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提升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黄义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6年第9期2-2,共1页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承担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为沉重。企业为了良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都在积极地找寻新的发展契机。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包含的内容众多,不仅涉及企业生产、产品质量审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承担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为沉重。企业为了良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都在积极地找寻新的发展契机。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包含的内容众多,不仅涉及企业生产、产品质量审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企业想要保障产品生产质量,使得产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仅仅依靠产品生产技术是不够的,与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企业需要积极地找寻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可持续 发展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艾司氯胺酮自控镇痛对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免疫调节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龚建平 刘玉妍 +3 位作者 黄义洲 梁秀生 刘小丹 李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0期6-11,共6页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免疫调节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20例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免疫调节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20例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术后自控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研究组为舒芬太尼联合艾司氯胺酮。比较两组免疫调节细胞、应激及炎症指标、血气指标、镇痛评分、心率、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两组正向免疫调节细胞均上升,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高,负向免疫调节细胞均下降,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用药后,两组应激及炎症指标均下降,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24、48 h血气指标均改善,且研究组术后48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术后24、48 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运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vs 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使用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更有利于恢复免疫调节细胞平衡,改善应激及炎症指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舒芬太尼 肠道肿瘤根治术 免疫调节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投式干法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研究
3
作者 巫星德 朱晓明 +1 位作者 袁强 黄义洲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
为解决湿法SBS改性沥青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的离析、性能衰减等问题,文章采用直投式速熔干法SBS改性剂结合基质沥青替代传统湿法SBS改性沥青,制备了干法SBS-T、温拌干法SBS-W、温拌阻燃干法SBS-WZ三种干法沥青混合料,并与湿法SBS(I-D)... 为解决湿法SBS改性沥青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的离析、性能衰减等问题,文章采用直投式速熔干法SBS改性剂结合基质沥青替代传统湿法SBS改性沥青,制备了干法SBS-T、温拌干法SBS-W、温拌阻燃干法SBS-WZ三种干法沥青混合料,并与湿法SBS(I-D)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试验对比研究,验证其路用性能。结果表明,三种干法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以及水稳定性能指标均能满足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且耐老化性能较湿法SBS沥青混合料有所提升,其中干法SBS-T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较湿法SBS(I-D)沥青混合料提升明显,MS0提高了5.1%,TSR提高了7.3%,60℃动稳定度提高了28.2%,-10℃最大弯拉应变提高了8.8%,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直投式改性剂 干法SBS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所致脑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义洲 耿晓娟 赵文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08-711,共4页
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第三版国际共识(脓毒症3.0)定义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在其发病过程中常常伴随各种器官功能障碍,尤其是大脑[1]。脓毒症所致脑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brain dysfunction,SIBD)... 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第三版国际共识(脓毒症3.0)定义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在其发病过程中常常伴随各种器官功能障碍,尤其是大脑[1]。脓毒症所致脑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brain dysfunction,SIBD)是指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脓毒症所致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过去被称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感染中毒性脑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脑功能障碍 感染性休克 国际共识 弥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目标导向治疗对脓毒症低灌注患者脑氧代谢和S100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义洲 吴卞梁 +3 位作者 刘月 袁林芳 耿晓娟 赵文静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3期174-179,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目标导向治疗方法对脓毒症低灌注患者脑氧代谢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症低灌注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2组(n=30):改良...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目标导向治疗方法对脓毒症低灌注患者脑氧代谢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症低灌注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2组(n=30):改良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组(M组)和标准治疗组(S组),M组根据2016年拯救脓毒症国际治疗指南结合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指导液体复苏,治疗的前6 h时内达到以下目标:每博变异度(SVV)≤13%、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1 mmHg=0.133 kPa)、乳酸清除率≥10%或者乳酸值(Lac)<2.0 mmol/L。