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B的ANSYS二次开发及其在关节轴承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启斌 杨晓翔 邓道林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5年第1期149-151,共3页
介绍一种运用VB和ANSYS软件联合解决关节轴承参数化设计与结构分析的方法。通过VB语言开发的可视化界面,完成ANSYS的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降低了ANSYS的应用难度。
关键词 关节轴承 二次开发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阐述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启斌 《冶金丛刊》 2017年第2期236-237,共2页
建筑工程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要使得企业自身能够稳定发展,必须注重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创新的施工技术不单具备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的作用,更为企业自身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对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特点加以分析,并对技术创新的重... 建筑工程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要使得企业自身能够稳定发展,必须注重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创新的施工技术不单具备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的作用,更为企业自身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对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特点加以分析,并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给出技术创新的可行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创新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新进展
3
作者 黄启斌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9-300,共12页
本文评述了近几年来抗体酶催化化学反应的研究进展,包括酯和酰胺的水解反应、脱羧反应、Claisen重排、Diels-Alder反应、不对称诱导作用、β-消去反应、金属络合物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光诱导聚合和消除反应等,讨论了介质效应和反应机理。
关键词 抗体酶 催化作用 免疫系统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纳米膜的制备及其在检测神经性毒剂沙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左言军 余建华 +1 位作者 黄启斌 林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69-773,共5页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首次合成了对有机磷毒剂沙林有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分子印迹纳米膜。用压电晶体频移法测出其膜厚约为 35nm ,对影响电聚合反应的因素 (如模板分子浓度、单体浓度、扫描电位和扫描次数 )进行了筛选 ,进而在石英晶体微天...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首次合成了对有机磷毒剂沙林有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分子印迹纳米膜。用压电晶体频移法测出其膜厚约为 35nm ,对影响电聚合反应的因素 (如模板分子浓度、单体浓度、扫描电位和扫描次数 )进行了筛选 ,进而在石英晶体微天平 (QCM)上制成了纳米分子印迹传感器。这种新型传感器响应速度快 (最初响应时间 2s) ,抗干扰能力强 ,检测范围宽 (0 .7~ 5 0 μL L) ,灵敏度高 (1nL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电化学聚合 沙林 石英晶体微天平 传感器 检测 神经性毒剂 纳米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林酸印迹聚邻苯二胺纳米膜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左言军 余建华 +3 位作者 黄启斌 赵建军 潘勇 林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8-532,共5页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合成了对有机磷毒剂沙林具有特异识别的聚邻苯二胺(PPD)分子印迹纳米膜(iPPD).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证实了印迹效应的存在,并用循环伏安法(CV)、AFM、XPS进行了系统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膜的膜厚约20nm,膜...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合成了对有机磷毒剂沙林具有特异识别的聚邻苯二胺(PPD)分子印迹纳米膜(iPPD).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证实了印迹效应的存在,并用循环伏安法(CV)、AFM、XPS进行了系统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膜的膜厚约20nm,膜的表面呈“石林”状,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分子印迹主要影响聚合物的三维排列,而聚合物的化学组成没有发生改变.该种分子印迹纳米膜在选择性检测军用毒剂沙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电化学聚合 沙林 石英晶体微天平 表征 聚邻苯二胺 QCM 纳米膜 制备 神经性毒剂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烟气毒性的定量评价方法评述 被引量:27
6
作者 童朝阳 阴忆烽 +1 位作者 黄启斌 林福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01-105,共5页
