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容量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以庭 邓文广 +1 位作者 吴秋瑜 李晓芸 《现代医院》 2016年第4期481-482,48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从神经阻滞中注入等浓度不同容量罗哌卡因的效果,以期寻找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的最佳容量。方法 150例拟行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从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分成I、Ⅱ、Ⅲ三组,每组各50例,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15 ... 目的通过观察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从神经阻滞中注入等浓度不同容量罗哌卡因的效果,以期寻找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的最佳容量。方法 150例拟行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从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分成I、Ⅱ、Ⅲ三组,每组各50例,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15 m L、20 m L、25 m L。观察各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感觉阻滞效果,肌肉松弛阻滞效果,术中呼吸、血压、心电图动态改变。结果在感觉、肌松阻滞效果及起效时间观察上,I、II、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维持时间方面比较:I组与Ⅱ、Ⅲ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Ⅲ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资料表明超过20ml在臂丛阻滞麻醉中并无增强作用。低至15 m L的容量也可产生完善的麻醉效果,但会缩短麻醉维持时间。术中监护中,未发现心律失常及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中是能较安全使用的局部麻醉药,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其最佳使用容量是2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等浓度 容量 肌间沟臂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肝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黄以庭 罗慧 +1 位作者 冯雅薇 沈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40~65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Ⅱ。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15 min,...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40~65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Ⅱ。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15 min,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10min内泵完),继之以0.4μg/(kg·h)速度维持至关腹;C组以相同速度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T_0)、术毕(T_1)、术后1 d(T_2)采集颈内静脉血4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NK细胞的水平,计算CD4+/CD8+的比值;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2、IL-10浓度。结果:与T_0时比较,C组T_1、T_2时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D组T_1、T_2时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T_1、T_2时CD3+、CD4+、NK细胞水平升高(P<0.05),D组在T_1、T_2时IL-2明显增高,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肝癌切除术患者手术创伤导致的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肝癌切除术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应用于肾移植围术期的镇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以庭 冯雅薇 +1 位作者 沈宁 高婉菱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2期1833-183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筋膜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的术中镇痛效果和持续镇痛时间,阐明其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中及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40名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TAP组(n=20)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筋膜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的术中镇痛效果和持续镇痛时间,阐明其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中及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40名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TAP组(n=20)和对照组N组(n=20)。TAP组患者于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对照组不进行操作。观察切皮前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2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所有患者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记录2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镇痛药物使用量。并且比较两组患者对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ASA分级、年龄、体重以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皮前后HR、SBP和DBP比较TAP组明显小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AP组术中芬太尼及术后24 h PCIA药物用量明显少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TAP组患者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及苏醒延迟发生率及术后VAS评分低于N组(P <0. 05); TAP组患者对于术后镇痛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N组(P <0. 05)。结论使用40 m L 0. 375%罗哌卡因进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及副作用,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肾移植 腹横筋膜阻滞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行PCIA效果观察及对患者心境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以庭 罗慧 +1 位作者 沈宁 高婉菱 《现代医院》 2017年第8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镇痛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1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地佐辛组(D组),舒芬太尼(S组)及地佐辛组+舒芬太尼(DS...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镇痛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1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地佐辛组(D组),舒芬太尼(S组)及地佐辛组+舒芬太尼(DS组),每组各50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治疗前后心境状态。结果 D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S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显著优于D组和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且能保持患者良好的心境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自控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志涛 李俊 +3 位作者 黄以庭 钟国英 谭忆广 张东海 《广州医药》 2010年第6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对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在腹腔镜引导下利用纤维胆道镜取除结石,并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均治愈出院,无胆瘘、出血等并发症发生。胆绞痛消失率为96.2%,右上腹闷胀... 目的探讨内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对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在腹腔镜引导下利用纤维胆道镜取除结石,并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均治愈出院,无胆瘘、出血等并发症发生。胆绞痛消失率为96.2%,右上腹闷胀不适感消失率为94.2%,饮食改善率为92.3%。术后3~6个月B超复查未发现胆囊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在治疗胆囊结石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该术式可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囊结石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胆道镜用于困难气道视频气管插管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以庭 刘育勇 廖荣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1Z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电视纤维胆道镜用于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Mallampati分级Ⅲ~Ⅳ级的困难气道患者30例,ASAI~II级,在电视纤维胆道镜引导下气管插管。