S组以收缩压(SBP)和休克指数(SI)为导向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前6 h时内使SBP≥100 mmHg和SI<0.8。比较2组患者复苏前(T1)、复苏后6 h(T2)、24 h(T3)、48 h(T4)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血清S100β蛋白的浓度、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脑氧摄取率(CERO_2)、血流动力学指标、Lac值、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同时,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48 h内静脉补液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重症监护室(ICU)的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与T1时比较,2组患者T2-T4时rSO_2、SjvO_2均升高,Da-jvO_2、CERO_2、S100β均降低(P<0.05);与S组比较,M组T2时rSO_2[(66.7±2.6)%vs(63.4±1.8)%]升高、S100β[(0.29±0.04)vs(0.34±0.04)μg/L]降低(P<0.05),T3-T4时SjvO_2[(68.5±2.5)%vs(65.7±1.2)%]、[(71.3±2.3)%vs(68.0±2.6)%]均升高,Da-jvO_2[(51.8±3.8)%vs(54.3±2.6)%]、[(44.5±2.6)%vs(48.3±3.9)%]、CERO_2[(31.7±2.2)%vs(33.2±1.4)%]、[(27.6±1.6)%vs(33.0±2.5)%]均降低(P<0.05);与T1时比较,2组患者T2-T4时MAP、CVP均升高,HR、Lac、APACHEⅡ评分均降低(P<0.05);M组T2时CVP低于S组[(8.5±1.0)vs(10.0±1.3)cmH_2O],M组在T2时补液量少于S组[(2 783±307)vs(3 087±382)ml,P<0.05];2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治疗相比,基于SSV和乳酸清除率的改良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更能优化脓毒症低灌注患者脑氧代谢平衡,并且在复苏早期改善脑灌注和减轻脑损伤方面更具有优势,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 脓毒症 低灌注 脑氧代谢 S100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评估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卵巢癌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6
作者 梁秀生 黄义洲 +5 位作者 姜静静 邵兵 龚建平 刘玉妍 梁丽春 李恒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第6期351-354,共4页
目的应用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估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对卵巢癌患者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20-08期间择期术后行HIPEC的卵巢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8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 目的应用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估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对卵巢癌患者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20-08期间择期术后行HIPEC的卵巢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8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后,靶控输注丙泊酚,采用Marsh模型,血浆靶浓度为4~6μg/mL,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BIS)40~60,热灌注结束时停止输注。分别在HIPEC开始前(T_(0)),腹腔热灌注开始后15 min(T_(1))、30 min(T_(2))、45 min(T_(3))、60 min(T_(4))时,热灌注结束后(T_(5))时应用超声测定各时点的ONSD,根据ONSD计算ICP_(ONSD)。记录各时点(T_(0)-T_(5))鼻咽温(T_(nose))、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结果与T_(0)时比较,患者T_(1)-T_(5)的T_(nose)明显升高,患者T_(1)-T_(4)的MAP、HR、CVP明显增加(P<0.05)。与T_(4)比较,患者T_(5)时T_(nose)、MAP、HR、CVP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较,患者双侧T_(1)-T_(4)的ONSD和ICP_(ONSD)均明显增加(P<0.05);与T_(4)比较,患者双侧T_(5)的ONSD和ICP_(ONSD)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HIPEC期间可引起卵巢癌患者ONSD增加和IC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测量 视神经鞘直径 卵巢癌 热灌注化疗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睡眠和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江 张欣宁 +2 位作者 李翠翠 黄义洲 李恒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21-1126,共6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睡眠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7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试验组39例)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38例)。试验组患者术前1 d至术后5 d晚上...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睡眠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7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试验组39例)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38例)。试验组患者术前1 d至术后5 d晚上给予右美托咪定1.5μg/kg滴鼻;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滴鼻,容量与使用方法与试验组一致。记录患者入院时(Adm)、术前1 d(Pre)、术后1 d(POD1)、术后3 d(POD3)、术后5 d(POD5)的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分、VAS评分、40项恢复质量(QoR-40)评分,以及术后30 d(POD30)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同时记录患者的肠道排气时间、独立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物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出院时间等早期康复的客观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睡眠均有所恶化,试验组RCSQ评分在Pre、POD1、POD3及POD5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在POD5基本恢复至入院时水平,对照组在POD30睡眠未能恢复至术前水平,睡眠障碍患者比例升高(P<0.05);与Pre比较,两组POD1时QoR-40及各维度评分均下降,对照组POD3时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疼痛评分及总分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QoR-40总分、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疼痛感受评分在不同时点均有所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肠道恢复排气时间、独立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缩短,VAS评分更低,应用镇痛药物人次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短期应用右美托咪定能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和早期恢复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围术期体验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妇科腹腔镜手术 睡眠质量 术后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对食管癌患者的肺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袁林芳 赵文静 +2 位作者 刘月 吴汴梁 黄义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4465-4470,共6页