火灾烟气毒性定量评价是毒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烟气毒性与建筑材料、燃烧条件、烟气毒物在建筑物内的传播规律及暴露时间有关,这些都是传统毒理学评价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烟气毒性定量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最少的动物... 火灾烟气毒性定量评价是毒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烟气毒性与建筑材料、燃烧条件、烟气毒物在建筑物内的传播规律及暴露时间有关,这些都是传统毒理学评价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烟气毒性定量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最少的动物试验,从宏观上更加定量化、系统化地评价和预测火灾烟气毒性。本文介绍了国外火灾烟气毒性定量评价的标准、烟气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型,评述了这些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分析了火灾烟气毒性定量评价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 火灾 烟气毒性 定量评价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高斯拟合的在线谱图综合处理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翠萍 韩九强 +5 位作者 黄启斌 穆宁 朱大洲 郭春涛 曹丙庆 张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50-3054,共5页
微小型移动式现场在线检测技术是分析仪器发展的新领域。针对复杂工作环境中谱图存在强噪声干扰、谱峰重叠、不规则峰形等严重影响仪器的定性和定量准确度的瓶颈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高斯拟合相结合的谱图在线综合处理方法,用... 微小型移动式现场在线检测技术是分析仪器发展的新领域。针对复杂工作环境中谱图存在强噪声干扰、谱峰重叠、不规则峰形等严重影响仪器的定性和定量准确度的瓶颈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高斯拟合相结合的谱图在线综合处理方法,用自研的仪器对甲苯和全氟三丁胺两种典型化合物的谱图进行了处理,并与实验室分析仪器普遍应用的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强噪声干扰、谱峰重叠、不规则峰形问题,提高仪器的定性和定量准确性,同时能够实现数据压缩,满足仪器的在线实时检测要求。综合方法处理甲苯特征峰的平均信噪比(SNR)较移动平滑方法提高了1.3倍,峰位误差ΔM降低了3.6倍,处理全氟三丁胺谱图的数据压缩比为1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高斯拟合 信号去噪 谱图处理 数据压缩 现场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建筑施工技术中应用节能理念
8
作者 黄启斌 《智能城市》 2016年第11期90-,共1页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柱。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巨大的行业,如何在绿色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快速发展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在节能理念的运用下,建筑施工行业发展迈入了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柱。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巨大的行业,如何在绿色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快速发展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在节能理念的运用下,建筑施工行业发展迈入了全新的台阶。在缓解社会能源压力的同时,使得自身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就主要对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对国内节能施工技术方案加以总结,旨在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技术 节能理念 运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型化学传感器检测甲基膦酸二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建军 余建华 +2 位作者 潘勇 刘卫卫 黄启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01-1405,共5页
液晶型化学传感器是利用传感器检测目标化合物前后,液晶分子在敏感膜表面的取向发生变化,改变液晶折射光线的能力,导致传感器的颜色和光亮度发生变化,实现对生物分子、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本实验报道了一种以μm级沟槽状金膜为基底的液... 液晶型化学传感器是利用传感器检测目标化合物前后,液晶分子在敏感膜表面的取向发生变化,改变液晶折射光线的能力,导致传感器的颜色和光亮度发生变化,实现对生物分子、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本实验报道了一种以μm级沟槽状金膜为基底的液晶型化学传感器,通过在具有μm级沟槽(一个沟槽周期5 μm)的玻璃基底上进行平面镀金,制备了具有相同沟槽周期的金膜,并在金膜上制备Cu^2+修饰的巯基十一酸自组装敏感膜.通过检测甲基膦酸二甲酯时液晶织构的变化,阐明了液晶型化学传感器的作用机理,并证实微米级沟槽状金膜为基底制作的液晶型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目标化合物.传感器对甲基膦酸二甲酯检测的线性范围0.03~ 1.00 g/m^3;线性方程Y = 0.14X + 0.0035,相关系数r= 0.9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取向 织构 自组装膜 传感器 甲基膦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金花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韦美玲 赵瑞峰 +1 位作者 黄启斌 梁勇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本文对6种金花茶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特性、开花结果习性、物候期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作了初步报道。
关键词 金花茶 生物学特性 生长 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叔丁基杯[4]芳烃衍生物自组装分子在声表面波传感器中检测有机磷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丙庆 潘勇 +1 位作者 赵建军 黄启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76-1180,共5页
