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波束海洋测绘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措施
1
作者 黄会龙 印泽昊 宁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精度、效率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适用于复杂海底地形和大规模的海底工程项目。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效率高、全覆盖测深、微地形探测、姿态改正、实时成像等诸多优点。由于其包含较多的外围设...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精度、效率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适用于复杂海底地形和大规模的海底工程项目。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效率高、全覆盖测深、微地形探测、姿态改正、实时成像等诸多优点。由于其包含较多的外围设备和辅助参数,测量受到的影响因素多,数据的误差来源也较多。本文对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多波束海洋测绘的误差来源,并探讨了误差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海洋测绘 误差来源 控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示股骨头韧带的髋关节实验用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2
作者 黄会龙 刘镇 +2 位作者 潘昌霖 志伟 郭金萍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52-353,共2页
股骨头韧带是一条重要的囊内韧带,在标本制作中由于缺少有力支撑而容易离断,因而常制作成瓶装标本,而用于学生解剖学实验用的手摸标本很难见到。为了增强实验效果,笔者经过反复实践,成功制作出2种可显示股骨头韧带的髋关节实验用手摸标... 股骨头韧带是一条重要的囊内韧带,在标本制作中由于缺少有力支撑而容易离断,因而常制作成瓶装标本,而用于学生解剖学实验用的手摸标本很难见到。为了增强实验效果,笔者经过反复实践,成功制作出2种可显示股骨头韧带的髋关节实验用手摸标本,特此报道,以供同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韧带 解剖学实验 髋关节 标本制作 内韧带 瓶装标本 设计与制作 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的迷走神经分布特征及其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爱群 王立东 +7 位作者 刘镇 党瑞山 常志伟 姬瑞娟 黄会龙 龚杰 刘保池 张传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39,147,共5页
目的:观测全程食管的神经来源与分布特点,为临床行迷走神经保留式食管切除微创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50例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测食管各部的神经来源、分支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分支的横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食管... 目的:观测全程食管的神经来源与分布特点,为临床行迷走神经保留式食管切除微创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50例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测食管各部的神经来源、分支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分支的横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食管颈、胸、腹3部的神经分别来源于迷走神经和交感干的分支,各部分支形式和密度不同;②左、右迷走神经主干沿食管两侧缘下行,与食管壁外膜以疏松结缔组织相连;③迷走神经在胸部的主要食管支和交通支与支气管和膈肌食管裂孔之间具有一定距离;④在胸部,迷走神经分出集中分支前、后的横径,左侧分别为(3.01±0.14)mm和(1.80±0.23)mm;右侧分别为(3.04±0.16)mm和(1.52±0.21)mm。结论:①食管的迷走神经来源于喉返神经、迷走神经主干和颈、胸交感干的分支;②临床上在术中可切断迷走神经的前或后交通支,保留其完整的左、右主干,对改善食管癌切除和食管-胃吻合术后胃肠功能以及预防复发性食管癌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交感干 食管神经 食管癌 微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管齐下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教学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栋 党瑞山 +4 位作者 黄会龙 郭晓丹 杨向群 张传森 许家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7-398,共2页