观察记录围插管期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血压(MAP)及插管成功... 目的:观察比较电视纤维胆道镜用于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Mallampati分级Ⅲ~Ⅳ级的困难气道患者30例,ASAI~II级,在电视纤维胆道镜引导下气管插管。观察记录围插管期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血压(MAP)及插管成功率、完成时间、呛咳发生率、气道分泌物情况等。结果:30例预测为困难气道的病例在纤维胆道镜引导下成功完成气管插管。纤维胆道镜引导下10min以内完成的气管插管25例,与支气管纤维镜的临床应用数据比较,P>0.05,插管成功率、时间及副反应与文献报道支气管纤维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纤维胆道镜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成功率高、费时少、损伤小,达到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效果。视频监视系统使观察更简便清晰,气管插管教学更形象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纤维胆道镜 困难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曾志民 黄以庭 池滔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断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次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给予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术后4 h、8 h... 目的探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断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次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给予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术后4 h、8 h、12 h、24h、36 h时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36 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断指再植术患者采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术后能起到一定镇痛作用,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次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静脉套管针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手术的硬膜外阻滞效果与安全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以庭 邓文广 刘育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胸腰部脊椎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阻滞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49例胸腰部脊椎骨折手术患者,ASA I^II级,以1.0%~1.3%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阻滞,俯卧位下行内固定手术。按脊椎骨折部位分组,腰椎部骨折手术28例(简称腰椎组),胸椎部骨折手术2... 目的观察胸腰部脊椎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阻滞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49例胸腰部脊椎骨折手术患者,ASA I^II级,以1.0%~1.3%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阻滞,俯卧位下行内固定手术。按脊椎骨折部位分组,腰椎部骨折手术28例(简称腰椎组),胸椎部骨折手术21例(简称胸椎组)。记录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术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等,5 m in记录1次。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呼吸循环变化等2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腰椎组麻醉平面为T6~8至L3~5,麻醉效果优良率92.9%;胸椎组麻醉平面T1~6至T10~L2,麻醉效果优良率38.1%,2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俯卧位下脊椎骨折内固手术中硬膜外阻滞用于腰椎部手术的病例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折 硬膜外阻滞 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曾志民 黄以庭 池滔 《北方药学》 2015年第8期186-187,共2页
目的:评估应用套管针作连续阻滞从麻醉效果与维持时间两方面满足长时间断指再植术和术后镇痛的需要。方法:收集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次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目的:评估应用套管针作连续阻滞从麻醉效果与维持时间两方面满足长时间断指再植术和术后镇痛的需要。方法:收集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次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将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和维持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治疗麻醉过程中使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提高麻醉的效果和麻醉持续的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套管针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断指再植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以庭 刘军 +1 位作者 冯雅薇 陈潮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0例。A组和B组分别静脉给予0.4μg/kg、0.6μg/kg右美托咪定,C组给予氯胺酮...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0例。A组和B组分别静脉给予0.4μg/kg、0.6μg/kg右美托咪定,C组给予氯胺酮0.8 mg/kg,其余麻醉方式相同。对比三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30 min、1 h、2 h的VAS疼痛评分。结果 A组、B组、C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术后30 min、1 h、2 h VAS疼痛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B组优于A组和C组,而C组优于A组(P<0.05)。结论相对于0.4μg/kg右美托咪定与0.8 mg/kg氯胺酮,0.6μg/kg右美托咪定对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疗效更为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右美托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以庭 林导 邓文广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5-17,共3页
①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手术中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②方法选取预计术中出血量大于500mL的ASA—Ⅰ级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息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HH组)于麻醉后30分钟给... ①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手术中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②方法选取预计术中出血量大于500mL的ASA—Ⅰ级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息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HH组)于麻醉后30分钟给患者输入15—20mL的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液,使机体血容量扩大20%-30%,减少血液有形成分的丢失。时照组按常速补液。术中监测ECG、HR、SPO2、CO2、MAP、CVP、PT、CT、KPIT、Hct。术中记录出血量、尿量、输血量。最后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③结果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骨科手术中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PT、CT、KPIT在稀释前后及与时照组(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值AHH组稀释后比稀释前下降明显(P〈0.01),稀释后30分钟与60分钟比较无差异。AHH组比C组手术结束时Hct值较高(P〉0.05)。出血量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开始后24小时内输血量AHH组(260±97)mL比C组(373±149)mL减少(P〉0.01)。④结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有效地提高患者对围术期失血的耐受性,可安全用于全髋置换、脊柱骨折内固定等出血量多的骨科手术患者,并明显减少此类患者的术中异体血输入量,是一种有效血液的保护措施。同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等指标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肺栓塞效果研究
12
作者 黄以庭 刘军 +1 位作者 冯雅薇 李芸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6期44-44,46,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8例胸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与参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低分...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8例胸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与参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肺栓塞,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栓塞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肺部栓塞发生率为0.00%,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2.04%,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2.24%、14.29%;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5.9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3.67%(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预防肺栓塞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行,且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低分子肝素 肺栓塞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处置预防硬膜外麻醉中寒战的分析
