素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关系.对23例经临床和头颅CT证实的脑梗塞和15例年龄相仿的其他疾病患者,以及17例正常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结果:脑梗塞患者发病第2天和第14天的平均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正常组(P<0.0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的血浆内皮素升高.导致脑血管痉挛性收缩,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重要发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浆 内皮素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血栓形成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长连 张国祯 +2 位作者 黄德铭 陈百华 段云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1年第4期162-163,共2页
为阐明老年脑血栓形成患者中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本文对24例老年脑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t-PA、PAI、ⅧR∶Ag、ATⅢ的测定,并与正常老年人相比较。结果发现病人组的t-PA活性低于对照组,而PAI的活性及ⅧR∶Ag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为阐明老年脑血栓形成患者中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本文对24例老年脑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t-PA、PAI、ⅧR∶Ag、ATⅢ的测定,并与正常老年人相比较。结果发现病人组的t-PA活性低于对照组,而PAI的活性及ⅧR∶Ag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老年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存在凝血和纤溶功能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 老年人 高凝状态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学习系统设计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曲克晨 李锦昌 +1 位作者 黄德铭 宋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80,共11页
从建构主义和能力本位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在线学习系统设计方法,即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以提升能力为目标,构建知识、技能等多维度的能力框架;搭建了以知识图谱为底层逻辑,链接数字学习资源的学习系统;开展了教学实践和... 从建构主义和能力本位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在线学习系统设计方法,即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以提升能力为目标,构建知识、技能等多维度的能力框架;搭建了以知识图谱为底层逻辑,链接数字学习资源的学习系统;开展了教学实践和实证研究.首先,使用调查问卷对学习系统进行了验证;其次,以“阅读英文学术论文”能力为学习任务,随机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最后,评估两组对于知识、技能的理解、记忆水平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学习系统的有效性和易用性实验组总成绩、知识得分、技能得分和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成绩,其中总成绩和能力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该系统对于在线学习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建构主义 能力本位 学习系统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老年人急症医疗保护
20
作者 杨蕊敏 应赛亚 +2 位作者 诸骏仁 李洁英 黄德铭 《老年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23-24,62,共2页
本文分析6655例老年人的急症就诊率为8.4%,死亡率为6.2%。在24小时中以傍晚(16:00~19:59)就诊率最高,占50%;与青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主诉中以晕倒、尿潴留、哮喘和晚期癌肿,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显著。亦就老年人急症医疗保护问题提出... 本文分析6655例老年人的急症就诊率为8.4%,死亡率为6.2%。在24小时中以傍晚(16:00~19:59)就诊率最高,占50%;与青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主诉中以晕倒、尿潴留、哮喘和晚期癌肿,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显著。亦就老年人急症医疗保护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 急性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