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应急管理的“空天地一体”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1
作者 蚁泽纯 杨棚 黄孔星 《通讯世界》 2024年第5期13-15,共3页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如何将通信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结合成为现阶段应急管理的重要问题。分析通信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在应急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发现充分应用通信技术能优化政府在应急环境下的信息共享能力,有效提升政府决策质量。
关键词 应急管理 新一代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通信的应急指挥车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朱欣远 黄孔星 +1 位作者 蚁泽纯 杨棚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18期1-5,共5页
应急指挥车是应急指挥体系中重要的通信保障设施。文章基于突发灾害事故应急通信工作开展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现状,明确指挥车在应急通信网络体系中的定位,构建应急指挥车的网络拓扑结构。根据指挥车实际通信需求,分析通信系统不同功能模... 应急指挥车是应急指挥体系中重要的通信保障设施。文章基于突发灾害事故应急通信工作开展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现状,明确指挥车在应急通信网络体系中的定位,构建应急指挥车的网络拓扑结构。根据指挥车实际通信需求,分析通信系统不同功能模块的设计要点,并进一步剖析不同通信方式的适用条件及其优劣势。通过在指挥车上的部署应用,建立了通信与信息系统有机集成的平台,综合各种应急服务资源,实现了统一指挥和联合行动。同时,针对不同突发事故场景的典型特征,对比分析应急指挥车通信应用特点,以期增强应急作战指挥的通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指挥车 融合通信 功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脆弱性方法探究与前沿综述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国华 邹梦婷 +1 位作者 黄孔星 杨运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27-2535,共9页
随着自然灾害诱发工业事故的增加,多灾种耦合影响下的化工园区脆弱性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内外脆弱性的相关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风险与脆弱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内涵,构建多灾种耦合脆弱性框架,研究化工园... 随着自然灾害诱发工业事故的增加,多灾种耦合影响下的化工园区脆弱性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内外脆弱性的相关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风险与脆弱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内涵,构建多灾种耦合脆弱性框架,研究化工园区在单一灾害、两次灾害及多灾种耦合作用下的脆弱性演化过程;依据多灾种耦合脆弱性评估的思路,划分多灾种耦合脆弱性现有评估方法,分析各评估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脆弱性特点,提出面向多重扰动时化工园区脆弱性评估中亟待开展的研究内容,为深入开展多灾种耦合脆弱性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多灾种耦合 化工园区 风险 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园区Na-Tech事件定量风险评价与防控体系评述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孔星 陈国华 +1 位作者 曾涛 胡昆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82-3494,共13页
Na-Tech(natural-technological)事件是典型的HILP(high-impact low-probability)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危险源高度集中的化工园区。Na-Tech事件演化过程和机理的高度复杂性,使其成为风险评价领域的研究难点。对Na-Tech事件统计... Na-Tech(natural-technological)事件是典型的HILP(high-impact low-probability)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危险源高度集中的化工园区。Na-Tech事件演化过程和机理的高度复杂性,使其成为风险评价领域的研究难点。对Na-Tech事件统计文献进行分析,理清最频发的自然灾害类别、最脆弱的设备类型及其致损模式等特性和规律,进一步探究Na-Tech事件演绎过程,包括自然灾害和技术灾害。对当前文献中Na-Tech事件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剖析,指出自然灾害与技术灾害的设备致损概率计算是其核心问题。从土地使用规划,设备完整性、鲁棒性与本质安全工艺,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教育、管理与合作,事故应急响应,灾后恢复与重建等六方面探讨了Na-Tech事件防控体系。指出自然灾害条件下的设备易损性和多致灾因子耦合作用是Na-Tech事件研究的突破方向,也是进行定量风险评价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控体系 定量风险评价 多米诺效应 化工园区 Na-Tech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柔性连接石化储罐配管温差应力分析与对策
5
作者 陈国华 赵一新 +1 位作者 黄孔星 胡昆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9-135,共7页