医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是衡量高等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标志。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其课程特点是专业名词多、实践性和操作性强,与其他医学课程关系密切。开展解剖第二课堂活动,能... 医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是衡量高等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标志。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其课程特点是专业名词多、实践性和操作性强,与其他医学课程关系密切。开展解剖第二课堂活动,能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提高了实践能力,巩固理论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第二课堂教学 高素质医学人才 高等医学院校 第二课堂活动 医学课程 主观能动性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上方置钉骨盆外固定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5
作者 汪方 唐昊 +4 位作者 王秋根 党瑞山 杨庆 黄会龙 郭晓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7-380,共4页
目的:为髋臼上方置钉进行骨盆外固定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对20例40侧尸体骨盆的髂前下棘区域进行观察测量,获取髂前下棘与股动脉、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旋髂深动脉等毗邻血管神经的距离。对髋臼上置钉的钉道进行测量... 目的:为髋臼上方置钉进行骨盆外固定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对20例40侧尸体骨盆的髂前下棘区域进行观察测量,获取髂前下棘与股动脉、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旋髂深动脉等毗邻血管神经的距离。对髋臼上置钉的钉道进行测量.获取钉道的长度、宽度。钉道与髋臼边缘及坐骨大切迹的距离等。所得数据按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髂前下棘为股直肌起始部,表面为髂肌覆盖,缝匠肌由外上至内下斜行越过髂前下棘外下方。男性股动脉位于髂前下棘内侧(27.54±3.53)mm,女性为(27.15±0.81)mm;男性股神经位于髂前下棘内侧(17.61±3.47)mm,女性为(19.26±4.21)mm。男性股外侧皮神经位于髂前下棘外侧(23.24±5.33)mm,女性为(17.82±3.26)mm;男性旋髂深动脉位于髂前下棘上方(16.26±1.77)mm,女性为(14.06±2.16)mm。男性髋臼上钉道长度为(147.76±7.39)mm,女性为(142.75±6.36)mm;男性钉道位于髋臼上方(25.10±4.43)mm,女性为(19.35±3.54)mm;男性钉道位于坐骨大切迹上方(25.01±3.61)mm,女性为(21.34±3.17)mm。结论:髋臼上方置钉骨盆外固定手术,应选取在腹股沟韧带外侧1/14下方约1cm处作一平行切口,采用纵形钝性劈开髂肌的方式,以套筒保护下在髂前下棘处置入固定钉,避免损伤周围组织。由髂前下棘到髂后上棘间的钉道为一完整连续的骨性钉道,可为骨盆外固定提供足够的钉道长度和同定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外固定支架 髂前下棘 髋臼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臀下神经转位阴部神经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6
作者 党瑞山 刘芳 +5 位作者 黄会龙 李玉泉 张少成 陈尔瑜 许家军 张传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为重建单纯脊髓圆锥或阴部神经损伤后的会阴部功能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成人尸体的臀下神经和阴部神经进行了观测。结果:臀下神经以1支(45.00%)或2支(46.67%)从盆腔穿出为多,其中85.00%穿梨状肌下孔;其穿出点的位置主要在髂... 目的:为重建单纯脊髓圆锥或阴部神经损伤后的会阴部功能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成人尸体的臀下神经和阴部神经进行了观测。结果:臀下神经以1支(45.00%)或2支(46.67%)从盆腔穿出为多,其中85.00%穿梨状肌下孔;其穿出点的位置主要在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1/3(50.00%)或上、中1/3交界处(48.33%)。神经干的长大于3 cm,与阴部神经穿出处相距仅约2 cm。阴部神经出盆处主要在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中1/3(46.67%)或中、下1/3交界(50.00%)。结论:两神经出盆处位置接近,臀下神经的长度足以直接与阴部神经缝接,用脊髓起源节段高的臀下神经转位脊髓起源节段低的阴部神经,切实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下神经 转位 阴部神经 应用解剖 功能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前下棘的解剖及其在骨盆骨折外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汪方 党瑞山 +4 位作者 王秋根 唐昊 黄会龙 郭晓丹 杨庆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7-569,共3页
目的:对髂前下棘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为骨盆外固定钉直径的选择和微创置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2例44侧骨盆的髂前下棘进行观察测量,获取髂前下棘横、矢径,以及体表投影等数据,按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应用于26例骨盆... 目的:对髂前下棘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为骨盆外固定钉直径的选择和微创置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2例44侧骨盆的髂前下棘进行观察测量,获取髂前下棘横、矢径,以及体表投影等数据,按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应用于26例骨盆骨折外固定手术。