背景 肺部并发症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术中使用单肺通气密切相关.其不仅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还显著增加患者出院后的非计划性再入院率,并且是食管癌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目前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控制仍然不尽人意... 背景 肺部并发症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术中使用单肺通气密切相关.其不仅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还显著增加患者出院后的非计划性再入院率,并且是食管癌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目前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控制仍然不尽人意.目的 评估围术期静脉滴注利多卡因能否通过抗炎作用对食管癌患者产生肺保护作用,以期减轻肺损伤,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术的成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30例)和对照组(C组,30例).L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予2% 利多卡因1.5 mg/kg负荷剂量,于5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然后以1.5 mg·kg-1·h-1的速度持续泵注至术后1 h;C组以相同体积的0.9% 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和持续泵注.所有患者采取相同的麻醉诱导方案.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别于患者麻醉诱导前5 min(T0)、入ICU时(T1)、术后12 h(T2)、术后36 h(T3)检测其氧合指数(OI)、白介素(IL)-6、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表面活性蛋白A(SP-A),记录术后指标.结果 干预方法与时间在OI、IL-6、WBC、CRP、SP-A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OI、IL-6、WBC、CRP、SP-A上主效应显著(P<0.05).L组T1、T2、T3时OI高于C组,WBC、CRP、SP-A低于C组(P<0.05);L组T1时IL-6低于C组(P<0.05).C组、L组T1、T2、T3时OI低于本组T0时,IL-6、WBC、CRP高于本组T0时(P<0.05);C组T1、T2、T3时SP-A高于本组T0时(P<0.05);L组T1、T2时SP-A高于本组T0时(P<0.05).两组ICU中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肺不张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胸腔积液发生率、二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经口进食流质饮食时间短于C组(P<0.05);两组均无患者发生利多卡因相关不良事件、呼吸衰竭、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炎、气胸.结论 围术期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可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的IL-6、WBC、CRP、SP-A,减弱肺部炎性反应,减轻肺损伤,提高患者OI,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利多卡因 滴注 静脉内 肺损伤 肺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脉隆注射液对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卞梁 黄义洲 +2 位作者 刘月 袁林芳 赵文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934-2938,共5页
目的探究心脉隆注射液对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AIE)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92例,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体质指数18~30 kg/㎡,ASA分级Ⅱ-Ⅳ级... 目的探究心脉隆注射液对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AIE)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92例,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体质指数18~30 kg/㎡,ASA分级Ⅱ-Ⅳ级,心功能分级Ⅱ-Ⅳ级,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C组,n=46)、心脉隆加常规治疗的心脉隆组(X组,n=46)。患者术后直接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入ICU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X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脉隆注射液,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均为2次/d,共10 d。记录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术中情况;并分别于麻醉诱导结束后、手术结束即刻(T1)、心脉隆使用5 d后(T2)、心脉隆使用10 d后(T3)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计算心指数(CI);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_proBNP)的浓度。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如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严重肺水肿、心源性休克、肾功能衰竭等)和术后60 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2、T3时间点:与C组比较,X组的CVP值较低,LVEF、CI值较高,CRP及NT_proBNP浓度明显降低(P <0.05);X组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缩短,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严重肺水肿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对于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脉隆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隆 体外循环 心内膜炎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或瑞芬太尼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卞梁 黄义洲 +2 位作者 刘月 袁林芳 赵文静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9期641-646,共6页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CVR)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或瑞芬太尼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择期行体外循环下CVR的患者90例,术后返回重症监护室(ICU)进行镇静。根据镇静剂...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CVR)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或瑞芬太尼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择期行体外循环下CVR的患者90例,术后返回重症监护室(ICU)进行镇静。根据镇静剂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组(DK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组(DR组),各组45例。其中DK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氯胺酮0.3~0.5 mg/(kg·h)静脉泵注;DR组右美托咪定用法与DK组相同,瑞芬太尼以2.5~5.0μg/(kg·h)静脉泵注。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和平均心率(MHR),并分别于镇静前(T_0)、镇静后2 h(T_1)、6 h(T_2)、12 h(T_3)、24 h(T_4)检测脑损伤指标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记录在ICU期间患者谵妄情况,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及氟哌啶醇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T_(1~4)时2组患者S100β及NSE水平较T_0均显著降低(P<0.05),且相较于DR组,DK组在T_(1~4)时的S100β及T_(1~3)时的NSE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前2组患者MAP及MHR差异不显著,镇静后DK组患者30 min^9 h的MAP及30 min^8 h的MHR显著高于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K组患者MAP及MHR较DR组波动较平缓。