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质网应激-自噬crosstalk探讨虎杖苷对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冯健华 黄增光 莫志辉 《吉林医学》 2025年第3期509-513,共5页
目的:基于内质网应激-自噬crosstalk探讨虎杖苷对糖尿病肾病(DN)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0只健康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自噬抑制剂(3-MA)组、自噬激动剂(RAPA)组、低剂量虎杖苷组、高剂量虎杖苷组,每组... 目的:基于内质网应激-自噬crosstalk探讨虎杖苷对糖尿病肾病(DN)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0只健康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自噬抑制剂(3-MA)组、自噬激动剂(RAPA)组、低剂量虎杖苷组、高剂量虎杖苷组,每组各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用高糖诱导建立DN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3-MA组给予自噬抑制剂干预,RAPA组给予自噬激动剂干预,低剂量虎杖苷组给予75 mg/kg虎杖苷干预,高剂量虎杖苷组给予150 mg/kg虎杖苷干预。对比各组小鼠的血糖指标、肾功能损伤指标以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Beclin-1)、自噬相关5同源物(Atg5)、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型/Ⅰ型(LC3Ⅱ/Ⅰ)、泛素结合蛋白P62(P62)等自噬标志蛋白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空腹血糖(FB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相比,正常对照组<高剂量虎杖苷组<低剂量虎杖苷组<RAPA组<3-MA组<DN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mAlb)相比,正常对照组<高剂量虎杖苷组<低剂量虎杖苷组<RAPA组<3-MA组<DN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Atg5、LC3Ⅱ/Ⅰ、P62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其蛋白表达量相比,正常对照组<高剂量虎杖苷组<低剂量虎杖苷组<RAPA组<3-MA组<DN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杖苷能够降低血糖,改善肾功能,减轻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所致的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虎杖苷 内质网应激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射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增光 马再超 +2 位作者 卢佃清 李新华 王勇 《物理与工程》 2008年第5期27-30,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方法——夫琅禾费单缝衍射法.平行光遇到由金属丝被拉伸形变而形成的单缝,产生衍射,用CCD光强分布测量仪接收衍射光信号,用示波器定标方法测量衍射角,可以精确计算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最后与普通...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方法——夫琅禾费单缝衍射法.平行光遇到由金属丝被拉伸形变而形成的单缝,产生衍射,用CCD光强分布测量仪接收衍射光信号,用示波器定标方法测量衍射角,可以精确计算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最后与普通光杠杆放大法比较,对可能引入的误差来源做了分析,结果证明,本方法测量精度更高、相对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单缝衍射 CCD光强分布测量仪 示波器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行业标准相适应的本科光伏课程内容改革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增光 宋晓敏 +4 位作者 史林兴 孙庆强 丁瑞强 徐超 周朕 《科技资讯》 2018年第8期184-186,共3页
光伏相关本科课程的特点是与光伏产业联接紧密,然而目前许多本科光伏课程内容与现有光伏产业技术出现脱节现象,特别是行业标准相关内容,目前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优化本科光伏课程内容体系、建立与行业标准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对光... 光伏相关本科课程的特点是与光伏产业联接紧密,然而目前许多本科光伏课程内容与现有光伏产业技术出现脱节现象,特别是行业标准相关内容,目前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优化本科光伏课程内容体系、建立与行业标准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对光伏本科相关专业和光伏产业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在本科课程内容体系中有机融入光伏产业标准的新路径,这些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案、课程内容、期末考试、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通过建立与光伏产业标准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体系,可以解决光伏课程诸多内容与现有光伏产业技术脱节、学生光伏标准方面知识缺陷、毕业后融入产业时间长等问题,从而完善本科光伏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与行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光伏行业源源不断的提供高素质综合应用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标准 本科专业 光伏课程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CE的大面积单晶硅基纳微米结构阵列太阳电池研究
4
作者 黄增光 高锟 +3 位作者 王晓刚 孙庆强 宋晓敏 沈文忠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5-9,共5页
通过采用常温、简单、成本低且与产线完全兼容的金属辅助化学刻蚀方法(MACE),在太阳电池正面制备硅纳米线、硅纳微米复合结构以及硅倒金字塔等结构,并且采用不同的钝化方式对太阳电池正面和背面实施钝化,以期提高器件的光学和电学性能.... 通过采用常温、简单、成本低且与产线完全兼容的金属辅助化学刻蚀方法(MACE),在太阳电池正面制备硅纳米线、硅纳微米复合结构以及硅倒金字塔等结构,并且采用不同的钝化方式对太阳电池正面和背面实施钝化,以期提高器件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原子层沉积(ALD)的氧化铝对单晶硅纳微米结构上,同时实现了最低的光学减反(1.38%)和最低的表面复合速率(44.72cm/s),基于该结构的n型太阳电池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1.04%.同时,制备出了光电转换效率为20.0%,PECVD-SiO2/SiNx叠层钝化的标准太阳电池尺寸的p型硅基纳微米复合结构太阳电池器件.进一步研究显示为一种新型硅倒金字塔结构阵列,具备更优异的光电性能.这些基于MACE的纳微米结构阵列太阳电池显示出在新一代高效太阳电池方面的极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辅助化学刻蚀(MACE) 太阳电池 原子层沉积 纳微米结构 光谱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纳微米结构光电性能及大面积光伏器件应用研究