结果:男性髂前下棘横、矢径分别为(12.23±1.91)mm和(20.09±2.43)mm;女性分别为(11.05±1.56)mm和(19.25±1.85)mm。男性髂前下棘在髂前上棘下方(29.49±7.66)mm,内侧(21.79±6.48)mm;在耻骨结节上方(51.70±9.31)mm,外侧(67.74±5.36)mm。女性髂前下棘在髂前上棘下方(23.74±8.89)mm,内侧(16.86±8.92)mm;在耻骨结节上方(43.93±9.04)mm,外侧(70.16±6.39)mm。依据本研究数据对26例骨盆骨折髋臼上方行外固定手术,有效的减少术中放射学暴露和手术时间。结论:根据解剖学测量数据进行固定钉选择和术中定位,使得髋臼上置钉外固定支架可迅速准确实施,适应骨盆骨折急诊处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前下棘 骨盆骨折 外固定 髋臼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学教学实验室通风、空气净化改建和使用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黄会龙 陈传敏 +5 位作者 朱洪平 张传森 许家军 杨向群 龚杰 刘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2-423,共2页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长期以来,解剖学教学实验室内解剖标本散发的福尔马林和难闻的腥臭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师生的健康。一代又一代解剖学教育工作者为改善以上条件作出了不懈努力,由于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以及...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长期以来,解剖学教学实验室内解剖标本散发的福尔马林和难闻的腥臭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师生的健康。一代又一代解剖学教育工作者为改善以上条件作出了不懈努力,由于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以及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建设观念,致使以上状况未能得到彻底的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验室 解剖学 空气净化 通风 改建 基础医学学科 教育工作者 福尔马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距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9
作者 党瑞山 陈尔瑜 +1 位作者 蔡国君 黄会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股骨距的力学特性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形态学资料。方法 :应用去钙解剖、断面解剖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对 4 0例成人股骨距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 :股骨距为股骨上段内部由股骨颈后部中部延伸至小转子前下方的一...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股骨距的力学特性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形态学资料。方法 :应用去钙解剖、断面解剖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对 4 0例成人股骨距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 :股骨距为股骨上段内部由股骨颈后部中部延伸至小转子前下方的一纵行密质骨板 ,可分为内侧致密部和外侧分层部 ,显示了股骨距的全貌和断面形态 ,详细报道了有关股骨距和股骨相关结构的数据。结论 :股骨距的位置、确切的形态结构和各项测量数据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其力学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股骨距 应用解剖 力学特性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信息化人体解剖学标本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栋 郭晓丹 +2 位作者 党瑞山 黄会龙 刘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8-259,共2页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人体标本各系统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和位置毗邻。标本考试是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检验教学实验效果的必要手段和客观依据,亦是...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人体标本各系统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和位置毗邻。标本考试是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检验教学实验效果的必要手段和客观依据,亦是对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是巩固所学内容、检测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标本考试 解剖学实验教学 数字化 信息化 形态结构 系统器官 人体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严望军 黄会龙 +3 位作者 周许辉 张咏 李家顺 贾连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为国人提供枕寰枢复合体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寻求枕寰枢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依据和可行性。