与DR组比较,镇静过程中DK组患者右美托咪定[(374.3±52.7)vs(504.6±69.3)μg]、地佐辛[(9.6±2.7)vs(15.6±3.3)mg]及氟哌啶醇[(29.7±3.2)vs(46.6±3.4)mg]、低血压率[6.6%(3/45)vs 24.4%(11/45)]、心动过缓[4.4%(2/45)vs 20.0%(9/45)]、苏醒时间[(457.2±14.5)vs(504.2±16.9)min]、拔管时间[(511.7±15.9)vs(553.5±20.9)min]显著降低(P<0.05),但谵妄比例、恶心/呕吐、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CVR后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或瑞芬太尼具有相似的镇静镇痛效果,但前者脑保护作用更加显著,其血流动力学更合理、平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或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周洁芳 黄义洲 +1 位作者 向文跃 梁秀生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或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5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静脉全麻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组(30例),B组:丙泊...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或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5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静脉全麻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组(30例),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30例)。A组患者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 mg/kg、丙泊酚1.5 mg/kg,B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5 mg/kg。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需要追加丙泊酚的例数,苏醒时间,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价两组患者苏醒后5 min、15 min、30 min静息和活动时子宫收缩痛的程度。记录与镇静相关的不良事件(低氧血症、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丙泊酚用量、丙泊酚追加例数、苏醒时间明显减少(P<0.05)。A组苏醒后5 min、15 min、30 min活动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低氧血症、心动过缓、需要开放气道干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可以减少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用量,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妇科门诊手术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艾司氯胺酮 芬太尼 无痛 人工流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不同腹内压力对卵巢癌患者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秀生 黄义洲 +2 位作者 龚建平 刘玉妍 李恒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4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不同腹内压力对卵巢癌患者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择期术后第1次行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卵巢癌患者50例,根据患者腹内压情况分为低腹内压组和高腹内压组...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不同腹内压力对卵巢癌患者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择期术后第1次行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卵巢癌患者50例,根据患者腹内压情况分为低腹内压组和高腹内压组,每组25例。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比较两组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开始前(T_(0))、开始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以及结束后30 min(T_(1)~T_(5))时的ONSD、鼻咽温(Tnose)、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结果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左侧、右侧ONSD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内压和时间因素进行单独效应检验显示,T_(1)~T_(4)时,高腹内压组和低腹内压组双侧ONSD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VP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内压对卵巢癌患者Tnose、HR、MAP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_(1)~T_(4)时高腹内压组与低腹内压组CV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对卵巢癌患者Tnose、HR、MAP、CVP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腹内压可引起卵巢癌患者ONSD增加,其中高腹内压力对ONSD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内压 视神经鞘直径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义洲 姜静静 +4 位作者 梁秀生 何江 付宝军 林宗航 李恒 《今日药学》 CAS 2023年第10期770-774,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镇静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组(S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均使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 infusion,TCI)模式泵入丙泊酚,初始血浆靶... 目的探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镇静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组(S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均使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 infusion,TCI)模式泵入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控浓度3.0μg·mL^(-1),患者意识消失后,S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15 mg·kg^(-1),C组患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内镜医师满意度、肠镜时间,苏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患者满意度、记录与镇静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丙泊酚用量减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者内镜医师操作满意度、肠镜时间、苏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血氧饱和度降低、严重血氧饱和度降低、需要气道干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一次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第一次需要气道干预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镇静可减少肠镜检查中丙泊酚用量,降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减少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镇静 肠镜检查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对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4