5
作者 黄增光 宋晓敏 +2 位作者 史林兴 蔡立 沈文忠 《能源与环境》 2018年第6期9-10,共2页
基于金属离子辅助的化学刻蚀方法(MACE),分别在大面积单晶和多晶硅片上制备了多尺度硅纳微米结构,用原子层沉积(ALD)的氧化铝对单晶硅纳微米结构(面积125×125mm2)实施钝化,实现了最低的光学减反(1.38%)和最低的表面复合速率(44.72c... 基于金属离子辅助的化学刻蚀方法(MACE),分别在大面积单晶和多晶硅片上制备了多尺度硅纳微米结构,用原子层沉积(ALD)的氧化铝对单晶硅纳微米结构(面积125×125mm2)实施钝化,实现了最低的光学减反(1.38%)和最低的表面复合速率(44.72cm/s),打破了硅纳米结构太阳电池中需要对光学增益和电学损失小心平衡这一难题。研究多晶硅纳微米结构,制备出了最高效率为17.63%的多晶硅纳微米结构太阳电池,这个效率超越了常规多晶太阳电池17.45%的效率。无论单晶还是多晶MACE纳微米结构太阳电池的研究,均为大面积高效纳米结构太阳电池研究打开了广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 硅纳微米结构 太阳电池 金属离子辅助化学刻蚀(MACE) 少子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谭云芳 黄增光 +2 位作者 吴多荣 崔健 卓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1-407,共7页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以2008年1月—2013年3月在海南地区患者中分离的101株非重复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test法对目前国际上常用于治疗类鼻疽的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以2008年1月—2013年3月在海南地区患者中分离的101株非重复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test法对目前国际上常用于治疗类鼻疽的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结果本实验收集的101株类鼻疽菌中主要是以败血症为主,共有60人(59.4%),其次是肺部感染22人(21.8%),伤口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有17人(16.8%),尿路感染2人(2.0%),受试者总死亡率为17.8%(18/101),其中72.2%(13/18)的死亡患者见于败血症患者。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本次分离的所有类鼻疽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均显示良好的敏感性,敏感率分别为100%、100%、94.4%、92.1%和90.1%。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5.1%和84.2%。结论本研究和其他地区的报道都证实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目前国际上常用于治疗该疾病的抗生素呈现良好的敏感性,其中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好,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药敏试验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漂移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琴 卓超 +4 位作者 肖书念 夏淑 黄增光 林倍州 钟南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513-2515,共3页
目的逐年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变化,评估是否存在万古霉素MIC漂移。方法收集6家... 目的逐年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变化,评估是否存在万古霉素MIC漂移。方法收集6家三甲医院2007-2011年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头孢西丁纸片法确认MRSA,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及头孢西丁的MIC,计算MIC50、MIC90、MIC值几何均数、敏感率及耐药率。结果 2007-2011年,共收集非重复MRSA 1 219株,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均敏感。各年MRSA对万古霉素MIC几何均值分别为0.952、0.956、0.947、1.013、1.040μg/mL,呈渐进性上升趋势(P<0.05),MIC>1μg/mL菌株比例分别为23.5%、21.6%、27.8%、30.6%和42.8%,有逐年上升趋势(P<0.05)。替考拉宁对MRSA菌株几何均值分别为0.739、0.749、0.743、0.768、0.973,也呈渐进性上升趋势(P<0.05)。利奈唑胺对MRSA菌株几何均值分别为1.414、1.422、1.386、1.410、1.221,无渐进性上升趋势(P>0.05)。结论我国临床分离株MRSA对万古霉素存在MIC漂移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 敏感性 MIC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设文科物理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勇 卢佃清 +2 位作者 王莉 蔡立 黄增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2-144,150,共4页
指出了对文科学生开设物理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保证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教师、切入点、内容、方法和手段,论述了它们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结合教学经验,指出实验是最受文科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建议在课程中多设置演示实验... 指出了对文科学生开设物理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保证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教师、切入点、内容、方法和手段,论述了它们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结合教学经验,指出实验是最受文科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建议在课程中多设置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学生 物理 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产NDM-1酶现状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多荣 卓超 +5 位作者 黄会 黄增光 佘姝敏 王旭明 林翀 黎礼达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3-554,共2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酶)现状,为临床做好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地区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425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酶)现状,为临床做好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地区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425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亚胺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C)≥2μg/mL的菌株采用双纸片增效试验进行NDM-1表型确认,PCR特异性扩增blaNDM-1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结果 425株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271株,占63.8%;肺炎克雷伯菌69株,占16.2%;阴沟肠杆菌41株,占9.6%;其他肠杆菌44株,占10.4%。