方法:测量枕骨髁和寰椎干燥标本;观察新鲜尸体标本的枕寰枢后部结构。结果:枕髁关节面舌下神经管间距约9.66mm,两侧枕髁前端间距约14.... 目的:为国人提供枕寰枢复合体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寻求枕寰枢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依据和可行性。方法:测量枕骨髁和寰椎干燥标本;观察新鲜尸体标本的枕寰枢后部结构。结果:枕髁关节面舌下神经管间距约9.66mm,两侧枕髁前端间距约14.93mm,枕髁关节面内倾角,左侧约12.5°,右侧约11.6°。枕髁关节面的前后径和横径、寰椎侧块上关节面前后径、侧块上关节面横径、侧块与后弓移行处侧块厚度均在5mm以上。椎动脉第3段恒定行走于椎动脉沟。第1、2颈神经背侧支与寰椎侧块下关节突后方几无交叉,并有一定的活动度。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在解剖可行,其理想入钉点在寰椎后弓与侧块下关节突移行处的中点,螺钉指向枕骨髁前上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关节螺钉固定 寰枕关节 后路 寰椎侧块 下关节突 解剖学参数 解剖学依据 舌下神经管 关节面 神经背侧支 螺钉内固定 后部结构 尸体标本 椎动脉沟 枕骨髁 前后径 枕髁 复合体 寰枢 内倾角 活动度 间距 横径 移行 后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锯肌瓣乳房再造或丰乳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12
作者 纪荣明 刘芳 +2 位作者 黄会龙 李玉泉 李军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4-335,338,共3页
目的 :为应用前锯肌瓣乳房再造术或丰乳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在 3 2具成人尸体观测了前锯肌第 2~ 7肌齿的长、起、中、止点的宽、厚及肌的起点距前正中线和锁骨中线的距离以及血管、神经等。结果 :①前锯肌的第 3、4、5、6齿复合瓣... 目的 :为应用前锯肌瓣乳房再造术或丰乳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在 3 2具成人尸体观测了前锯肌第 2~ 7肌齿的长、起、中、止点的宽、厚及肌的起点距前正中线和锁骨中线的距离以及血管、神经等。结果 :①前锯肌的第 3、4、5、6齿复合瓣的长度 ,起、中、止点宽度和厚度分别为 15 9.6,94.4、80 .4、5 2 .8mm和 3 .5、5 .8、9.3mm。②第 3、4、5、6齿复合瓣距前正中线和锁骨中线的距离分别为 10 6.9mm和 40 .0mm。③肌由胸长神经和肋间神经外侧支双重支配 ,其前上部由胸外侧动脉、后下部由胸背动脉供应。结论 :前锯肌的第 3、4、5或 6齿从形态上可以用于丰乳或乳房再造术 ,保留肌的第 1、2齿和第 6以下肌齿既可以防止“翼状肩”的发生又可以使肩胛骨保持旋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 乳房再造术 丰乳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豆骨的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蜀雄 伍国胜 +4 位作者 董喜乐 黄会龙 郭晓丹 王栋 党瑞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对国人腓肠豆骨进行解剖观察,为临床腓肠豆骨相关疾病诊治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对61侧成年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腓肠豆骨的出现率、形态及其与周围相关结构的关系。结果:外侧腓肠豆骨的出现率为86.89%,且以骨性多... 目的:对国人腓肠豆骨进行解剖观察,为临床腓肠豆骨相关疾病诊治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对61侧成年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腓肠豆骨的出现率、形态及其与周围相关结构的关系。结果:外侧腓肠豆骨的出现率为86.89%,且以骨性多见(55.74%),而内侧出现较少(9.84%),且均为软骨性。腓肠豆骨与腓总神经毗邻,20.8%的腓总神经从其表面通过。腓肠豆骨的存在与腓肠豆韧带的出现并不相关,不能作为判断腓肠豆韧带是否存在的标志。结论:国人腓肠豆骨以外侧多见,与腓总神经关系密切,临床医生需要对此结构有一定的认识,以利腓肠豆骨相关疾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豆骨 膝关节 腓总神经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腓侧副韧带的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蜀雄 伍国胜 +4 位作者 董喜乐 黄会龙 郭晓丹 王栋 党瑞山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3-516,共4页