作者 龚建平 刘玉妍 +2 位作者 黄义洲 李伟超 李恒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4期97-101,共5页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与阿片类药物对腹腔镜下肠道恶性肿瘤行根治术患者的细胞免疫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于清远市人民医院82例择期行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试...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与阿片类药物对腹腔镜下肠道恶性肿瘤行根治术患者的细胞免疫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于清远市人民医院82例择期行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试验组)、阿片类药物组(对照组),每组各41例。麻醉诱导试验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对照组静注舒芬太尼0.2~0.4μg/kg;麻醉维持两组均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0.25μg/(kg·min),其余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案下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NK细胞的百分比、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临床相关指标等。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毕清醒拔管后(T_(2))、术后第1天(T_(3))的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_(2)的NK细胞百分比值高于对照组T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2)、T_(3)的TNF-α和IL-6水平高于同组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_(2)、T_(3)的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的舒适度评分(BC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阿片类药物艾司氯胺酮对肠道恶性肿瘤行根治术患者的细胞免疫抑制更轻,能显著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肿瘤 细胞免疫 炎症因子 艾司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急性肝性脑病大鼠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
15
作者 黄义洲 徐猛 +2 位作者 吴卞梁 李恒 赵文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8-13,共6页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亚低温对急性肝性脑病大鼠的影响,特别是对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和脑水肿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两组:常温治疗组(N组)和亚低温治疗组(M组)。每组再分为治疗6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亚低温对急性肝性脑病大鼠的影响,特别是对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和脑水肿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两组:常温治疗组(N组)和亚低温治疗组(M组)。每组再分为治疗6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四个亚组。亚低温治疗组(M组)采用亚低温技术维持大鼠体温在33-34℃范围内。治疗后分别在6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时测定肝功能指标以及血氨浓度,同时检测脑水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对AQP-4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这些研究手段,本研究旨在揭示亚低温可能通过调节AQP-4表达来减轻急性肝性脑病引起的脑水肿。结果 与常温组相比,亚低温组在12h、24h和48h时肝功能和血氨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水含量、AQP-4蛋白定量及AQP-4mRNA在12h、24h和48h时与常温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肝性脑病大鼠脑水含量增加,亚低温可以抑制急性肝性脑病大鼠AQP-4蛋白及AQP-4mRNA的生成。亚低温既可以在翻译水平减少AQP-4蛋白表达,也可以在转录水平下调AQP-4mRNA表达,从而减轻急性肝性脑病后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水通道蛋白4 脑水肿 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肝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愈合剂微胶囊制备及其对沥青自愈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亮 孟森 +2 位作者 黄义洲 陈建兵 李金平 《公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自修复微胶囊是解决沥青路面开裂问题的一种新方法。制备了不同芯壁比的微胶囊,并从形貌、粒径、囊芯含量、包覆率、分布情况和耐热性能方面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此外,以菜籽油(rapeseed oil,RO)和商品芳香油(aromatic oil, AO)为原料,... 自修复微胶囊是解决沥青路面开裂问题的一种新方法。制备了不同芯壁比的微胶囊,并从形貌、粒径、囊芯含量、包覆率、分布情况和耐热性能方面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此外,以菜籽油(rapeseed oil,RO)和商品芳香油(aromatic oil, AO)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用于微胶囊芯的复合愈合剂。通过比较复合愈合剂对老化和未老化沥青的愈合效果,确定了RO和AO的最佳比例。RO/AO的比例推荐为2∶1,以达到87%的最高愈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结果表明,微胶囊的最佳芯壁比为1∶1,此时微胶囊性能最稳定。此外,发现RO对未老化的沥青胶结剂愈合效果最好,而AO对老化沥青胶结剂的愈合效果最好。最后,确定含复合愈合剂的微胶囊的推荐掺入量为沥青质量的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自愈微胶囊 复合愈合剂 沥青路面修复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脑保护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月 袁林芳 +2 位作者 吴卞梁 黄义洲 赵文静 《现代医学》 2019年第7期787-791,共5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以60例重度子痫前期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胎儿娩出后10 min内于产妇静脉输注右美...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以60例重度子痫前期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胎儿娩出后10 min内于产妇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 5μg·kg-1,随后以0. 5μg·kg-1·h-1速率输注至术毕;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及术后24 h(T5)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星形胶质细胞S100蛋白β亚型(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监测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1 d,术后1、3 d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3、T4、T5时右美托咪定组S100β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 <0. 05);T4、T5时右美托咪定组NSE浓度明显降低(P <0. 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头晕、视物模糊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 <0. 05),低血压发生率及术后降压药物使用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 <0. 05);两组患者心动过缓、术后头痛持续时间、MMSE评分以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胎儿娩出后于产妇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100β蛋白、NSE的浓度,减少围术期血压波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子痫前期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