经表型筛查对亚胺培南MIC≥2μg/mL的菌株有38株,双纸片增效试验有18株阳性,其中11株在约813 bp处扩增出blaNDM-1基因目的条带,经测序和比对结果证实为blaNDM-1基因。结论海南地区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到blaNDM-1基因,临床应加强合理用药并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肠杆菌科 新德里金属β-被酰胺酶1酶 海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多荣 彭健 黄增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6-30,共5页
目的对海南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为院内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地区四家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33株,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和药... 目的对海南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为院内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地区四家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33株,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试验(MHT)和双纸片增效试验分别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认,对于阳性菌株,设计通用引物行PCR检测KPC、NDM-1、IMP、VIM、SME、OXA-23和NMC 7种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BLAST分析。结果 3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中MHT试验有22株阳性,双纸片增效试验有18株阳性,经PCR方法对阳性菌株进行基因检测,11株携带NDM-1基因,3株携带KPC-2基因,1株携带IMP-4基因;其中有一株产酸克雷伯菌同时携带KPC-2、NDM-1和IMP-4三种基因,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仅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未检测出VIM、SME、NMC和OXA-23基因。结论海南地区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主要机制为产生NDM-1、KPC-2和IMP-4基因,临床上应引起重视,要严格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学科 实施现状 问题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星内部电荷屏蔽对β衰变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庆强 黄增光 +1 位作者 朴红光 罗志全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0-386,共7页
针对低能反应和共振跃迁,分析了在恒星内部电荷屏蔽对β衰变率的影响.对共振跃迁的分析是基于核的壳层模型.作为例子,详细计算了电荷屏蔽对56Cr的β衰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和高密度下,电荷屏蔽使β衰变率有明显的增加。这对... 针对低能反应和共振跃迁,分析了在恒星内部电荷屏蔽对β衰变率的影响.对共振跃迁的分析是基于核的壳层模型.作为例子,详细计算了电荷屏蔽对56Cr的β衰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和高密度下,电荷屏蔽使β衰变率有明显的增加。这对恒星晚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研究可能会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β衰变率 电荷屏蔽 核合成 恒星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顺铂加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韦良鹏 黄增光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10期935-938,共4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加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45例初治无远处转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组,22例列入3DCRT+化疗(放化疗组),23例列入3DCRT组(单纯放疗组)。两组放疗均全程应用3DCRT,2 ...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加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45例初治无远处转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组,22例列入3DCRT+化疗(放化疗组),23例列入3DCRT组(单纯放疗组)。两组放疗均全程应用3DCRT,2 Gy/次,1次/d,5次/w,食管癌原发病灶总剂量60~70 Gy。放化疗组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每3周为一个化疗周期,共化疗2~3个周期。结果放化疗组近期有效率(CR+PR)为90.9%,单纯放疗组为6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生存率放化疗组分别为63.6%、50%、36.4%,单纯放疗组为47.8%、36.4%、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毒副反应大于单纯放疗组,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加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确切,且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但毒副反应增加(患者均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顺铂 三维适形放疗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荷屏蔽与恒星内部β衰变
13
作者 孙庆强 黄增光 +1 位作者 朴红光 罗志全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8,共7页
