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子兵法》的和平思想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麻陆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55,共4页
《孙子兵法》集中体现了孙子崇尚道义的尚德思想,崇尚"非战"的不尚武思想,以及强调有备无患的积极防御思想。孙子认为,要尽最大可能实现和平解决争端,战争是解决矛盾的最后手段。这里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传统思想中尚德不尚武的... 《孙子兵法》集中体现了孙子崇尚道义的尚德思想,崇尚"非战"的不尚武思想,以及强调有备无患的积极防御思想。孙子认为,要尽最大可能实现和平解决争端,战争是解决矛盾的最后手段。这里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传统思想中尚德不尚武的传统,成为中国人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思想文化渊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尚德 非战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东北亚安全合作困境探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麻陆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7-153,共7页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特征在于其综合性和全方位,基于这一总体国家安全的分析框架,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非对称性安全合作结构、非常态化公共安全产品供给模式、非机制化安全事务协调模式、非均衡性安全合作主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特征在于其综合性和全方位,基于这一总体国家安全的分析框架,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非对称性安全合作结构、非常态化公共安全产品供给模式、非机制化安全事务协调模式、非均衡性安全合作主题、非正式的安全管控方式以及非包容性安全合作理念等。作为中国重要的战略支撑点,东北亚地区无疑是中国打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中之重。诸多安全困境的存续是当前与未来一个时期东北亚安全结构的基本特征,也是推进地区安全合作的基础与前提,地区各国应审时度势,积极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进程,将破解地区安全合作困境作为地区各国的共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东北亚 安全合作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形成的理论轨迹 被引量:5
3
作者 麻陆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43,共5页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形成与提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了一个漫长过程。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也是中...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形成与提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了一个漫长过程。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做出的庄严承诺与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战略思想 理论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大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麻陆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2-36,共5页
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一脉相承,集中... 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一脉相承,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核心价值。即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灵魂,协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格局,绿色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旗帜,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活力,共享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依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核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性教学在我国高校的实践环境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麻陆东 《高教论坛》 2008年第4期92-94,共3页
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激励、引导,帮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研究性教学在我国高校有其独特的实践环境,具体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 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激励、引导,帮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研究性教学在我国高校有其独特的实践环境,具体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如何有效的协调二者的关系是实践研究性教学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实践 宏观环境 微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组织机构的阶段性发展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麻陆东 《东南亚纵横》 2007年第6期7-10,共4页
东盟组织机构的健全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东盟各国经济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盟内部合作的开展,而东盟组织机构发展的每一步都与东盟区域内部的合作程度紧密相关。从组织机构的建立到组织机构的逐步完善,东盟各国... 东盟组织机构的健全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东盟各国经济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盟内部合作的开展,而东盟组织机构发展的每一步都与东盟区域内部的合作程度紧密相关。从组织机构的建立到组织机构的逐步完善,东盟各国的参与积极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各国国内经济状况是影响其参与区域合作积极性的原因之一,因此,各国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区域合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机构 阶段性发展 东盟 经济状况 内部合作 合作程度 机构发展 区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现实主义视野下的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
7
作者 麻陆东 程又中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51,共7页
作为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新现实主义也被运用于地区层面,成为很多国内外学者阐释东亚地区主义的主要理论范式之一。在新现实主义者看来,东亚国家对于均势体系或结构的追逐由来已久,无论是东盟的成立,大国平衡战略的实践,还是由于中国崛... 作为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新现实主义也被运用于地区层面,成为很多国内外学者阐释东亚地区主义的主要理论范式之一。在新现实主义者看来,东亚国家对于均势体系或结构的追逐由来已久,无论是东盟的成立,大国平衡战略的实践,还是由于中国崛起而引发的"中国威胁论"以及中日之间的矛盾和竞争等都彰显了东亚地区结构的不断变动,显示出东亚地区国家间追逐权力平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东亚 地区主义 地区结构 权力平衡 影响力平衡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革命外交理念的和平属性
8
作者 麻陆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新中国成立之初,时刻面临着国外势力干涉以及蒋家王朝颠覆政权的威胁,年轻的共和国只能选择与热爱和平与民主的国家站在一起,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这完全符合新中国巩固与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中国政府与人民维护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以及殖... 新中国成立之初,时刻面临着国外势力干涉以及蒋家王朝颠覆政权的威胁,年轻的共和国只能选择与热爱和平与民主的国家站在一起,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这完全符合新中国巩固与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中国政府与人民维护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以及殖民主义战争的意愿。这一时期奉行革命的和平外交只是一种策略,目的则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制止战争的爆发,捍卫新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代领导集体 革命外交 和平属性 理念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的东亚地区主义路径说及其解读困境
9
作者 麻陆东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2,共6页
按照建构主义的逻辑,一个地区的观念不仅由其物质存在或地理位置来决定,而且还取决于不同行为体之间互动的社会建构过程。国内外一些学者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出发,认为在东亚地区,各国政府、地区性组织以及个人等正式与非正式的互动,逐... 按照建构主义的逻辑,一个地区的观念不仅由其物质存在或地理位置来决定,而且还取决于不同行为体之间互动的社会建构过程。国内外一些学者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出发,认为在东亚地区,各国政府、地区性组织以及个人等正式与非正式的互动,逐渐强化一种地区的认同,推动了东亚地区主义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东亚 地区主义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动力探究
10
作者 麻陆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尽管东亚地区主义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取得的成果值得称道。东亚地区国家间制度化合作从无到有,开创了东亚地区合作的历史,实现了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飞跃。东亚国家间不断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来自地区外多重压力共同作用以及地区内认同... 尽管东亚地区主义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取得的成果值得称道。东亚地区国家间制度化合作从无到有,开创了东亚地区合作的历史,实现了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飞跃。东亚国家间不断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来自地区外多重压力共同作用以及地区内认同力量不断增强等共同推动了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地区主义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主义:源起、动因及未来走向
11
作者 麻陆东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2年第5期12-17,共6页