以25-(硫代烷基烷氧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自组装分子作为声表面波(SAW)化学传感器敏感膜材料,以沙磷酸分子为模板分子采用表面印迹技术,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对有机磷化合物有选择性吸附能力的印迹敏感膜。制备的传感器对目标有... 以25-(硫代烷基烷氧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自组装分子作为声表面波(SAW)化学传感器敏感膜材料,以沙磷酸分子为模板分子采用表面印迹技术,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对有机磷化合物有选择性吸附能力的印迹敏感膜。制备的传感器对目标有机磷化合物有特异响应,在其质量浓度为0.1-0.60 mg/m^3时,其响应频移值与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沙林(GB)的浓度基本呈线性关系;在其质量浓度为0.1 mg/m^3时,响应值为350 Hz。初步讨论了敏感膜聚与有机磷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过程。对近30种干扰气体进行了比较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芳烃 自组装 分子印迹 声表面波传感器 甲基膦酸二甲酯 沙林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的红外遥测光谱信号预处理新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腾霄 丁学全 +4 位作者 董晓强 穆宁 黄启斌 李翠萍 温红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96-3200,共5页
利用红外遥测光谱仪远距离快速、准确地探测污染气体并给出定性鉴别结果,必须对遥测光谱进行预处理,消除高频噪声和低频基线的干扰,提取出污染气体的特征光谱信号。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采用具有自适应特性的EMD方法,对光谱信号进行... 利用红外遥测光谱仪远距离快速、准确地探测污染气体并给出定性鉴别结果,必须对遥测光谱进行预处理,消除高频噪声和低频基线的干扰,提取出污染气体的特征光谱信号。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采用具有自适应特性的EMD方法,对光谱信号进行无参数分解,提取出高频噪声与低频基线,实现了红外遥测光谱的预处理。经过该方法处理,光谱信号全局评估系数RMS1平均值达到0.141,局部评估系数RMS2平均值达到0.182,综合评估系数RMS*平均值达到0.026,明显优于小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EMD方法用于红外遥测光谱信号去噪与基线校正,算法简单,运行可靠,可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红外遥测 光谱 E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表面波分子印迹技术检测甲基膦酸二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勇 王艳武 +2 位作者 伍智仲 余建华 黄启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4,共3页
以分子印迹(MIP)电聚合的成膜方法,在声表面波(SAW)双通道延迟线上制备了对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有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薄膜(纳米级),并证实了分子印迹的明显效果,所研制的声表面波分子印迹传感器(SAW-MIP)对甲基膦酸二甲酯的检出限为5mg/m3。
关键词 声表面波 分子印迹 甲基膦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传感器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曹丙庆 潘勇 +1 位作者 赵建军 黄启斌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8期34-42,共9页
分子印迹技术于近十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原理以及一些常用制备方法。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化学传感器中作为识别元件,研制稳定、低成本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分... 分子印迹技术于近十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原理以及一些常用制备方法。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化学传感器中作为识别元件,研制稳定、低成本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分子印迹聚合物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是分子印迹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化学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制备 应用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金磁微粒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冰 童朝阳 +3 位作者 郝兰群 刘威 穆晞惠 黄启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98-1002,共5页
基于金磁微粒(GoldMag particles)的磁性分离富集性能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直接在金磁微粒表面吸附固定相思子毒素多抗制备捕获探针,以三联吡啶钌标记相思子毒素单抗作为电化学发光探针,两者与相思子毒素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夹心复合... 基于金磁微粒(GoldMag particles)的磁性分离富集性能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直接在金磁微粒表面吸附固定相思子毒素多抗制备捕获探针,以三联吡啶钌标记相思子毒素单抗作为电化学发光探针,两者与相思子毒素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夹心复合物,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相思子毒素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利用此方法检测相思子毒素,其浓度在0.2~1 500μg/L范围内与电化学发光强度成良好的对数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μg/L。与生物素-亲和素固定法相比,该法的检出限相当,其线性范围更宽、操作更简化,具有通用性,可以此为基础发展生物毒素及其它蛋白的检测方法,用于临床诊断、环境监测及生物防护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磁微粒 电化学发光 免疫检测 相思子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列相液晶在自组装膜上取向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建军 余建华 +2 位作者 刘卫卫 潘勇 黄启斌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6,共7页