针对低能反应和Gamow-Teller共振跃迁,分析了在恒星内部电荷屏蔽对β衰变率的影响,对共振跃迁的分析是基于核的壳层模型.作为例子,详细计算了电荷屏蔽对56Cr的β衰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和高密度下,电荷屏蔽使β衰变率有明显... 针对低能反应和Gamow-Teller共振跃迁,分析了在恒星内部电荷屏蔽对β衰变率的影响,对共振跃迁的分析是基于核的壳层模型.作为例子,详细计算了电荷屏蔽对56Cr的β衰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和高密度下,电荷屏蔽使β衰变率有明显地增加.这对恒星晚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研究可能会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粒子 中微子 核合成 恒星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的出现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夏淑 肖书念 +5 位作者 张琴 赵倩瑜 林倍州 黄增光 卓超 陈荣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508-2512,共5页
目的报告1株临床分离产NDM-1酶雷氏普罗威登斯菌FR90,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改良Hodge实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PCR扩增碳青霉烯水解酶基因。采用质粒接合实验、质粒不相容群检测、S1酶切脉冲场电泳和bla NDM-1杂... 目的报告1株临床分离产NDM-1酶雷氏普罗威登斯菌FR90,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改良Hodge实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PCR扩增碳青霉烯水解酶基因。采用质粒接合实验、质粒不相容群检测、S1酶切脉冲场电泳和bla NDM-1杂交、基因测序等分析携bla NDM-1质粒特征和基因环境。结果菌株FR90对氟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β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对氨曲南敏感。改良Hodge实验阳性,PCR检测几种常见碳青霉烯水解酶基因,结果仅bla NDM-1基因阳性。接合实验显示bla NDM-1基因位于一可接合性质粒上,质粒不相容群分型属于A/C型,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质粒大小约为50 kb。对质粒上大小约为17 kb基因片段的测序结果示,ISAba125位于bla NDM-1基因两侧,下游依次为trpF、groS、groL基因和insE基因的一部分。结论中国大陆出现临床分离产NDM-1酶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警示我国需对产NDM-1细菌进行严密监测,并采取感染控制措施以阻断耐药基因在细菌之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威登斯菌 雷氏 金属Β内酰胺酶 blaNDM-1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广东地区细菌耐药监测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倍州 夏淑 +2 位作者 肖书念 黄增光 卓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525-2529,共5页
目的了解2012年广东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所属4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通过和2010年本地资料比较,明确广东地区的耐药特点。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对66 470株临床分离株作药敏实验。以2012年CLSI标准判断药敏结果... 目的了解2012年广东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所属4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通过和2010年本地资料比较,明确广东地区的耐药特点。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对66 470株临床分离株作药敏实验。以2012年CLSI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 66 470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7.9%(18 515/66 470),革兰阴性菌占72.1%(47 955/66 47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9.6%和73.0%。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株(VISA)或耐药株(VRSA)。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分离株)对青霉素耐药率为2.6%。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4.7%、36.8%和18.9%。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株对监测药物的耐药率比非产ESBLs株高。对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92%)耐药率最低的依次是米诺环素(21.1%)、头孢哌酮/舒巴坦(25.9%)和阿米卡星(32.5%)。与2010年本地资料相比,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由29.7%增加至46.1%,美洛培南耐药率由31.6%增加到44.2%,但仍然比2010年全国范围内的鲍曼不动杆菌碳氢酶烯类耐药率(亚胺培南53.5%和美洛培南51.9%)低。结论总体耐药形势虽有所改善但仍然相当严峻,其中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问题表现最为突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的逐年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急需加强耐药性的监测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细菌药敏实验 耐碳氢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系感染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云长缨 吴多荣 +2 位作者 黄会 黄增光 佘姝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22-1325,1329,共5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泌尿系感染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特点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海南地区4家三级综合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农垦总局医院和三亚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门诊和住院泌尿系感染患者清洁中...