13
作者 黄以庭 钟瑞琼 廖涌江 《基层医学论坛(B版)》 2007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分析非药物处置预防硬膜外麻醉中寒战的作用。方法选择ASAⅠ级中下腹择期手术患者拟行硬膜外麻醉300例,随机分为1、2两组,每组各150例。1组术前进行非药物处置包括:①心理辅导;②控制室温在25℃ ̄28℃,输注药液及注入局麻药保持不低... 目的分析非药物处置预防硬膜外麻醉中寒战的作用。方法选择ASAⅠ级中下腹择期手术患者拟行硬膜外麻醉300例,随机分为1、2两组,每组各150例。1组术前进行非药物处置包括:①心理辅导;②控制室温在25℃ ̄28℃,输注药液及注入局麻药保持不低于22℃;③入室即2L/min的低流量吸氧;2组为对照组按术前常规处置。观察硬膜外麻醉中寒战发生率及强度。结果寒战发生例数1组19例,明显低于2组的43例,χ2=12.839(P<0.01)。结论术前非药物综合处置在预防硬膜外麻醉术中寒战中有明显降低寒战程度及发生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处置 硬膜外麻醉 寒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炎症反应综合症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秋瑜 钟瑞琼 +1 位作者 黄珍 黄以庭 《现代医院》 2019年第3期444-446,共3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单侧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术后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粤东医院择期在全麻下行单侧PCNL术的患者12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DEX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给予1μg/...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单侧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术后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粤东医院择期在全麻下行单侧PCNL术的患者12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DEX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给予1μg/kg DEX,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 d SIRS发生率(包括发热体温> 38℃、心率> 90次/min、菌血症、内毒素血症、感染性休克);围术期各采血点(术前、术毕、术后1 d、术后2 d)的炎症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TNF-ɑ、IL-6)的情况;疼痛评分、止痛药物(哌替啶)用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DEX组相较于对照组SIRS发生率更低(P <0. 05); DEX组相较于对照组围术期各炎症指标更低(P <0. 05); DEX组相较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更低,止痛药物用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P <0. 05)。结论 DEX可降低单侧PCNL术术后SIRS的发生率,减轻围术期炎症反应,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术后炎症反应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与硬膜外腔罗哌卡因联合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秋瑜 黄珍 +1 位作者 钟瑞琼 黄以庭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与硬膜外腔罗哌卡因联合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在我院要求分娩镇痛的孕足月单胎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与硬膜外腔罗哌卡因联合组(S+L组)和单...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与硬膜外腔罗哌卡因联合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在我院要求分娩镇痛的孕足月单胎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与硬膜外腔罗哌卡因联合组(S+L组)和单纯硬膜外腔罗哌卡因组(L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镇痛模式的VAS镇痛效果、BCS舒适程度评分,硬膜外腔罗哌卡因总量、自控次数,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麻醉前后不同时段VAS疼痛评分及BCS舒适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T0比较,两组T1、T2、T3、T4及T5各时段VA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及BCS舒适度评分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L组相比,S+L组T1、T2、T3、T4及T5各时段VA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及BCS舒适度评分显著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L组相比,S+L组分娩结束时麻醉药物总量和自控镇痛次数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L组相比,S+L组分娩时不良反应及剖宫产率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与硬膜外腔罗哌卡因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起效更快镇痛更完善,提高产妇的舒适程度,不良反应小,应用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剂量调整,以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蛛网膜下腔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胸腹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军锋 肖艳红 +1 位作者 黄以庭 曾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胸腹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6例胸腹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各48例。研究1组患者实施胸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研究2... 目的探讨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胸腹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6例胸腹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各48例。研究1组患者实施胸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研究2组采用脊神经阻滞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1周、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 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1周、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3.1±0.56)、(3.2±0.80)、(3.9±0.68)分,均低于研究2组的(4.0±0.52)、(5.6±0.63)、(6.8±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胸腹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背根节 射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阻滞中最佳浓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以庭 邓文广 林导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0.250%、0.375%、0.500%、0.750%的罗哌卡因在临床应用的效果,以期寻找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阻滞中的最佳用药浓度。方法120例随机分成四组:罗哌卡因0.250%、0.375%、0.500%、0.750%分别为Ⅰ、Ⅱ、Ⅲ、... 目的通过观察0.250%、0.375%、0.500%、0.750%的罗哌卡因在临床应用的效果,以期寻找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阻滞中的最佳用药浓度。方法120例随机分成四组:罗哌卡因0.250%、0.375%、0.500%、0.750%分别为Ⅰ、Ⅱ、Ⅲ、Ⅳ组各30例,罗哌卡因用量均为20ml。观察各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感觉阻滞效果,肌肉松弛阻滞效果,术中呼吸、血压、动态心电图等改变。结果在感觉阻滞效果上,Ⅰ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罗哌卡因浓度≥0.375%产生感觉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肉松弛阻滞效果及维持时间方面比较:Ⅰ、Ⅱ组比较及Ⅲ、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Ⅱ组与Ⅲ、Ⅳ组比较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中产生较好的肌肉松弛效果其浓度须≥0.500%,且Ⅲ、Ⅳ组维持时间与Ⅰ、Ⅱ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起效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监护中,未发现心律失常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中是能较安全使用的局部麻醉药,有不能依靠提高浓度缩短麻醉起效时间的特性,其最佳使用浓度是0.375%-0.500%。低于0.375%的浓度影响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效果,超过0.500%浓度的罗哌卡因在臂丛阻滞麻醉中并无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 阻滞 最佳用药浓度 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