通过在具有微米级沟槽(一个沟槽周期5μm)的玻璃基底上进行平面镀金,制备了具有相同沟槽周期的Au膜;并在Au膜上制备Cu2+修饰的巯基十一酸自组装敏感膜。向列相液晶5CB在Au膜基底上呈平行于Au膜沟槽的沿面排列;5CB在自组装敏感膜表面上... 通过在具有微米级沟槽(一个沟槽周期5μm)的玻璃基底上进行平面镀金,制备了具有相同沟槽周期的Au膜;并在Au膜上制备Cu2+修饰的巯基十一酸自组装敏感膜。向列相液晶5CB在Au膜基底上呈平行于Au膜沟槽的沿面排列;5CB在自组装敏感膜表面上的取向排列方式为垂直排列。通过检测甲基膦酸二甲酯时液晶织构的变化,表明5CB的取向排列方式由垂直排列转变为倾斜排列,并阐明了液晶型化学传感器的作用机理。首次证实以微米级沟槽状Au膜为基底制作的液晶型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目标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取向 织构 自组装膜 传感器 甲基膦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W技术在有机硫化学战剂检测中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卫卫 余建华 +1 位作者 潘勇 黄启斌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6,20,共4页
通过对目前世界各国声表面波(SAW)技术检测有机硫化学战剂研究发展状况的回顾,详细讲述了SAW传感器中膜材料的选择、镀膜方法、温湿度等因素对检测的影响,以及SAW技术在检测有机硫化学战剂的应用。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 通过对目前世界各国声表面波(SAW)技术检测有机硫化学战剂研究发展状况的回顾,详细讲述了SAW传感器中膜材料的选择、镀膜方法、温湿度等因素对检测的影响,以及SAW技术在检测有机硫化学战剂的应用。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初步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 有机硫化学战剂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噬菌体展示抗体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检测相思子毒素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冰 童朝阳 +3 位作者 刘威 郝兰群 穆晞惠 黄启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49-1453,共5页
以多克隆抗体包被磁性微球制备捕获探针,以表面负载大量三联吡啶钌标记物的噬菌体展示抗体为发光探针有效放大信号,成功建立了相思子毒素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检测方法。利用本方法检测相思子毒素,浓度在0.005~100μg/L范围内与电化学发... 以多克隆抗体包被磁性微球制备捕获探针,以表面负载大量三联吡啶钌标记物的噬菌体展示抗体为发光探针有效放大信号,成功建立了相思子毒素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检测方法。利用本方法检测相思子毒素,浓度在0.005~100μg/L范围内与电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对数线性关系,拟合方程为lgY=0.701lgX+1.767(R=0.9964,N=7,p<0.0001),检测限达0.005μg/L(S/N=3)。与采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标记探针相比,检测灵敏度提高20倍,可用于相思子毒素的痕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抗体 相思子毒素 电化学发光 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子印迹模拟抗体酶对羧酸酯的催化水解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建华 黄启斌 +2 位作者 马德君 刘清芝 邓云度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以甲基膦酸对硝基苯酯作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模板分子,N-苯基-苯甲酰胺作为功能基,通过嵌埋ZnO纳米材料合成了具有“纳米通道”的新型分子印迹模拟抗体酶MIP-3.研究该酶对羧酸对硝基苯酯催化水解动力学结果表明,这类模拟抗体酶不仅具有... 以甲基膦酸对硝基苯酯作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模板分子,N-苯基-苯甲酰胺作为功能基,通过嵌埋ZnO纳米材料合成了具有“纳米通道”的新型分子印迹模拟抗体酶MIP-3.研究该酶对羧酸对硝基苯酯催化水解动力学结果表明,这类模拟抗体酶不仅具有很好的结构选择性,而且催化羧酸酯水解的能力大大提高.为合成分子印迹模拟酶和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模拟抗体酶 羧酸酯 纳米通道 催化水解动力学 纳米材料 结构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转印技术的应变测量网格印制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伟 黄启斌 杨晓翔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103,共3页
金属薄板网格印制是研究薄板微塑性成形性能的难点之一。本文基于热转印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金属薄板的网格印制方法。通过热转印机,将热转印纸上打印好的网格转印到金属薄板表面。该方法简易、高效,印制的网格精度高,且不会破坏金属薄... 金属薄板网格印制是研究薄板微塑性成形性能的难点之一。本文基于热转印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金属薄板的网格印制方法。通过热转印机,将热转印纸上打印好的网格转印到金属薄板表面。该方法简易、高效,印制的网格精度高,且不会破坏金属薄板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印制 热转印 应变测量 塑性成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