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泌尿系感染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特点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海南地区4家三级综合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农垦总局医院和三亚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门诊和住院泌尿系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分离的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225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采用改良Hodge试验(MHT)和金属酶筛选(MBL)试验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认,对于阳性菌株采用PCR扩增分别进行ESBLs、KPC酶、IPM酶和NDM-1基因型检测,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225株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的细菌203株(90.2%),其中大肠埃希菌163株、肺炎克雷伯菌32株、产酸克雷伯菌4株、奇异变形杆菌4株;其他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22株(9.8%)。药敏试验发现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细菌有26株,行MHT有11株阳性,MBL试验有8株阳性。经PCR扩增对阳性菌株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3株携带KPC-2基因,5株携带NDM-1基因,1株携带IPM-4基因。ESBLs基因型中TEM型占60.1%(122/203)、CTX-M型占46.3%(94/203)、SHV型占15.8%(32/203),有39株细菌同时扩增出2种及以上基因型。结论海南地区泌尿系感染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流行的基因型以TEM型多见,其次是CTX-M型和SHV型;已发现少量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菌株,其主要耐药机制为产生NDM-1、KPC-2、IPM-4基因,临床上应引起重视,严格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疾病 肠杆菌科感染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与弱引力场(英文)
17
作者 潘鹏鹏 陆惠卿 黄增光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1-314,共4页
使用几何光学的方法研究光跟引力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在引力场中光的速度,从一个新的角度讨论了Reissner Nordstr m度规中光的偏折和雷达波延迟,从而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另外,几何光学的方法新颖简洁,在其他研究领域也有应用前景.最... 使用几何光学的方法研究光跟引力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在引力场中光的速度,从一个新的角度讨论了Reissner Nordstr m度规中光的偏折和雷达波延迟,从而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另外,几何光学的方法新颖简洁,在其他研究领域也有应用前景.最近讨论非常热烈的课题———强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几何光学及度规光学问题———原则上是可以应用本文提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场 光子 几何光学 广义相对论 相互作用 研究领域 光学问题 等离子体 雷达波 度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引力场中的电磁波
18
作者 潘鹏鹏 黄增光 陆惠卿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16-620,共5页
星体的质量、电量或角动量都会产生时空弯曲,它的两个重要的广义相对论效应就是光线偏折和雷达回波延迟.作者利用流形中的对称性群及它们的Killing方程严格推导了一般静态球对称度规的表达式,并得出了一般静态球对称引力场中光子运动的... 星体的质量、电量或角动量都会产生时空弯曲,它的两个重要的广义相对论效应就是光线偏折和雷达回波延迟.作者利用流形中的对称性群及它们的Killing方程严格推导了一般静态球对称度规的表达式,并得出了一般静态球对称引力场中光子运动的运动方程;详细求解了Reissner Nordstr m度规中雷达回波的延迟;以Kerr度规作为一般稳态轴对称度规的特例讨论了其中的光线偏折效应,为日后的引力透镜效应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场 球对称 度规 流形 时空弯曲 广义相对论 角动量 偏折 特例 一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考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增光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10日~2016年5月10日我院收治的20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上肢静脉血栓,将其分为观察组(有上肢静脉血栓)与对照组(无上肢静脉血栓),每组...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10日~2016年5月10日我院收治的20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上肢静脉血栓,将其分为观察组(有上肢静脉血栓)与对照组(无上肢静脉血栓),每组各10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静脉血栓形成史、慢性肾功能不全、抗凝药物、化疗补液时间、置管前D-二聚体(D-D)水平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具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具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置管前D-D水平增高是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具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具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置管前D-D水平增高,对这些因素实施防治措施,能显著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内部跨部门协作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增光 《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2期100-101,共2页
21世纪的今天,组织结构越来越完善,但伴随着组织结构的网络化,组织部门划分越来越模糊,部门间协作越来越紧密,跨部门设岗越来越普遍,但随之而来的是职能、权力、责任等不明确。本文在对之前理论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通过对政府机构、商... 21世纪的今天,组织结构越来越完善,但伴随着组织结构的网络化,组织部门划分越来越模糊,部门间协作越来越紧密,跨部门设岗越来越普遍,但随之而来的是职能、权力、责任等不明确。本文在对之前理论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通过对政府机构、商业企业和公众非盈利组织这三种代表型组织的内部职能交叉现状进行分析,对组织内部跨部门协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意见,以期能为组织内部的跨部门协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部门协作 跨部门设岗 现状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