目的对国人膝关节腓侧副韧带进行解剖观察,以积累国人体质资料和为临床腓侧副韧带修复与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1侧成人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与测量腓侧副韧带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结果腓侧副韧带恒定出现,长(61.41±6.21... 目的对国人膝关节腓侧副韧带进行解剖观察,以积累国人体质资料和为临床腓侧副韧带修复与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1侧成人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与测量腓侧副韧带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结果腓侧副韧带恒定出现,长(61.41±6.21)mm,中点宽(4.14±0.74)mm,厚(1.96±0.37)mm。腓侧副韧带与腘肌腱夹角41.8°±7.5°,与腘腓韧带前缘距离(9.67±3.87)mm,距腓肠豆韧带(9.66±2.92)mm。结论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浅层,恒定出现,可作为辨认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侧副韧带 膝关节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瓣膜的形态特点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聂兵 党瑞山 +4 位作者 江华 黄会龙 刘镇 王昊邈 高亚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34侧大隐静脉股段标本按自身比例均分为近、中和远3段,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瓣膜的形态,测量相关数值,分析瓣膜与静脉属支的关系。对新鲜瓣膜行Mas... 目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34侧大隐静脉股段标本按自身比例均分为近、中和远3段,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瓣膜的形态,测量相关数值,分析瓣膜与静脉属支的关系。对新鲜瓣膜行Masson三色改良染色和H—E染色。结果:大隐静脉股段瓣膜数为(3.18±0.94)个,瓣膜以半月形双叶瓣为主,瓣膜方位无显著性差异,隐一股点主要位于属支汇入处的远心端(Ⅲ型)。瓣膜的窦面和腔面均覆着一层内皮细胞,在管腔面内皮下层覆着数层网状的弹力纤维,瓣膜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结论:通过对大隐静脉瓣膜形态学研究,获取了其基本形态学特点及数据,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及组织工程构建人工瓣膜提供形态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静脉瓣 应用解剖 组织学 位置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静脉瓣膜的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3
16
作者 聂兵 温昱 +4 位作者 党瑞山 黄会龙 王栋 张志英 张传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8-861,共4页
目的:为原发性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诊治和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膜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26例(52侧)成人尸体的股静脉标本等分为远侧、中间、近侧1/3段,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和测量相关数据,并对股静脉瓣膜进行Masson三色改良染色和H-E... 目的:为原发性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诊治和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膜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26例(52侧)成人尸体的股静脉标本等分为远侧、中间、近侧1/3段,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和测量相关数据,并对股静脉瓣膜进行Masson三色改良染色和H-E染色。结果:股静脉瓣膜数为(3.81±1.44)个,瓣膜以半月形双叶瓣为主,瓣膜方位除近段以前后位为主外,其余两段无显著性差异。瓣膜腔面和窦面均覆着一层内皮细胞,在两层内皮细胞之间为大量的胶原纤维,腔面内皮下覆着一弹力纤维带。结论:在临床行静脉瓣膜成形术时,应保证瓣叶的形态规则和闭合严密,以维持其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在构建组织工程瓣膜时,半月形双叶瓣或三叶瓣为最佳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 静脉瓣 应用解剖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严望军 章允志 +4 位作者 周许辉 张咏 李家顺 贾连顺 黄会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05-608,共4页
目的 :对 枕寰 枢 复合 体进 行 解剖 学研 究 ,为临 床 上枕 寰枢 后 路经 关节 螺 钉固 定提 供 解剖 学 依据 。 方 法 :对 100 例 中 国成 年人 枕 骨髁 和寰 椎 干燥 标本 进 行解 剖学 测 量;对 12 例 新鲜 尸体 枕 颈部 标本 进... 目的 :对 枕寰 枢 复合 体进 行 解剖 学研 究 ,为临 床 上枕 寰枢 后 路经 关节 螺 钉固 定提 供 解剖 学 依据 。 方 法 :对 100 例 中 国成 年人 枕 骨髁 和寰 椎 干燥 标本 进 行解 剖学 测 量;对 12 例 新鲜 尸体 枕 颈部 标本 进 行枕 寰 枢 后 部结构解 剖学 观 察。结 果:枕骨 髁与 寰 椎侧 块上 关 节面 咬合 成 寰枕 关节 ,枕 髁关 节 面呈 内倾 。其 中枕 髁关 节 面舌 下神经管 间距 为 9.66±1.13m m ,枕 髁 关节 面的 前 后 径 和横 径 、寰椎 侧 块 上 关节 面 前 后 径、侧 块上 关 节 面 横径 、侧 块与后弓 移行 处 侧块 厚度 均 在 5m m 以 上。新 鲜尸 体标 本 观察 发现 ,椎 动脉 第 三段 恒定 行 走于 椎动 脉 沟。第 颈 神经 1背侧 支和 第 2 颈 神经 背 侧支 与寰 椎 侧块 下关 节 突后 方几 乎 无交 叉,并有 一定 的 活动 度。 结 论:寰枕 关 节 的解 剖学形 态与 其 生物 力学 性 质密 切相 符 ;寰枕 关 节后 路经 关 节螺 钉内 固 定在 解剖 学 上是 可行 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寰枢复合体 经关节螺钉 临床解剖学 枕颈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静脉瓣膜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聂兵 党瑞山 +4 位作者 温昱 黄会龙 王栋 张志英 张传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4,48,共4页