储罐配管在温差作用下产生热位移会导致管壁产生热应力,未采用柔性连接的配管由于热应力集中作用可能发生破漏。针对与石油化工储罐非柔性连接的配管的安全问题,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计算石化企业典型配管的热应力分布;根据不同... 储罐配管在温差作用下产生热位移会导致管壁产生热应力,未采用柔性连接的配管由于热应力集中作用可能发生破漏。针对与石油化工储罐非柔性连接的配管的安全问题,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计算石化企业典型配管的热应力分布;根据不同类型配管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工程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针对性安全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温差效应对石化储罐配管热应力影响显著,随内外温差的增加,配管应力集中的区域增大,最大热应力值增大;补偿措施能够改善配管的柔性,降低配管应力;约束载荷限制配管热膨胀从而增大配管应力;三通管是多根配管接合的区域,这种复杂管道交汇处会形成明显应力集中。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石油化工非柔性连接配管安全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柔性连接 配管热应力 有限元 应力集中 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化工设备易损性研究评述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昆 陈国华 +1 位作者 周志航 黄孔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34-1645,共12页
爆炸冲击波是导致化工园区多米诺效应事故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爆炸冲击波强度表征、化工设备破坏失效的动力响应、破坏失效概率计算方法、易损性分析等4个方面,指出目前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化工设备易损性研究... 爆炸冲击波是导致化工园区多米诺效应事故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爆炸冲击波强度表征、化工设备破坏失效的动力响应、破坏失效概率计算方法、易损性分析等4个方面,指出目前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化工设备易损性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包括不同爆炸类型的超压时程曲线特征与能量频谱规律研究、空间分布参数模型或集中参数模型的定量研究、基于结构可靠性的破坏失效概率计算方法、爆炸冲击波强度参数与设备抗性参数的易损性分析等,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建立了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化工设备易损性研究的流程图,指出集中参数的可靠性方法与随机有限元法是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化工设备易损性研究的关键性方向,为提高爆炸冲击波多米诺效应定量风险评估的可靠度与精确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 多米诺效应 设备易损性 集中参数的可靠性方法 随机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甲抗侵彻技术研究进展及对化工储罐保护层风险防控的借鉴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国华 赵一新 +1 位作者 黄孔星 胡昆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89-5199,共11页
爆炸碎片对化工储罐的侵彻作用破坏性极强,储罐保护层技术作为侵彻事故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典型的保护层技术,如军事装甲技术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可为储罐保护层技术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有关... 爆炸碎片对化工储罐的侵彻作用破坏性极强,储罐保护层技术作为侵彻事故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典型的保护层技术,如军事装甲技术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可为储罐保护层技术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化工储罐保护层及军事装甲防护侵彻损伤的相关文献,指出化工储罐保护层技术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参考装甲技术研究进展提出其进一步研究方向:在材料选取方面应考虑防弹金属、陶瓷以及一些新兴材料的应用及耦合设计;在结构设计方面可以采用实验及数值模拟两种方法,研究储罐保护层层数、各层厚度比、各层排列顺序、层间间隙等诸多关键参数对储罐保护层抗侵彻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侵彻事故发生概率及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两方面的表征,为储罐保护层技术在爆炸碎片多米诺效应事故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 抗侵彻 爆炸碎片 储罐保护层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tech事件油气管道脆弱性评估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国华 陶侠 +2 位作者 黄孔星 曾涛 马嘉俊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2-899,共8页
油气管道通常暴露于自然灾害扰动下,一旦自然灾害作用于油气管道,易诱发火灾、爆炸等一系列技术灾难,即Natech(Natural Hazards Triggering Technological Accidents)事件,致使管道系统表现出较高的脆弱性。对不同领域的脆弱性定义进行... 油气管道通常暴露于自然灾害扰动下,一旦自然灾害作用于油气管道,易诱发火灾、爆炸等一系列技术灾难,即Natech(Natural Hazards Triggering Technological Accidents)事件,致使管道系统表现出较高的脆弱性。对不同领域的脆弱性定义进行归纳分析,明确风险、韧性及脆弱性之间的关系;评述各类脆弱性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通过分析脆弱性递次演化规律,剖析Natech事件脆弱性内涵;从灾害识别、区域划分等5个方面分析了Natech事件油气管道脆弱性评估流程与关键要素;并且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Natech事件脆弱性评估研究加以展望,后续研究将逐步向多灾种脆弱性评估过渡。研究成果可为Natech事件油气管道脆弱性量化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ech事件 脆弱性 油气管道 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