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便秘32例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奕旻 曾科学 《河南中医》 2015年第6期1378-1379,共2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便秘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太极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沙比利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便秘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太极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沙比利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69.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便秘 补阳还五汤 太极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奕旻 曾科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第8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从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例进行研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从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例进行研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洼田氏饮水试验得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洼田氏饮水试验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 中药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3
作者 黄奕旻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6期48-49,共2页
心律失常伴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多也呈快速上升趋势,为临床常见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以合并心绞痛、心力衰竭。其中早搏作为心律失常的主要表现,在冠心病患者身上广泛存在。据WHO调查发现,冠心病患者早搏发病率高达90%以上,其中... 心律失常伴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多也呈快速上升趋势,为临床常见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以合并心绞痛、心力衰竭。其中早搏作为心律失常的主要表现,在冠心病患者身上广泛存在。据WHO调查发现,冠心病患者早搏发病率高达90%以上,其中室性早搏易导致猝死。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笔者运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早搏 炙甘草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舌利咽汤对198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朝霞 黄奕旻 +3 位作者 谢晓娜 曾科学 王璇 郑芙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36-1438,共3页
目的:从不同的临床方面分析与研究活舌利咽汤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疾病改善效果,旨在进一步论证活舌利咽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9月共收治因中风后产生吞咽障碍症状的患者198例,以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98例... 目的:从不同的临床方面分析与研究活舌利咽汤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疾病改善效果,旨在进一步论证活舌利咽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9月共收治因中风后产生吞咽障碍症状的患者198例,以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98例,对全部患者行常规治疗法,包括针刺以及其他西医康复训练,其中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内服活舌利咽汤。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2%,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4%,治疗结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吞咽功能评定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恢复更优,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舌利咽汤对吞咽神经功能有多重强化恢复功能,有利于中风后产生吞咽困难的患者逐步恢复正常吞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舌利咽汤 中风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通络开窍方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黄奕旻 徐珊 林敏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6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开窍方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序号为奇数的30例为观察组,序号为偶数的30例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开窍方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序号为奇数的30例为观察组,序号为偶数的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在规范化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开窍方.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开窍方联合针刺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改善认知障碍,提升生活能力,降低NSE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障碍 化痰通络开窍方 针刺
原文传递
针刺结合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林敏霞 徐珊 黄奕旻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6期128-130,共3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应用针刺结合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电脑抽取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应用针刺结合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电脑抽取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配合针刺,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量表(FMA)、Barthel指数表(MBI)、躯干控制测试(TCT)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BBS、FMA、MBI、TC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FMA、MBI、TCT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BBS、FMA、MBI、TC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应用针刺结合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其平衡及运动功能,改善其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急性期 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 针刺 平衡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颐脑解郁方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凤其 方亮 +3 位作者 张朝霞 黄奕旻 郑芙蓉 徐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9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颐脑解郁方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PS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颐脑解郁方加针刺治疗,治疗63 d... 目的:探讨颐脑解郁方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PS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颐脑解郁方加针刺治疗,治疗63 d后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HAMD评分、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治疗依从性、医疗费用。结果:两组治疗63 d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3 d后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两组治疗后21、42、63 d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1、42、63 d后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颐脑解郁方加针刺治疗PSD患者效果较好,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治疗费用,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改善抑郁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脑解郁方 针刺 脑卒中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朝霞 陈谋珠 +2 位作者 杜凤其 黄奕旻 麦王向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1042-1043,共2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实施抗抑郁治疗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与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及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抗抑郁治...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实施抗抑郁治疗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与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及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抗抑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及抑郁程度,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指标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SSS水平明显降低,HAMD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AMD、SS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常会并发卒中后抑郁,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抗抑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卒中后抑郁程度,同时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具有理想的临床意义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 抗抑郁治疗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步行训练结合针刺疗法治疗60例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朝霞 陈福强 +6 位作者 王霄汉 陈翠文 黄奕旻 温如武 钟浩志 何海英 麦王向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36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结合针刺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60例首次发病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减重步行训练、针刺疗法和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针刺疗法和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入选患者分别于治...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结合针刺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60例首次发病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减重步行训练、针刺疗法和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针刺疗法和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入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接受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分,评定患者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ADL水平指标评价疗效,并于出院后随访1个月,采用MO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定患者生活质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各项指标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 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步行训练 针刺疗法 脑梗死患者 步行能力 ADL 水平
原文传递
功能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观察
10
作者 王袖平 张连美 黄奕旻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9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凤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凤后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功能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则单纯进行康复训... 目的:探讨功能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凤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凤后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功能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则单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功能性步行分级(FAC)、改良Banllel指数(MB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FAC、MB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和促进中风后偏瘫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功能电刺激 康复训练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