目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膜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将26例52侧成人腘静脉标本等分为远侧、中间、近侧1/3段,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和观察,用数控游标卡尺(精度0.01mm)测量瓣膜相关数据,并对... 目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膜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将26例52侧成人腘静脉标本等分为远侧、中间、近侧1/3段,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和观察,用数控游标卡尺(精度0.01mm)测量瓣膜相关数据,并对瓣膜进行Masson三色改良染色和H-E染色,以观察腘静脉瓣的组织构造。结果:腘静脉瓣膜数为(2.04±1.31)个,瓣膜游离缘主要为半月形(97.2%)。瓣膜以双叶瓣为主(97.2%),其近侧1/3段和中1/3段以前后侧瓣为主(P<0.05)。瓣膜的腔面和窦面均覆着一层内皮细胞,其管腔面内皮细胞下存在数层弹力纤维,瓣膜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结论:本文提供的腘静脉瓣的形态特征和数据将有助于临床腘静脉瓣膜相关疾病的诊治和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静脉 静脉瓣 应用解剖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剖数码互动系统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体会 被引量:8
19
作者 许家军 杨向群 +7 位作者 龚杰 张传森 王栋 熊绍虎 黄会龙 刘芳 李玉泉 张喜 《解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5期385-387,共3页
数码互动系统给人体解剖学教学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该系统将标本、模型信息与医学图像处理方法应用到人体解剖实验台,丰富了教学手段,实现了互动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解剖学教学中显示出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文章本着传授... 数码互动系统给人体解剖学教学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该系统将标本、模型信息与医学图像处理方法应用到人体解剖实验台,丰富了教学手段,实现了互动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解剖学教学中显示出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文章本着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从优化该系统的配置、融入教学环节、选择教学内容、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改进标本考试等方面细化和创新了该系统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完善了现代解剖学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数码互动系统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腓韧带解剖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蜀雄 董喜乐 +4 位作者 伍国胜 黄会龙 郭晓丹 王栋 党瑞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6-388,共3页
目的为临床腘腓韧带损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61侧成人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腘腓韧带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结果腘腓韧带出现恒定,位于腘肌腱与腓骨头之间。88.5%(54)的腘腓韧带为明显增厚的韧带,前宽后窄;11.5%(7)则呈筋... 目的为临床腘腓韧带损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61侧成人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腘腓韧带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结果腘腓韧带出现恒定,位于腘肌腱与腓骨头之间。88.5%(54)的腘腓韧带为明显增厚的韧带,前宽后窄;11.5%(7)则呈筋膜形态。腘腓韧带前缘长(10.47±2.38)mm,后缘长(6.24±1.71)mm,宽(8.90±3.12)mm,厚(1.23±0.48)mm。其与腘肌腱的夹角为(120.2±15.2)°,距腓侧副韧带距离为(9.67±3.87)mm。结论腘腓韧带是组成膝关节后外侧重要结构之一,但其形态变异较大;了解其解剖特点,对腘腓韧带损伤诊断及解剖重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腘腓韧带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