真正意义上的东亚地区主义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东亚国家间不断增长的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来自地区外的多重压力、地区内认同力量不断增强以及东亚各国对权力平衡的追逐等共同推动了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但由于东亚地区的现实环境... 真正意义上的东亚地区主义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东亚国家间不断增长的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来自地区外的多重压力、地区内认同力量不断增强以及东亚各国对权力平衡的追逐等共同推动了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但由于东亚地区的现实环境与客观条件,东亚地区主义只能选择通过采取务实合作,实现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地区主义 源起 动因 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FA架构下河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
作者 麻陆东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80-84,共5页
近些年来,豫台两地之间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领域交流频繁,一些知名台湾企业纷纷到河南投资兴业。伴随ECFA的签署、生效,协议内容必将对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豫台合作也将因此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河南相关产业既面临重要... 近些年来,豫台两地之间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领域交流频繁,一些知名台湾企业纷纷到河南投资兴业。伴随ECFA的签署、生效,协议内容必将对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豫台合作也将因此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河南相关产业既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FA 河南 台湾地区 机遇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世界建设: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问题
13
作者 麻陆东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58-62,共5页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以及非传统的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地区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因素给世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以及非传统的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地区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因素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的前途命运也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政府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推进和谐世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世界 中国外交战略 核心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政治安全合作的阶段性发展探析
14
作者 麻陆东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73-75,共3页
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一直是东盟各国进行区域合作的一个努力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东盟层面的政治安全合作经历了由暗而明、由隐蔽而公开、由口头到行动的变化过程,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深刻影响到区域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并呈现出... 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一直是东盟各国进行区域合作的一个努力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东盟层面的政治安全合作经历了由暗而明、由隐蔽而公开、由口头到行动的变化过程,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深刻影响到区域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并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作为一个既定的合作目标,其合作程度与合作范围对东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安全合作 经济状况 阶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冷战时代欧美矛盾之成因分析
15
作者 麻陆东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冷战结束后,美欧矛盾成为新时期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欧美从冷战时期的坚定盟友发展到今天的若即若离,维系双方关系的内聚力日渐减弱,双方的争执与冲突持续不断。这在本质上应归于双方对权力的追逐。基于双方对于国际政治的不同理念... 冷战结束后,美欧矛盾成为新时期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欧美从冷战时期的坚定盟友发展到今天的若即若离,维系双方关系的内聚力日渐减弱,双方的争执与冲突持续不断。这在本质上应归于双方对权力的追逐。基于双方对于国际政治的不同理念,在传统大国意识的驱使下,“利己主义”的行为动机必然使双方会去寻求权力的彰显,导致欧美矛盾发展的不可调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冷战时代 欧美矛盾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应对两次金融危机不同态度之原因分析
16
作者 麻陆东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3,共3页
由于受到蔓延全球范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盟遭受到自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重创,东盟各成员国的经济普遍出现下滑。但令人欣慰的是东盟应对危机的态度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盟采取了一系列步骤积极协调... 由于受到蔓延全球范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盟遭受到自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重创,东盟各成员国的经济普遍出现下滑。但令人欣慰的是东盟应对危机的态度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盟采取了一系列步骤积极协调区域内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东盟 原因分析 成员国 区域内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的基本特征:政府主导与过程中展开
17
作者 麻陆东 《国际展望》 2012年第3期82-93,141,共12页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呈现出不同于已有地区主义发展路径的特征,东亚地区合作仍然局限在政府间的双边对话、谈判与合作,东亚各国政府是机制建设和合作议题的倡导者、决策者和核心推动者。而在实际操作中,东亚地区合作通常由领导人会议...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呈现出不同于已有地区主义发展路径的特征,东亚地区合作仍然局限在政府间的双边对话、谈判与合作,东亚各国政府是机制建设和合作议题的倡导者、决策者和核心推动者。而在实际操作中,东亚地区合作通常由领导人会议高层驱动,制定统一的合作框架,进而各国部长及高官会议推动合作框架的具体实施。东亚地区主义是一个进程,没有明确的议程和目标。东亚将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主要还将是继续致力于现实利益基础上的务实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主义 合作路径 政府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交理念:从发展的和平外交到和谐世界
18
作者 麻陆东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3-26,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从发展的和平外交向和谐世界的演变: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了发展的和平外交理念;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了发展的和平外交理念;以胡锦涛为首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从发展的和平外交向和谐世界的演变: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了发展的和平外交理念;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了发展的和平外交理念;以胡锦涛为首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实现了发展的和平外交理念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交理念 和平外交 和谐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路径研究——以河南省部分师范院校为例
19
作者 麻陆东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4年第5期133-137,共5页
长期以来,很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育教学的教师存在一个误区,即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就是师范生的毕业教育实习,只要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就等同于完成了专业实践教育教学任务目标。"全程实践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多角度、... 长期以来,很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育教学的教师存在一个误区,即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就是师范生的毕业教育实习,只要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就等同于完成了专业实践教育教学任务目标。"全程实践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通过全程实践模式不仅可以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流弊,也可以为其他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贡献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全程实践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合作的因素浅析
20
作者 麻陆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27-28,共2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原有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就不复存在,幸存下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走上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国家建设道路上来,抛弃了过去以意识形态划界,进行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社会主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原有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就不复存在,幸存下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走上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国家建设道路上来,抛弃了过去以意识形态划界,进行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原有的政治上的、经济上的联系也日渐显得松散,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必然存在着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社会主义国家 合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